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 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仿真模拟试卷 01
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国际制基本单位的是( )
A. N 牛顿 B. g 克 C. km 千米 D. s 秒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可知,四个选项中的物理量都是力学的物理量.力学中有 3 个基本物理量:质
量、长度、时间,基本单位分别是:kg、m、s.
A. N 牛顿,与分析不符,故 A 错误.
B. g 克,与分析不符,故 B 错误.
C. km 千米,与分析不符,故 C 错误.
D. s 秒,与分析相符,故 D 正确.
2.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
B. 位移、路程、速度都是矢量
C. 矢量和标量,前者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后者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D. 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标量路程就是矢量位移
【答案】C
【解析】
标量和矢量都既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故 A 错误;位移、速度都是矢量,既有大小又
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 B 错误;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物理量,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故 C 正确;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可能与路程
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它们的物理意义也不同,两者不是一回事,故 D 错
误.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
3.若某一物体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则该物体一定是( )
A. 加速度不为 0 B. 位移为 0
C. 合力可能不为 0 D. 合力为 0
【答案】D
的【解析】
【详解】ACD.物体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一定为零,故 AC 错
误 D 正确.
B.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不为 0,故 B 错误.
4.下列四个电学器材中,电容器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图是电源,B 图是滑动变阻器,C 图是电流表,D 图是电容器,故 D 项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物理仪器的认识.
5.如图所示,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桌面很硬,所以桌面没有发生形变
B. 书对桌子 压力,是由于桌子的形变产生的
C. 桌子对书的支持力,是由于桌子的形变产生的
D. 书对桌子的压力就是书受到的重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虽然桌面很硬,但是桌面仍然会发生弹性形变.故 A 正确.
B.书对桌子的压力,是由于的书的形变产生的.故 B 错误.
C.桌子对书的支持力,是由于桌子的形变产生的.故 C 正确.
D.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但
是二者性质不同,压力是弹力而重力是引力,二者不是同一个力.故 D 错误.
.
的6.将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情境摄成影片,然后将此影片
倒过来播放,则我们看到小球的运动是( ).
A. 加速向下运动 B. 加速向上运动 C. 减速向下运动 D. 减速向上
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自由落体是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倒过来播放将变成匀减速向上运动.
A.加速向下运动.故 A 不符合题意.
B.加速向上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
C.减速向下运动.故 C 不符合题意.
D.减速向上运动.故 D 符合题意.
7.下列运动中可被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A. 树上飘下的树叶 B. 暴雨的雨点
C. 阳台上掉下的花盆 D. 飞机上投下的炸弹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从树上随风飘下的树叶,所受的空气阻力不可以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
动.故 A 不符合题意.
B.暴雨的雨点所受的阻力不可以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
C.阳台上掉下的花盆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重力相比可以忽略,所以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故
C 符合题意.
D.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做平抛运动.故 D 不符合题意.
【点睛】
8.某同学乘坐动车时,观察到车厢内电子屏上显示如图所示,则
A. 9:03 指的是时刻,180km/h 是瞬时速度
B. 9:03 指的是时刻,180km/h 是平均速度
C. 9:03 指的是时间,180km/h 是平均速度D. 9:03 指的是时间,180km/h 是瞬时速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
【详解】9:03 指的是时刻,180km/h 是火车行驶时的瞬时速度.
A. 9:03 指的是时刻,180km/h 是瞬时速度.与结论相符,故 A 正确;
B. 9:03 指的是时刻,180km/h 是平均速度.与结论不符,故 B 错误;
C. 9:03 指的是时间,180km/h 是平均速度.与结论不符,故 C 错误;
D. 9:03 指的是时间,180km/h 是瞬时速度.与结论不符,故 D 错误.
9.公路上的拱形桥是常见的,汽车过桥时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汽车通
过桥最高点时( )
A. 车对桥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
B. 车的速度越大,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小
C. 车的速度越大,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大
D. 如果车在最高点速度大到使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为零,则此时驾驶员有超重的感觉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最高点,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重力大于支持力,即重力大于
对桥的压力,A 错误.
B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速度越大,支持力越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速度越
大,对桥面压力越小,B 正确 C 错误
D.如果车在最高点速度大到使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为零,汽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 错误.
10.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
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 5 m/s2 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在运动
员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
A.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 5 m/s
2
N
vmg F m r
− =B. 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 0.2 倍
C.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 5 m/s
D.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 2.5 m/s
【答案】A
【解析】
【详解】AB.打开伞后运动员以 5 m/s2 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知在减速下降任意 1 s 内,速度
减少 5 m/s,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少 5 m/s,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
CD. 这一秒末与前一秒初相差两秒,所以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 10 m/s,故 C 项
错误,D 项错误.
