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浙江省高考《论语》题汇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历年浙江省高考《论语》题汇编

ID:569452

大小:375.5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1.【2009.浙江】‎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 ‎.默写题:‎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 ‎2.【2010.浙江】‎ ‎(1)《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选3小题)‎ ‎(1)谨庠序之教,           ,          。(《孟子》)‎ ‎3.【2011.浙江】‎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 也,而用 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 ;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4.【2012.浙江】‎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 (1) (2) ‎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5.(2013·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者。(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 答:                                    ‎ ‎                                      ‎ ‎6.(2014·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注】 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观。(1分)‎ ‎(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 答:                                    ‎ ‎                                      ‎ ‎7.【2015.浙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           ”一句的注释。(2分)‎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3分)‎ ‎                                                                             ‎ ‎8. (2016·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 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②德:通“得”。‎ ‎(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不超过6个字)(1分)‎ ‎(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 答:                                    ‎ ‎                                    ‎ ‎9.(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________,子贡属于________。(2分)‎ ‎(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 答:                                    ‎ ‎                                      ‎ ‎10.(2018·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分)‎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 ‎11.【2008.福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子谓颇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迷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用之则行,舍之则哉,惟我与尔赴有夫!(3分)‎ 译:          ‎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分)‎ 译:                  。‎ ‎(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4分)‎ 答:                  。‎ ‎12.【2009.福建】.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 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 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 答:                                                                     ‎ ‎13.【2010.福建】‎ (一) 文化经典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也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迷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禹有大焉,善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判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要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 答: ‎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14.【2011.福建】‎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5.【2012.福建】‎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话回答。(6分)‎ 答: ‎ ‎16.【2013.福建】‎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①子曰:“躬自厚【注】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厚:重,与“薄”相对。‎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17.【2014.福建】‎ ‎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论语·里仁》)‎ ‎ ②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②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 [注]①不处:不享有。②一介:一点点小东西。‎ ‎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答:‎ ‎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8.【2015.福建】‎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3分)‎ 答:           ‎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 ‎19.【2015.北京】‎ ‎《论语·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唯求则非邦也与?”‎ ‎(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唯赤则非邦也与?”‎ ‎(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①请在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1分)‎ ‎②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5分)‎ ‎20.【2018.北京】‎ ‎ 根据要求,完成文后的题目。(共5分)‎ ‎《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斯:就。【2】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21..(2018·杭州二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1)对于子夏在莒父理政,孔子提出的忠告是:不要____________(请用四字成语概括)。(2分)‎ ‎(2)综合上面两则材料内容谈谈儒家的为政主张。(4分)‎ 答:                                    ‎ ‎                                      ‎ ‎22.(2018·衢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在本段文字中,孔子提出了“正名”的思想。什么叫“正名”?试做解释,并从所学的《〈论语〉选读》中再举一个能体现孔子正名思想的例子。(3分)‎ 答:                                    ‎ ‎                                      ‎ ‎(2)谈谈你对孔子“正名”思想的理解。(3分)‎ 答:                                    ‎ ‎                                      ‎ ‎23.(2018·浙东北三校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①。”请益。曰:“与之庾②。”冉子与之粟五秉③。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④富。”‎ ‎(《论语·雍也》)‎ 原思为之宰⑤,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论语·雍也》)‎ ‎【注】 ①釜(fǔ):古代量名,六斗四升为一釜。②庾(yǔ):古代量名,二斗四升为一庾。③秉(bǐnɡ):古代量名,十六斛为一秉。十斗为一斛。④继:接济。⑤宰:大夫家的总管。‎ ‎(1)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2分)‎ 答:                                    ‎ ‎                                      ‎ ‎(2)请结合上面的材料,谈谈孔子的仁爱观。(4分)‎ ‎                                      ‎ ‎                                      ‎ ‎24.(2018·金华名校高三二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①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 ‎②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1)①②两则材料中都表现出孔子“仁”道的________的特点。