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星风险发射》导学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澳星风险发射》导学案1

ID:1017241

大小:3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3-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澳星风险发射》导学案教学指导作者李鸣生是一位以创作报告文学和电视片为主的作家,其代表作是“航天五部曲”。本文就节选自其“航天五部曲”中的一部──《澳星风险发射》。作品记述了澳星发射的历程,又围绕这一系列事件勾勒出众多中外航天工作者的形象,并且涉及到民族群体心理等较深层次的主题,很好地将事件、人物和问题三者结合在一起。此外,特别值得读者注意的是,澳星发射活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进行中外合作的重要尝试,其中必然包括中外文化的差异、接触、理解与对话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澳星发射活动可以成为一个多棱镜,折射出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时代面貌。内容构成(十个小节)第一小节:中方发射指挥部汇总各方面情况,确定卫星发射日期。叙述重点是讨论的过程,表面的平静中蕴涵着情感的波澜。段落末尾点明要向北京汇报,引出下文。第二小节:中央紧急会议商议是否进行现场直播。叙述重点是多方衡量利弊和决定的过程。第三小节:叙述合作三方代表签字仪式,并转而描写等待升空的火箭和卫星。叙述重点是火箭和卫星的外观。其中特别突出了外方人员眼中的火箭形象,在作者看来,这几乎是中国航天事业形象的代表。第四小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发布转播澳星发射的消息后,发射准备工作突然出现问题。这一节以较大篇幅描述问题(浮子)解决的过程,侧重点是问题解决过程中中方技术人员面临的巨大压力。结尾点出另一突发事件(下雨),在叙述中制造了新的紧张。第五小节:描述多方人员对下雨的态度和对策。叙述重点是解释下雨对火箭发射的影响,字里行间制造喜忧参半的感觉,引发读者的更多期待。第六小节:准备工作结束后的平静状态。叙述重点是点明人们对火箭发射的担忧,营造了不确定性的因素,进一步制造忧虑和悬念。第七小节:距离发射80分钟时发生的新情况迫使发射程序暂时中止。叙述重点是新问题的解决过程及其影响。第八小节:发射程序恢复和成功发射的过程。叙述重点是火箭发射前后各方的心情。第九小节:略写庆功宴会。 第十小节:成功发射之后的各方反应。叙述重点是将奥运会功臣和航天英雄的待遇进行对比,欣喜中包含辛酸。按照事件发生的“前”“中”“后”顺序,十个小节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第一至第六小节的内容记述的是“火箭发射前”的事件和各方情况,制造了种种悬念和期待;第七至第八小节记述火箭发射程序中发生的事件,以较大篇幅描述突发事件引发的波澜;第九至第十小节记述火箭发射后的事件,在成功的喜悦中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思索。结构方面。构成事件的十个小节中,几乎每个小节都可单独成为一篇新闻或通讯的主体。作者以报告文学作家特有的敏感将这些事件结合起来,营造了跌宕起伏的事件,并勾勒出众多人物的心理。我们已经了解到,报告文学同时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新闻性的核心之一就是事件的时间性,而作品中的文学性也大多需要遵循着时间的变化来进行表达。所以,总结事件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就是把握叙述事件为主的报告文学作品的关键。总结这十个小节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我们可以发现:课文叙述的仅仅是四天之内发生的大小事件,在时间方面比较紧凑,由此可以体会到报告文学作品叙述中的时间特征。越是接近中心事件(澳星发射)或重大事件(决定如何发射事件和是否转播)的叙述,其中的时间节奏就越是紧凑,如第七和第八两个小节的内容,突出了事件进行、发展和变化中的紧张。作者的叙述在第七和第八小节中开始以分钟而不是以小时作为单位了。报告文学叙述事件的另一个要素是空间性,也就是事件发生的地点。我们可以总结各个小节提供的人物活动的地点和地点的转移,来看看作者叙述重点的转移过程。1.西昌发射场区2.北京3.西昌发射场区(从会议厅转到发射架)4.西昌发射场(发射架上—发射架下)5.西昌发射场(屋内—屋外)6.西昌发射场(屋内)7.西昌发射场(发射架上—发射架下)8.西昌发射场(指挥大厅)9.西昌发射场(宾馆)10.西昌发射场(司令员办公室—北京)地点的相对集中,同样保证了文学性和新闻性在事件叙述中的结合。 