11.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静止轨道
卫星、中轨道卫星(离地高度约 21000km)及其它轨道卫星组成.则( )
A. 静止轨道卫星可定位在北京上空
B. 中轨道卫星运行的线速度比同步轨道卫星线速度大
C. 中轨道卫星周期可能大于 24 小时
D. 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卫星轨道都与赤道共面,故不可能在北京上
空,故 A 错误;
B.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越大,其运行速度越小,中地球轨道卫星比同步卫星离
地心更近,故中轨道卫星比同步卫星线速度大,故 B 正确;
C.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所以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周期,
小于 24 小时,故 C 错误;
D.第一宇宙速度 7.9km/s 是卫星绕地球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是卫星发射的最小速度,故 D
错误.
12.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铁钉
C. 普通验电器能直接检测物体带有何种性质的电荷
D. 电荷量存在某最小值【答案】D
【解析】
【详解】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A 错误.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带静电,可以吸引纸屑,无法吸引铁钉,B 错误.
C.验电器只能检测物体是否带电,无法确定带有何种性质的电荷,C 错误.
D.电荷量存在最小值即元电荷,任何带电体的电量均为元电荷的整数倍,D 正确.
13.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置于匀强磁场中,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若仅将导线中的电流增大
为原来的 4 倍,则导线受到安培力的大小将
A. 增大为原来的 2 倍 B. 增大为原来的 4 倍
C. 减小为原来的 1/4 D. 减小为原来的 1/2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 F=BIL 得,导线中电流增大为原来 4 倍,则安培力增大为原来的 4 倍.故 B 正
确,A、C、D 错误.
1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利用洗衣机能把衣服甩干,是因为衣服中的水受到离心力而做离心运动
B.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行的规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 所有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圆心一定和地心重合
D. 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是 24h 的卫星一定是同步卫星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利用洗衣机能把衣服甩干,是因为衣服中的水受到的力小于水做圆周运动所需要
的向心力,而做离心运动,故 A 错误;
B.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行的规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 B 错误;
C. 所有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都是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方向指向地
心,所以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一定和地心重合,故 C 正确;
的D. 地球同步卫星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即与赤道平面重合、运行周期与地
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为一天,但绕地球转动周期是 24h 的卫星不一定是同步卫星,还必
须在赤道平面,故 D 错误.
15.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 R 并控制电动
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0.50 A 和 2.0 V.重新调节 R 并使电动机恢复正
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2.00 A 和 24.0 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
功率为( )
A. 24W B. 32 W C. 42 W D. 56W
【答案】B
【解析】
【详解】电动机的电阻
电动机的总功率
电动机的热功率为
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的输出功率是
故 B 正确.
16.一个带负电的质点,电荷量 q=1.0×10-9C,在静电场中由 a 点移动到 b 点.在这过程中
除电场力外,其它力做的功为 6.0×10-5J,质点的动能减少了 8.0×10-5J,则 a、b 两点间
的电势差 Uab 为( )
A. 2×104V
2 40.5
UR I
= = Ω = Ω
1 1 24V 2A 48WP U I= = × =
2 2
1 2 4W 16WRP I R= = × =( )
48W 16W 32WRP P P= − = − =输出B. -2×104V
C. 1.4×105V
D. -1.4×105V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此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做的功为 ,由动能定理可知:
即为:
则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故 ABD 错误,C 正确
17.如图所示,关于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方向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左手定则的应用,根据左
手定则磁场指向和四指指向,即可判断洛伦兹力方向.
【详解】A.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 A 图中洛伦兹力向下,故 A 错误;
B.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 B 图中洛伦兹力向上,故 B 正确;
C.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 C 图中洛伦兹力向上,故 C 错误;
abW
ab kW W E+ = ∆外
5 5 48.0 10 J 6.0 10 J 1.4 10 Jab kW E W − − −= ∆ − = − × − × = − ×外
4
5
9
1.4 10 V 1.4 10 V1 10
ab
ab
WU q
−
−
− ×= = = ×− ×
( )D.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 D 图中洛伦兹力向下,故 D 错误.
故选 B.
18.如图所示,实线为三个电荷量相同的带正电的点电荷 Q1、Q2、Q3 的电场线分布,虚线为
某试探电荷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试探电荷为负电荷
B. b 点的电场强度比 a 点的电场强度大
C. 该试探电荷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 该试探电荷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电场力方向指向曲线凹处,该试探电荷为正电荷,故 A 错误
B.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知,b 点的电场强度比 a 点的电场强度大,选项 B 正确;
C.该试探电荷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先是钝角后变成锐角,即电
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先増加后减少,动能先减少后增加,选项 C 正确
D.根据选项 C 的分析,D 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34)
19.(1)物理实验经常需要测量,以下用于测量时间的仪器是_________
(2)在下列学生分组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思想进行研究的是______
A.研究平抛运动 B.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C.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取连续打出的点 A、B、C、D 作为
计数点,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 50Hz,则打 C 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_m/s.(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BC (2). D (3). 2.39
【解析】
【详解】(1)[1].A、天平是测量质量 仪器.故 A 错误;
B、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故 B 正确;
C、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故 C 正确;
D、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故 D 错误.
