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彭德怀印象
加入VIP免费下载

5 彭德怀印象

ID:1015138

大小:37.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3-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彭德怀印象导学案一、请比较下面两种新闻文体的不同(1)改革先锋邱娥国载誉归来尹建业到机场迎接2018-12-2005:07:32    来源:江西日报编辑:舒晓露    作者:杨静 本报讯(记者杨静)12月19日,赴京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邱娥国载誉归来。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尹建业到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迎接,并与他亲切座谈。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秦义参加。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邱娥国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民警代表,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颁改革先锋奖章,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邱娥国表示,能获评改革先锋感到无比光荣。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基层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的高度重视、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展进步的充分认可。今后,将继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退休不褪色,更好地把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传承下去。(2)邱娥国: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新华社2018-12-24新华社南昌12月24日电“走街串小巷,和蔼态度亲,婆婆如在家,坐下拉拉呱……”邱娥国自编的这些顺口溜,口口相传20余年,成为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民警们熟记于心的工作口诀。72岁的邱娥国已退休10年有余,但他每天仍然坚持到辖区里转一转,一条条街巷、一幢幢房舍、一张张面孔,深深融入了邱娥国的生命中。1979年,33岁的邱娥国从部队转业,当上一名普通的派出所民警。从警以来,他勤走、勤问、勤记、勤思考,他创立的“警民联系卡”“警民联系牌”等便民措施,在全国公安系统推广,为基层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邱娥国给自己的工作定了“勤、沉”两字方针,做到了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在邱娥国串门走访过程中,街坊们也慢慢记住了这位身高一米八三、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的民警,把他当成无话不谈的老朋友,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邱”。没有多久,邱娥国就对自己辖区的情况了如指掌,小巷里的人和事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脑子里。在邱娥国的案头曾放着一册孤寡老人帮扶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辖区一个个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他们爱吃什么、爱做什么、需要什么帮助,详尽周全。他先后奉养过10余个不沾亲不带故的孤寡老人,并为他们送终;辖区居民许汉宝去世后,邱娥国不仅帮助办理后事,而且把他两个年幼的女儿许珍、许凤接回家照顾,帮助她们完成了大学学业。今年10月,在许珍结婚的大喜之日,邱娥国站在新娘父亲的位置上,郑重地把许珍交托给新郎。“尽管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没有变。”邱娥国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人民警察全心为民。一颗警徽一份责任。如今,筷子巷派出所的民警们和当年的邱娥国一样,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穿梭在辖区内大大小小的街巷,为民众带去平安和温暖。(记者赖星)责任编辑:孔思远张宁宁请完成对比上面两则新闻,完成下列表格 消息人物通讯表达方式内容人称结构篇幅上文学性一、研读课文彭德怀印象斯诺我在八、九两月访问前线的时候,一、二、四方面军统一指挥的工作还没有开始。一方面军有八个"师"当时驻守从宁夏的长城到甘肃的固源和平凉一线。一军团派出一支先遣部队向南向西移动,为当时领导二、四方面军从西康和四川北上,在甘肃南部突破南京部队纵深封锁的朱德开辟一条道路。预旺堡是位于宁夏东南部的一个古老的回民城池,现在成了一方面军司令部的驻地。我在这里找到了该军的参谋部和司令员彭德怀。彭德怀的"赤匪"生涯是快十年前开始的,他当时在多妻的军阀省主席何键将军的国民党军队中领导了一次起义。彭德怀是行伍出身,先在湖南,后在南昌进过军校,毕业后,他因才能出从,迅获提升,一九二七年年方二十八岁就已任旅长,在湘军中以"自由派"军官著称,因为他办事真的跟士兵委员会商量。彭德怀当时在国民党左派中、在军队中、在湖南军校中的影响,使何键极为头痛。何键将军在一九二七年冬天开始大举清洗他的军队中的左派分子,发动了有名的湖南"农民大屠杀",把成千上万的激进农民和工人当作共产党惨杀。但是因为彭德怀极孚众望,他不敢贸然下手。