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归纳总结(第三单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归纳总结(第三单元)

ID:276894

大小:15.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2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归纳总结(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第 7 课 拿来主义 一、关于课文 杂文是鲁迅的《拿来主义》。这是一篇传统课文,阐述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虽 然这篇杂文写于上世纪 30 年代,但今天读来依然觉得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充满着 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因为 70 年来,被这篇战斗檄文指责为“孱头”,怒骂为“昏蛋”, 鄙夷为“废物”的人仍不断冒出来。这篇课文精巧的构思,精彩的比喻,严密的论证,辛辣 的讽刺。 二、作者作品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 年 5 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 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 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16 部。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 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毛泽东评 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三、字音识记 冠冕 miǎn 堂皇 礼尚 shàng 往来 自诩 xǔ 残羹 gēng 冷炙 孱 càn 头 脑髓 suǐ 蹩 bié进 玄 xuán 虚 四、词语积累 礼尚往来:礼:礼节;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 回答对方。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 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勃然大怒: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五、写作素材 1、应以“拿来主义”的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明和西方文化。   2、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是尊师的典范。鲁迅经常写信给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表示问候和敬意,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也专程去拜访他。鲁迅也常常怀念日本仙台医 学院的藤野先生,将藤野先生送给他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壁上以激励自己。日本要出《鲁迅全 集》,鲁迅惟一的希望是把《藤野先生》一文编选进去,以示对老师的爱戴和敬佩。 第 8 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一、关于课文 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伦理学方面的文章。过去教科书选用的议论文,大都是 政论、思想评论和时事评论,关于母爱、父爱之类的议论文章,似乎从来没有进过课本。选 用这篇文章就算开了一个先例。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学生都是在 父母的爱的阳光下成长的。学生从小学起已经读了不少关于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和一般记叙 文,现在读这篇议论文章,就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者是 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西方思维方式,他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可以 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二、关于作者 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 年 3 月 23 日 - 1980 年 3 月 18 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 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 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 人之一。 此外,在德国时弗洛姆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移居美国后始终保持和该学派的关联。 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可 以说是新弗洛伊德主义与新马斯洛主义的交汇。 三、字音识记 一刹 chà那 给 jǐ予 罪孽 niè 咄咄 duō 四、词语积累 孤立无援: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得不到外力援助。 休戚相关:“休”,喜悦。“戚”,悲哀。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 害相关。 节外生枝: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 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不足为奇: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渊源:比喻事物的本原。 第 9 课 短文三篇 一、关于作品 《短文三篇》中《热爱生命》一文,是典型的随笔。它是一段哲人语录,朴素而又深刻。 它告诉读者,生活是相对于生命而言的,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同 样,“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热烈丰盈的生命形式的终极状态,人们如果能够充分地享用生命所赋予的所有快乐,就不会留意死亡的降临。针对现在中学生中浪费生命、 漠视生命、戕害生命的现象,学习这篇《热爱生命》,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只是几个片段,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这几个片段大致有 序,并且它的含义深刻而丰富,足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它告诉人们,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 想。因为能思想,人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能囊括吞没人 的宇宙。道德的原则要求人“努力好好地思想”。学习这篇课文,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要维 护人的尊严,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信条》看似浅显或绝对,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之所以能获 奖,主要原因就是他牢记并实践了在幼儿园就学过的那些信条。这篇课文的高明之处,在于 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高高兴兴 去实践。希望在学生身上,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二、词语积累 《短文三篇》 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囊括:全包罗在里面。 推衍:推论衍义。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