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陕西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

ID:252663

大小:396.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4-2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吴起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全卷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 无可比拟的高峰。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 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 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 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其漂亮。由于皇 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 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 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 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 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 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 风尘、精神洒落。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婷 婷玉立么?它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 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①,但他提 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 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 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 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 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 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 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 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不只是张旭的狂草,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宣和书谱》 说贺知章“草隶佳处,机会与造化争衡,非人工可到。”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 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的存在都变而为 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么?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 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盛唐之音》,有删节) (注)大令:指晋王献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雕塑、绘画和戏曲都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B.因为初唐的书法风度体貌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所以皇室宫廷大力提 倡。 C.李白的诗歌,流走快速,一派飞动,把悲欢感情倾注在笔墨之间。 D.盛唐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以工艺、赋之于汉等事例进行比较类推,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书法和诗歌是唐代 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B.文章一方面论述初唐书法风度体貌欣欣向荣,一方面以初唐诗歌作为比较对象,指 出它们都共同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 C.文章引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将到来。 D.文章把冯、虞、褚、陆的兰亭摹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并行论述,有着共同的论 证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论述张旭的狂草,其实也在以此来论述盛唐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B.初唐书法、诗歌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唐代及后世艺术繁荣的基础。 C.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都具音乐美,可见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 D.孙过庭与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 合改革试点经验 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 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 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 校自主招生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 础学科拔尖的学 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 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 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 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 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 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新形势要求 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据了解,在计划起步阶段,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 展试点。