这一迟疑,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一九二八年七月彭德怀以他自己的著名第一团为核心,联合二、三团部分官兵和军校学生,举行平江起义,又同起义的农民会合,成立了湖南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两年以后,彭德怀积聚了一支约八千个兄弟的"铁军",这就是红军五军团。他以这支部队攻占了湖南省会长沙这个大城市,把何键的六万军队赶跑--他们大多数都是鸦片鬼。红军守城十日,抵御宁湘联军的反攻,最后因受到日、英、美炮舰的轰击,才被迫撤出。不久之后,蒋介石就职开始对赤匪进行第一次"大围剿"。这些围剿经过,前文已有概述。南方红军长征时,彭德怀是打先锋的一军团司令员。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上一路攻克战略要冲,为主力部队保证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彭德怀过去既有这样一种斗争历史,我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的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宁夏产瓜,种类很多,彭德怀很爱吃。可是,好吃惯了的作者却发现彭德怀在吃瓜方面并不是什么对手。但是在彭德怀参谋部里的一位医生前面只好低头认输,他的吃瓜能力已为他博得了"韩吃瓜的"这样一个美名。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象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彭德怀迟睡早起,不象毛泽东那样迟睡也迟起。就我所知,彭德怀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小时。他从来都是不急不忙的,但总是很忙碌。我记得那天早上一军团接到命令要前进二百里到敌区的海原,我多么吃惊:彭德怀在早饭以前发完了一切必要的命令后,下来同我一起吃饭,饭后他就马上上路,好象是到乡下去郊游一样,带着他的参谋人员走过预旺堡的大街,停下来同出来向他道别的穆斯林阿訇说话。大军似乎是自己管理自己的。附带说一句,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一天我同彭德怀和他一部分参谋人员到前线去参观一所小兵工厂,视察工人的文娱室,也就是他们的列宁室即列宁俱乐部。在屋子里的一道墙上有工人画的一幅大漫画,上面是一个穿和服的日本人双脚踩着满洲、热河、河北,举起一把沾满鲜血的刀,向其余的中国劈去。漫画中的日本人鼻子很大。"那是谁?"彭德怀问一个负责管理列宁俱乐部的少先队员。"那是日本帝国主义者!"那个孩子回答。"你怎么知道的?"彭德怀问。"你瞧那个大鼻子就行了!"彭德怀听了大笑,看看我。"好吧,"他指着我说,"这里有个洋鬼子,他是帝国主义吗?""他是个洋鬼子,那没问题,"那个少先队员说,"但不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他有个大鼻子,但要做日本帝国主义者还不够大!"彭德怀高兴地大笑,后来就开玩笑地叫我大鼻子。事实上,我的鼻子在西方人的社会中是正常的,并不惹眼,但在中国人看来,外国人都是大鼻子。我向彭德怀指出,当红军真的与日本人接触后,发现日本人的鼻子同他们自己的鼻子一般大时,这种漫画可能使他们感到极其失望。他们可能认不出敌人,而不愿打仗。"不用担心!"司令员说。"我们会认出日本人来的,不管他有没有鼻子。" 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他在自己的童年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听来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象他那样投奔红军。三、初读文章,并完成下列思考题。1、理顺结构,文章写了彭德怀的哪些事情?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刻画彭德怀的个性?3、这篇通讯交代了有关彭德怀的哪些背景材料?这些材料对帮助你了解了他的哪些性格?四、合作探究典型的细节描写远胜于概念化的叙述,他它能使人物形象更能生动、丰满。请找出本文的细节描写,并分析人物性格。五、就本文看人物通讯新闻性的特点六、学以致用,尝试进行人物通讯的写作。请观看下面这则视频,写一段人物通讯,要求要有细节描写。 七、视频相关资料手艺传承人赖淑芳:“最值得纪念的一天”总书记买了我亲手做的布鞋  2018年2月12日是赖淑芳“最值得纪念的一天”。她不仅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总书记握手、交流,总书记还买了一双她亲手做的“唐昌布鞋”。  12日,总书记来到率先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考察。在战旗村村口“精彩战旗”展示馆中,展示自家“唐昌布鞋”的赖淑芳见到了总书记。  其实,作为成都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昌布鞋”对于许多人来讲并不陌生。千层底儿,棉布面儿,不同于一般布鞋的是,“唐昌布鞋”是毛边槽眼布鞋,带有经过砂边处理的毛边布鞋,需经过打布壳、打堂底、捶底、砂边等32道工艺,比一般布鞋耐穿度更高。  总书记掏钱买布鞋这段视频传到网上后,网友纷纷表示也想购买。作为手艺的传承人,赖淑芳告诉记者,“唐昌布鞋”的技艺已有700年历史。她的父亲学艺后,将手艺传承给自己。几年前,她也曾像许多老手艺人一样,担心“后继无人”,甚至想过关掉鞋店。而在2015年和2016年,“唐昌布鞋”分别被列为县级、市级非遗项目,这让“唐昌布鞋”迎来发展机遇,更让赖淑芳燃起“传承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责任心。  2015年,在国企工作的儿子专门辞职回来继承赖淑芳的手艺,店中的学徒和员工,一下子多了十来人。  “现在我们的信心更足了”。赖淑芳说,现在“唐昌布鞋”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成为当地一项产业。如今,数十位残疾人士也已完成技术培训,很快将加入“唐昌布鞋”的生产。