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说课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致橡树说课案

ID:1031191

大小: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致橡树》说课案沂源二中玄慧楠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2、通过诗歌中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诗歌中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些诗句都在写什么?对,是爱情!爱情虽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似乎每一个人对于爱情的理解都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女诗人舒婷,去倾听她对于爱情的感悟。(板书:致橡树舒婷)二、解题题目中的“致”如何理解?橡树有何深刻含义?明确:题目中的“致”是,向对方表示礼节或情意,有倾诉、表白之意。橡树在这里象征着男性的阳刚之气,代指诗人的爱人。题目中叙述的主题应是木棉。三、诵读(10分钟左右)1、听朗诵录音(丁建华),正音正字。2、自由朗读,体会节奏和韵律。3、指名朗读,适当评价,并由此引出整体感知的问题。四、整体感知(2、3分钟)1、如何处理“不,这些都还不够”的语气、语调?2、“不,这些都还不够”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转折)明确诗歌的整体结构:诗歌以这一句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层,第一层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与传统爱情观的否定;第二层主要是阐述诗人的爱情观。3 五、文本探究(15分钟左右)1、诗人在第一部分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学生回答,然后用大屏幕展示: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意象有何特点?大家到诗歌中去找答案,具体到字词。这些意象代表了那些爱情观?(板书依附型、奉献型)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否定词“绝不”、“也不止”)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第一部分,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感。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完全否定了攀附、依附的爱情,批判了只知奉献不求回报的爱情,那么作者的爱情观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部分。2、诗歌的第二部分是以木棉的口吻来阐述自己的爱情观,意象是木棉。(板书:木棉)代表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板书:平等型)作者的态度是?(板书:必须是)你喜欢那些叙述,说说喜欢的理由。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然后推选出代表发言,给大家一点时间,现在开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点评)学生⑴“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表达了爱情的双方应该是平起平坐的,有平等的基础与人格。试着给大家读一下,读的有气无力,不像是木棉对橡树了,重音落在“紧握”和“相触”上更好一点。明确:点出了爱情必须是平等的。学生⑵“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表现出了爱情的甜蜜,两个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恋爱中的人眼里没有其他人,只有两人互通心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明确:爱情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学生⑶“你有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刀剑戟表现出了男性的勇武、坚强,散发出一种阳刚之气。花朵体现了女性的美丽可爱。这位同学分析的很细致,男人就应该坚毅、刚强的;女人则应该是温柔、妩媚的。我们再读一下这两句诗句,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教师点拨“沉重的叹息”和“英勇的火炬”女性也有柔弱的一面,婉约的一面,同时也要向男性一样英勇、坚强、热情。在爱情中男女双方应该保持自己的本性,应该各有各的长处,相互独立,相互支撑的。学生⑷“我们分担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里的寒潮象征着挫折,雾霭象征着喜悦、幸福,“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作为相爱的两人,应分担不幸和痛苦,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赏析的很到位,用了一个非常专用的词“象征”3 ,能给大家在朗读一遍吗?你觉得读的时候应该强调那些词语,你重读这些词语了吗?没有,那再读一遍试试。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两句诗,同甘共苦。教师点拨:大家好像都不大喜欢最后这几句,“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还是大家不大理解啊?不理解那个词语,“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我们都知道朦胧诗表义是比较模糊的,在这里呢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除了爱你伟岸的身躯,还爱你所有的一切,有一个成语叫“爱屋及乌”,大家想象一下,“土地”都代指什么?性格,人品,理想,志向,祖国,可能还有缺点。这就要求两爱中的双方要相互包容。小结:同学们的表现都很踊跃,赏析很有见地,我们看诗歌的后半部分作者阐述了一种新型的爱情观,平等、独立、相互尊重,同甘共苦,互相包容,诗人觉得这才是爱情的真谛,全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先破后立,明确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对爱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让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课文,回顾一下这优美的诗篇。六、拓展提高(10分钟左右)1、对比阅读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种并简述理由。(齐读《我愿意是急流》片段: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的游来游去/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巢,鸣叫/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缘上升。解析裴多菲的爱情观,然后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通过本文的学习,谈谈你所向往的爱情?说说你的爱情观?你希望你的爱情在什么时候来临?七、板书设计致橡树舒婷意象爱情观态度凌霄花、鸟儿——依附型绝不——奉献型不止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平等型必须是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