其中包 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 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 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相关高 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 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 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 和人才培养方案 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据悉,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 高校报考条件的 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 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 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 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 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 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 根据考生填报志 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 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叶雨婷《教育部推出 “强基计划”》) 材料二: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 的战略需要,贯通国家急需 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在这一点上,强基计划 显然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 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需要。 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高考分数录取有点像招 收十项全能选手, 著名高校更是需要每科都强或者没有短板。但是对于那些有某些专长 的学生来说,高考显然不够科学合理, 甚至会埋没这些专门人才,于是,自主招生政策 推出了。但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这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 是降分照顾,而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 点。 新出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 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日前,华为负责人任正非就多次谈到,华为能在 5G 等关键 通信技术上取得突破,主要就是靠 华为的“700 多位数学家,800 多位物理学家以及 120 位化学家”。近年,华为从全球大规模引进了基础科 学领域的一流人才,为华为在关键技 术上的领先奠定了重要基础。日前,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委还专门出台了加强数学科学 研究的专门文件,目的也在此。此次强基计划明确限定了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如 数 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为主,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角度出发。 正因为此,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基本上都需要在其擅长的领域从事基础学科学习,而不是 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转而就读其他热门应用专业,比如金融。 限定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缩小招生数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 养的整个贯通培养, 而不仅仅是招生。 新的强基计划鼓励支持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 化培养,并与原有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 模式;同时也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重点技术攻关单位吸纳这些学生 参与实际项目研究,探索建立一种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也正是基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限定在部分“一流大学” 建设高校,这和过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 90 余所高校数量相比,显然有大幅缩减。但作 为一项重大改革的起步阶段,从小范围开始试点是非常积极稳妥的,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为 国选材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摘编自中国教育部官网,陈志文《“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材料三: 1 月 15 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 见》,即“强基计划”。 这也意味着本轮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相向而行、共同驱动的教育综合改革, 完成了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更 为清晰,导向更为明确。 其政策要点有三:一是从 2020 年起,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彻底终结。二是业 已探索多年的综合评 价录取方式得以保留,但在细节流程上做了重大调整。三是该计划 初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国家“双一流计 划”中的部分“一流高校”,后续走向及开放性值 得进一步观察。 应该说,改革走到这一步是漫长教育链条传导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逻辑自身的演 进使然。大学怎么招生,说到底还是指挥棒,小学、初高中的教育改革结果,还是要落实 在高招中。上游搞素质教育,就要 减少耗费在题海战术中的低水平重复性劳动。中游的 高中阶段,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 为每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全 面发展情况画像。那么,在下游的大学招生和录取环节有所呼应,建立配套的制度支撑, 显然是有必要的。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是十余年来在大学招生改革探索的两条路径。应当承认, 两个探索方向积 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像文件所说的出现了“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 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 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 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这些偏向需要纠正。 如何泼掉洗澡水的同时保住孩子?在教育部本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高考成绩 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这意味着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比重回升,高校对学生的 “合法”选择权的比重有所回落,其实是一次“再平衡”。 