(2分)‎ ‎(2)谈谈你对“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种仁道精神的看法。(4分)‎ 答:                                    ‎ ‎                                    ‎ ‎25.(2018·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二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也。” (朱熹《论语章句集注》)‎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 ‎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交友观。(4分)‎ 答:                                    ‎ ‎                                      ‎ ‎26.(2018·浙江新高考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③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1)请写出两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2分)‎ 答:                                    ‎ ‎                                      ‎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原则?请指出并加以评析。(4分)‎ 答:                                    ‎ ‎                                      ‎ ‎2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①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 ‎②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论语·泰伯》)‎ ‎(1)上述材料中,孔子对民众有什么褊狭的看法?(3分)‎ 答:                                    ‎ ‎                                      ‎ ‎(2)有人认为,对材料①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更认同哪种观点?请简述理由。(3分)‎ 答:                                    ‎ ‎                                      ‎ ‎28.(2018·台州调测)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①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注]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尽心上》)‎ ‎【注】 殉:同“徇”,顺从。‎ ‎(1)请简要概括孔子与孟子对于社会“无道”时的处世态度。(3分)‎ 孔子:                                    ‎ 孟子:                                    ‎ ‎(2)结合文段②,谈谈你对“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 ‎                                      ‎ ‎2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朱熹《论语集注》注:晨门,掌晨启门。盖贤人隐于抱关者也。‎ ‎《庄子》:“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程颐《周易程氏传》:“君子当困穷之时,既尽其防虑之道,而不得免,则命也,当推致其命,以遂其志。知命之当然也,则穷塞祸患不以动其心,行吾义而已。苟不知命,‎ 则恐惧于险难。陨获于穷厄,所守亡矣,安能遂其为善之志乎?”‎ ‎(1)你认为晨门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是揶揄还是赞美孔子?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 ‎                                    ‎ ‎(2)儒家和道家对待“命”的态度有何异同?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分)‎ 答:                                    ‎ ‎                                      ‎ ‎30.(2018·杭州一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篇下》)‎ ‎(1)相较后世“三纲五常”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3分)‎ 答:                                    ‎ ‎                                      ‎ ‎(2)对于君臣关系,孟子的主张比孔子的有什么发展?(3分)‎ 答:                                    ‎ ‎                                      ‎ ‎ 梳理、掌握传统文化经典思想内涵 ‎(一)梳理、掌握《论语》的十大思想内涵 ‎1.为政以德 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也叫“德治”或“礼治”。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 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即学 即练]‎ ‎1.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答:                                    ‎ ‎                                      ‎ 答案 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财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须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2.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2)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答:                                    ‎ ‎                                    ‎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 ‎                                    ‎ 答案 (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答出其中任意两个即可)‎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参考译文】‎ 子贡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说:“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 季康子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说:“如果杀掉不守道义的人,来亲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样?”孔子答道:“您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向往善道,百姓也就会从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风吹拂,一定顺风倒伏。”‎ 齐景公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2.克己复礼 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包括三个内容。‎ ‎①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②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③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孝”‎ 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即学 即练]‎ ‎3.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 答:                                    ‎ ‎                                      ‎ 答案 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1)荷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 答:                                    ‎ ‎                                      ‎ ‎(2)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 答:                                    ‎ ‎                                      ‎ 答案 (1)表现出他对长幼之节的重视,也展示了他隐居生活的逍遥自在。‎ ‎(2)(提示)认同孔子或陶渊明均可。认同孔子,主要从其积极入世承担责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方面作答;认同陶渊明,主要从其洁身自好、坚守人格方面作答。‎ ‎【参考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落在了后面,碰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说完,就把拐杖插在地上除起草来。‎ 子路拱着手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 老人留子路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见了子路。‎ 第二天,子路上路,(赶上了孔子一行,)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他。等子路到了那里,老人却出门了。‎ 子路说:“不做官不合乎义。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保持自己的纯洁,却搅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实践大义。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3.