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不越位 学要到位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不越位 学要到位

ID:286551

大小:12.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05-10-0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不越位 学要到位                                     ——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lly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没有数学教育观的转变,没有开拓创新,就不能树立数学教育“社会性、生命性、未来性”的观念,就不能体现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不越位  学要到位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三大目标: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由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创新学习转变。自主学习对新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想学、爱学、心甘情愿地学”,即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学习自主,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素质教育活的灵魂。 “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自主学习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任务、目标和重点,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恰当控制节奏,使学生在课堂上科学有序地进行学习;三是教师要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要不断地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自主探究式学习并不是一种无序、盲目行动,学生的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需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参与调度。唱戏的是学生,搭建舞台、导演制作的应是教师。 一、教不越位,是实现课堂学习自主的关键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过程,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离开了条件讲矛盾的转化,就是主观唯心论。“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它重视学生的“学”,也重视教师的“导”,课堂上“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我认为,教师应在引趣、设问、点拨等环节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教不越位,是实现课堂学习自主的关键。怎样才能体现教师的引导既到位、又不越位呢?我认为,教师应在引趣、设问、点拨等环节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 1、精妙导入,引趣激兴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课堂引趣,一是要“精”,要根据所学的内容,或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迷设障等,但不能冗长。二是要“妙”,开课引题,要具有延伸性。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学习。 如:在“循环小数”教学中,教师用故事引入: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位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位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教师说了两遍,就让学生说,学生不停地说了8遍,这位老师才让停,学生喘了一口气,老师接着问,这样的故事能否讲得完,学生当然说不能。这时自然的引出“依次不断”、“重复”,循环小数概念中的关键字词,使他们对抽象的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感悟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又如:在教学“比例尺”时,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量出北京到昆明的图上距离,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这时学生的兴趣很高,他们的好奇之火被点燃啦——利用地图还能计算出广州到我老家有多远?学生的思维被放飞!有的学生还提出:如果我回老家乘坐火车,知道火车的速度,我知道了实际距离除以火车速度,不就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吗?有的学生还说:我乘飞机比你用时间少得多呢!有的学生还想到如何利用假期去旅游,时间、金钱等如何合理安排等等。此时,学生陶醉在数学王国里,体味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2.精当设问,激发思维。 学贵有思,思贵有疑。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几道有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学、自探,然后得出结论。教师重在授法,学习贵在领悟,学法渗透于教法之中。特别在新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提些思考的问题,给学生动脑的机会;多创设探究的氛围,为学生留有发现的空间;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常识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对新知的探求思维沿着好奇→好问→好想→发现这一流程活动。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授新知前教师首先提出“圆的面积能不能象我们所学过的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一样知道长、宽、高、底等条件就能求出呢?”这一问题请同学们思考。结论当然是不能,因为圆既无长、宽,又无底、高。于是学生对怎样计算圆的面积产生了好奇心。这时教师提出以下4个问题请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老师的演示。     ⑴观察变形后的图形近似于什么图形? ⑵想想它的各边与圆形的什么有关系,面积与圆有什么关系? ⑶你能发现怎样计算圆面积的方法吗? ⑷计算圆面积必须已知什么条件? 问题提出后,学生带着一种渴望求知的心理观察老师将圆形折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全过程的演示。或者完全由学生自己将圆形折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教师的演示只起“导”的作用,学生动脑思考、推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在思考题的引导下,在教师演示的启发下,或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后,经过自己分析研究,就能发现变形后的长方形与圆形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总结出求圆面积的公式。这一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把新知识灌、填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细心观察、亲自动手、周密思考、认真分析、大胆推理后发现的新知。学生不但知道了圆面积怎样计算,而且明白了其推导过程。这一教学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通过精心设问,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开展了积极的智慧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切实地培养。 3.精巧点拨,突现自主 学贵有思,教重在引。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引导、点拨这一教学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达到自主参与、自觉发现、自我完善、自行掌握知识的目的。课堂点拨是门艺术。