取消“自主招生”,不是“倒退”,在以空间换时间、循序渐进地协同推动大中小学 一体化联动发展, 在素质教育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后,再以招录政策改革的组合拳反向打 通“最后一公里”的梗阻。 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 2.0,用来巩固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 取的招生改革成果。 (摘编自“澎湃新闻”,《强基计划:用改革巩固高考改革的成果》)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强基计划取代了原先的高校自主招生,只限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 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 专业招生。 B.“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 首先在“一流大学”建 设高校开展试点。C.材料二在材料一基础上,分析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指出“强基计划” 与自主招生完全不同。 D.材料三认为“强基计划”是本轮教育综合改革所完成的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 分析角度与材料二非常 相似。 5.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 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 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B.“强基计划是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重大变革,作为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 破,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C.“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 核学生的评价模式。” D.“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 力考查的笔试、面试, 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6.“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 ,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塔铺第四章 刘震云 离高考剩两个月了。这时传来一个消息,说高考还考世界地理。学校原以为只考中国 地理,没想到临到头还考世界地理。 大家一下都着了慌。这时同学的精神.都已是强弩之末。王全闹失眠,成夜睡不着。 “磨桌”脑仁疼,一见课本就眼睛发花。 大家乱骂,埋怨学校打听不清,说这罪不是人受的。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大家都没有 世界地理的复习资料。于是掀起一个寻找复习资料的热潮。一片混乱中,唯独“耗子”乐 呵呵的。他恋爱的进程,据说已快到了春耕播种的季节。 闹腾了几日,有的同学找到了复习资料,有的没有找到。离高考近了,同学们都变得自私起来,找到资料的,对没找到的保密,唯恐在高考中多一个竞争对手。我们宿舍,就 “磨桌”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本卷毛发黄的《世界地理》,但他矢口否认。我和王全没辙, 李爱莲也没辙,于是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我爹来送馍,见我满脸发黄,神魂不定,问是什么书,我简单给他讲了,没想到 他双手一拍:“你表姑家的大孩子,在汲县师范教书,说不定他那儿有呢!” 我也忽然想起这个茬儿,不由高兴起来。爹站起身,刹刹腰里的蓝布,自告奋勇要立 即走汲县。 我说:“还是先回家告诉妈一声,免得她着急。” 爹说:“什么时候了,还顾那么多!” 我说:“可您不会骑车呀!来回一百八十里呢!” 爹满有信心地说:“我年轻的时候,一天一夜走过二百三。”说完,一撅一撅动了身。 我忙追上去,把馍袋塞给他。他看看我,被胡茬包围的嘴笑了笑;从里边掏出四个馍,说: “放心。我明天晚上准赶回来。”我眼中不禁冒出了泪。 晚上上自习,我悄悄把这消息告诉了李爱莲。她也很高兴。 第二天晚上,我和李爱莲分别悄悄溜出了学校,在后岗集合,然后走了二里路,到村 口的大路上去接爹。—开始有说有笑的,后来天色苍茫,大路尽头不见人影,只附近有个 拾粪的老头,又不禁失望起来。李爱莲安慰我:“说不定是大伯腿脚不好,走得慢了。” 我说:“要万一没找到复习资料呢?” 于是两个人不说话,又等。一直等到月牙儿偏西,知道再等也无望了,便沮丧地向回 走。但约定第二天五更再来这集合等待。 第二天鸡叫,我便爬起来,到那村口去等。远远看见有一人影,我认为是爹,慌忙跑 上去,一看却是李爱莲。 “你比我起得还早!” “我也刚刚才到。”早晨下了霜。青青的野地里,一片发白。附近的村子里,鸡叫声此起彼伏,天色渐渐 亮了,东方出现一抹红霞。 忽然,天的尽头,跌跌撞撞走来一个人影。 李爱莲指着那人影“是吗?” 我一看,顿时兴奋起来“是,是我爹,是他走路的样子。” 于是两个人飞也似地跑上前去,我扬着双臂,边跑边喊:“爹!” 天尽头有一回声“哎!” “找到了吗?” “找到了,小子!” 我高兴得如同疯了,大喊大叫向前扑。后面李爱莲跌倒了,我也不顾。只是向前跑, 跑到跌跌撞撞走来的老头跟前。 “找到了?” “找到了。” “在哪儿呢?” “别急,我给你掏出来。” 老头也很兴奋,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时李爱莲也跑了上来,看着爹。爹小心解开腰中 蓝布,又解开夹袄扣,又解开布衫扣,从心口,掏出一本薄薄的卷毛脏书。我抢过来,书 还发热,一看,上边写着“世界地理”。李爱莲又抢过去,看了一眼,兴奋得两耳发红: “是是,是《世界地理》。” 爹看着我们兴奋的样子,只“嘿嘿”地笑这时我才发现,爹的鞋帮己开了裂,裂口处 洇出一片殷红殷红的东西。我忙把爹的鞋扒来,发现那满是脏土和皱皮的脚上,密密麻麻 排满了血泡,有的已经破了,那 是一只血脚。 “爹! ”我惊叫。爹仍是笑,把脚收回去“没啥,没啥。” 李爱莲眼中也涌出了泪:“大伯,难为您了。” 我说:“您都六十五了。” 爹还有些逞能“没啥,没啥……” 爹接着郑重地说:“你表哥说,这本书不好找,是强从人家那里拿来的,最多只能看 十天,还得给人家送回去。” 我们也郑重地点点头。 爹又说:“你们看吧,要是十天不够,咱不给他送,就说爹不小心,在路上弄丢了。” 我们说:“十天够了,十天够了。” 爹爬起身,准备从另一条岔路回家。 我说:“爹,您歇会儿再走吧。” 爹说:“说不定你娘在家早着急了。” 看着爹挪动着两只脚,从另一条路消失。我和李爱莲捧着《世界地理》,又高兴起来, 你看看,我看看,一起向回走。并约定,明天一早偷偷到河边集合,一块来背《世界地 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交代高考前突然传来要考世界地理的消息,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 时为下文爹为 “我”去借书作铺垫。 B.小说大量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如“解开腰中蓝布,又解开夹袄扣,又解开布衫扣, 从心口,掏出……”不加修饰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精准传神。 C.第二天早晨“天色渐渐亮了”.既抽象地表达出漫长的等待时间,也起到调节叙述节 奏的作用,使情节故事有张有弛。 D.小说使用了大量对话来塑造人物、展开情节,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有着乡下 人的朴实、自然,又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易于打动人心。8.小说重点突出了“爹”这个人物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为什么没有正面描写“爹”寻书路上的艰辛?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吕原,字逢原,秀水人。