“唐昌布鞋”很快还将在镇上开设集生产、加工、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体验馆,带动当地就业的同时,发扬传统手工艺。  求知亭的一张全家福:“小康是奔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战旗村的行程中,还发生了暖心的一幕。当总书记一行途经求知亭,遇见冯忠会一家人正在拍全家福,他上前表达了节日的问候,并亲切地询问了家中老小的情况。  “感到太温暖了。”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冯忠会由衷地说出感受。沿着鲜花盛开的车道,两排川西风格的小别墅排列得整整齐齐,冯忠会的家在求知亭附近不到50米的地方。260多平方米的双层小楼还有车库,这样的房子在战旗村是“标配”。“我家在村里的情况是中等水平,所以很有代表性。”冯忠会告诉记者,这样的生活让他很有幸福感,在战旗村一辈子都没想过要离开。  用冯忠会的话来说,小康是奔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家家户户都能通过就业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更高附加值的劳动,才有了村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面貌。如今,冯忠会四代同堂住在大房子里,还新换了车,让他不禁感叹,“乡村振兴了,我们过得比城里人都好!”  “精彩战旗”的一幅蜀绣:传统文化作为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28岁的张勤是战旗村本地人,5年前通过加入合作社接受培训,现在她已是一位优秀的蜀绣绣娘了。手指翻飞,一幅栩栩如生的蜀绣就在她的手下成形,这样的丝巾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不下千元。  1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参观的“精彩战旗”展览区域,张勤向总书记现场演示蜀绣的技法。总书记参观了蜀绣商品,并指出传统文化作为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像张勤这样的绣娘在战旗村有30多位,成都蓉锦蜀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世民告诉记者,2013年战旗村成立蜀绣合作社,对本村及周边村的妇女、残障人士进行蜀绣技艺的培训,让他们在农闲、旅游的淡季进行生产,不仅可以照顾家庭,也能通过就业增收。  “郫都区是蜀绣的发源地,群众基础好,所以我们把合作社放在这里。”蔡世民表示,“家家女红,户户针工”的场景在郫都区很常见,再邀请老艺术家帮助绣娘们做技艺的提升,能带动乡村的产业发展。“蜀绣与苏绣的产值相比,差距还很大,同时也说明我们提升的空间很大。”蔡世民说,成都市蜀绣产业商会计划在郫都区安靖镇打造蜀绣一条街,用于蜀绣产品的展示,能更好地打开市场。在解决产业研发设计能力不足的痛点时,商会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由大专院校培养设计人才,并探索共享的模式,由商会抱团取暖,共享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回访记我们对美好生活更加充满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回访记  新华社成都2月15日电题:我们对美好生活更加充满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回访记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四川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从巍巍大凉山到青青映秀镇,从车间到村头,总书记的殷殷关切让各族干部群众感到家人般的温暖,对美好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与贫困群众最贴心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州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这里还有不少群众仍处于深度贫困之中。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昭觉是凉山州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从西昌到昭觉县,距离只有60多公里,但地势却要抬升逾千米。11日大雪初霁的午后,记者沿着蜿蜒的山道来到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这里贫困人口789人,贫困发生率超46%。  村民吉好也求回忆说:“总书记就像长辈走亲戚一样和蔼可亲,他握着我的手,很温暖。他牵着我的孩子走进我家的夯土房,打开衣柜看我们衣服够不够穿,还摸着家里的被褥问‘这样睡冷不冷?’,看到荞麦粑粑和腊肉问‘吃的够不够?’他还问孩子们都上学没有?牙刷牙膏用不用?最后离开时,还和我们一家合了影,我很激动、很幸福。”  吉好也求告诉记者,当地实施精准扶贫后,他靠无息扶贫贷款发展养殖,去年家里农业收入1.3万元、打工收入1.8万元,全家人均收入有4300多元。  住上好房子,才算好日子。为满足老百姓的强烈意愿,“十三五”以来,凉山州重点对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寒山区的30万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并将此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 。目前三河村正计划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住房。“自己出1万元,就能搬进新村住上100平方米的新房。”