教育点拨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充分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步树立起创新意识。从这一角度说,课堂点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教学中点拨一是要“准”,要在学生思维的堵塞处,拐弯处予以指导、疏理;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地发挥其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 例如,“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具体设计如下: ⑴教师分别将7、5、4、3和小数点组成的7.543贴在黑板上。 ⑵问:有什么办法将这个数变大。 ⑶小结:有的通过移动数字,有的通过移动小数点使这个数变大,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运用移动小数点的方法可以使这个数变大。刚才小数点的移动方向是怎样的呢?有的同学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有的向右移动两位,那么小数点可以向右移动三位吗?就是3的后面,那这个时候小数点怎么办?为什么?那向右移动四位可以吗?怎样移动? ⑷出示7、5、4、3和小数点组成的754.3,提问要使这个数变小,你有几种办法,都是什么? ⑸教师提问:小数点可以向左移动几位?谁来向左移动一位试一试,谁再来向左移动三位试一试?小数点移动到7前面了怎么办?这个数应该怎么写,为什么?要使小数点继续向左移动四位,五位怎么办? ⑹小结:无论向左还是向右移动小数点,数位不够时,要先补足数位,再移动小数点,整数部分没有就用0来表示。 ⑺问: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见,课堂上的灵活点拨是一种艺术,如果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比作画龙的话,那么,教者根据教学内容的精巧点拨就是点睛了。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这样一来,教师的“导”在此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取得这样的效果需要教师科学的引导。可见,教师在“导”上有所创新,学生才能被教师的问题吸引,才能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形成较强的兴趣爱好,“学”才能真正得以落实。相反,教学中如果教师“导”的作用不强,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产生愿学的心理,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即使教师的本领再高明,收效也将是很微小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推动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教师,应选好正确的“导”向,“导”出水平,“导”出精彩,从而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自如。 二、学要到位,是实现课堂学习自主的根本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地提高认知水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切知识、技能只有经过学生主体自身的认知结构的筛选和转换才能为学生所掌握,正如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使他们的所有感官(眼、耳、口、脑、手)都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全频道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快节奏反馈”的信息网络,使学习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优化,训练处处到位。学要到位,是实现课堂学习自主的根本。 1.优化“看”的过程,观察到位。 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观察是获取感性认识的一个主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来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进一步思维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平时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有计划、多角度地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总结,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教“认识图形”时,我把不同颜色的卡片剪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零乱地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辨认各种图形,通过多次观察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最后我鼓励学生课后用彩色纸剪成所学的图形,拼成美丽的图画,使学生把观察与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数学学习必须重视数学观察力的培养。观察一要明确目的,二要按一定的顺序,三要与思维和想象相结合,善于比较,从而提高观察的效果。 例如,例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先让学生口答算式结果,教师板书: 18÷2=9 180÷20= 9 1800÷200= 9 18000÷2000= 9 然后引导观察:仔细观察上面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变了,商没变。)把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相比,被除数和除数是怎么变的?商怎样?你还能从哪些算式的比较中得出这个结论?这样从上向下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如果从下向上观察呢?从而很顺利地得出“商不变的性质”。 以上教学由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又回到整体,自上向下、自下向上、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观察,既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又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观察的余地和时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让学生享受到发现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认知内驱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优化“做”的过程,操作到位。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是由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操作学具,促使其顺利到达认知的彼岸。例如,《容积单位》 的教学 学具:教师给 每个小组事先准备了带500ml 刻度的烧杯、能装1 立方分米水的玻璃槽 、1升的啤酒杯 、一个盛清水的脸盆 。 要求:人人动手通过实验探究升、毫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实验开始后,每个人积极想办法,紧张地“动” 起来。反馈、交流时争着汇报他们的发现。) 生:我们将1升满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 ,得到1升=1立方分米的结论 。 生:我们组 把500毫升的水倒? 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倒两次正好装满,得到了1000 毫升=1立方分米的结论。 生:我们把1升水倒回到500毫升烧杯中,也是倒了两次,说明1 立方分米= 1000毫升 。 生:我用1 升的水往500毫升的烧杯中倒,发现1升= 1000毫升的关系。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操作、交流、讨论的基础上,从而轻松得出结论: 生:我知道,1升=1000 毫升,1升=1 立方分米, 以前学过1 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所以 1毫升= 1立方厘米 。 假如没有学生的操作参与,学生对这个结论的理解就不可能深刻。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而设计,目的明确,并且组织指导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优化“听”与“说”的过程,表达到位。