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6月大联考(新课标I卷)
语文·全解全析
1
2
3
4
5
7
10
11
12
14
17
18
19
B
B
D
B
A
B
D
C
D
B
C
A
B
1.B【解析】强加因果。文意为:舟是神圣的工具,这使它与龙图腾合而为龙舟。但舟的神圣作用并不是祭龙祈福的原因。
2.B【解析】每个阶段都有时间变化,但是没有比较地域间的差别。
3.D【解析】A项,雏形阶段是从夏到秦。B项,第三段提到晋室南渡后,流落到长江流域的中土人士将端午节与祭祀屈原的仪式融合起来,并不是楚人开其先河。这里张冠李戴了。C项,第二段提到,这一习俗到了后世的节日情境中,更多体现了娱乐性和游戏化的特点。可见,并非唐以后才偏向这些特点。
4.B【解析】根据材料二中“在冰雪装备共享服务方面,冰雪旅游的相关装备价格昂贵,消费者购买后使用频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哈尔滨冰雪旅游平台,整合分散的资源,提供租赁滑雪设备、保暖设备以及医疗保护设备的共享服务”可知,智慧旅游提供的是装备共享租赁服务,不是购买。网购是个人行为,与智慧旅游无关。
5.A【解析】读图错误,是同比增长率下降,不是游客人次下降。2015年后全国滑雪场游客规模一直保持增长势头。
6.①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主办资格,奥运周期成为冰雪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②冰雪旅游产业低位正逐渐加强,使产业服务水平提升。③互联网平台提供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精准推送,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④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市场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⑤专家学者积极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⑥人们旅游消费习惯的改变,为产业带来更多客源。(6分,每点1分,答出五点以上给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非连续性文本的最后一道大题一般都是从全文的各个材料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信息。这里符合条件的有:材料一里有奥运周期,产业低位逐渐加强。材料二里有互联网平台提供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国家政策扶持,市场良性发展。材料四里有专家学者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综合各个材料,可以得知人们旅游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
7.B【解析】“作为线索”不当,结构上的作用应是结尾再次出现,照应题目。本文的线索应是战士们巡逻的行踪。
8.①语言描写。加尼丁讲述了战士们巡逻时的遭遇,写出了战士们的不惧艰险;②动作描写。遇到狼群时虽极危险但防卫适当适度,写出了战士们的训练有素;③细节描写。不舍得骑牦牛、为受伤的牦牛包扎并留下口粮、离开时边走边回头,写出了战士们的铁汉柔情。(4)环境烘托:小说描写山高路险、风急雪大的恶劣环境,烘托边防战士不惧艰险、舍生忘死的精神。(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
语文全解全析 第5页(共5页)
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
9.①文章开头巡逻出发前的风景,为下文故事的展开提供了自然的背景;②巡逻第十五天暴风雪的描写,突出了巡逻环境的艰险,塑造了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的战士群像;③讲述完巡逻经历后景物描写的插入,配合了氛围的变化和人物的情绪变化;④归途中的景物描写,暗示人物情感的升华,点明了战士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主题。(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答这道题,首先要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例子,如开头部分“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上,天空正缓缓褪去黯淡……”,故事讲述完之后“太阳快要照到雪山尖了,亮晶晶的雪线被一段一段点燃,泛着珠光”,结尾部分“我”踏上归途时“慕士塔格夕阳中的金顶拢着雪白的庄严和壮阔……”,然后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作用,重点从环境、人物、主题方面考虑,形成答案。
10.D【解析】断句后的正确翻译是:辽东战役中,来护儿率领楼船,直指沧海,从浿水进入,离平壤六十里,和高丽人相遇。来护儿进军攻击,攻破他们的外城。去,“距离”的意思,不能理解为“离开”。击:攻打。破:打下。
11.C【解析】“长史”始设于秦,《出师表》中已有“长史”一职,说明设官早于隋朝。
12.D【解析】“再三劝说”“最终接受了……的意见”有误,原文是“帝许之,……方始奉诏” 。
13.(1)大丈夫在世就应当像这个样子。我一定要为国杀敌建功立名,怎么能碌碌无为老死田间!
(如是:像这样。会:一定、应当。区区:凡庸、碌碌无为。每点1分;句意2分)
(2)我在京城之外带兵,遇事应当独自决断,哪能允许往来千里路程请示皇帝议定的计划方略呢!