知其不可而为之 ‎(1)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样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即学 即练]‎ ‎5.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答:                                    ‎ ‎                                      ‎ 答案 沐浴,就是斋戒。孔子在报告哀公前斋戒,表明他对这件事十分重视。报告无效后,孔子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了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也流露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6.孔子与诸隐士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答:                                    ‎ ‎                                      ‎ 答案 在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评判上,孔子与各位隐士的观点是一致的。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自己所处的是个“无道”的社会。而其他隐士更是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面对改革社会现实的前景,孔子与各位隐士的看法是根本对立的。其他隐士对这个社会完全绝望,所以,一个个都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而孔子却始终是心怀期望的,采取的是积极“入世”的态度,即使偶尔觉得绝望,也能在行动上“知其不可而为之”。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也许他很“天真”,但这毕竟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因此,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退一步说,这也是一种缺少科学理性的精神。‎ ‎4.仁者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对人尽心竭力,待人宽厚仁慈,是“仁”的具体准则;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而达到的理想效果;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要做到“仁”,其途径和方法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深奥理论,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诚心诚意地协助盲人,同情有丧事的人,善待自然,这些都是“仁”的具体表现。‎ 看一个人是不是“仁者”,不能过于注重小信小节,要看他是否对社会、对百姓做出了贡献。‎ ‎[即学 即练]‎ ‎7.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但不为公子纠殉死,还做了政敌齐桓公的相。对如此“不忠”的人,孔子为什么肯定他为“仁者”?‎ 答:                                    ‎ ‎                                      ‎ 答案 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从这一点看,管仲的行为似乎违背了仁道。但是,孔子的“仁”的最高标准是看一个人是否对社会做出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讲求小信小节。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了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是大仁。因此,孔子肯定管仲为“仁者”。‎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 答:                                    ‎ ‎                                      ‎ ‎(2)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 答:                                    ‎ ‎                                      ‎ 答案 (1)“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2)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这并不是说“圣”的境界不可追求。‎ ‎【参考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给老百姓以好处,并且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说:“‎ 何止于仁呢!那一定是达到了圣的境界了吧!尧舜对此恐怕都感到为难呢!所谓仁,是说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推别人,可以说是实践仁的方法了。”‎ ‎5.君子之风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 纵观“君子之风”一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文”和“质”兼美。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修养。‎ 先说“质”。其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甚至“杀身以成仁”;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再说“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文”的杰出代表。‎ 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 ‎[即学 即练]‎ ‎9.作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从“君子之风”一章看,你认为君子个人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答:                                    ‎ ‎                                      ‎ 答案 要坚守道义,行为有礼,态度谦逊,讲求诚信;能杀身成仁;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要文质兼美,温和严肃,威而不猛,庄重安详。‎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答:                                    ‎ ‎                                      ‎ ‎(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 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                                    ‎ ‎                                      ‎ 答案 (1)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 ‎(2)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孔子说:“吃粗饭,喝凉水,把胳膊弯起来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了。不守道义却有钱有势,这对于我就如同浮云一般。”‎ 孔子说:“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国家有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6.周而不比 ‎(1)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主要就是“群而不党”,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与众人和谐相处,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要做到“周而不比”,一是要胸襟宽广,不要心胸狭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二是要以道义为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而不要唯利是图,互相勾结利用,背信弃义,以原则做交易。‎ 根据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周而不比”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与谄媚逢迎、态度伪善、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交友也应有度。“规过劝善”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会使感情疏远甚至反目成仇;朋友之间的交往应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彼此的关系更加和睦。对待朋友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 ‎(2)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即当面直陈其怨,不必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而应单刀直入,以直言相告自己的愤怨。相对而言,道家的“以德报怨”显得过于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显得太褊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以直报怨”当是比较高的境界。‎ ‎[即学 即练]‎ ‎11.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孔子却说“矜而不争”,告诫人们不要争强好胜。假如我们依照孔子的这些思想来处事,不是没有进取心,与时代相悖了吗?‎ 答:                                    ‎ ‎                                      ‎ 答案 不与时代相悖。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君子有进取心,但不与人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去争名于朝,夺利于市。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孔子这种人格期待,无论于古于今,都是深含启迪意义的。‎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                                    ‎ ‎                                      ‎ ‎(2)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答:                                    ‎ ‎                                      ‎ 答案 (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信、博学多闻。