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数学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有听和说的能力。培养学生会听会说、听得懂说得清,使学生在会听中获取外界更多有效信息,在会说中提高自己的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能力。特别在教低年级数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既让学生动手操作又让学生动口说。重视学生的“说”,让学生表达到位,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常用的做法有:让学生说操作的过程,说课本上图文的题意,叙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法则的推导过程等。 听的过程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又是学生文字理解能力,信息储存和处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过程,教学生听的方法,使他们会听,听得懂。从听中悟关系,从听中明逻辑,从听中懂事理。 如:教师读:“2+9=?”的算式,要求学生听写算式并计算出得数然后让学生想2和9是一种什么关系,2与9它们各在加法算式中所表示的意义,再用小棒摆一摆,同桌互相说一说。(想: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加剩数) 又如:一百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法则:“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是说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方法,让学生复述老师说的话,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记数器演示24+5=29给学生看,让学生摆小棒10根一捆,摆两捆零四根再加五根等于二十九根。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初步懂得逻辑关系。 会说,说得清。会说,是会想的结果,会说,才能说得清。教学中让学生说什么——说过程,说图意,说算理。 例:一道算式题要求学生说出运算的顺序、方法和结果,促使学生内部语言的转化。如28+6=34,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把28分成20和8,然后个位8和个位6相加得14,再加20得34,最后得出28 加6得34。计算连加连减的运算时,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可加深学生对所学运算顺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一张图片,通过儿童观察,口述这幅图上画着什么?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有哪些数量关系?如给学生一张画有青蛙吃害虫的图。儿童通过观察说出“图上画有两只青蛙,近处有草地,有庄家,有害虫。“大青蛙说我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说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中的意思,并提出数学问题。看着图口编应用题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好办法。 总之,听和说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听懂才能说清。说清,别人才能听懂。所以说,“听”是善于捕捉外界信息进行思维的能力,“说”是善于再现思维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说的能力,对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配合与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4.优化“想”的过程,思维到位。 俗话说:“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想”比“办”更为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想”开始的,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到了万有引力,从而揭开了宇宙奥秘;爱迪生从小就“异想天开”,试图人工孵出小鸡,后来竟作出了一千多项发明;当今首富比尔盖茨,他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也主要是创造性思维。科学家曾言: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金钱和力量,而是由于缺乏想象。课堂上学生想什么,比教师讲什么都重要,所以教师要设计有吸引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鼓励学生的思维活动。想象是教学中比较生动有趣的部分,合乎情理的想象往往寓含着创造性思维。数学概念的想象是依据已掌握的各种信息,通过数学形象和数学直觉的有机结合,对数学形象的性质、特点、规律进行推想、探索和推理。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我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课前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硬纸圆片等分剪成8个、16个、32个……小扇形,让学生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通过寻找联系、推导出公式,这时,我别出心裁,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你们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同样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这一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纷纷动手实验,大胆求证,拼出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等等,同样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充分展现了公式的多种推导过程,克服了思维的单一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进而达到了对学生的灵活性人格的塑造。 5.优化“练”的过程,演练到位。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技能、能力存在着如下的转化关系:知识→技能→能力。要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使技能化为技巧,必须充分发挥练习这个环节的作用。那么如何优化练习,确保演练到位呢? 首先组织练习要及时。每教完一个知识点应立即安排练习加以巩固,做到一练一得,要保证每节课有足够的练习时间。第二,练习份量要适中。心理学理论指出,要掌握某种知识并使之形成技能,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那种过分只求作业少而精甚至不布置作业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首先组织练习要及时。每教完一个知识点应立即安排练习加以巩固,做到一练一得,要保证每节课有足够的练习时间。第二,练习份量要适中。心理学理论指出,要掌握某种知识并使之形成技能,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过分追求作业少而精的做法是片面的。当然必要的重复练习不等于无限制、无计划的机械重复练习,应当是合理的重复。第三,练习方式要多样。方式太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大脑皮层的抑制,降低练习效果。因此,在组织练习时要注意采取多种形式,诸如尝试模仿练、正反对比练、辨析真伪练、比优竞赛练等等。练习题目要注意紧扣内容,切中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具有典型性,具备一定的变式。第四,要面向全体,兼顾差异。做到既确保基本要求,又照顾两头,使全班学生通过练习都能有所发展。 总之,教不越位,学要到位,是对教和学辩证关系的生动概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证,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法研究》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从书 3、《云南教育》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2、6、8期;2004年3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