围绕着作品的中心事件,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为了突出强调事件,人物的外貌、衣着等方面的特征都被作者忽略了,转而重点描述他们的心理和有限的行动,但这种有限的描述中,仍然不缺少有关人物品质、气质和性格的信息。“王德臣总师的确不失大将风度,尽管一个小小的浮子搞得他焦头烂额,却依然透出一种少见的冷静。沉思片刻后,他说……”我国航天工作者在面对突发困难时的心理素质和技术素质,在这寥寥几句描述中跃然纸上。《澳星风险发射》是以叙述事件为主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不存在“中心人物”,但作者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叙述和描写,塑造出若干个“人物群体”。首先是我国航天工作者的群体。他们在卫星发射之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从事的事业在商务发射计划中代表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而且不久前曾经经历过一次失败。最终他们以出色的技术素质获得了成功。其次是中央决策者的群体,他们为航天工作者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再次是外方人员的群体,他们当中有美方代表、澳方代表和普通工作人员。作品对这个群体的描述,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中国人的观察角度,可以使读者从更多方面来审视和体验澳星发射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如果说《澳星风险发射》中存在着“主要人物”,那么我们可以说,“主要人物”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的。深层思想方面。《澳星风险发射》和作者的上一部报告文学作品《飞向太空港》并不相同,作者在其中提出和探讨了较深层次的民族思想主题。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的时代,民族精神在新的市场经济情况下如何继续发展,如何应对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种种差异和矛盾,都是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具体到《澳星风险发射》的事件当中,作者最关心的主题是:中国人作为一个群体,如何应对现代化进程中局部性的、暂时性的失败?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责任感如何在失败中得到保持和延续?可以说,这样的问题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和民族文化复兴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作者以独特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他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关于写作特色在涉及高科技和专业性内容的叙述方面,作者试图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高科技的内容通俗化,使普通读者能够理解并且体会到一定的趣味,如“由于正值西昌的夏季,气温变化复杂,结果造成火箭大量‘出汗’……”,“有人担心地说,这次会不会再来个‘火箭中暑’或者‘火箭拉肚子’呢?”在这样的表达方式中,作者使用日常生活中与人的身体有关的现象来比喻火箭在不同天气中的不同情况,避免了使用过于专业的词汇,拉近了作品和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在叙述中体现的情感特质方面,作者对事件的描绘,在整体上笼罩着一丝悲壮感,但作品的字里行间,又并不缺乏理性的反思和对失败的超越。“ 上次直播这次不播,理由不多;国外直播国内不播,群众意见多;发射不成功,就是不直播,责备照样多!”这段话在表面上给人“华山一条路”的感觉,实则包含了一种积极应对和超越失败的态度。场景描写。为了突出事件,场景的描述都十分简单,表现力却并没有因此削弱。如“发射场上天气很好。天空,云彩,太阳。火箭,卫星,塔架。”“远山,近水,牛羊,人群,一会儿工夫,便全都湿透了。”这些景物描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当中,发挥着不尽相同的功能,不断丰富着作品的意味。在语言的节奏感和分寸感方面,作者没有在情节不需要的时候大肆铺陈,而是大量运用短句和日常口语,甚至“电报体”式的表达方式。如“字一签完,三方皆大欢喜。相互祝贺,相互拥抱,相互合影。”四字短句显得富有节奏感,同时又具有分寸感,因为这里的事件与中心事件并没有紧密的关联。再如“怎么办?两个方案,必择其一。”