‎ ‎(2)(示例)颜回。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与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快乐地生活。‎ ‎【参考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朋友,跟诚信的人交朋友,跟博学多闻的人交朋友,便有益了。跟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跟态度伪善的人交朋友,跟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7.诲人不倦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指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没有区别,而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两者是有区别的。‎ ‎②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事物的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诗经》的讨论引发子夏的顿悟,就是最好的例证。‎ ‎③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 ‎(2)孔子的治学思想:述而不作。‎ 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 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的现实是“礼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即学 即练]‎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注】,故退之。”‎ ‎(《论语·先进》)‎ ‎【注】 兼人:指敢作敢为,一个人相当于两个人。兼,倍。‎ 对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却是不同的,请说说为什么。‎ 答:                                    ‎ ‎                                      ‎ 答案 因为子路、冉有两人的性格差异,冉有做事畏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这说明孔子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参考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世,(应该先听听父兄的意见,)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有父兄在世’;冉求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听到就去做’。我闹不明白,大胆地问一问。”孔子说:“冉求做事畏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压一压他。”‎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 ‎(1)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 答:                                    ‎ ‎                                      ‎ ‎(2)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                                    ‎ ‎                                      ‎ 答案 (1)方法上,孔子重视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内容上,孔子重视诗教与礼教。‎ ‎(2)(示例一)我不认为孔子对儿子缺乏温情。孔子“远其子”是不偏爱儿子,说明孔子教学上不偏私,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远其子”实际上是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是君子爱子的体现。‎ ‎(示例二)我认为孔子对儿子确实比较疏远。无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无情。对儿子惜言如金,大概也缺乏耐心吧。一方面,孔子可能工作确实忙,对儿子的学习有些顾不上;另一方面,可能孔鲤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限,孔子对他的期望值不高,甚至可能有些灰心。从最终的结果看,孔鲤学无所成,是不是也可以证明孔子教育儿子并不成功呢?(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陈亢向伯鱼问道:“你从老师那里听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 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独自立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堂下庭中快步走过。他问我:‘学《诗》了吗?’我回答道:‘没有。’他便说:‘不学《诗》,无法讲话。’我退下后便学起《诗》来。另有一天,他又独自立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堂下庭中快步走过。他又问:‘学礼了吗?’我回答道:‘没有。’他便说:‘不学礼,无法立身。’我退下后便学起礼来。我就听到这两点。”‎ 陈亢退下后很高兴地说:“问一件事得知三件事,得知《诗》,得知礼,还得知君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 ‎8.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一章主要是领会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及其人格魅力。‎ 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为傲。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也依然理解老师、尊敬老师。颜渊对老师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贡对老师相当尊敬,不能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他把老师的学问比作“数仞之墙”,同时又把孔子比作“日月”,“无得而逾”。‎ 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批评。孔子关爱学生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 ‎[即学 即练]‎ ‎15.请举例说说孔子爱学生的表现。‎ 答:                                    ‎ ‎                                      ‎ 答案 当学生志向高远、斐然成章时,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子路,担心忧虑,惋惜慨叹;对颜渊之死,悲伤欲绝;对伯牛之疾,痛苦无奈等。‎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1)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系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答:                                    ‎ ‎                                      ‎ ‎(2)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 答:                                    ‎ ‎                                      ‎ 答案 (1)割鸡:治理武城县。用牛刀:运用礼乐之道。‎ ‎(2)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使唤,可见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学习礼乐之道。武城虽小,作为县宰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从而巧妙地反驳了孔子的话。‎ ‎【参考译文】‎ 孔子去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何必用牛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有地位的人学礼乐之道就会爱人,卑贱的人学礼乐之道就容易使唤。’”‎ 孔子说:“弟子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不过跟他开玩笑罢了。”‎ ‎9.沂水春风 ‎“沂水春风”一章主要反映的是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沂水春风”是礼乐治国精神的体现,是国泰民安、和谐社会构想之缩影。曾点所描绘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能享受真、善、美的人生。‎ ‎[即学 即练]‎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1)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 答:                                    ‎ ‎                                      ‎ ‎                                      ‎ ‎(2)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 ‎                                      ‎ ‎                                      ‎ 答案 (1)曾点所描绘的春游图景,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 ‎(2)子路不知谦让,本身就不符合“礼治”之道,所以孔子要“哂之”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大几岁,不要因为我年长的缘故就不敢说话。你们平常总是说:‘没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想做些什么呢?”‎ 子路不管不顾地回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敌军进犯,内又有饥荒发生;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具备勇武精神,并且明白道义。”‎ 孔子微微一笑。‎ ‎(曾皙)说:“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子深深地感叹说:“我赞同曾点的志向!”