吉好也求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火普村,村民吉地尔子告诉记者,总书记把他家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在储藏室,他用右手轻轻揭开装满土豆的仓盖,问这是“青薯一号”吗,吉地尔子告诉总书记,这是扶贫干部引进的优良品种,亩产可以增加一千多斤呢。  “我代表我们村向总书记献上吉祥的‘查尔瓦’,总书记一直把‘查尔瓦’披在身上,彝家儿女倍感光荣。”火普村党支部书记吉色次哈说,“感谢总书记的关怀,让彝家儿女过上了好日子。这几年村民增收十多万,村路也好了,也买了摩托车。”  2017年,凉山州近14万人脱贫,跨越千年的彝家正在形成新风:“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点点滴滴的细微变化,正在汇聚成脱贫奔小康的巨变。  始终牵挂着灾区  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汶川大地震中最让人心痛的记忆之一,数十位师生教职工在此遇难。2月12日,和煦的阳光洒向汶川县映秀镇,总书记刚到映秀镇就径直前往遗址,向汶川特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  这个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小镇,10年来始终是他心中的牵挂。2008年6月底,他冒着余震来到这里指挥抗震救灾,慰问受灾群众和各方救灾人员。  53岁的杨云刚提起总书记在自己饭馆现场炸酥肉、推石磨,显得十分兴奋:“总书记干活的动作一看就是有生活经历的,他居然认识‘响皮’这种地方美食。”  “一晃就10年了。”杨云刚仍在感叹自己当年的幸运,家里除了房子被地震摧毁,他和爱人及三个孩子都平安无事。“我爱人现在每个月能领到1100元养老金,基本生活不用愁了。村里还以集体收入为所有村民购买了医疗保险。再加上我们自己做点小生意,现在生活过得还是很满意的。”杨云刚说。  杨云刚回忆起10年前在“帐篷党支部”外与习近平初次相遇的情景:“那时家园尽毁,但是有党和国家做后盾,我相信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今天我有了新生活,自家的饭馆取名‘博爱’,就是想表达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恩全国人民帮助了映秀。”  重生的映秀再现绿水青山,从过去的工业小镇成功转型为旅游小镇。2017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2.56亿元,第三产业收入1.74亿元。  在映秀镇东村聚居点,一排排震后新居错落有致,发展成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的文化产业主题创意园区,吸引着四方游客。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参观的“茶祥子”制茶坊就是一家非遗传习所。  “茶祥子”老板蒋维明2012年举家来到这里创业,茶原料都是从映秀乡亲手中收来的。“总书记很关心映秀茶产业质量和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当他得知制茶坊可以带动170多户群众种茶增收百万元时,很高兴。”  “就像我们的家人”   节日的成都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气氛格外喜庆。这个村因53年前在兴修水利、改土改田活动中成为一面旗帜而得名“战旗”。  2月12日中午,村民们正在村里的“春节一条街”上拍摄全家福、写福字、做汤圆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们中间。  村里小学的美术老师欧可洪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正在给乡亲们写春联,总书记走了过来,夸我会用篆书写‘福’字。”  郫都区早在1986年就有了农家乐。2015年,郫都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战旗村抓住机遇,敲响了四川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槌”。如今,一个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旅游、酒店、餐饮、休闲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景观带正在战旗村形成。  战旗村党支部书记高德敏代表全村向总书记汇报了战旗村的土地面积、人口、党支部和党员情况。  “总书记真关心我们农村啊,我的汇报,他都记得很清楚。总书记这么重视乡村振兴,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让村民腰包更鼓。”高德敏说。  “从总书记走进来的那一刻开始,大家就像是见到自家亲人。”人人耘“互联网+共享农业”互动种养平台负责人秦强回忆。这家去年8月才上线的在线农场已经有了2万多用户,城里人可以在农场中认领菜地,并且通过手机APP实时关注蔬菜生长。  “总书记很关心平台如何串联城乡、帮助贫困群众,这让我们创业者充满动力。”秦强说,“十九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更多青年人贡献力量。”  60岁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唐昌布鞋”传承人赖淑芳,这几天格外激动的是总书记掏钱在她的摊上买了一双布鞋。  “看到我的布鞋,总书记就说他在陕北插队的时候穿过老乡做的布鞋,很舒服透气。我鼓足勇气对总书记说,老百姓很感谢您,我想送您一双布鞋。”赖淑芳回忆道,“总书记说不能送,要拿钱买。”  记者了解到,赖淑芳的父亲是鞋厂工人,耳濡目染下的她10多岁就开始学习制鞋了。当年的鞋厂解体,割舍不下这门技艺的赖淑芳,召集鞋厂工人自己干。如今赖淑芳的儿子也辞职跟着母亲做布鞋,还专门组建了团队,一年销售额七八十万元,许多城里人专门跑到她这里买鞋。(采写记者蒋作平、江毅、肖林、杨迪、叶含勇、李倩薇、许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