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ID:264725

大小:699.68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5-3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唐山市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Li7 B11 C12 N14 016 Na23 S32 Cl35.5 Cr52 Fe56 Zn65 1.化学与中华古文化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馨”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粘土 B. 雾霾天气会危害人类的健康,“雾” 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同 C.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答案】D 【解析】 【详解】A.陶瓷以黏土为原料,故 A 正确; B.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雾是粒度较大的液滴, 霾是粒度较小的固体颗粒,故 B 正确; C.电热水器内胆一般是不锈钢或铜制成的,Mg 较活泼,当发生化学腐蚀时 Mg 作负极而被 腐蚀,从而阻止内胆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 C 正确; D.花生油是植物油,植物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牛油是动物油,是饱和高级脂肪 酸甘油酯,故 D 错误; 答案选 D。 2.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 4.6g 钠用铝箔包裹并刺小孔,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 H2 分子数为 0.1 NA B. 标准状况下,22.4L 已烷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 19NA C. 标准状况下,11.2L 12C18O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8NA D. 标准状况下,7.1 gCl2 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4.6 g 钠为 0.2mol 钠,0.2mol 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反应 生成的氢氧化钠与铝箔还能反应生成氢气,故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气分子数大于 0.1NA, 故 A 错误;B.己烷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气体摩尔体积不适用,所以无法求其物质的量,含有的共价键 的数目也无法确定,故 B 错误; C.标准状况下, 11.2L 12C18O 物质的量为 0.5mol,而一个 12C18O 分子中含 16 个中子,故 0.5mol12C18O 中含中子为 8NA 个,故 C 正确; D.7.1g 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0.1mol,而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歧化反应,反应中消耗 1molCl2 转移 1mol 电子,故 0.1mol 氯气和碱反应转移 0.1NA 个电子,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3.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 是元素 Y 的单质。常温下,A 遇甲 的浓溶液发生钝化。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上述物 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丁和戊化学键相同,所以它们都是平面结构 B.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X>Z C.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 X<Y D. Y 的简单离子与 Z 的简单离子在水溶液中可大量共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 是元素 Y 的单质,常温下 A 遇甲的浓 溶液钝化,可知 A 为 Al 单质,Y 为 Al 元素,丙是无色气体,则甲为 H2SO4、丙为 SO2、丙、 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二氧化硫能被戊氧化为硫酸,可知丁为 H2O,戊为 H2O2, 乙为 Al2(SO4)3,则 W、X、Y、Z 分别为 H、O、Al、S 元素,据此分析结合元素性质解答。 【详解】A.