‎ ‎10.中庸之道 ‎(1)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 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强调温和的处事原则。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 强调“权”的重要性。(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 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 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作“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3)“中庸”“和”的精神实质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社会问题时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应借鉴孔子的这一理论。‎ ‎“中庸”不是“折中主义”。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孔子的“中庸”思想包含做事、考虑问题要“执中”而不偏(考虑全面,不走极端),“和而不同”,对人宽容包涵,但又坚持道德原则,做事、考虑问题要稳健、合情合理等内容,不应片面理解。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折中主义者,称之为“乡原”,贬之曰“乡原,德之贼也”。‎ ‎[即学 即练]‎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何晏《论语集解》)‎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杨伯峻《论语译注》)‎ ‎(1)以上三段话均是对《论语》中某一段话的注译,请写出这一段话。‎ 答:                                    ‎ ‎                                      ‎ ‎(2)结合上面的材料,简述你对“和”与“同”的理解。‎ 答:                                    ‎ ‎                                      ‎ 答案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①“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强调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各方的协调与和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不盲目附和,又能兼容不同意见,是保持个性的统一,是差别的多样的统一。‎ ‎②“同”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是无原则的调和,是无差别的同一。‎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②子曰:“乡原,德之贼【注】也。” (《论语·阳货》)‎ ‎③(孟子曰:)“(乡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孟子·尽心下》)‎ ‎【注】 贼,败坏,侵害,危害。‎ ‎(1)孔子欣赏什么样的人?请根据选段①简要概括。‎ 答:                                    ‎ ‎                                      ‎ ‎(2)孔、孟对“乡原”这种人持什么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                                    ‎ ‎                                      ‎ 答案 (1)孔子欣赏那些被好人拥戴、被恶人讨厌的正直之士。‎ ‎(2)孔、孟对“乡原”持批判态度。“乡原”表面看起来忠信廉洁,好人、恶人都说他们好,但实际上毫无原则,是非不分,是败坏道德的人。‎ ‎【参考译文】‎ ‎①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 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不如一乡中的好人喜欢他,一乡中的坏人厌恶他。”‎ ‎②孔子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 ‎③(孟子说:)“(乡原这种人)为人好像忠诚老实,行为好像清正廉洁,大家都很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很不错,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却并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道德的破坏者’。”‎ ‎(二)梳理、掌握其他传统文化经典的思想内涵 ‎1.《孟子》思想内涵 性善理论 性善理论是孟子整个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①人天性就具有“不学而能”的“良能”与“不虑而知”的“良知”;②人皆有同情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但是,人类这种“善性”是要呵护和培养的。因为孟子所谓的“善性”不是说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善的,而是指每个人的资质中均有善的可能和倾向。因此,性善论其实仅仅指人在本质上具有善的潜能。它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为完善的道德;否则,外来的破坏,都可能使其“失其本心”。如何培养呢?首先要有从善如流的愿望,其次要通过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去寻找放失了的善心。孟子还认为: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客观环境的影响。‎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即学 即练]‎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1)孟子认为“仁”是________,“义”是________。孟子由“性善”这个基点出发,认为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的是                                    ‎ ‎                                       。‎ ‎(2)“求其放心而已矣”中的“放心”和现代人所说的“放心”,意义有无差别?孟子的“求放心”指什么?‎ 答:                                    ‎ ‎                                      ‎ 答案 (1)人的良(善、本)心 人的大道 保持或恢复人的本来的善性 ‎(2)这里的“放心”是指放失本心,现代人所说的“放心”指不必担心、安心的意思,与孟子“放心”之说,意义上不同。“求放心”是指要把放失的本心(即善心)找回来。‎ ‎【参考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心的本质;义,是人所必由的大道。舍弃人所必由的大道而不走,放失人的良心而不知道去找回,真是悲哀啊!有些人家鸡狗走失了,便知道要去找回来,可良心丧失了却不知道去寻找。做学问的要领没有别的,只不过将已丧失的良心找回来罢了。”‎ 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括三大方面:‎ ‎(1)民本思想。这是孟子思想的精华。体现在:①关注民生,②顺应民心,③尊重民意。‎ ‎(2)仁政思想:①养民;②利民之产;③使民以时(征用百姓要不违农时);④取民有制——反对重赋,税率应以合理、适度为标准。‎ ‎(3)王道思想:①要凭道德力量实行仁政,而非依仗武力统一天下;②要保民而王,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③要以德治国。‎ ‎[即学 即练]‎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孟子曰:“易①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②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尽心上》)‎ ‎【注】 ①易:治理,整治。②菽粟:大豆和小米。‎ ‎(1)根据下面的提示,按要求用原文词语填空。‎ 从选段来看,孟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天下,应先使老百姓“”,才能让老百姓“”。‎ ‎(2)孟子并非只空谈“礼义兴邦”,也多次谈到经济问题,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孟子对此问题的几项措施。 ‎ 答:                                    ‎ ‎                                      ‎ 答案 (1)富 仁 ‎(2)(示例)孟子说到了发展生产和节用减赋两个方面。一方面帮助人们发展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另一方面要节约用度,减轻赋税,才能使人们的收入增加,最终达到富民和教化的目的。‎ ‎【参考译文】‎ 孟子说:“(让百姓)种好他们的地,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按一定时节食用,按礼的规定使用,财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没有水和火就无法生活,晚上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因为家家水火都多极了。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粮食多得像水火。粮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还有不仁爱的呢?”‎ 道德修养学说 孟子十分重视修养,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认为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1)反求诸己。道德修养除了接受外部的教育外,更重要的还是依靠自己的反省和体悟:要改过迁善,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 ‎(2)善养“浩然之气”。道德修养要追求“浩然正气”的崇高境界。所谓“浩然正气”,是一种非常宏大、刚健而正直的道德正气。如何蓄积这种“浩然正气”呢?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清心寡欲。‎ ‎(3)塑造“大丈夫”人格。这种人格是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有的人在人性与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4)重义轻利。去利怀义,舍利取义。‎ ‎[即学 即练]‎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1)根据下面的提示,按要求用文中人物填空。‎ 孟子认为,闻过则喜;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他们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2)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给自己指出过错看作一大幸事。