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 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久之,奉母南归,家益贫。知府黄懋奇原文,补诸生,遣入 学,举乡试第一。正统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十二年,与侍讲裴纶等十人同选入东阁 肄业,直经筵。景泰初,进侍讲,与同官倪谦授小内侍书于文华殿东庑。帝至,命谦讲 《国风》,原讲《尧典》,皆称旨。问何官,并以中允兼侍讲对。帝曰:“品同耳,何相兼 为?”进二人侍讲学士,兼中允。寻进左春坊大学士。天顺初,改通政司右参议,兼侍讲。 徐有贞、李贤下狱之明日,命入内阁预机务。石亨、曹吉祥用事,贵倨,独敬原。原朝会 衣青袍,亨笑曰:“行为先生易之。”原不答。寻与岳正列亨、吉祥罪状,疏留中。二人 怒,摘敕谕中语,谓阁臣谤讪。帝大怒,坐便殿,召对,厉声曰:“正大胆敢尔!原素恭 谨,阿正何也?”正罢去,原得留。李贤既复官入阁柄政,原佐之。未几,彭时亦入,三 人相得甚欢。贤通达,遇事立断。原济以持重,庶政称理。其年冬,进翰林院学士。六年, 遭母丧,水浆不入口三日。诏葬毕即起视事。原乞终制。不允。乃之景州,启父兄殡归葬, 舟中寝苫哀毁。体素丰,至是羸瘠。抵家甫襄事而卒,年四十五。赠礼部左侍郎,谥文懿。 原内刚外和,与物无竞。性俭约,身无纨绮。归装惟赐衣数袭,分禄恤宗姻。 (节选自《明史•吕原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 景原时至墓恸哭/ B.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 景/原时至墓恸哭/ C.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 D.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 景原时/至墓恸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诸生是科举时代对秀才的通称,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 员。 B.《国风》指《诗经》中的民歌,《诗经》中还有《雅》和《颂》,《雅》是宗庙祭祀乐 歌,《颂》是宫廷乐歌。 C.便殿指正殿以外的其他宫殿,是古时皇帝宴饮休息的地方,也称为“别殿”、“别 宫”。 D.赠,追赠,指古代皇帝给已死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吕原文才罕见,熟读经典。他和倪谦讲解经典,符合皇帝心意,皇帝认为二人的才 能和官品不相称,故提升了二人的官职。 B.吕原不媚权贵,是非分明。当权的石亨要帮他换去代表低官职的青袍,但吕原却和 岳正起列举石亨的罪状上奏朝廷。 C.吕原十分孝顺,依礼守丧。归葬父兄时,他在船中睡在草垫上,因为过度哀伤身体 受到损害,回到家中刚办完丧事就去世了。 D.吕原俭朴节约,关心族亲。他不穿绸缎,回家穿的衣服只有皇帝赐予的几套,他将 自己的俸禄分出来接济宗族亲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李贤既复官入阁柄政,原佐之。未几,彭时亦入,三人相得甚欢。 (2)六年,遭母丧,水浆不入口三日。诏葬毕即起视事。原乞终制。不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 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 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 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 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 浪漫主义风格。 15.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托 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 山谷空鸣的场景。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 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琵琶行》中诗人长咏叹: , 。这是全诗的主旨句,更是 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创作经典不可能________,绝佳题材与深刻思考的背后,往往是搜肠刮肚的劳苦与探 赜索隐的辛酸:无论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金浑玉,还是沉潜于生活,以时间磨 砺精品。对于前者而言,要长时间的冷清孤寂;对于后者而言,则需要车马颠沛与风霜雪 雨;最后,还要承担难出佳作或者佳作不为人所识的风险成本。正如传世名著《红楼梦》, 乃是曹雪芹以前半生_________为墨,( ),凭坚苦卓绝的心志换来的 ___________,却又只能以抄本流传,虽名动一时,亦毁誉参半。直到程、高二人___________ 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又历经几度沉浮,才渐得享誉世界之地位——而对作者而言,这 又只是无从得知的身后事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帆风顺 呕心沥血 鸿篇巨制 苦心孤诣 B.得心应手 冥思苦想 长篇累牍 筚路蓝缕 C.一帆风顺 冥思苦想 鸿篇巨制 筚路蓝缕 D.得心应手 呕心沥血 长篇累牍 苦心孤诣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对于前者而言,需要备尝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之苦;对于后者而言,则要面对长时 间的冷清孤寂 B.对于前者而言,要面对长时间的冷清孤寂;对于后者而言,则需要备尝车马颠沛与 风霜雪雨 C.对于前者而言,需要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对于后者而言,则要面对长时间的冷清 孤寂 D.对于前者而言,需要备尝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之苦;对于后者而言,则要长时间的 冷清孤寂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后半生于惨淡经营中执笔 B.惨淡经营中执笔于后半生 C.于后半生惨淡经营中执笔D.后半生执笔于惨淡经营中 20.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6 分) 垃圾分类是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 础。 ① 。一是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屙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 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 20 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 ② ,减少了垃圾中 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 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 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三是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四是 ③ ,提升全社会对环行业的认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 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 21.医护人员被称为“白衣天使”,他们在平日里就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而这次的疫情更 是让我们看到“白衣天使”的伟大,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几乎没有停歇的奋斗在一 线,医护人员在角落里休息的照片也让我们心酸。