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16,17,18减几说课稿 西师大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16,17,18减几说课稿 西师大版

ID:1020805

大小: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16,17,18减几说课稿西师大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6、17、18减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16、17、18减几》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95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15减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将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16、17、18减几”中来,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也为今后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16、17、18减几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2.用迁移的学习方法,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主动获取16、17、18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深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4.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从中,让学生掌握算法,能正确计算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激起学生回忆,通过迁移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一开课,多媒体呈现口算题,说说是怎样算的。然后直奔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17、18减几。通过口算唤起了学生回忆,这样会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本节课中,会让他们感觉到轻松,让课堂轻松愉悦。2、创设了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新课开始,我谈话进入,多媒体一步步呈现例1,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 让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所以我在课堂活动中设计找朋友的活动,一个孩子举起算式卡片大声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孩子举起结果大声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又会激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3、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中,我不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4、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采用了同桌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深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三、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安排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口算,唤起回忆。在新课之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是提高孩子口算水平和学习数学的基础。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通过口算和说算理,唤起了孩子们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忆,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出了准备。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设疑激趣,进入例1,“16减几”。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谈话进入,孩子们,在我们的校园内有许多花和树,它们美化了校园、净化了空气。为了让这些花和树健康地成长,每天老师都让两位小朋友给树浇水。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天轮到哪两个小朋友了(ppt出示)。你们看,原来今天给小树浇水的是小华和小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环境进入新课,一方面可以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另一方面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要注意观察、思考,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外,让学生从所提供的情境中自己去获取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感受到计算与生活联系密切。第三个环节:独立思考,交流算法,完成例1,“16减几”。  因为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15减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我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节约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第四个环节:独立思考,交流算法,完成例2,“17、18减几”。对于“17、18减几”,学生有了“16减几”计算方法的迁移,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大的交流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提高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五个环节:课堂活动,巩固新知。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同桌进行:一人出16、17、18减几的算式,一人口算。第二个活动:一个孩子举起算式卡片大声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孩子举起结果大声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 此环节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第六个环节:课堂练习,效果检测。完成练习二十1、2题。第七个环节:总结评价。让学生说说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的这种方式的提问,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四、说板书设计。板书上呈现课题16、17、18减几和例1列出的算式:16-9=7,还有例2的两个算式:17-8=9和18-9=9。以上是我对“16、17、18减几”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4页共4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