《像山那样思考》(苏教)
加入VIP免费下载

《像山那样思考》(苏教)

ID:1045036

大小:329.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一畅言教育《像山那样思考》◆教材分析福州外国语学校林老师《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建立良好关系的诗意表达。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作者以深深的忧虑意识,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熔铸到对狼的叙写中,给人的灵魂以震撼。【知识与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交流探究,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2、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味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一畅言教育【教学难点】“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狼图腾》《战狼》;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能说出有关狼的成语吗?(学生自由作答)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吞虎咽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狼狈不堪    引狼拒虎    狼前虎后鬼哭狼嚎   狼奔鼠窃   声名狼藉 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邪恶的化身”。然而2017年的暑假,随着一部《战狼2》的异军突起——“战狼一出谁与争锋,扬我军威保家卫国”、“一日是战狼,终生是战狼”——狼,成了点燃激情的火种,成了“热血的象征”。姜戎在《狼图腾》中写着“我们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狼有很多战法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赌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其二:最佳时机出击,保存实力,麻痹对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动时,突然出击,置对方于死地。其三: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商战中这种对手最恐怖,也是最具杀伤力的。”“千百年来,占据正统主导地位的鸿学巨儒,畏狼如虎、憎狼为灾,汉文化中存在着太多对狼的误解与偏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想借助狼告诉我们些什么?二、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1887年生于美国依阿华州伯灵顿市。哈佛大学林学专业硕士,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系教授。美国科学家、土地伦理学家、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称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毕生从事林业和猎场管理研究,曾在联邦林业局担任官员。他被称为“美国先知”“美国野生生物哲理之父”,是享誉世界的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他对人类发出过这样的警告:“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1948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一畅言教育年4月21日上午,利奥波德在赴邻居农场救火途中,因心脏病猝发而离世。利奥波德一生共出版了三部书和创作了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他离世一年后出版的《沙乡年鉴》是其最重要的著作,该书历年排于美国绿色畅销书榜首,累计销售已达600万册,被誉为“绿色圣经”,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2、写作背景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辛河畔购买了一个荒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他称作“沙乡”的地方和它上面的一所破旧的木屋,便成了利奥波德和他的家人在周末和假期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奥波德写出了自己一生中最好的书——《沙乡年鉴》,这是他对于自然、土地和人类与土地的关系与命运的观察与思考的结晶。他倡导一种开放的“土地伦理”,呼吁人们以谦恭和善良的姿态对待土地。他试图寻求一种能够树立人们对土地的责任感的方式,同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影响到政府对待土地和野生动物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沙乡年鉴》问世于1949年,正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在充满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概念对人们来说也还十分陌生,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发现了潜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征服自然带来的环境破坏。三、解题(出示投影)1、山思考什么问题?2、山是怎样思考的?[来3、谁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请同学们边看边圈划,找出能触动自己的句子、段落和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语句。四、文本研习(带着上述三个问题,我们来具体研习文本关键词句。)1、“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嚎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声嚎叫具有怎样的特点?它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明确: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蔑视(一声嚎叫)(文眼)2、“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自然界中留心狼的这声嚎叫的有哪些“东西”?分别有怎样的反应?明确:郊狼和猎人——想到食物、金钱——感到希望;鹿、牧牛人——想到死亡、战斗——感到恐惧。总结:“明显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惧。”3、“然而,在这些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一畅言教育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除了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事物也有感受?是怎样的反应?明确: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五、合作探究1、作者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明确:先是和芸芸众生一样,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2、为什么要杀死这只狼?明确:社会——“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自身——“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3、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明确:生物链:狼少了——鹿多了——草光了——山秃了——食草动物灭亡了。于是大自然会报复人类,于是“……有了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最终,倒霉的还是人类,这是人类自食恶果。六、升华拓展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明确:这是梭罗的名言,首先应该厘清“荒野”该怎样理解?荒野与其中的万物是怎样一种关系?荒野指人类活动还没能影响到的地方。自然界万物都是按照生态规律来运行的。荒原中的万物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狼的嗥叫呼吁人们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和谐相处,即人类只是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万物之上的权力,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应和谐相处。这也是山所理解的,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可是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但狼的嗥叫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这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与第一段首尾呼应!七、素材运用【应用角度】 “反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保护”等余海波是湖南湘潭市政协委员,他在湘江边长大,小时候很爱游泳,几乎整个夏天都泡在江里。“当时没有排污,没有垃圾,湘江就像一条晶莹润泽的玉带。”但社会经济的发展,让生态遭到破坏。2013年,他自掏腰包500万购买了一艘水上垃圾收集船,专门用于公益:收集湘江上的各种垃圾,帮湘江“洗脸”。他也因此被人亲切地称为“湘江清洁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一畅言教育。由于没有先例可循,他自行设计水上垃圾收集船,并多次对收集船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江面垃圾无害化、减量化的治理目标。在余海波的心里,他还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支撑着他的行动——让世代相依的湘江成为湖南人民美好的生活家园,带着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梦想,百折不回,一直向前。“一个简单的行为、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都可以为环保出力,为慈善尽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影响更多人,让大家都来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余海波说。名言警句1、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2、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惠特曼3、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南丁格尔4、从生态平衡角度看,小草和人类一样重要。——郑渊洁5、一个人如果向往正直的生活,第一步就是要禁绝伤害动物。——托尔斯泰八、课堂总结正是如此独特的经历,才酝酿出如此有独到思考的文章。现在我们回到起点,能不能回答老师的三个问题了?山在深刻、长久、客观地思考人与自然怎样才能和谐相处,而同时,人类才更应该像山那样思考。(此处建议补进拓展内容:儒家、道家、佛家的物我观。)我们阅读文学名著,有的冲击心灵,予人震撼;有的令人拍案,激发共鸣;有的发人深省,陷入思考。这篇文章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其深刻的哲理和诗意的表达。九、课后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