这11个字自成一段,间接有力,新闻语言运用的特征在其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作者在遣词造句中也不断衬托情节的波澜,在读者心理层面制造紧张,将作品的叙事一步步推向高潮。此外,语言的表现力方面,本课文还突出了报告文学语言的“生命力”。所谓的生命力是说,报告文学作品如同一个含有蓬勃生机的生命体,语言就是生命体必需的元素、细胞和组织。有生命力的语言所记述的事件和塑造的人物,才能够形象、具体、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意图,表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对大部分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思考与探究一、课文题为“澳星风险发射”,阅读课文,说说这次发射的“风险”表现在哪些事情上,作者是如何烘托发射前夕的紧张气氛的。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报告文学制造情节起伏的手段。风险表现在以下事情上:首先是本次发射之前的失败,其次是发射时间的不便和天气的限制,还有全国电视直播带来的压力,最后是发射准备过程中出现的两次意外事件。作者在情感基调上先抑后扬,在叙述过程中不断强调发射的紧张气氛和航天人面对的沉重压力;在语言运用方面,涉及关键情节的时候多用短促的句式营造气氛;在人物描写方面,用人物的内心描写与情节相映衬,用极其简略的外貌描写表现紧张气氛对人的影响。二、新闻的小标题有各种样式,有的是概括式,有的是时间地点式,还有的仅仅是截取文章中的一句话。课文各部分的小标题属于哪种类型?作者这样取题,有何作用?本题旨在使学生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并进行内容概括和结构梳理。 强调了纪实性,使对事件的描述在不同的事件和空间当中来回穿梭,参与营造紧张的气氛,制造出情节中的节奏感。三、课文中有些细节看似闲笔,却暗含深意。体会下面细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1.几位美国专家先是发出一声惊叹,随后用手一指,一起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念了起来:“中、国、航、天!”大家便发出一阵笑声。但这笑声并不开朗,尤其中国专家,虽然全都笑了,却笑得眼睛一片潮湿。2.终于,那个小小的浮子漂起来了!但专家们没有欢呼,只是长长地吐出一口闷气。这时,有人仰起脸来,忍不住一声惊呼:“哟,下雨了!”3.发射场区的人们,纷纷走出了屋子。有的急着望天,有的忙着看地,有的伸手接雨。……但气象专家吴传竹这时却在雨中散步,说是散步,其实是在观天,但望着那哗哗流淌的雨水,吴传竹心里涌起的竟是一种说不出的喜悦!甚至还对着老天连连自言自语:“下吧!下得越大越好!”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辨析和揣摩课文在叙述事件时的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1.美国专家用中文念火箭的名字,本来是十分普通的事情,但在中国人这里,这件事可以视做中国航天工作者的努力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肯定和关注。这种肯定是在中国航天工作者克服了无数困难,经历了无数挫折之后得到的。不过,由于火箭尚未最后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人的心里还是沉甸甸的,笑声也是压抑的,并不开朗。2.制造波澜起伏的效果,使叙述的节奏十分紧凑,不断在读者心里制造压力。同时发现下雨了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描写不同人的不同反应与行动,制造了喜悦和焦虑相互渗透和烘托的效果。四、课文的最后拿奥运健儿的待遇和航天功臣的待遇作了对比,使我们有一种辛酸的感觉。请以此为话题与同学们展开课堂讨论,发表你的看法。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步探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有关资料一、长二捆的诞生(王德臣)1992年8月14日,我国长征二号E火箭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刺云天,将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送入浩瀚苍穹。群山抖动,大地震颤,人们击掌相庆,泪水在欢笑中夺眶而出。 这是辉煌的瞬间,是奇迹的展现,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极其特殊意义的发射。