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与人为善”的理解。‎ 答:                                    ‎ ‎                                      ‎ 答案 (1)子路 大禹 舜帝 ‎(2)孟子所说的“与人为善”是指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切实吸取并付诸行动,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要遵循孔子所说的,要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闻过则喜,这样才能真正地取长补短,与人为善。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译文】‎ 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禹听到善言,就拜谢。伟大的舜又超过了他们,好品德愿和别人共有,抛弃缺点,学人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舜从当农夫、陶工、渔夫,直到成为天子,没有哪一点长处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吸取众人的长处来修养自己的品德,这又有助于别人培养品德。所以君子没有比帮助别人培养好品德更好的了。”‎ 立身处世学说 孟子认为立身处世要“明人伦”,以孝悌为本:对一切人的爱,要从对自己亲人的爱做起,“孝悌”是仁义的根本。要真诚做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要知耻:先要有人格尊严,要堂堂正正做人;要有羞耻之心,人们才会有所作为,积极发奋。‎ ‎[即学 即练]‎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上》)‎ ‎(1)孟子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是什么?‎ 答:                                    ‎ ‎                                      ‎ ‎(2)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谈谈孟子对如何“事亲”的理解。‎ 答:                                    ‎ ‎                                     ‎ 答案 (1)事亲和守身。‎ ‎(2)孟子认为,能否“事亲”反映了一个人能否真正做到仁:侍养父母是所有侍养中最重要的事情;侍养父母可分为侍养父母口体和侍养父母心愿两种,其中第二种更值得肯定。‎ ‎【参考译文】‎ 孟子说:“侍奉谁最为重要?侍奉父母最为重要。守护什么东西最为重要?守护自身的节操最为重要。不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听说过;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未曾听说过。谁不该侍奉呢?但侍奉父母是侍奉中的根本。谁不该守护呢?但守护自身的节操是守护中的根本。曾子奉养曾皙,每餐必定有酒和肉。将要撤去时,必定请示要把剩余的给谁。如果曾皙询问有没有多余的,曾子必定说‘有’。曾皙去世,曾元奉养曾子,每餐必定有酒和肉。将要撤去时,不请示要把剩余的给谁。如果曾子询问有没有多余的,曾元就说‘没有了’。实际上是要将剩余的下次给父母再吃。这叫作奉养父母的口舌和身体。只有像曾子那样,才可以叫作顺从了父母的意愿。侍奉父母能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2.《荀子》思想内涵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的宇宙观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肯定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在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赞同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又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即经过后天改造才变善。这本身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天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即学 即练]‎ ‎2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荀子·大略》)‎ 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 ‎(《墨子·公孟》)‎ ‎(1)上述两段文字都从________(填成语)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荀子与墨子的观点各有侧重,请简要谈谈两者的不同。‎ 答:                                    ‎ ‎                                      ‎ 答案 (1)言行一致 ‎(2)荀子对治国者的建议:一定要摒弃言善行恶的伪善者。(或“荀子是从用人的角度给治国者提出建议的”)‎ 墨子对治国者的要求:一个人言而不行,是不能治身,而不能治身也就不能治国。(或“墨子是从修身的角度给治国者提出建议的”)‎ ‎【参考译文】‎ 嘴巴能正确表达,自己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至宝。嘴巴不善于表达,自己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器物。嘴巴能正确表达,自己不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用具。嘴巴上说好听的,自己行动丑恶的则是国家的妖孽。治国的人敬重国家的至宝,爱惜国家的器物,使用国家的用具,铲除国家的妖孽。‎ 墨子说:“政务,口能称道,自身一定要实行它。现在你口能称道而自身却不能实行,这是你自身的矛盾。你不能治理你的自身,哪里能治国家的政务?你姑且先防备你自身的矛盾吧。”‎ ‎2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注】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 ‎【注】 铄:比喻从外部给予。‎ ‎(1)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有何不同?‎ 答:                                    ‎ ‎                                      ‎ ‎(2)孟子和荀子认为道德的起源分别是什么?‎ 答:                                    ‎ ‎                                      ‎ 答案 (1)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或人性多欲、多求、多纷争)。‎ ‎(2)孟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本性,是人性之善的自然发展。荀子认为道德源于社会对人欲望的协调和控制,是人们为在一起生活被动接受的一种规范。‎ ‎【参考译文】‎ 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不用心想罢了。‎ 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有欲望却实现不了,就不能不想办法去索取,索取却没有度量分界,就不得不争执。争执就发生动乱,动乱就导致贫穷。先王非常讨厌动乱,于是制定礼义来作为度量分界,用来满足人们的欲望,给予人们的索取。‎ ‎3.《老子》思想内涵 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很多学说从不同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但认为“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的“道”可以解释为自然规律,同时又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的意义。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认为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并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识到对立面的转化,却忽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也没有把事物向反面的转化看作上升的发展,只看成是循环往复。老子还认为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有克服自己弱点的毅力。人如果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即学 即练]‎ ‎2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是故建言①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健德若偷③,质真若渝④;大白若辱⑤,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老子·四十一章》)‎ ‎【注】 ①建言:立言。②颣(lèi):崎岖。③偷:懈怠。④渝:浊。⑤辱:黑垢。‎ ‎(1)阅读材料判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现象与文中的“____________”的观点是一致的。‎ ‎(2)根据材料内容,阐述老子所谓“道”的特质。‎ 答:                                    ‎ ‎                                      ‎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文言文信息的能力。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应是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老子认为,事物到了极致,就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体现了隐藏无名之道的本质。(2)‎ 本题考查整合文言文信息的能力。从上士、中士和下士对道的态度可知,道是隐在事物背后,一般人是无法认识体会到的;由“建言有之”内容可知,道呈现形态是异常的;由“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推知,道是幽隐不显,无形的。‎ 答案 (1)道隐无名 ‎(2)①“道”的本质是普通人无法简单直接体会到的。②“道”的本质与它的呈现形态是差异较大的(或:是隐藏在现象后面的)。③“道”是幽隐不显,不可以形体求见。(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不足以成为道。