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带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省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带解析Word版)

ID:262574

大小:136.6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5-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分数:100 分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 1.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 记录。从 10 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 “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是 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 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材料“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 不卜”反映出商王朝政权中充满着神权色彩,这体现出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早期政 治制度特点之一,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 AC 项排除;D 项是早期政治 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 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 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周通过分封制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王位世袭制是 夏启之后确立的,此后延续至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更替中,与题干中描述周王室与各诸 侯的关系并无联系,故 A 错误。宗法制主要对内解决周朝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与分封制对外解决周王室与各诸侯关系,互为表里,故 C 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国对周 天子有缴纳贡赋、拱卫王室、随从作战等义务,因此西周发生“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与分 的封制密切相关。故 B 正确。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它是维护分封 制和宗法制的工具,排除 D。 3.《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 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A. “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B. 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不断 C. 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 D. 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郑庄公作为诸侯,不但不履行诸侯的义务“郑伯不朝”,即没有定期朝 觐周天子,甚至还反击周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乃至使周王受伤“射王中肩”,这 表明当时的诸侯王势力强大并对周王权力发出挑战,体现了分封制等级秩序已经遭到破坏, 即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故答案为 C 项。A 项,“开始”一词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周王与郑伯之间的矛盾,不是诸侯之间的矛盾,排除;D 项,根据所学可 知,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材料没有体现该矛盾的变化,排除。 4.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 朝代 西周 秦 元 制度 ① 郡县制 行省制 特点 以血缘为纽带 ② 中央节制地方 表格中①②应填入的内容是 A. ①分封制②贵族政治 B. ①宗法制②贵族政治 C. ①宗法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 ①分封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处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看,西周对地方的管理是 采用分封制,故排除 B、C 项;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对地方的管理采用郡县制, 采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方式,故排除 A 项。故选 D。 5.清朝有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 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 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 反对郡县制 B. 反对分封制 C. 改革中央官制 D. 建立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 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的,A 正确,B 错误;从所给的材料来看, 是关于地方如何管理的问题,排除 CD。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谓秦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为了解决“汉 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做法是 A. 频繁更换丞相 B. 任用亲信和近臣 C. 建立宰相制度 D. 分割诸侯的力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汉之所忧者在诸侯”是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使得地 方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为此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分割诸侯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为 D;AB 两项是削弱丞相的权力,不符合题意,排除;宰相制度是秦始皇时期设立的,C错误。 7.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 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 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察举制 的特点,故 B 正确。世卿世禄制,没有乡举里选的特点,故 A 排除。九品中正制,为门阀士 族垄断,故 C 排除。科举制,不符合茂才、孝廉的信息,故 D 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8.东汉建立后,光武帝“退功臣进文吏”;宋朝开国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二者都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解决了藩镇割据 C. 抑制了土地兼并 D. 削弱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退功臣进文吏”、“杯酒释兵权”,可知这些措施都是统治者削弱功 臣势力,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 A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藩镇割据的局面是唐朝后期出 现的,同材料信息无关,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信息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故 C 项错误;“退 功臣进文吏”、“杯酒释兵权” 削弱功臣势力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 D 项错误。故选 A。 9.唐太宗看到进士科人才济济,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此言本质上反映了 A. 察举制网罗了天下英才 B. 中央官学培养大量政治人才 C. 科举制适应了专制集权 D. 科举制推动选官制度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隋炀帝创立了科举制,唐太宗时期科举制得到承袭和完善,科举制度起到选拔优秀人才的作 用 使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故排除 A,选 C;BD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0.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 迅速调度粮草。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一现象 应当发生在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 是明朝的废除宰相权分六部,六部由皇帝直接统领,故本题只有选 D 才是符合题 意的,正确。 11.下列关于伯利克利时代的雅典公民克里同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①他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 ②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 ③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 ④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雅典是直接民主,不存在推选的问题,他的妻子没资格参加公民大会,但雅典公民是可能通 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的,也可能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所以本题只有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定错误的选项,然后排除含有该选项的答案即可。 12.伯里克利大力鼓励开展学术研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雅典人不论贫富都能到剧场观看 戏剧表演,这一措施 A. 促进民主政治繁荣 B. 反映维护奴隶主阶级本质 C. 基本没有得到贯彻 D. 严重危害了雅典民主政治 【答案】A 的【解析】 伯利克里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提高了民众参与民主政治积极性,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促 进民主政治繁荣,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民主是维护阶级属性,故 B 项错误;该措施基 本得到执行,故 C 项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故 D 项错误。 13.从罗马建城到罗马共和国初期,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为改变这一状况而颁 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A. 陶片放逐法 B. 万民法 C. 《十二铜表法》 D. 自然法 【答案】C 【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改变了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的状况,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陶片放逐法是雅典而非罗马的,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万民法、 自然法均不是第一部成文法,选项 B、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 点睛: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 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 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 14.