丁为 H2O,戊为 H2O2,H2O 中 O 原子杂化轨道数=σ 键数+孤对电子对数=2+ =4,所以采取 sp3 杂化,分子构型为 V 型平面结构,H2O2 的构型为二面角结构,像半开书页 型一般,两个 O 在书轴上,两个氢分别和两个 O 相连,但不在同一平面上,结构如图所示: 的 6 2 2 −,故 A 错误; B.X 为 O,Z 为 S,简单氢化物分别为 H2O 和 H2S,水分之间存在氢键,使其熔沸点较高,H2S 分子间没有氢键,熔沸点较低,则简单氢化物 沸点:X>Z,故 B 正确; C.X、Y 分别为 O、Al 元素,其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故 C 错误; D.Y、Z 分别为 Al、S 元素,Y 的简单离子为弱碱根(弱碱阳离子)离子,可水解生成氢氧 化铝和氢离子,Z 的简单离子为弱酸根离子,在水溶液水解生成硫氢根离子和氢氧根,二者放 入同一溶液中可相互促进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铝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都能发生钝化现象,由于甲溶液是浓硝酸,则生成的 气体是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丙是无色气体排除甲是硝酸的情况。 4.毒番石榴是自然界中最毒的树木之一,人若在树下避雨它的汁液会通过雨水渗进皮肤使人中 毒,毒番石榴汁液的主要成分佛波醇分子结构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佛波醇不能溶于水及甲苯 C. 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佛波醇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分子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具有烯烃和醇的性质,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 A 错误; B.分子中羟基个数较多,能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可溶于水,故 B 错误; C.该分子结构中含有亚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 C 错误; 的D.佛波醇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官能团的性质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清晰记忆双键,羟基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 本题的关键。 5.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 NO 分解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分解过程是:2NO N2+O2 B. 实验室制取 NO 可以用铜与稀硝酸反应 C. 过程②释放能量,过程③吸收能量 D. 标准状况下,NO 分解生成 5.6 LN2 转移电子数约为 6.02×102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示,NO 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氮气和氧气,该分解过程是:2NO N2+O2, 故 A 正确; B.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硝酸铜和水,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 NO,故 B 正确; C.过程②为 NO 在催化剂表面发生断键形成氮原子和氧原子,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过 程③为氮原子和氧原子重新形成化学键生成氮气和氧气,形成化学键需要释放能量,故 C 错 误; D.根据反应 2NO N2+O2,O 元素由-2 价变为 0 价,生成 1mol O2,同时生成 1molN2,转 移 4mol 电子,标准状况下,NO 分解生成 5.6 LN2 为 0.25mol,则转移电子数约为 0.25mol ×4×6.02×1023=6.02×1023 个,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点睛】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能量,本题中通过图示,了解清晰反 应历程很关键。 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A Cu 片与足量浓硫酸加热反应,冷却 后,再将冷水缓慢加入盛有反应混 合物的烧杯中 溶液变蓝 证明反应生成了 Cu2+ B 取少量某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NaOH 浓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蓝 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溶液中含有 NH4+ C 向 20.00mL 浓度均为 0.01mol/L 的 Na2SO4 和 Na2S 的混合溶液中滴 加几滴等浓度的 AgNO3 溶液 只产生黑色沉淀 Ag2S Ksp(Ag2S)<Ksp(Ag2SO4) D 室温下,用 pH 试纸分别测定浓度 均为 0.1mol/L 的 Na2SO3 和 Na2CO3 两种溶液的 pH pH: Na2CO3>Na2SO3 非金属性:S>C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使用的是足量浓硫酸,故浓硫酸会剩余在试管中,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 的热,为防止液体飞溅,确保实验安全,应将反应混合物加入到水中,故 A 错误; B.