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复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复习题.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复习题》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复习题》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尊称为“亚圣”,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后人把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体裁:语录体散文。‎ ‎3.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4.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 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20)[是]这 (21)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通假字 ‎  畔,通:"叛",背叛。‎ 译文:‎ ‎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问题:‎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论证思路: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先选取进攻方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再选防御方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论证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然后类推到治国也需要人和,欲得“人和”‎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必先要“得道”。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本文结构:总分总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有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 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的逻辑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环环相扣,所以不能颠倒。‎ 4. 本文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5. 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是借论战来阐明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富贵不能淫 ‎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惧:害怕。 安居:安静。 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这个。 焉:怎么,哪里。 子:你。 未学:没有学。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 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父亲开导他。命:教导、训诲。 母命之:母亲给予训导。 嫁:出嫁。 往:去,到。 戒:告诫。 女(rǔ):同“汝”,你。 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当心,谨慎。 违:违背。 乱:扰乱。 夫子: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以:把。 顺:顺从。 为:作为。 正:准则,标准。 道:道路 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居所,住宅。 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立:站,站立。 正:正大。 大道:光明的大道。 得:实现。 志:志向。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独:独自。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道:原则,行为准则。 淫:惑乱,迷惑。这里使动用法,使......迷惑。 移:改变,动摇。使动用法,使....动摇。 屈:屈服。使动用法。使....屈服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停熄,天下就会太平。”‎ 孟子说:“‎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妾妇之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问题:‎ ‎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艺顺从诸侯意愿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大丈夫。‎ 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3.“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 ‎4.怎样才能做到大丈夫之道呢?‎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立身处世态度)‎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品德操守)‎ ‎5.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举例 ‎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发:起,指任用。 举:被选拔。 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畎,田间水渠。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士:狱官。 市:集市,市场。 故:所以。 任:责任,担子。 是:代词,这,这些。 必:一定。 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心志:意志。 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 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不顺。乱,错乱。 所为:所行。 所以:通过那样的方法来……)。 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曾益:增加。曾,通“增”。 益,增加 能:才干。 恒:常常,总是 过:犯过错。 困于心:心中有困惑。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征验,表现。色,颜面,面色。‎ 而后喻: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了解,明白。 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bì)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 恒:常常。 亡:灭亡。 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辅佐。 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坚韧。这里作“使(他的性格)坚韧”。‎ 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瓦匠之中被起用,胶鬲从鱼盐贩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行为颠倒错乱,所行不顺,用这样的方法,使其性格坚韧,增加其原本没有的能力。‎ ‎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死亡。‎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第一段例举六个人共同的特点 是什么?举例子的用意是?‎ ‎(1)都出身都卑微 (2)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 ‎ ‎(3)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这些例子,证明:磨难造就人才,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有所作为,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这是从造就人才说的,要证明,生于忧患这个分论点。这是正面论证。‎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4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5. 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6.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7.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心理、身体、生活境遇。‎ ‎(生活、思想、行为)‎ 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8哪句话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的,这样做的好处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人恒过……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 ‎(2)”入则……国恒亡”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无内忧外患,国家灭亡)。‎ 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9.本文的论证思路: 孟子首先通过举例论证,列举六位历史著名人物事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却在经受艰苦磨练后,终于成就不平凡事业。据此事实,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另一方面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总结了成就人才的主客观因素。接着由个人到国家,提出国家如果没有严格执法、敢于直谏的臣子,没有实力相近之国并存、威慑,那么国君就会耽于享乐。自然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补充一些论据: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韩非囚秦,《说难》、《弧愤》,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