(2)[2].研究平抛运动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探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故 D 正确,ABC 错误.
(3)[3].C 点的速度为:
20.某实验小组要描绘一只规格为“2.5 V 0.5 A”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除了提供导线和
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
A.电源 E(电动势为 3.0 V,内阻不计)
B.电压表 V(量程为 0~3.0 V,内阻约为 2 kΩ)
C.电流表 A(量程为 0~0.6 A,内阻约为 1 Ω)
D.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 10 Ω,额定电流 1 A)
(1)为完成本实验,请用笔画线当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完整的电路,要求实验误差尽可能的
小.(图中有几根导线已经接好)__________
(2)下表中的数据是该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的,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小灯泡的
的
24.58 4.97 10 2.39m/s2 2 0.02
BD
C
xv T
−+= = × =×伏安特性曲线__________.
【 答 案 】 (1). (2).
【解析】
【详解】(1)[1]描绘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要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
压接法,灯泡电阻约为:
,
电流表内阻约为 1 Ω,电压表内阻约为 2 kΩ,相对来说,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灯泡电阻,电流
表应采用外接法,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5 50.5
UR I
= = Ω = Ω(2)[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用平滑曲线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21.一根长为 l 的丝线吊着一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静止在匀强电场中,如右图所示
丝线与竖直方向成 37°角, (重力加速度为 g),则: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答案】(1)水平向右(2)
【解析】
【详解】(1)由图中可知小球受到一个向右的电场力,因小球带正电,故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
右.
(2)由题意可知小球静止在电场中,由平衡条件得:
故:
3
4
mg
q
tan 37mg Eq° =答:(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右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
22.如图 1 所示, 质量为 M 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可视
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 v0 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达到共
同速度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 v-t 图象分别如图 2 中的折线 acd 和 bcd 所示,a、b、c、d
的坐标为 a(0,10)、b(0,0)、c(4,4)、d(12,0),根据 v-t 图象,求:
(1)物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s;
(2)物块质量 m 与长木板质量 M 之比.
【答案】(1)20m(2)3:2
【解析】
【详解】(1)由 v-t 图象的物理意义可得,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设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物块冲上木
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1,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2,达相同
速度后一起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物块:
μ1mg=ma1①
对木板:
μ1mg-μ2(m+M)g=Ma2 ②
对整体:
μ2(m+M)g=(M+m)a ③
3
4
mgE q
=
3
4
mgE q
=
10 4 44m 4m 20m2 2s
+ × − × = =由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得,a1=1.5m/s2,a2=1m/s2,a=0.5m/s2.
由以上各式解得
23.如图,质量为 m=1 kg 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在半径为 R=0.2 m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的 A 端由
静止开始释放,通过 B 点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再由 C 点通过换向轨道过渡到倾角
为 、长 x=1 m 的斜面 CD 上(过 C 点时速度大小不变) ,CD 斜面由特殊材料做成,动摩擦
因数可调.斜面底部 D 点与光滑地面平滑相连,滑块通过 D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地面上一
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 O 点,自然状态下另一端恰好在 D 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sin37°=0.6,cos37°=0. 8,不计空气阻力.
(1)求滑块通过 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 CD 面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μ=7/16,求质点从 C 运动到 D 的时间;
(3)若滑块最终停在 D 点,求 CD 面摩擦因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t= 0.4s (3) 或
【解析】
【详解】(1) 从 A 到 B 由机械能守恒:
解得
v1=2m/s
在 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FB= 3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对轨道的压力 FB= 30N
3
2
m
M
=
37θ °=
30NBF ′ = 1µ = 0.75µ <
2
1
1
2mgR mv=
2
1
B
vF mg m R
− =(2)在斜面上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a=2 5m/s2
由运动学公式:
解得:
t= 0.4s
(3)滑块最终停在 D 点有两种可能
a.滑块恰好能从 C 点滑到 D 点,则有:
代入得:
b.滑块在斜面 CD 和水平地面间多次反复运动,最终静止于 D 点.
解得
综上,μ 的取值范围为 或
答案:(1) (2)t= 0.4s (3) 或
sin cosmg mg maθ µ θ− =
2
1
1
2x v t at= +
2
1
1sin cos 0 2mgx mgx mvθ µ θ− = −
1 1µ =
2sin cosmg mgθ µ θ=
2 0.75µ =
1µ = 0.75µ <
30NBF ′ = 1µ = 0.75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