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检验铵根离子,应使用湿润红色石 蕊试纸,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含有 NH4+,故 B 错误; C.Na2SO4 和 Na2S 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硫离子,均可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由 于 Ksp 小的先沉淀,只产生黑色沉淀,说明硫离子先和银离子反应,硫化银更难溶,则 Ksp(Ag2S) <Ksp(Ag2SO4),故 C 正确; D.等浓度的 Na2SO3 和 Na2CO3 两种溶液的 pH,后者大,可以说明 Na2CO3 更易发生水解, 相应的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更弱,但对应的并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形成的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7.已知:pKa=- lgKa, 25°C 时,弱酸 H2A 的 pKa1=1.85,pKa2=7.19。常温下,用 0.1 mo/L NaOH 溶液滴定 20 mL 0.1 mol/L H2A 溶液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水解平衡常数 Kh1=10-7.19 B. c 点所得溶液中:c(Na+)+c(H+)= 2c(A2-)+ c(HA-)+ c(OH-) C. b 点所得溶液中: c(A2-)>c(H2A) D. a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是 NaHA 和 H2A 【答案】A 【解析】 【详解】A.弱酸 H2A 的 pKa1=1.85,pKa2=7.19,则 Ka1=10-1.85,Ka2=10-7.19,d 点为加入 NaOH 溶液 40mL,此时溶液中恰好生成 Na2A,为第二个滴定终点,此时 Na2A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溶液的 pH 为 9.85,发生水解的方程式为 A2−+H2O⇌HA−+OH−,则 A2-水解平衡常数 Khl= = = = =10−6.81,故 A 错误; B.b 点为加入 NaOH 溶液 20mL,此时溶液中恰好生成 NaHA,d 点为加入 NaOH 溶液 40mL,此时溶液中恰好生成 Na2A,则 c 点所得溶液是 NaHA 和 Na2A 的混合溶液,该溶液中 存在电荷守恒:c(Na+)+c(H+)= 2c(A2-)+ c(HA-)+ c(OH-),故 B 正确; C.b 点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20mL,此时反应恰好产生 NaHA,为第一个滴定终点,溶 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H2A)+c(H+)=c(A2−)+c(OH−),该点溶液的 pH=4.52,显酸性,c(H+)>c(OH−), 则 c(A2-)>c(H2A),故 C 正确; D.a 点时,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小于 20mL,弱酸 H2A 过量,所得溶液中:溶质是 NaHA 和 H2A,故 D 正确; ( ) ( ) ( )2 c HA c OH c A − − − ⋅ ( ) ( ) ( ) ( ) ( )2 c HA c OH c c A H Hc − − − + + ⋅ w a2 K K 14 7.19 10 10 − −答案选 A。 8.碳酸盐在无机试剂制备中应用广泛。某研究小组用如下两种方法制备 FeCO3。已知: FeCO3 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I.研究小组用炼铁厂的铁矾渣制备 FeCO3,铁矾渣主要含有 K2Fe6(SO4)4(OH)12、ZnO、Fe2O3 及少量的 CaO、MgO、 SiO2 等。 (1)试剂 1 是过量的_______,滤渣 2 的成分是__________ (写化学式); (2)“沉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沉铁后的滤液经“操作 a”,再经过“过滤、 洗涤、干燥”得到皓矾(ZnSO4·7H2O),“操 作 a”是__,取28.70g 皓矾(ZnSO4·7H2O)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100°C 时所得固体 的化学式____。 II.研究小组又采用如下装置制取 FeCO3 (C 后及夹持装置略)。操作的关键是向 Na2CO3 溶液 (pH=12.11)通入一段时间 CO2 至溶液 pH 为 7,再滴加一定量 FeSO4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画出装置 B______________,B 中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____; (2)先向 1mol/L Na2CO3 溶液中通入 CO2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CO3 溶于乳酸[CH3CH(OH)COOH]能制得可溶性乳酸亚铁补血剂,该实验小组用 KMnO4 测定补血剂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发现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总是 大于 10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不考虑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答案】 (1). H2SO4 (2). MgF2、CaF2、Fe (3). Fe2++2HCO3-=FeCO3↓+CO2↑+H2O (4).