(阃:门槛,特指城门的门槛,这里指京城。专:独自。成规:既定的计划。每点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来护儿字崇善,是江都人。幼年就高超出奇。初读《诗经》,读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和“羔裘豹饰,孔武有力”的诗句时,放下书感叹说:“大丈夫在世就应当像这个样子。我一定要为国杀敌建功立名,怎么能碌碌无为老死田间!”同伴听了都很惊讶,佩服他很有志气。来护儿居住的白土村,离长江岸边很近。在平定陈国的战役中,来护儿立了功,升迁为上开府。他跟随杨素在浙江攻打高智慧,敌军盘踞河岸扎下营寨,绵延一百多里,大小战船覆盖了江面,击鼓呐喊向前进军。杨素命令来护儿率领数百只轻快小船,径直登上江岸,直往敌营掩杀过去,一举攻破敌军。隋炀帝即位,来护儿升职为右骁卫大将军,皇上待他很亲近很敬重。大业六年,他跟随皇上前往江都,皇上赐他千段布匹,让他上祖坟祭祀祖先,宴请乡里父老,州郡乡里都认为很荣耀。辽东战役中,来护儿率领楼船,直指沧海,从浿水进入,离平壤六十里,和高丽人相遇。来护儿进军攻击,攻破他们的外城。来护儿于是纵容军队大肆抢掠,以致不能控制军队,高元的弟弟建武招募五百人的敢死队迎战来护儿。来护儿因此后退,在海边扎下营寨,等待机会反击。后来知道宇文述等人已经兵败,于是班师回朝。第二年,又出沧海上大道出发,赶上杨玄感在黎阳叛乱,来护儿率兵与宇文述会合大败叛军。大业十年,又率兵渡海,高丽发动全国兵力来迎战,来护儿大败他们,斩杀一千多人。将要向平壤进军时,高元十分害怕,上书请求投降。隋炀帝答应了,派人拿符节诏令来护儿回师。来护儿召集众人说:“三次出兵,都没能平定敌人。这一回去,不可能再来。现在高丽人困窘疲敝,原野都没有青草了,凭我们大伙,不需多久就可战胜他们。我想发兵,直接围攻平壤,捉住他们的头领,好回去向皇上献捷。”来护儿上表答复
语文全解全析 第5页(共5页)
请求出兵,不肯按皇上的旨意回师。长史崔君肃极力同来护儿争辩,来护儿不答应。来护儿说:“敌人的气势已被打垮,只要军队交由我指挥,就足以惩办他们。我在京城之外带兵,遇事应当独自决断,哪能允许往来千里路程请示皇帝议定的计划方略呢!顷刻之间就会失掉机会,劳而无功,因此这么做是适当的。我宁愿征服高元,回去以后受责备,要我舍弃将要获得的大功,我办不到。”崔君肃对众人说:“你们如跟随元帅,违抗圣旨,我一定告知圣上,你们都要获罪。”众将领都害怕了,劝说来护儿回去,来护儿才奉旨回朝。大业十三年,改任左翊卫大将军,升为开府仪同三司,皇上对他的委任更加频繁,前后的赏赐不可胜数。江都变乱中,宇文化及因忌恨而谋害了他。
14.B【解析】B项,“运用夸张手法”有误,此处没有运用夸张。
15.示例:①第五句中,一个“𪭢”字,便点染出我军击鼓冲锋,攻入敌阵,使敌人胆战心惊的景象;②第六句中,一个“扬”字,描绘出我军英勇出击,旌旗飘扬,所向无敌的胜利场景。(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出塞》是南朝梁刘峻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本诗描写了飞将军出塞御敌的情节。语言凝练,一字传神。“飞将出长城”,飞将,本作“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后用来称矫健敏捷的将领。这句说,足智多谋的飞将军率领雄师出塞,御敌于长城之外,阻止敌人南下,使汉民族得到安居。一个“出”字把“飞将”的速度有力地烘托出来,侧面反映抗击敌人的斗志。“陷敌𪭢金鼓,摧锋扬旆旌”,集中描写军队英勇抗敌、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敌我两军相遇,战士个个争相冲杀,所向披靡,攻入敌人的阵地,挫败敌军的前锋,胜利大旗迎风飘扬,气壮山河。
16.(1)其叶沃若 其黄而陨(2)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3)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每空1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现象,则该空不得分)
【解析】本题内容分别出自《诗经•卫风•氓》、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其中《诗经•卫风•氓》、杜牧《阿房宫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所提供的情景只是为了使考生加深对名篇名句的理解性记忆。
17.C【解析】形成: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特点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推动:使事物前进,使工作展开。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主动(权):能够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参与(权):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应运而生: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18.A【解析】紧承前面的语境“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衔接才最恰当,这样排除B、C两项;根据后面的语境从“人才”到“高端人才”有一个层进,所以排除D项。
19.B【解析】A项,“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搭配不当;C项,不合逻辑,应是先使我国变成稀土生产应用大国,再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D项,成分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主语。
20.①不能离开辐射剂量(或程度)谈论损伤情况 ②(理论上)只要不超过这个数值 ③这些(常规检查的)辐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文段一共9句话。前三句是一个层次,①
语文全解全析 第5页(共5页)
的回答就是第一层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根据前两句可知,X射线对于人类的不良影响是有剂量范围的。4—6句是第二个层次,内容是胎儿的胎龄对应不同的射线安全剂量。第6句是该层的总结句,根据②后面的“胎儿就是安全的”可知,②应该是条件关系复句的前半句,“只要在这个数值范围内”,或者“不超过这个数值”。7—9句是最后一个层次,主要内容是各种医疗设备的X射线所需要的辐射剂量与上一层内容的对比。显而易见,这句话后面③的内容就是对比得出的结论:这些辐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
21.①端正认识,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②科学规划学习时间,扬长补弱。(5分,一点2分,两点5分)
【解析】答题时,要注意读懂图表,注意图表中该生学科成绩布局情况,联系我国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要求,这是建议的依据,组织语言时要注意建议的对象和自己的身份,注意语言组织的层次。
22.立意指导:
材料讲述的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速度,列举了1小时到10天不同的时长里,我国为防控疫情所做的事情。按照具体要求,材料的立意有:①用爱点燃“中国速度”;②“中国速度”点燃抗击疫情的决胜信心;③亮出“中国速度”,镌刻战“疫”担当;④为分秒必争齐心“战疫”的“中国速度”点赞;⑤共同战“疫”,彰显中国速度与力量;⑥“中国速度”彰显战“疫”必胜决心;⑦用实力向世界展现出“中国速度”;⑧跑出筑牢安全防线“中国速度”等。
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
等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
等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一、关于作文的“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40分)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语文全解全析 第5页(共5页)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⑭构思精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⑯有个性特征。
二、关于作文的评定补充说明
(一)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5分;标点符号每3个扣1分,最多扣3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没有标题扣2分。
(二)未完成作文的评定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者2分。
5.不是空白卷不给0分。
语文全解全析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