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 学生写作语言的锤炼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高中语文 学生写作语言的锤炼

ID:1000004

大小:4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学生写作语言的锤炼作文,是思维的外化,这种外化,终究要靠语言文字实现。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作文,必须有好的语言;唯有好的语言,才能承载精辟的思想。一篇上乘的作文,总应该有让读者经久不忘的经典语言。同学们在磨砺思想的同时,也应在语言上下功夫,使自己具有创造经典语言样式的能力,使作文的语言足以承载自己具有创造火化的思想。通过仿写、改写的形式,学习包括课文在内的优秀文章、作品中的经典语言样式,提高自己创造优秀语言样式的能力,进而创造自己的经典语言样式——这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例如1980年高考作文,命题是《读有感》。一位考生立意与众不同。别人大多谈达·芬奇的坚持和毅力,这位考生论说的是名师与高徒的关系。文章开篇第一段是这样的:“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这段话共四句:第一句,从正面畅明中心论点;第二句,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两个分论点;第三句,再从反面阐述论点;第四句,简明扼要地概括命题材料,搭设命题材料与中心论点之间的桥梁。四句话,层次清晰,笼括全篇,堪称读后感开篇的经典语言样式,其中有《六国论》首段清晰的影子。对上面的语段就可以进行仿写,例如:自古道“民富国强”,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究其理,不外乎两条:其一是民富方能国强;其二是,国强以护民富。离开了这两条,国家如无源之水,无法强大;民生得不到保障,虽富难久。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衰史,便是很好一例。例如课文《纳谏与止谤》的第四段,也可以是仿写、改写的好材料:[例文]《纳谏与止谤》的第四段:因此,对这位的□□,既佩服他的□□,也赞赏他的□□。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的□□之后,立即□□□□、□□□□、□□□□、□□□□、不仅□□而且□□,这是何等□□!何等□□□□,千载而下,犹令人□□□□!利用《纳谏与止谤》第三、第十一自然段提供的有关内容,以邹忌为论说重点,仿照第四段的语言形式,完成下面的填空: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因此,对这位□□□□的□□,既佩服他的□□,也赞赏他的□□。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的□□之后,立即□□□□、□□□□、□□□□、□□□□、不仅□□而且□□,这是何等□□!何等□□□□,千载而下,犹令人□□□□![简评]这也是一种仿照形式,改换内容的练笔。《纳谏与止谤》一文中引用《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了特定的论说目的,是以齐王为论说重点的。题目的这种转换,除对语言表达有相关要求外,还可有助于学生对论证角度、论证语言形成具体的认识。参考样例:因此,对这位善于进谏的邹忌,既佩服他的勇气,也赞赏他的智慧。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明察事理、委婉善谏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妻妾客人的虚誉之后,立即对照徐公、窥镜自视、暮寝而思、入朝进谏,不仅敢言而且善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负责精神!千载而下,犹令人感奋不已!再如,以1999年高考试卷科技文第四段为样例,改写《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开头部分。[例文]高考现代文阅读文本语段:①那么,在人类身上也能找到类似冬眠的现象吗?②人类也可能冬眠吗?③答案是肯定的。④人在睡眠时也有体温降低、心跳放慢的现象,这在性质上与冬眠相似。⑤而身体硕大的熊的冬眠,为实现人类的冬眠提供了可能。⑥如果以HP为线索,也许能重新认识熊的冬眠。⑦一旦控制熊冬眠的遗传基因得以破译,人的冬眠就不是不可能了。⑧这样,人类就能把自身的代谢控制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癌症等疾病的长期治疗、未来的宇宙旅行等。[简评]这一语段①、②两句连设两问。第③句一并给予肯定回答。其后④—⑧句再分别给予具体回答:④句回答①句的设问;⑤—⑧句回答②句的设问,这四句又呈现为一个小范围的“总-分”关系。参考样例: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绝知此事要躬行”,幻想“天将降真理于斯人”,无异于异想天开。如果人的正确思想真能与生俱来,真理的传承倒的确可以省却许多麻烦。一旦在人们头脑里,真理“滋滋”地往外冒,人的全部实践便没有了意义。那样,以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生活,乃至生存,也便失去了意义,失去了必要。在这种仿写、改写中,逐渐熟悉好的语言样式的内在规律,奠定自己写出经典语言的基础。让我们看一下同学的习作。[例一]做好事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个赞赏的眼神,或是为了一个感激的微笑,还是为了一声真诚的道谢?应该是为了一丝内心的慰藉吧?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简评]这一语段共有五个分句,是三种不同的疑问句:第一句是设问句,出语提纲挈领;第二、三、四句是选择问,用词贴切多变;第五句是反问句,表意委婉鲜明。整个语段蕴藉有致,显示着美好的情感、和婉的文风。[例二]如果说,眼睛是心灵洞开的一对窗扇,是心灵涌出的两汪清泉;那么,秘密,就是心灵珍藏的一座宝矿,是心灵敛聚的一抹灵光。是不是,心灵中有了一个秘密,他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简评]这一语段以“眼睛”为陪衬物,表现“秘密”与“心灵”的关系。语段具有如下特点:①四个喻体的选择合理;②前后两组比喻有合理的关联,以体现陪衬与被陪衬的关系。③最后一个句子有总结性,在意义上合理。④比喻精彩,词语精当;内容有启发性。[例三]古代文明感召着我们。曾几何时,我们惊讶于绵延千里的长城,实践着自己“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誓言;曾几何时,我们折服于巍峨恢宏的乐山大佛,参悟着那悠悠千年的玄机;曾几何时,我们赞叹于造型奇特的狮身人面像,聆听着黄沙中那不朽的神话。这就是古代文明的“痕迹”,它带我们穿越历史时空,追溯我们人类成长的源流。古代文明震撼着我们。乃至今人的生产、生活都无不感到它强大的冲击力。从远古钻木取火如豆的微光,到燃气炉中活泼跳动的火苗;从古埃及的芦苇小船,到乘风破浪的万吨巨轮;从鲁班巧夺天工的为木鸢,到遨游太空的“神舟”飞船。当今社会的每一项骄傲,哪个没有古代文明的影子?又有哪个不是古代文明的延续呢?[简评]这两个语段谈论的话题是古代文明,所选择的内容,所使用的语言,与谈论的话题高度吻合:既有文化品位,又有相当文采。[例四]你可曾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凝视蜻蜓的飞翔?你可曾在某个寒冷的冬季清晨眺望巍峨的远山?那你是否可曾恍惚间感到飞翔的蜻蜓突然变得非常沉静,而冷静的群山却在一瞬间放射出无限的活力?于是我们领略到一种完全不同于前的风景,那就是只有用心灵才感悟得到的大自然,它可以神奇地超越一切真切的现实。其实,只要懂得感悟,我们就定会欣赏到夹竹桃的妙俏曼舞,聆听到凤尾蝶的纵情欢歌。[简评]这一语段先连发三问,先并举实例再逼进追问,在“于是”的过渡之后引出自己独特的感悟,最后仍以实例收束,文笔婉约有致,耐人寻味。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