它不仅表明我国航天发射低轨道运载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更显示出我国航天工作者在挫折中奋斗不息的精神。同时,这也是中国航天技术经受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是我国航天工作者在跨入国际竞争大潮中经受的一次神圣洗礼。闯开市场1986年,被称做世界航天史上的黑色灾难年。1月28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机毁人亡事件。紧接着,急于填补运载工具空白的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为美国空军制造的大力神火箭爆炸,麦道公司的德尔它火箭由于过早熄火而自毁。5月,已经赢得世界半数以上卫星发射合同的欧空局的阿里安火箭发生惨败。这一连串的厄运使运载火箭市场出现了用户排队等待发射卫星的局面。集中于美国的各大卫星公司老板们等不及不知何时才能恢复正常发射的西方运载工具,将目光移向世界东方的航天实力。这对于中国航天来说无疑是一次进入国际市场十分难得的契机。同时,航天技术先进的一些国家为提高卫星的效率在推出新一代大容量、长寿命、多功能、约3吨重的卫星。专家们预测,90年代将出现世界卫星换代的高峰。在欧美垄断的世界航天市场,当时的中国运载火箭只能发射1.3吨左右重的卫星,要继续获得市场,就必须而且只能尽快利用我国成熟的火箭技术研制出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这种火箭肯定会为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打开一条新路。当时,长征火箭诞生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敏感地捕捉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记得是在研究院一间极简朴的办公室里,我和当时研究院的领导人李伯勇、王永志一起悄悄地酝酿一个大胆的方案──以长征火箭家族中有着不败业绩的长征二号C火箭为芯级,在一级箭体上并联四台长15.3米,直径2.25米的液体助推器,上面级和卫星装在直径4.2米、高10.5米的整流罩内,全箭长50米,芯级直径3.35米,发动机总推力为5880千牛,这样就可以把长征二号C低轨道运载能力从2.5吨一下提高到9.2吨,配以固体推进剂上面级可将3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同步转移转道,配以液氢液氧推进剂上面级,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4.8吨左右。这一大胆的设想,得到了航天总公司刘纪原总经理和国防科工委一些领导的支持。但是长征二号E还只是设计方案。拿着构想草图四出“游说”,在没有产品和成功先例的情况下参与国际竞争,让用户相信我们的技术实力决心签约,这无异于纸上谈兵,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跨进世界商业发射市场的决心和勇气。我们以长征二号C火箭的成功率为吸引力,以长征二号E捆绑技术设想为依据、以提供良好的发射服务做保障,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水平一流、作风过硬的航天技术队伍做保证,开始了中国航天新的通天之路。 1987年9月,成立于1984年的澳大利亚奥赛特公司在悉尼就建立第二代国家卫星通信系统进行招标。当时,有世界四大集团以主承包商的身份参加了投标。初出茅庐的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以发射服务分包商资格与主承包商组合参加投标,这意味着中国长征二号E火箭开始和美、法火箭的角逐。在这四个西方宇航集团中,只有主承包商休斯公司在运载方案中列入了中国尚无实物的长征二号E火箭。为使竞争公平,奥赛特公司要求各集团必须同时列入中国运载火箭进行第二轮招标。翌年6月16日,揭标结果令西方人大大地吃了一惊,美国休斯公司使用中国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两颗休斯公司的HS-601卫星在轨道交付方案中标!我方的不懈努力和休斯公司、奥赛特公司大胆的选择,把中国航天技术推上了世界舞台。中国航天闯市场努力做成的第一宗大买卖──用长征二号E发射两颗澳大利亚卫星,就在纸上谈兵中成交了。1988年11月1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正式签署澳星发射服务合同。然而那份厚厚的合同文本,规定繁复,也不免苛刻。休斯公司要求中方必须在1990年6月30日前有一次成功的飞行试验。在任何时候,只要他们认为中方不能发射或没有充分论据证明自己能够按时发射,用户有权终止合同并罚款100万美元。激烈的市场竞争从不同情弱者,中国航天面临着一次残酷的挑战。创造奇迹1988年12月14日,我们开始研制用于发射澳星的长征二号E火箭,此时,离合同规定的火箭首次发射试验时间仅仅18个月。