所以古代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河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懈怠的样子,质朴的德好似浑浊的样子;最洁白的好似污浊的样子,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器具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乐声听起来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大道隐匿而没有名称。唯有道善于辅助万物。‎ ‎4.《墨子》思想内涵 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即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另有“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等思想。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他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贵族的世袭制和儒家的亲亲尊尊,试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探究了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强调善与用、志与功的统一。‎ ‎[即学 即练]‎ ‎2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墨子·非攻上》)‎ 武王践功①,梦见三神曰:“予既沉渍殷纣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夫,反②商之③周,天赐武王黄鸟之旗。王既已克殷,成④帝之来⑤,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维⑥四夷,而天下莫不宾,焉袭汤之绪,此即武王之所以诛纣也。若以此三圣王者观之,则非所谓“攻”也,所谓“诛”也。‎ ‎(《墨子·非攻下》)‎ ‎【注】 ①践功:即位。②反:同“翻”。③之:“作”字误写。④成:成就,承受。⑤来:同“赉”。⑥维:通“于”。‎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墨子的KK主张。‎ ‎(2)武王身为商纣之臣却举兵诛纣,而墨子仍然尊之为“圣王”,为什么呢?请结合第二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 ‎                                      ‎ 答案 (1)非攻 ‎(2)墨子主张“非攻”,而“诛”并不是“攻”。武王秉承天命,顺应民意,诛杀暴君,还天下以太平,恰恰是行圣王之道,所以墨子仍然尊之为“圣王”。以此观之,墨子为民立场鲜明,他反对的是不义战争,并不反对正义战争。‎ ‎【参考译文】‎ 现在有人在这里,见一点黑说是黑,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人们一定认为这个人不知道黑和白的分别;尝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人们一定认为这个人不知道苦和甜的分别。现在做小的错事(不合乎义的事),君子们就知道而且谴责它;而做大的错事,攻打别国,君子们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吗?因此知道天下的君子在分辨“义”和“不义”的问题上是混乱的。‎ 周武王即位,梦见三位神人说:“我已经使殷纣沉湎在酒乐之中,(你)去攻打他,我一定使你彻底战胜他。”武王于是去进攻纣这个疯子,灭商兴周,上天赐给武王黄鸟之旗。武王既已战胜殷商,承受上天的赏赐,命令诸侯分祭诸神,并祭祀纣的祖先,政教通达四方,而天下没有不归附的,于是继承了汤的功业,这就是武王诛纣的原因。如果从这几位圣王来看,则(他们)并非“攻”,而叫作“诛”。‎ ‎5.《韩非子》思想内涵 韩非子学说包括三个关键词:法、术、势。‎ ‎(1)法。它是国家根本的规章制度,是除了人君之外所有臣民必须一道遵守的根本大法。‎ ‎(2)术。术指人君的统治手段:不要暴露自己的思想倾向,要使臣猜不透;利用臣下互相监视。‎ ‎(3)势。势指政权,势有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人君要想取得统治的成功,必须依仗“人为之势”;要运用政权的力量去行法用术。‎ 韩非子认为,前期法家学者商鞅只讲“法”而不讲“术”,申不害只讲“术”而不擅长“法”,慎到主要是强调“势”,三者“皆未尽善也”;只有把“法”“术”“势”有机结合起来,才算是尽善尽美。‎ ‎[即学 即练]‎ ‎2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2)题。‎ 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应之曰:“是不可程①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 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②而授官,循名③,操杀生之柄,课④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节选自《韩非子·定法》)‎ ‎【注】 ①程:比较。②任:才能。③循名:依据职位。④课:考察。‎ ‎(1)简要概括作者的观点。‎ 答:                                    ‎ ‎                                      ‎ ‎(2)请联系文段内容,简要评价作者的观点。‎ 答:                                    ‎ ‎                                      ‎ 答案 (1)治理国家,“术”和“法”缺一不可。‎ ‎(2)①有了“术”“法”,考核、赏罚就有了依据。②以“术”管理官员,以“法”约束百姓,有利于社会稳定,这是历史的进步。③以“术”和“法”治理国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有其历史局限性。(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译文】‎ 问话的人说:“申不害和商鞅,这两家的学说,哪一家对治理国家来说更急需?”‎ 韩非子回答说:“这是不能比较的,人不吃饭,十天就会饿死;在极寒冷的天气下,不穿衣服也会冻死。若问衣服和食物哪一种对人来说更急需,则是缺一不可的,都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条件。现在申不害提倡运用术,而商鞅主张实行法。所谓术,就是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按照职位要求工作的实际效果,掌握生杀大权,考察群臣的能力,这是君主应该掌握的。所谓法,就是由官府明文公布,赏罚制度深入民心,对于谨慎守法的人给予奖赏,而对于触犯法令的人进行惩罚,这是臣下应该遵循的。君主没有术,就会在上面受蒙蔽;臣下没有法,下面就会出乱子。所以术和法缺一不可,都是称王天下必须具备的东西。”‎ 参考答案 ‎1.【2009.浙江】‎ ‎ (1)举一反三 ‎ (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 评析:略。‎ ‎ (3)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2010.浙江】‎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2)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3.【2011.浙江】‎ ‎(1).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 ‎(2).(4分)‎ 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该相互补充。‎ ‎4.【2012.浙江】‎ ‎(1).(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5.【2013.浙江】‎ 答案 (1)颜子 恶衣恶食 ‎(2)①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 ‎②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 ‎6.【2014.浙江】‎ ‎ (1)择友 ‎(2)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 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 ‎7.【2015.浙江】‎ 答案:(1)浩然之气.(2分)‎ ‎(2)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3分)‎ ‎8.【2016.浙江】‎ 答案 (1)去无用之费 ‎(2)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②合理地节约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 ‎9.【2017.浙江】‎ ‎ (1)德行 言语 ‎(2)①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 ‎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10.【2018.浙江】‎ ‎(1)(2分)‎ ‎“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4分)‎ ‎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 ‎11.【2008.福建】‎ ‎(1)①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②(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走向,(就)走自己的路。‎ ‎(2)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认为,如果自己不被国君任用,就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如果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意思对即可)‎ ‎12.【2009.福建】‎ ‎(1)C ‎(2)答案示例:“择友”和“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 ‎13.【2010.福建】‎ 答案:(1)D ‎(2)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意思对即可)‎ ‎14.【2011.福建】‎ 答案:(6分)‎ ‎(1)答题要点:①人应该知错改错;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2)答题要点: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句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15.【2012.福建】‎ 答案(6分)‎ ‎ 文质兼备、心存仁礼的人可以称为“君子”。要成为君子,就要文质兼修,才能达到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 的统一;不仅要心存仁礼,更要付诸实践,坚持用仁礼之心去爱人、敬人。‎ ‎16.【2013.福建】‎ ‎(1)(2分)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或严于责己,宽以待人。)(意思对即可)‎ ‎(2)(4分)【要点】孔子的话侧重点是,少责备别人,从而避免别人的怨恨。孟子的话侧重点是,如果不如别人,不要怨恨别人,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意思对即可)‎ ‎17.【2014.福建】‎ 答案 (6分)‎ ‎ (1)取得财富不能违背原则。(意思对即可。)