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沁园春

ID:1038063

大小:33.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沁园春·长沙》教案中本091班王丽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自主掌握生字词;了解词的结构及相关知识;领会诗歌意境;掌握词的赏析技巧。过程与方法:在分析词的过程中运用讨论法,在感受诗人情怀的过程中运用诵读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诗人藐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词的结构,结合意象进行赏析。教学难点:赏析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怀。【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沁园春·长沙》朗诵视频。利用多媒体教具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词人介绍背景了解学生对毛泽东及其相关事件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将结合课件做简单的作者和背景的介绍。1.词人介绍: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2.背景介绍: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三、词的了解详细介绍词的结构以及相关知识,并由学生回忆学过的词,标出本词的词牌、题目,并给予分类。1. 词的定义: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1.词牌: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沁园春: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2.词的题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3.词的分类:①按风格:婉约派、豪放派。②按结构: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遍”、“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四叠”。前两类数量较多。③按字数: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沁园春》114字。二、研读课文1.一读课文,把握朗读技巧,自学生字词①学生自读:结合课件展示的朗读停顿指导,将词进行断句和重音区分。1)主、谓语之间停顿。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动词与宾语之间要停顿。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领字后面要停顿。如:看/万山红遍;恰/同学少年。4)四字句按“二二”停顿。如:湘江/北去;层林/尽染。②学生范读:标注生字词,完成课件展示的字音练习。舸(gě);寥廓(liáokuò);峥嵘(zhēngróng);遒(qiú);遏(è)。③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停顿、语调。反复诵读诗词,以便熟悉文本内容、了解词的内蕴。2.二读课文,分析结构①问: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描写了什么?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答:上阕写景,下阕忆情,中间由问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自然过渡。②问:这首词描写了哪几幅图画?学生前后四人为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并找出相应的词句。1)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2)湘江秋景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3)峥嵘岁月图: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4)中流击水图: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三读课文,赏析上阕(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独立寒秋图和湘江秋景图。)①从寒秋图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标出人物、时间、地点。②描写寒秋图的这几句词的正确语序是怎么样的?个别学生朗读正确语序的句子(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教师补充解读“独立”的两层含义:1)毛泽东一个人立于江边看秋景,寓意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在革命斗争的惊涛骇浪中如中流砥柱般昂然屹立的高大形象;2)还可以理解为表达了毛泽东当时的思绪之纷乱,对革命形势之不确定性。(杜甫有诗云:“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第二点的理解为课外拓展理解,学生只需记住第一个理解即可。③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景图?分别通过哪几个视角进行描述?学生前后讨论,合作解决: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这四个方面进行描写。(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3)鹰击长空:仰视;(4)鱼翔浅底:俯视。④诗人通过对山、林、江、舸、鹰、鱼这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意境?教师首先将意象的含义通过课件向学生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学生自由发言。1)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2)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3)意与象,也即词人感情与客观物象的结合,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也就是意境。4)教师引导学生指出“意象壮美,意境高远”的特点,《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而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2.延伸思考,感受诗人情怀将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对比,得出词人的情怀,进而用过渡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引出下阕的学习。解答:1)《江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写,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独立寒秋”和“独钓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2)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和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得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3.四读课文,解读下阕①“忆”字统领下的峥嵘岁月图中的“百侣”有什么特点?“恰”、“正”、“方”写出了他们的风华正茂和青春年少,点出了他们的年华之美;“茂”、“遒”写出了他们的才情之美。“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在那峥嵘岁月里,毛泽东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救民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中的“挥斥方遒”的具体化描写。面对着“万物霜天竞自由”的美景,他们赞叹祖国的大好山河,但是又悲痛于这大好山河的沦陷。于是他们挥笔写下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光明和真理,藐视当时的“万户侯”(也即军阀)如粪土一样轻贱。 ②“曾记否”,是向谁发问?“百侣”、“同学少年”。从下阕来说,是一般疑问句,从全词来说,这又是一句以疑问句的形式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谁主沉浮”的疑问在此处得到了解答。上下阕末尾均设置了设问句,遥相呼应,浑然一体。6.五读课文,课堂小结上阕描写了湘江秋景,借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引人深思。下阕通过回忆往昔,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这首词彰显了毛泽东在革命年代的豪情与壮志,为我们展现了一代人的革命风采。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为伟大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以毛泽东为榜样,争做时代的骄子。五、作业布置1.反复朗读并背诵本词。2.模仿本词选取一个主题,写一段小诗。要求能够选取意象营造意境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六、板书设计独立寒秋图(立)交代人物、时间、地点静湘江秋景图(看)远眺:万山红遍(山势绵延)层林尽染(树木茂深)近观:漫江碧透(河水充盈)静百舸争流(船只众多)动仰视:鹰击长空(秋空开阔)动俯视:鱼翔浅底(江水明澈)动峥嵘岁月图(忆)中流击水图(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