18个月,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对于火箭的研制者们来说,是要在18个月里完成按常规需要四至五年才能完成的工作,是要顶着贷款研制的经济风险,是要冒着一旦完不成合同势必造成刚刚走出的开拓世界航天市场的一步要前功尽弃的风险。这个任务是何等的艰巨和复杂!我们还能再次创造奇迹吗?一张令人无法接受的时间计划调度表摆在了长征二号E火箭的研制人员面前。看过这个计划以后,研究所的所长们摇头,工厂的厂长们摇头,车间的老工人们摇头──这简直就是一个“不讲理”的计划!那时,我已受命担任长征二号E火箭的总设计师,当时的院长王永志受命担任此型号的总指挥,于龙淮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说实在的,这个计划能否如期实现,他们俩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设计一枚火箭,最少也要一年半到二年,现在只给三个月;生产一枚火箭,至少要二年半到三年,现在只给14个月。总装二级振动箭时,车间主任掰着手指头压缩了又压缩,大着胆子对当时的院长王永志说:我只要一个半月。王永志嘿嘿一笑:哪有一个半月?只给你18天! 然而,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中国航天人进军国际市场的脚步,没有什么重负能压垮中国航天人钢铁铸成的肩膀。18个月后,奇迹真的出现了──昔日碎石遍地的山坳耸立起高达97米的发射塔架,昔日仅仅是草图一张的长征二号E火箭比合同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天真真切切地屹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美国麦道航天公司技术顾问、德尔它火箭总设计师、休斯公司史密斯先生,在西昌卫星发射场主动和我打招呼:“我要专门向你们表示道歉。一年前在中国考察时我说你们抽了鸦片,纯是幻想,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研制出新型火箭?这么大的工程搞到你们的工作水平在美国也还要二至三年时间才能完成。然而这次在西昌,我看到了奇迹。”世界上没有什么奇迹,所有的奇迹都是人们用智慧、勤劳和心血创造出来的。1988年12月长征二号E火箭正式上马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为了解决急需物资,有关部委专门召开三次专项物资紧急订货会,涉及国内二十多个省74个市三百多家企事业单位的物资,在一天半内就落实了90%的订货合同,共约5000项。七个月后,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有关企业就把7000多项物资、2000多吨金属材料、1000多项机电产品和近60万只电子元器件发运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澳星入关、火箭发运、靶场准备到发射,国家能源、交通、铁道、民航、海关、公安和有关省市,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一切支持使我们深受鼓舞。在研制长征二号E火箭的那些日子里,研究院内到处可以看见这样一幅标语:绝不让研制长二捆的列车在我们这里误点。我们嘴上心里常惦记着一句话:贷款射澳星,负债壮国威。整整18个月,540多个昼夜,超负荷的工作,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18个月,研究院成了灯火辉煌的“不夜城”。在研究院里,几乎每个人都怀着对共和国无比深沉和炽热的爱,为了成功的那一天,不畏艰辛,不怕劳苦,不惧挫折,在坎坷的科学道路上从不停歇。那是在长征二号E火箭研制初期,一个燥热的夏季,总体设计部几位负责捆绑连接技术的研究人员,紧锁双眉,陷入了困境。这种捆绑结构,他们只是在国外的画报上看到过,要在没有任何参考借鉴资料的前提下变成事实,实在是太难啦。如果设计不当,会造成火箭在空中失稳和损坏;如果连接不好,火箭会在空中“散花”或无法分离;捆绑的四个助推器任何一个出现问题,火箭都会在空中“倒栽葱”。没有捆绑的实物,构思时他们只好用纸叠成模型,细心地观察力传递途径,并在计算机上进行分析、计算,打印出来的印带摞起来足有一米多高。 在对火箭进行藕合模态分析时,美国人认为:用运算速度不高的微机无法分析计算。只要中方出资200万美元,美方可以代为计算。但是这些都被我们婉言谢绝了。于是,负责这项任务的研究人员月复一月地在计算机房里与枯燥的数字打交道。他们自编出一万多条程序,利用容量有限的微机,进行大规模的数字计算,演算的稿纸堆满了机房,计算出来的数字就连小数点后面的尾数也与美国人的毫无二致。美国专家面对这样的计算结果,伸出拇指连称OK!我们的几位研究人员都为此消瘦了。建立箱体内液体晃动方程时,设计人员连续奋战两个月。1989年的元旦之夜,正当家家户户团聚喜庆佳节时,几个丢了魂似的人不约而同地来到计算机房,重新一个一个地试验。当屏幕上出现了正确的参数时,几个人惊喜得几乎要跳起来,由于肚子咕咕地叫,他们才发现已连续36个小时没吃饭了。