请为这张图片写一段解说词。(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武汉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以下六则材料均来自于有关疫情的报道。 ①和时间赛跑!武汉市政府参照北京小汤山急救医院模式,仅仅耗时 6 天建设起可 容纳 1000 张病床的专用救治医院。 ②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18 日傍晚,84 岁的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连日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参加新 闻发布会……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③疫情就是战斗,通知就是号角。疫情发生后,武汉各大医院全力以赴抗击冠状病毒, 10 万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守护家园、保卫武汉的长城堡垒。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年初一接到组派医疗队驰援湖北的通知,河南大学各附属 医院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24 小时内,52 名医务人员集结完毕,整装待发。截至 1 月 28 日,共有 30 支医疗队、4130 人已经到达湖北开展工作。 ⑤很多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不惧疫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 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万一感染到其他人。 ⑥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 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读完以上新闻,你觉得哪几则最能振奋人心?请以其中两或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注 意彼此逻辑,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吴起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一:【答案】1.D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 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 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 项,“雕塑、绘画和戏曲都 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错,原文表述的是“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 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 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选项表述不准确,故错; B 项,“所以”错,原文表述为“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 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大力提倡” 在前,选项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 C 项,“李白”错,原文表述的是“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 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 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从原文来看,应是张旭和怀素。故 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 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 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C 项,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不是为了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 将到来。从原文表述来看,“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 主义高峰的到来”,可以算是一种预示,而不是论证。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 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 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 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 项,“初唐书法、诗歌的 欣欣向荣,奠定了唐代及后世艺术繁荣的基础”,无中生有;C 项,推不出“可见 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原文只是表述了“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 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谈的是张旭的书法和李白的诗歌都追求一种音乐美, 并不能代表整个艺术特点;D 项,“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不对, 整篇文章中有“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 诗歌到来一样”提到历史责任感,此选项犯了强加因果关系的错误。故 A。 4.答案 B。A 项“只限于”歪曲文意,原文为“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 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C项“完全不同”表述绝对,综合材料 二内容可知,强 基计划在实施的目标、试点的高校、面向的学生方面存在重合。D 项“分析角度与材料二 非常相似”概括错误,材料三的分析着眼于教育逻辑的自 身演进规律,与材料二明显不同。 5.答案:A。A 项信息指出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本质不同,最能支撑 “强基计 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这一论点。 6.答案: (1)强基计划更多参考高考成绩,使高校选拔录取过程更加公平; (2)强基计划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有利于人才成长; (3)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有利于提升中国科研实力,突破关键技术。 7.C.“抽象地表达出漫长的等待时间”错,“天色渐渐亮了”是对漫长的等待时间 的具体化描写。 8. ①爱子心切。为了儿子六十五岁的爹愿意徒步一百八十里去取高考复习资料。② 信心十足。父亲不惧路途遥远,表示一定能找到书并准时回来。③坚强倔强。长 途跋涉以至于双脚都走出了血泡,他却不以为意。(每点 2 分) 9.①留下空白,激发读者想象。②通过“一只血脚”等从侧面表现出老人一路跋 涉的艰辛,表现出一片深沉的父爱。③小说是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老 人路上的艰辛“我”并未亲见,这样处理更真实自然。(每点 2 分) 二:10.C“嗣芳老”译为“嗣芳年老后”,可成一句,在其后停顿,排除 B.“贫 不能归葬”译为“吕原无法将父兄归葬故乡”,句子意思完整,为一句,故排除A.