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 ZnSO4•H2O (6). (7). 饱和 NaHCO3 溶液 (8).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降低溶液中 OH-的浓度,防止生成 Fe(OH)2 (9). 乳酸根中的羟基被 KMnO4 氧化,也消耗了 KMnO4 【解析】 【分析】 I.用过量的稀硫酸溶解铁矾渣(主要含有 K2Fe6(SO4)4(OH)12、ZnO、Fe2O3 及少量的 CaO、 MgO、 SiO2 等),SiO2 不溶,过滤得到的滤渣 I 主要是 SiO2,滤液为含有 K+、Fe3+、Zn2+、 Ca2+、Mg2+的酸性溶液,加入铁粉,发生反应 2Fe3++Fe=3Fe2+,Fe+2H+=Fe2++H2↑,再加入 NH4F 使 Ca2+、Mg2+离子沉淀,过滤,滤渣 II 含有过量的铁粉、CaF2、MgF2,滤液主要含有 Fe2+、 Zn2+,再加入 NH4HCO3 沉淀 Fe2+,生成 FeCO3 和 CO2 气体,得到的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 晶,再经过过滤、 洗涤、干燥,得到皓矾(ZnSO4∙7H2O) ,据此分析解答; II.(1)装置 A 反应制得的 CO2 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影响后续制取实验,据此分析; (2)碳酸钠溶液碱性强,溶液中 c(OH-)大,就会出现生成氢氧化亚铁与制备的 FeCO3 成为竞争 反应,而导致制备的 FeCO3 纯度低,NaHCO3 溶液碱性弱,制得 FeCO3 纯度高; (3)根据乳酸[CH3CH(OH)COOH]的结构简式,乳酸中醇羟基,具有醇的性质,可与高锰酸钾溶 液反应,据此分析。 【详解】I.(1)根据分析,试剂 1 是过量的硫酸(H2SO4),滤渣 2 的成分是铁粉(Fe)、CaF2、 MgF2; (2)“沉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2++2HCO3-=FeCO3↓+CO2↑+H2O; (3)沉铁后的滤液经“操作 a”,再经过“过滤、 洗涤、干燥”得到皓矾(ZnSO4·7H2O),结合分析, “操作 a”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皓矾(ZnSO4⋅7H2O)受热易分解,在不同的温度下分解可生成 ZnSO4⋅H2O 或 ZnSO4 或 ZnO,产 物不同;28.70g 皓矾的物质的量为:n((ZnSO4⋅7H2O)= =0.1mol,不论分解产物是什 么,根据锌元素守恒,物质的量为 0.1mol,因此生成 0.1molZnSO4⋅H2O 的质量=0.1mol ×179g/mol=17.90g;生成 0.1molZnSO4 的质量=0.1mol ×161g/mol=16.10g;生成 0.1molZnO 的 28.70g 287g/mol质量=0.1mol ×81g/mol=8.10g;根据上述分析:100°C 时所得固体 A 的质量为 17.90g,生成的 固体为 ZnSO4⋅H2O; II.(1)装置 A 反应制得的 CO2 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影响后续制取实验,通入 C 装置前应 先进行洗气除杂,一般选用饱和碳酸氢钠,洗气时,气体应长进短出,装置图为 ; (2)装置中含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CO2 可将装置中的氧气排 除,防止亚铁离子氧化;同时碳酸钠溶液碱性强,溶液中 c(OH−)大,就会出现生成氢氧化亚 铁与制备的 FeCO3 成为竞争反应,而导致制备的 FeCO3 纯度低,NaHCO3 溶液碱性弱,制得 FeCO3 纯度高,则先向 1mol/L Na2CO3 溶液中通入 CO2 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降低溶液 中 OH-的浓度,防止生成 Fe(OH)2; (3)乳酸中含有醇羟基,具有醇的性质,能被高锰酸鉀溶液氧化导致消耗高锰酸钾的增大,而 计算中按亚铁离子被氧化,故计算所得乳酸亚铁的质量偏大,产品中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会 大于 100%。 9.铋(Bi)的化合物在电子、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由辉铋矿(主要成分为 Bi2S3, 含杂质 SiO2 等, Bi2S3 不溶于水和硫酸)制备 Bi2O3 的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 a 最好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HCl 溶液 B.浓 H2SO4 C. H2O2 溶液 D. FeCl3 和 HCl 混合液 (2)辉铋矿的浸出液中铋元素主要以 Bi3+形式存在,写出浸出过程生成 S 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滤液 b”中通入气体 X 后可循环利用,气体 X 是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3)“抽滤”用如下装置完成,请选择字母代号补全正确的操作顺序(洗涤操作只做一次):开抽气泵→a→b→d→ ____→c→ 关抽气泵; a.