火箭箭体壁板成型,是钣金加工中的关键一步,但新购置的大型滚床没有按时到货。紧急关头,54岁的老工人杨友业主动请战,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把机床的吃刀量调小,用十多个工人抱着20毫米厚的铝板,一点一点往里送,来回十几次,使铝板乖乖弯成一定弧度。在卫星整流罩的生产中,黏合剂渗透进工人们的乳胶手套,腌黑了他们的手掌,肿胀的疼痛令人难以忍受,但他们顽强地坚持着。身患膀胱癌的老工人、共产党员徐青松不顾手术后虚弱的身体坚持在加工第一线。老钳工傅永贤的手被钢屑划出一道道血痕,殷红的鲜血流在砂轮上。五十多岁的共产党员谷振山在12米高的龙门架上一工作就是12个小时……在研究院里,随处可以看见和上面相似的情景,到处都有感人肺腑的事情。人生能有几回搏?像这样维系民族利益的大事情,拼着性命也值得一搏。中国航天人,以炎黄子孙的坚强、勇敢、睿智、勤劳、不屈的品格创造着奇迹。全箭24套四十四万多张设计图纸、五千多套特殊工装、几十个部段和十几万个零件、三百多项大型地面试验、二十多项技术难题,都被我们顽强地攻克了。新型大推力火箭长征二号E就是这样从我们的手中诞生了。1990年7月,人们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长征二号E于16日首次进行飞行试验。然而,此时的西昌地区已进入雷雨季节,世界各国选择发射时机均小心翼翼地避开雷雨季节,因为它会带来设备绝缘性能下降、防雷电困难以及燃料由于温差会引起箭体“出汗”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时间不等人,我们大胆闯入了雨季发射的“禁区”。从事气象工作的同志收集分析了西昌地区50年来的两千八百多份气象历史资料,统计整理出近七万字的气象背景资料,与二十多个有关地区气象台站建立起全天候信息交换网,提供雨季的气象情况,同时为了克服雷雨影响,研制了一种先进科学技术与老办法相结合的防雷雨系统。7月16日9时40分,随着“点火!”“起飞!” 口令的下达,凝聚着千万人心血的长征二号E火箭首飞成功。那雷鸣般的呼啸声似乎在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是信守合同的,中国人是能够创造奇迹的。这次成功引来了世界的极大关注。法国《世界报》说:这是一枚令人生畏的火箭,它的成功,加强了中国运载火箭在世界市场的竞争。美国的火箭专家们盛赞中国人:这次成功是90年代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研制成功,使中国火箭低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香港《文汇报》载文称:在重型运载火箭技术方面,中国仅次于美国、前苏联,与法国并列第三,这是中国顶着巨大压力完成的一个伟大壮举。战胜挫折1992年3月22日,长征二号E火箭将要把第一颗澳星送入太空。我们望眼欲穿地注视着火箭顶部熠熠生辉的国旗,焦急地静候着激动人心的一刻。18时40分,牵动着成千上万人心弦的巨型火箭在点火后出人意料地没有离开发射台。震耳欲聋,划破长空的响声把人们的心都震碎了。这刻骨铭心的一刹那,给大家日夜企盼的梦想罩上了一层深深的阴影。这个难以想象而且无法接受的事实,无情地摆在了全体研制人员面前。几分钟后,我和于龙淮等急速地赶到了发射现场距火箭只有100米的地方,顾不上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鱼腥味气体,顾不上少量推进剂还在燃烧,顾不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爆炸,只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要保住卫星”“要保住发射设施”。抢险队赶赴现场,合拢固定塔平台,断掉箭上电源,关上火工品短路插头,取下爆炸和引爆器,消防灭火……经过39个小时的拼搏,我们终于保住了澳星,保住了火箭。然而,问题并没有结束,故障分析从发射场延伸到研究院。仅用17天,我们就找到了事故的罪魁祸首──箭上程序配电器第四、第五触点之间,发现有一铝质多余物。而这个多余物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才起作用:多余物必须正好碰上配电器中10个触点中电流最大的第四触点,多余物必须在触点簧片动态下接触接点。这纯属概率极小的偶发事件,但毕竟导致了发射受挫。失败并没有把我们压垮。我们深深知道:我们不能再输了,再输,就会被人家挤出世界商业卫星发射市场。顾不上连续作战的疲劳,我们又投入到奋战100天重新制造一枚长征二号E火箭的拼搏中。1992年8月14日,随着一串短促有力的指令,发射塔四周漫起一片白雾,乳白色的火箭喷吐出橘红色的火焰,在黛色青山的辉映下,带着耀眼的金光急速飞去。经过675.284秒的飞行,终于将澳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准确率超过了被世界航天界认为“最好” 的亚星,又是一个世界一流水平。休斯公司和澳大利亚卫星公司的代表忍不住大声称赞:“太棒了!太棒了!”长征二号E火箭终于成功了!