“景”表示景州的意思,“原时”指“时常”,中间应断开,故选 C.句子译 为:父亲吕嗣芳,任万泉县教谕。兄吕本,任景州训导。嗣芳年老后,就养于景 州,与吕本相继去世。因为家贫,吕原无法将父兄归葬故乡,只好葬于景州,时 常到墓前恸哭。 11.B 项中,《雅》为朝廷之音,《颂》为宗庙之音。 12.A 项中,“皇帝认为二人的才能和官品不相称”错,二人进升官职的原因是皇 帝认为他们现任的两个官职等级相同,不可兼任,原文“品同耳,何相兼为?” 13.①“柄政”,掌握政权,执政,“既”,…以后;“佐”,辅佐;“相得”, 相处。译文:李贤得以恢复官职入阁掌权后,吕原辅佐他。不久,彭时也入阁, 三人相处得很好,十分快乐。 ②“诏”,下诏;“视事”,处理政事;终制,服满三年丧期。译文:六年, (吕原)遭遇母亲丧事,连续三天(或多天)水浆不入口_(或没有喝水)。(皇 帝)下诏让他葬好母亲后即出来处理政事。吕原请求按礼制守孝终了(或:服满 三年丧期),(皇上)不许。 【参考译文】 吕原,字逢原,秀水人。父亲吕嗣芳,任万泉县教谕。兄吕本,任景州训导。 嗣芳年老后,就养于景州,与吕本相继去世。因为家贫,吕原无法将父兄归葬故 乡,只好葬于景州,时常到墓前恸哭。后来,他奉母亲南归,家境更加贫困。知 府黄懋惊奇吕原的文章,把他补为生员,送他入学,后来考中乡试第一名。 正统七年(1442),吕原中进士及第,被授予编修官。十二年,他与侍讲裴 纶等十人一同被选入东阁学习,后来在讲经筵当值。景泰初年,他升为侍讲,与 同学倪谦在文华殿东庑下教小宦官读书。皇上有一天来到,命倪谦讲解《国风》, 吕原讲解《尧典》,他们都受到皇上称赞。皇上问他们是什么官,他们回答说是 中允兼侍讲。皇上说:“二职品级相同,怎么相兼?”进升二人为侍讲学士,兼 中允。不久他又升为左春坊大学士。 天顺初年,他改任通政司右参议,兼侍讲。徐有贞、李贤入狱的第二天,皇 上命吕原入阁参预机务。石亨、曹吉祥弄权,高贵傲慢,却唯独敬重吕原。吕原 朝会时穿着青袍,石亨笑道:“我将为先生换了它。”吕原不答。不久他与岳正 列出石亨、曹吉祥的罪状上奏,但奏疏被扣留。石、曹两人大怒,摘引皇上敕谕中的话,说阁臣诽谤皇上。皇上大怒,坐在便殿上,召他们去问话,厉声说道: “岳正大胆,竟敢这样!吕原素来恭谨,为什么要迎合(阿护)岳正?”岳正被 罢免,吕原得留了下来。李贤得复官入阁掌权后,吕原辅佐他。不久,彭时也入 阁,三人相处得非常好。李贤通达,凡事立行决断。吕原以稳重帮助他,百政得 以妥善处理。这年冬,他升为翰林院学士。 六年(1462),吕原遭母丧,连续三天水浆不入口。诏令他葬好母亲后即出 来理事。吕原请求守孝终制,皇上不许。于是吕原前往景州,挖出父兄的遗骸归 葬。在船上他枕着草垫,因为过度哀伤,原本很胖的身体,这时瘦了下去。到家 后,刚办完丧事他就去世了,终年四十五岁。赠礼部左侍郎,谥文懿。 吕原内刚外和,与世无争。他个性节俭,身无纨绮。他回去时的行装只有皇上赐 给的几件衣服,还分俸禄抚恤宗族和亲戚。 14.D 项,“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在诗中不典型,更谈不上“充满”。 [解题思路]全诗写荷之美,表达的是自己品性的高洁;“结根未得所”表达自己的 怀才不遇;“愿托华池边”表达自己希望得到举荐。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15.[参考答案]作者托物言志,①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 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②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 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 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③对得 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 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每点 2 分,其中思想感情和结合诗 歌分析各 1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A 18.A 19.C (各 3 分)【解析】 17.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 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 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 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 做,形容运用自如。根据语境“绝佳题材与深刻思考的背后,往往是搜肠刮肚的 劳苦与探赜索隐的辛酸。无论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金浑玉,还是沉潜 于生活,以时间磨砺精品”分析,应选“一帆风顺”。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冥思苦想”不能作定语,所以选“呕心沥血”。鸿篇巨 制:规模宏大的著作。长篇累牍:指篇幅很长的文章。“长篇累牍”含有贬义, 此处应选“鸿篇巨制”。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苦。根据语境“整 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又历经几度沉浮”分析可知,应选“苦心孤诣”。故选 A。 18.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 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 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 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B 项,不合逻辑,将“要面对长时间的冷清孤 寂”和“需要备尝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位置颠倒。C 项,成分残缺,在“需要” 后加“备尝”。D 项,成分残缺,在“要”和“长时间”之间加“面对”。故选 A。 19.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 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 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 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括号前 面的内容“以前半生_________为墨”分析,为陈述句式结构,根据“以”分析, 排除 A 项、D 项。B 项,句式和前句不一致。故选 C。 20.①那么,垃圾分类的好处有哪些呢? ②二是将有害垃坡分类出来 ③普及环保与垃圾分类的知识(每句 2 分)【解析】①处根据文段核心话题“垃圾分类”和后文中讲到的四个方面的积极作 用,可见此处应填“垃圾分类的好处(益处)有哪些”;②处根据分号前的“一是 将……单独分类”和后文“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 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内容可知此处应填“二是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③ 处根据下文中“提升全社会对坏卫行业的认知”,可以推出此处应填“普及环保与 垃圾分类的知识”。 21.内容完整,语句流畅,情感真挚。 22: 参考标题: 《致敬“逆行者”》 《最美“逆行者”》 《千里驰援,可歌可泣》(选择②④) 《同胞一心,其利断金》(选择④⑤) 《抗击疫情,不做旁观者》 《坚守脚下的土地》 《我们在,武汉就在》 《疫情面前,没有人能独善其身》(选择③⑤) 《哪里有疫情,哪里有医者》 《你们是城市的卫士》(选择③④) 《医者仁心,可歌可泣》 《他们不仅是天使,还是战士》(选择②③④) 《万众一心,何惧疫情?》 《内外齐心,武汉挺住》 《相信人民的力量》(选择③④⑤) 《多难兴邦,共克时艰》(选择①⑤⑥) 《有国家做后盾,一定打赢战“疫”》 《相信国家,我们能赢》 《以制度优势抗击疫情》(选择⑥①)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