‎ ‎(2)《论语》选段立足于“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的方式方法要正当;《孟子》选段立足于“义”和“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和给予都要合乎道义。(意思对即可。)‎ ‎18.【2015.福建】‎ ‎(1)(3分)【要点】①“忧”的内容不同:②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③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 ‎(意思对即可)‎ ‎(2)(3分)【要点】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 ‎(意思对即可)‎ ‎19.【2015.北京】‎ ‎(1)曾皙 孔子 曾皙 孔子 ‎(2)‎ 不同之处:(3分)‎ 要点一:第一种解读认为在对话中,曾皙一次发问,孔子一次作答;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三次发问,孔子三次作答。‎ 要点二: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与孔子的关注点不同,直到最后二人也没有谈拢。孔子关注的是“为国以礼”,应该谦虚,故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曾皙的志向与其他三人不同,他不想从政(有出世倾向),他的关注点是从政与不从政的差别。他认为孔子既然对子路的从政“哂之”,就应该也对求和赤“哂之”,所以才会有连续的发问,第一种解读没有体现上述内容。‎ 看法及理由:(2分)‎ 示例一:赞同第一种解读。理由是,孔子的关注点在于“为国”是否“以礼”、是否谦虚,所以他用一连串的反问句,强调赤和求同样也是为政但是却表现得谦虚,反衬子路不够谦虚。孔子细致地回答了曾皙的提问,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示例二:赞同第二种解读。理由是,这一解读与前文四人各言其志衔接紧密,生动地再现了师生间的对话过程和各自不同的关注点。曾皙一再追问,孔子耐心作答,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解读文气更顺。‎ ‎20.【2018.北京】‎ ‎【答案】三次回答内容: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 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短文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 ‎:因材施教。结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其不同的品质,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言语指导。‎ ‎21. (6分)‎ 解析 (1)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把握语段表述的主要内容,第一则,孔子主要说明的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从这个词语的反面思考可以得到答案,即不要“急功近利”。(2)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分析两则材料主要表述的内容。第一则,是孔子对子夏的教导,就是施政时不能只看到“小利”,即不能只顾眼前,要有长远打算。第二则,有若告诉哀公,要让百姓富足,只有这样,君王才能富足。由此可以看出,两则材料在“为政”方面都有不与百姓争利的思想。‎ 答案 (1)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2)政府不能与民争利,不能不顾人民的死活来聚敛财货。民生问题解决了,政府才有充足的财力物力来源。百姓富裕了,才能为治理地方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反,为了表面的政绩(小利),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将酿成大祸。‎ ‎【参考译文】‎ 孔子的弟子子夏做了莒父的长官,向孔子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对他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看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反倒达不到目的;只看见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鲁哀公问有若道:“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够,应该怎么办?”有若答道:“为什么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田赋制度呢?”哀公道:“十分抽二,我还感到不足,怎么能十分抽一呢?”答道:“如果百姓富足了,您和谁会不富足呢?如果百姓不富足,您和谁会富足呢?”‎ ‎22. (6分)‎ 答案 (1)正名指纠正与礼乐制度的规定相违背的各种名分。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觚不觚、君不君等名实不符的现象是当时礼崩乐坏的表现,孔子在感叹之余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他的正名思想。‎ ‎(2)①正名就是要正名分,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承担自己的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这样社会才会稳定,国家才能发展。②当时礼崩乐坏,民众思想混乱,孔子的正名思想对统一思想、稳定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③正名思想的实质是捍卫礼,维护旧的等级制度。‎ ‎23. (1)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救济贫困。‎ ‎(2)孔子的仁爱观,不是狭隘地针对自己的家人、朋友,而是将其扩展到“邻里乡党”,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此外,他还认为,救济的应是穷人,而不是富人,这种思想符合人道主义。‎ ‎【参考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子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子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子却给她八十斛。孔子说:“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 君子救济有紧急需要的穷人而不接济富人。”‎ 原思做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他推辞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把它分给你的邻里乡亲吧!”‎ ‎24 (1)爱人、恭敬 ‎(2)接见贵宾和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谨慎恭敬。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接见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谨慎,也就是说要敬。敬是出于爱心的,爱与敬既是仁的外在表现,也是仁的核心内容。与人交往,我们提倡发自内心的爱与敬;管理和领导百姓。我们更提倡爱护和尊重百姓,真诚地为人民服务。‎ ‎25.(1)求亲而反疏 ‎(2)孔子认为与朋友相处要坚持适度原则,既要劝导、帮助朋友,又要适可而止,不能自取其辱。‎ ‎【参考译文】‎ 子游说:“侍奉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子贡问交友之道。孔子说:“(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尽力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朋友不接受劝导就算了,不要自讨没趣。”‎ 胡寅说:“侍奉君主时谏言不被采纳,那么就应当离开;劝导朋友时善言不被采纳,那么就应当停止。到了频繁的地步,那么说话者没有分量,听者心生厌烦,这就是本想求得荣耀反而遭到侮辱,想求得亲近反而遭到疏远啊。”‎ ‎26. 答案 (1)举一反三、不耻下问 ‎(2)①启发诱导原则。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当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克服的时候,再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去教他。”‎ ‎②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加以改正。”‎ ‎③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号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能谦虚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以给他‘文’的谥号。”‎ ‎27. 答案 (1)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穷困,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使他们按照统治者的政令去做,却不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2)(示例一)孔子思想中有“爱民”的内容,但“爱民”是有前提的,他爱的是“顺民”,不是“‎ 乱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就表明了他的“愚民”思想。‎ ‎(示例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可以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政令去做,不必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孔子说:“喜欢逞强而痛恨贫困,这种人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如果痛恨他们太过分,也会逼迫他们起来作乱的。”‎ ‎28. 答案 (1)孔子认为社会无道时可以远离政治,隐藏自己,明哲保身;孟子认为社会无道时应该牺牲自我来捍卫正道。‎ ‎(2)孟子认为不应该用牺牲道的原则来迎合人,应该坚守道义;不可拿原则做交易,换取个人的利益。‎ ‎29. 答案 (1)①是揶揄。晨门是隐士,明白当时的形势,也了解孔子的遭遇,揶揄孔子不知知难而退。②是赞美。孔子的态度非常可贵,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献身)精神。③既是揶揄又是赞美。晨门作为隐士,不同于一般的民众,他们有能力判断时势,也有能力认识孔子的精神。他们虽然不赞同孔子的态度,却也能看出孔子精神的伟大。‎ ‎(2)都主张了解现实,要面对现实;但儒家提倡积极进取,道家主张消极无为。‎ ‎30答案 (1)孔孟主张对君臣双方应都有要求,强调君臣各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孔子是从正面提出要求,而孟子是从正反两面展开论述;孔子是笼统地提出,而孟子是具体而深入地指出正反两种结果。孟子的主张更全面,更进步。‎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