它成功解决了火箭的捆绑技术,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历史性突破。它的成功是中国航天人能力的积聚,是实力的显示,是信心的表现,是中国航天人写下的开拓天疆的新的誓言。而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国航天进军世界航天市场的步伐将更加坚定。(作者系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总设计师,选自《中国航天》2000年第5期)二、史笔·史诗(宋玉书)1992年3月22日中国第一次发射澳星失败,同年8月14日中国第二次发射澳星取得成功。对于这两次发射,对于这件中国航天史上的大事,新闻媒介都把它当做“重大新闻”“热点新闻”做过集中报道,中央电视台还进行了发射直播。具有超凡传播力的新闻,以火箭升空的速度把澳星发射的消息瞬间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又如同火箭爆炸一样在平静的生活海洋中掀起了巨大波澜。虽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可是新闻受自身体裁的制约,所记载的“历史”毕竟有些简短、浅显。无论是发射前的热情宣传,还是发射失败后的沉痛报告,发射成功后的热烈赞颂,几乎都局限于动态报道,即使专题节目也未能比较详细地写出“打澳星”的重大意义、巨大“风险”,未能描绘出那难以想象的艰难历程,以及航天人尝遍甜酸苦辣之后那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情。受众从报纸、电台、电视上能看到、听到的仅仅是有关发射的消息以及对它的评价,是“长征”号升空或未升空时的瞬间画面,但看不到我们为那瞬间付出的巨大代价,看不到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设计院和遥远的西昌发射场为那瞬间而苦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也看不到中美澳三方合作过程中碰撞与沟通的一幕幕场景。对这些,中国人希望看到,也应该看到、记住。当年,我们的老祖宗把发明火箭的历史刻写在民族的心版上,今天我们同样应该把中国火箭冲出地球村的历史刻写在民族的心版上。因为只有刻在民族心中的历史才能一辈辈地永远地流传下去。而谁又来弥补新闻之不足,承担起这一同样重大的任务?李鸣生──一位从西昌发射场开始了自己的军旅人生,对航天人、航天事业有着深厚感情,自觉为中国航天事业记录历史的著名作家,为我们的读者,为我们的民族奉献上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澳星风险发射》。这部作品连同他的其余四部报告文学构成了“航天五部曲”,构成了一部英勇悲壮的中国航天发展史。他说:“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关系到我堂堂中华民族的荣誉和尊严,关系到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开创空间文明、寻找新家园的伟大壮举,无论从文学还是史学的角度来说,都应该有所展示和记录。”李鸣生就做了一个作家应该做的事情,完成了文学应该完成的任务。 身为作家的李鸣生具有史家意识,善以记史者的目光观照报告对象,用史笔风格记写重大事件,赋予自己的报告文学史诗的品质,使它们成为既具文学审美价值,亦有历史文献价值的史诗性文本。《澳星风险发射》就是这样一部悲壮的史诗。作品不仅真实生动地讲述了这次发射的来龙去脉,描绘了两次发射的场景和过程,再现了第一次发射失败那惊心动魄的时刻,记叙了航天人背负着巨大的压力终于把澳星送上太空预定轨道的情景,而且以记史的理性对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对发射的成与败,对主动出击国际市场承揽了卫星发射业务的中国航天业,对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等进行了客观的评说与解析。这部广角扫描、全景观照、综合反映、深入透视的报告,集纳、整合了众多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向度涉笔,为这次令世界瞩目的商业发射、亦令世界震惊的“风险发射”留下了非常珍贵的记录──一部中国火箭打入国际市场、中国航天业登上世界大舞台的备忘录,一部中国人艰苦奋斗实现科技强国梦的备忘录。自然,它也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最有意义的一章,中国科技进步史上最感人的一页。因此,《澳星风险发射》名为报告文学,读来却如读史,读者不仅对澳星发射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性事件有了比较全面、比较深透的认识,而且能够感受到作者开阔的历史视野,深沉的历史情怀。