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 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 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据此推知,万民法 A. 实现了罗马境内居民间的平等 B. 源于罗马帝国帝国统治范围扩大 C. 标志着罗马司法制度的成熟 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万民法是公民法之后,罗马法最重要的发展,调整的主要是“罗马 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表明其与罗马领土的扩张相关, 根源于罗马帝国统治基础扩大。故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万民法作为维护奴隶主统治的法律,并未实现罗马境内居民间的平等;C 选项错误,《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 最终完备;D 选项错误,万民法加强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因此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5.如图是周相《罗马法原论》(上下)的著作目录,由目录可以直接得出罗马法 A. 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 B. 打破贵族垄断法律,保护平民利益 C. 体现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精神 D. 强调法律至上,追求公平正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买主权、物权法、继承法……債法”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强调维护私有 财产,体现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法精神,故 C 项正确。A 项,属于属于罗马法的影响,不能从材 料“直接得出”,排除。B 项,为《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历史意义,排除。D 项,体现了罗马 法的精神,不能从材料“直接得出”,故排除。 16.“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 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以上材 料出自 A.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 英国的《权利法案》 C. 美国的《独立宣言》 D. 法国的《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答题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 权皆为非法”体现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即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故本题应选 B 项; 卢梭倡导民主共和制,美国并未建立过君主政体,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国王”不符,故排除 A、C 两项;《人权宣言》颁布时,法国为君主专制国家,与题目中的信息“凡未经国会准许, 借口国王特权皆为非法”不符,故排除 D 项。 17. 历史学家在评论大英帝国的盛衰时说:“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之所以享有盛誉, 不是因为她做出了多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没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 “统而不治” B. 掌控议会 C. 领导内阁 D. 碌碌无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点:本题以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维多利亚女王拥有的权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运用 知识的能力。 点评: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除要注意国王、首相、议会的关系外,还要注意英国君主立宪 制的特点和发展演变历程。 【详解】 试题分析:18 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内阁控制了行政 大权,故答案选择 A 项。BCD 项与英国政治制度特点不符,排除。 18.1787 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 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 以德治国 B. 自由、联邦制原则 C. 民主、分权制衡原则 D. 联邦制、平等原则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总统由民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原则;根据材料“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 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可知是分权制衡原则;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以德治国的信息,而是强调民主、分权制衡原则,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自由、联邦制原 则,而是强调民主、分权制衡原则,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联邦制、平等原则,而是强调民主、 分权制衡原则,排除 D。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 眼是“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 所否决的法律”,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 可知道答案。 19.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 华盛顿此语主要是针对 A. 各州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 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 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少控制力 D. 美国享有高度的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 关键词“美国建立邦联制度”、“用沙子扭成的绳子”,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美国 1787 年宪法颁布前邦联制度具有很大的松散性,这样的结果是中央政府权力很小, 各州权力很大,无法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故 C 项符合题意;材料是表明邦联政府的权力小, 未表明各州之间的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未表明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故 B 项错 误;材料是针对邦联政府的权力小,不是表明美国享有高度的民主制度,故 D 项错误。故选 C。 20.“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 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上述内容出自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独立宣言》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皇帝”“宰相”,可知出自《德意志帝国宪法》,故选 D;英国是国王和首相,排 的除;美国《独立宣言》是北美十三州宣告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且独立后的美国不存在皇帝, 排除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排除 C。 21.1761 年至 1770 年间英国先后换了 6 届首相,有 3 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 名被国王直接罢免。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 国王权力不受限制 B. 议会权力遭到削弱 C. 首相没有行政权力 D. 君主尚有一定权力 【答案】D 【解析】 “有 3 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 名被国王直接罢免”可以看出国王拥有较大权 力,结合所学可知,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材料说明英国 代议制民主政治虽然确立,但有待完善,故 D 项正确;从 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国王 的权力就受到了宪法限制,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首相与国王的关系,未反映出议会权 力遭到削弱,故 B 项错误;据所学可知,英国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力,故 C 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761 年至 1770 年间”“有 3 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 辞职,1 名被国王直接罢免”,联系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时间和特点分析解答。 22.1689 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 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 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 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 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 A. 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 B. 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 C. 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 D. 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通过议会立法的原则逐步限制国王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完善,B 正确;A 是 18 世纪初期;C 不符合材料主旨;D 是责任内阁制度确立之后。 23.托马斯·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新版”,乔治·梅逊也说总统将会“一步登上美国王位”。对美国总统制的认识错误的是 A. 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 B. 由选民直接选出 C. 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D. 对立法有否决权 【答案】B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美国总统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总统 由选民间接选出,不是直接选举,故 B 错误,符合题意;美国总统还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故 D 正确,不符合 题意。故选 B。 24.据台媒报道,在奥巴马总统宣布要越过国会,在新的一年以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限制枪支 暴力后,可公开持枪的德州立即反呛。在艾伯特挑战奥巴马限枪举措的推特贴文上,上方是 象征德州独星旗的一颗五角星,中间是加农炮的炮管,下方是“有胆就来收大炮”的醒目词 语。地方州长敢如此“藐视”美国总统,与下列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 共和制 B. 总统制 C. 联邦制 D. 内阁制 【答案】C 【解析】 材料“地方州长敢如此“藐视”美国总统”体现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分权制衡,这是联邦制原则,故 C 项正确;AB 项是政体 类型;D 项是中央政府的权力运作。 25.美国 1787 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 人口比例分配,这一规定协调了A.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 大州与小州的利益 C. 