转移固液混合物 b.关活塞 A c.开活塞 A d.确认抽干 e.加洗涤剂洗涤 (4)写出“煅烧”碱式碳酸铋[(BiO)2CO3]制备 Bi2O3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硝酸酸溶后调 pH 可得到碱式硝酸铋,碱式硝酸铋直接灼烧也能得到 Bi2O3,上述工艺中 却转化为碱式碳酸铋再灼烧,除了能改良产品性状,另一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母液”中回收可用做炸药的物质是_________ ( 写物质名称)。 【答案】 (1). D (2). Bi2S3+6Fe3+=2Bi3++6Fe2++3S (3). Cl2(或 O2) (4). c→e→b→d (5). (BiO)2CO3 Bi2O3+CO2↑ (6). 没有污染性气体产生 (7). 硝酸铵 【解析】 【分析】 辉铋矿(主要成分是 Bi2S3.含杂质 SiO2 等)制备铋酸钠,辉铋矿加入氯化铁溶液和盐酸溶解后 过滤,氯化铁氧化硫离子为硫单质:Bi2S3+6FeCl3=2BiCl3+6FeCl2+3S,盐酸是防止 FeCl3 及 BiCl3 水解生成不溶性沉淀,得到滤渣为 S,滤液中含有 Bi3+,H+,Fe3+,滤液中加入铁粉过滤 得到粗铋:2Bi3++3Fe=3Fe2++2Bi、2Fe3++Fe=3Fe2+,滤液 b 主要是氯化亚铁,向滤液 b 中通入 氯气或氧气,可将 Fe2+ 转化为 Fe3+得到主要含有 FeCl3 的溶液,可用于辉铋矿浸出操作,达 到循环使用的目的,“粗铋”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 Fe,通过熔盐电解精炼除去 Fe,得到精铋, 加入硝酸溶解调节 pH 得到碱式硝酸铋,与碳酸铵溶液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铋,母液为硝酸铵, 将碱式碳酸铋煅烧生成 Bi2O3,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根据分析,浸出溶浸过程中,辉铋矿加入氯化铁溶液和盐酸溶解后过滤,氯化铁 氧化硫离子为硫单质:Bi2S3+6FeCl3=2BiCl3+6FeCl2+3S,Bi3+,Fe3+易水解生成沉淀,加入盐 酸可防止 FeCl3 及 BiCl3 水解生成不溶性沉淀,则试剂 a 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FeCl3 和 HCl 混合 液 答案选 D; 煅烧(2)辉铋矿的浸出液中铋元素主要以 Bi3+形式存在,浸出过程加入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氧化硫 离子为硫单质,化学方程式为:Bi2S3+6FeCl3=2BiCl3+6FeCl2+3S,离子方程式 Bi2S3+6Fe3+=2Bi3++6Fe2++3S;滤液 b 主要是氯化亚铁,向滤液 b 中通入氯气或氧气,可将 Fe2+ 转化为 Fe3+得到主要含有 FeCl3 的溶液,可用于辉铋矿浸出操作,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则气 体 X 是 Cl2(或 O2); (3)抽滤操作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开抽气泵→转移固液混合物→关活塞 A→确认抽干→开活塞 A→加洗涤剂洗涤→关活塞 A→确认抽干→开活塞 A→关抽气泵,故答案为:cebd; (4)根据分析, “煅烧”操作是将碱式碳酸铋煅烧分解生成 Bi2O3 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BiO)2CO3 Bi2O3+CO2↑; (5)碱式硝酸铋直接灼烧也能得到 Bi2O3,但同时产生氮氧化物,会污染大气。上述工艺中转化 为碱式碳酸铋再灼烧,可以改良产品性状,且没有污染性 气体产生; (6)根据分析,母液为硝酸铵,从“母液”中回收可用做炸药的物质是硝酸铵。 10.燃煤烟气中含有大量 NOx 和 SO2,可经处理消除。 (1)用 CH4 催化还原 NO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CH4(g)+ 4NO2(g)⇌ 4NO(g)+CO2(g)+ 2H2O(g); ∆H1=574.0 kJ ·mol-1 CH4(g)+4NO(g)⇌ 2N2(g)+ CO2(g)+ 2H2O(g); ∆H2= 1160.0 kJ·mol-1 ①反应 CH4(g)+2NO2(g) ⇌N2(g)+CO2(g)+ 2H2O(g); ∆H3=_____; ②若该反应中将 NOx 还原为 N2,消耗标准状况下 5.6L CH4,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物质的 量为___; (2)用 CH4 原 NO2 的反应为 CH4(g)+ 2NO2(g) N2(g)+CO2(g)+ 2H2O(g),向两个容积均为 2L 温 度分别为 T1°C、T2°C 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物质的量为 1 mol 的 CH4 和 2molNO2, 测得各容器中 n(NO2)随反应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 的 煅烧①T1_______T2(填“>”或“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