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作业及答案(共24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作业及答案(共24份)》 共有 2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1 核舟记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罔不    峨冠    轩敞    衣褶    矫首    椎髻    壬戌    袒露    器皿    箬篷    黍    糁    多髯    右趾    虞山    贻    有奇    倚    诎    一楫    篆章    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罔 不 因 势 象 形,各 具 情 态 (2)舟 首 尾 长 约 八 分 有 奇 (3)盖 简 桃 核 修 狭 者 为 之 3.本文《核舟记》的说明对象是   ,作者是按   顺序来写的,先写核舟的    面,次写它的   面;写正面,先写舟的   部分,次写   ,最后写   。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属事物说明文。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 序。 B.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载,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高可二黍许    (2)两膝相比者    6.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诎右臂支船“   ”同“   ”,    (2)左手倚一衡木“   ”同“   ”,    7.文学知识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   编辑的《   》,作者是   ,明朝人。文章全 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是一篇   (体裁)文。 (2)“核舟”的主题是“   ”,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左边的刻字出自《   》,右边的刻字出自《   》。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 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 8.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 B.通计一舟,为人五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9.综合性学习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为弘扬 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材料探究】 材料 1: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 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 2: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 映。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 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 3:三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文房四宝”指的是:   。 【活动二•观点交流】 (3)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 王明:马上就中考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 李华:    张亮:李华说得对!时间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应该参加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活动三•成果汇报】 (4)为下面新闻拟写标题。 标题:    5 月 1 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墨香书法展示” 活动活奖名单。漳州市成绩喜人。选送的毛笔书法作品中有 10 件获得一等奖,占 全省该类书法一等奖获奖总数的 25%.本次活动,极大调动了我市师生研习书法的 热情。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下面两个文言片段,回答问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 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 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 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 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 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 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核舟记》) [乙]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 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 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赤壁赋》) (1)解释下面字词。 ①峨冠:    ②比:    ③不属:    ④惟:    ⑤共适: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三处) 逝 者 如 斯 而 未 尝 往 也 盈 虚 者 如 彼 而 卒 莫 消 长 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5)核舟的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十 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参考答案 1.Wǎnɡ é xuān chǎnɡ zhě jiǎo jì rén xū tǎn mǐn ruò shǔ sǎn rán zhǐ yú yí jī yǐ qū jí zhuàn 2.(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核舟 空间 正 背 中间 船头 船尾。 4.B 5.(1)上下; (2)靠近。 6.(1)“诎”同“屈”,弯曲 (2)“衡”同“横”,横着 7.(1)张潮 虞初新志 魏学洢 说明。 (2)大苏泛赤壁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赤壁赋 后赤壁赋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8.BC 9.(1)材料一:汉字书法是富有美感的艺术;材料二:汉字书法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 反映;材料三:汉字书法字体多样,风格各异。 (2)笔墨纸砚 (3)示例:你这样说是不对的。汉宇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练练书法,劳逸结合,既可以提高书写能力,又可以培养性情。传承中华文化,一举多 得,何乐而不为?你们说对吗? (4)漳州市在“墨香书法展示”活动中成绩喜人 10.(1)①戴着高高的帽子;②靠近;③不相类似;④只有;⑤共同享有。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①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② 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4)A (5)这十六个字分别是《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中的名句,与“大苏泛赤壁”的主题相 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的景色。 声乙文参考译文: 苏轼说:“你也知道这水与月吗?流逝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其实并没有真 正流去;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但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如果从那 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不变 的一面看,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 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要索取。只有江上 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便是声音,眼睛看到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 止,享有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有。”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