南方与北方的关系 D. 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这个规定协调了美国大州与小州的利益,故 B 项正确;材料内容与中央地方 的关系无关,故 A 项错误;参议院、众议院议员名额问题与南方北方的关系也没有直接联系, 故 C 项错误;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也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关于参议院和众议院选举的规定,学生结合所学知 识即可认识到这反映了大州与小州的利益的问题,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 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 趋于完善,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对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 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 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 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 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 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 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 的……“(这一制度)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特别是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 举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还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成为人类共同的基 本理念。”……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 谓文官任用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的(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便大错”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指出该 制度的弊端。较之于这一制度,隋唐实行了什么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答案】(1)标准:贤良、孝廉。影响: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 国家统一;选官标准趋于客观正。 (2)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门阀士族垄断官场。隋唐选官制度:科举制;意义:打破世 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为西方文官制度 所借鉴。 (3)认识:选拔人才标准趋向公正;选官方式由举荐到考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分析。 【解析】 【详解】(1)从材料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汉朝实行的是察举制度,其重要的选官标准是贤良方 正,孝子廉吏。影响:选官制度有利于下层的人才参与政治,也有利于平衡各方的利益,维 护国家的统一,这是选官标准趋向客观公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这便大错了”可以联系当时的选官制度被称为九品中正制。弊端:答出当时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即可。是门阀士族垄断官场的重要手段,不利于统治集团的团结和国家政 治的发展。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打破了大家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同时也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还加强了国家中央集权,同时对西方近代的文官 制度产生影响。 (3)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选官的标准越来越趋向公正方式逐渐 的趋向是考试,在作用上也能够加强中央集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要求学生结合这些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来分析。 27.民主政治起源于希腊,对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他们全 是贵族。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 政治自由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 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 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 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开始冒失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 演说》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 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 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 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政治自由化”指什么?雅典民众要求“政治自由化”的经 济基础是什么?这种“政治自由化”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有哪些? (4)据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对雅典和世界各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答案】(1)“政治自由化”:民主政治。 经济基础:奴隶制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商品经济发达) 标志:克利斯提尼改革。 (2)优势:有利于选拔人才;能充分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避免盲目决策。 (3)缺陷: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民主权利,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雅典民主具有狭 隘性,享有公民权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而广大的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则没有公民权。 (4)影响: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 础。 【解析】 (1)第一小问政治自由化,根据材料一“强有力的中产阶级,……要求政治自由化”和结合 所学知识可从雅典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强烈追求民主政治方面回答。第二小问经济基础, 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奴隶制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方面思考作答。第三小问标志,雅典民主 政治确立的标志是克利斯提尼改革。 (2)根据材料二“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的可以得出有利于选拔人才;根据材料“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 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可以得出能充分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根据材料 二“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开始冒失行动”可以得 出避免盲目决策。 (3)根据材料三“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可以得出不同素 养的人享有同等的民主权利(直接民主),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民 主范围的狭隘(享有公民权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而广大的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则没有公 民权)方面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4)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对雅典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推动雅典思想文化的发展方 面作答;对世界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被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借鉴方面分析作答。 整体分析:本题以雅典民主政治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确立标志、优势和缺 陷、以及作用等相关内容,问题相对简单,学生熟悉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即可解决上 述问题。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可以说是人类伟大文明的催化剂,也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民主政治起源于希腊,对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8.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 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 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 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 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 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 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建立共和制度 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 的办法”有哪些?(3)依据 1787 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 政体的? 【答案】(1)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完美之处:不流血、妥协。 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 而不治的虚君。 (3)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 和相应的民主原则。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的独相指的是秦设丞相;唐的群相指的是三省制下三省的长官都是 宰相;明代的兼相指的是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完美之处是不流血、妥协。办法即是控制国家权力不集中在某 一个机构上,可以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 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等方面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中的“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 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可知美国建国初期实 行邦联制,后来通过颁布 1787 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在避免专制政体方面,可以结合所学 知识,从建立联邦制、地方有一定自治权、三权分立、民主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