当然,作为史诗性的作品,不仅要记录史实,还要表达对史实的认识,要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与未来提供镜鉴与启示,体现出理性精神。李鸣生在叙写澳星风险发射的过程中,对发射失败等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辨,直接表达了自己深邃的思考,为文本增添了思想的力度,使这部史诗性的报告文学呈现出浓郁的理性之美,史诗品格愈加彰显。例如第三章,作者先是通过部分信件反映了澳星发射失败后全国人民的反应,对人们各种各样的态度与情感进行了精到而客观的分析,然后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无论国人有什么样的反应都是好事:“一个民族有声音总比没有声音强。如果这个世界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民族始终装聋作哑,不哼不哈,甚至连脾气都懒得发一下了,那么你对这个民族还会抱有什么希望吗?” 的确,无数的信件、各种各样的反应,说明澳星发射牵动了全国人民的情怀,说明人民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假如人们对此无动于衷,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那么我们真的要怀疑这个民族是否还有血性,是否已经麻木、颓废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第五章中对首次发射究竟算不算失败以及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应该怎样看待失败表达了理性之思,其中许多评析给人启迪颇多,例如,对澳星发射前舆论宣传的批评,对于敢不敢正视失败的思考。这些充满了理性的文字,意味深长的话语,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境界,赋予作品睿智的理性之光,照耀着读者的心灵,引导着读者走进明智的思想空间,能够理性地看待澳星发射,理性地对待成功与失败。获得理性的启蒙与引导,获得有价值的思想,这应该是读者阅读《澳星风险发射》额外的收获,也是最大的收获。两次发射澳星,先败后胜,大起大伏,惊心动魄,是名副其实的“风险发射”。研制和发射准备过程中还有许多惊险曲折、动人心弦的故事发生。事件本身是完整、丰富和生动的,作者就依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一路写来,从第一次发射火箭冒烟到再度风险合作,及至第二次发射澳星平安升空,把中国火箭发射迈向世界市场的关键性一步──“这一步迈得很沉重、很艰难、很惊险,却又很勇敢、很悲壮、很雄健”──如实完整地记录下来。在叙事过程中又适时地穿插进一些重要的历史资料和背景性资料,既为事件做映衬、烘托和说明,同时拓展了作品的空间,深化了文本的内涵。如在第一章写完发射失败那个夜晚之后,没有“顺理成章”地直接写国内外的反应和失败原因、责任,而是回顾了30年前苏联火箭大爆炸、近百名军人和科学家丧生这一震惊世界的大事故,并由此联想到我国这次发射,提出了造成这次发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在叙述进行到“板子该打在谁的屁股上”之后,又开始追溯澳星发射的历史,交代中国人走出国门开发国际市场的艰难历程,说明了澳星发射的非常意义,解答了读者为什么中国要为外国发射澳星的疑问。除此之外,谙熟写作之道的作者还运用铺垫、反衬、渲染等文学手段为“风险发射”蓄势,突出事件的“风险”,亦增强报告的可读性。第一章在写火箭冒烟之前,先叙述了发射当夜正常的气象条件、发射系统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总设计师的乐观和信心、中外贵宾没有任何怀疑的期盼、准备就绪的庆贺晚宴、祝贺成功的演讲稿以及鞭炮、锣鼓、秧歌等等,把当时已经酝酿充分的喜庆气氛再现于读者的面前,但马上就以“但是,遗憾”两词为转向标志,将笔锋突然转向火箭冒烟的无情现实。而第九章在写第二次成功发射之前,则先讲述了北京关于要不要直播的争论,西昌发射场科技工作者的紧张中又充满了兴奋、激动和悲壮的情绪,中方火箭上一个浮子不见,美方工程师别在衣服上的夹子突然失踪,发射的前一天突然降雨等等令人握拳沁汗的故事。无论是人们的心情还是浮子和夹子失落等险象,都营造出了极度紧张的气氛。正像发射场和全国各地的人民在紧张的等待中终于看到澳星平安升空一样,作品在浓浓的紧张气氛营造出来之后,才将笔落到了“发射成功”上。如此写来,内容自然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有声有色,扣人心弦,读者不一口气读完是不能轻松释卷的。能够在纪实等规范的严格限制下巧妙调度、利用材料,把内容写得如此生动、精彩,既说明作者很好地把握了史诗性报告文学亦文亦史的特点,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写作功力。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