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共8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基础百花园(39 分)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4.5 分) 狞(níng líng)笑 搁(gē gé)板 势不可当(dāng dǎng) 保佑(yòu ròu) 寡(guǎ gǎ)妇 蜷(quán  juǎn)缩 咔嚓(cā chā) 后备役(yì yù) 缝(féng fèng)缝补补 二、正确读写词语。(8 分) shēn yín   fèi huà    liú tǎng    jiū zhù (    )   (    )   (    )   (    ) zhòu méi  xiōnɡ yǒnɡ   jiàn qǐ    xī miè (    )   (    )   (    )   (    ) 三、照样子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5 分) 包{泡 (水泡) (    )     曹{(    ) (    ) 敖{(    ) (    ) 四、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4 分) 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 2.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 3.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 边!”(    ) 4.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五、仿写词语。(4.5 分)1.忐忑不安:____ ____不____  ____ ____不____    ____ ____不____ 2.不假思索:不____ ____ ____ 不____ ____ ____ 不____ ____ ____ 3.跌跌撞撞: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8 分) 宁可……也不……  不但……而且……   尽管……还是……  既……又…… 桑娜(    )从早到晚地干活,(    )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她 (    )关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对西蒙一家也很同情。她 看到西蒙死了,(    )自己受苦受累,(    )让西蒙的孩子受罪。 她真是一个(    )勤劳(    )善良的人。 七、按要求写句子。(5 分) 1.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很凶。(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 样做不可。(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训练营(16 分) 八、日积月累。(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______________。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回 乡 偶 书 》 这 首 诗 是 ________ 代 诗 人 ________ 写 的 。 从 “________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我”回家乡时已经年迈。 九、理解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记叙了穷人 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 2.由桑娜害怕丈夫不同意收养两个孩子可知,渔夫只顾自己,不为别 人着想。(  ) 3.《桥》一文中的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 4.《在柏林》是一篇短篇小说,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的伤害以及作者对 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 5.“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 逼近”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 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 十、主题链接:最让我感动的人物形象。(5 分)提示:最近的阅读中,哪个人物形象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展示台(45 分) 十一、课内阅读。(8 分)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 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 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 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①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 要抓住什么似(   )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 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 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②显然,母亲在临 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孩子呼吸均(     )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 1.在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2 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分) 显然(   ) 均匀(   ) 宁静(   ) 蜷缩(   ) 3.按提示将这一段分为三层,在文中用“‖”标出。屋内环境——西蒙 ——两个孩子。(2 分) 4.读文中两处画“____”的句子,体会句意,回答问题。(2 分) (1)读画线句①,想一想,西蒙想要抓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画线句②的描写,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外阅读。(12 分) 一天,一个叫霍华德·凯利的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 户地推销商品。饥寒交迫的他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于是他决定 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然而,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 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 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 应该付多少钱?” 年轻女子微笑着回答 一分钱也不用付 我妈妈教导我 施以 爱心 不图回报 男孩说 那么 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说完,霍华德·凯利就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不仅浑身是劲儿,而 且更加相信这个世界。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 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由专家会诊治疗。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 利医生也参加了医疗会诊。当他看到病人生活的那个城镇的名字时, 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海。他马上起身直奔她的病房。 身穿手术服的凯利医生来到病房,一眼就认出了恩人。回到会诊 室后,他决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她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这 个对自己有恩的病人。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 送到他那里,他看了一下,便在通知单的旁边留下一行字。当医药费 通知单送到她的病房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 费她整个余生来偿还。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 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已付:一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喜悦的泪水溢出了她的眼眶,她深信爱已通过人类的心灵和双手 传播了。 1.根据故事内容给短文拟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在第三段的方框里加上标点。(3 分) 3.凯利医生在医药费通知单上写“一杯牛奶”表达了什么意思?在正 确的说法后打“√”。(1 分) (1)告诉患者,凯利就是当年接受过她那杯牛奶的小男孩。(   ) (2)凯利付医药费是对当年那一杯牛奶的回报。(   ) (3)当年的那一杯牛奶所表现出的爱心与现在的医药费一样,是昂贵的。 (   ) (4)对于富有的凯利而言,医药费就像一杯牛奶那样,不算什么。(   ) 4.短文写了两个故事,请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4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通过写这样的故事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习作展示。(25 分) 题目: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要求:①记叙一个故事,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也可以虚构。 ②注意题目要在文章中得到照应。 ③500 字左右。第四单元 达标检测卷 一、níng√ gē√ dāng√ yòu√ guǎ√ quán√ chā√ yì√ féng√ 二、呻吟 废话 流淌 揪住 皱眉 汹涌 溅起 熄灭 三、示例:咆 咆哮 糟 糟糕 遭 遭遇 熬 熬夜 傲 骄傲 四、1.干燥 2.瘦弱  3.清脆 4.快乐 五、示例:1.自 强 息 处 变 惊 坐 怀 乱 2.约 而 同 由 自 主 速 之 客 3.兢 兢 业 业 熙 熙 攘 攘 洋 洋 洒 洒 六、尽管 还是 不但 而且 宁可 也不 既 又 七、1.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怎能不感到心惊肉跳呢? 2.示例: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3.桑娜补破帆。 4.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 一定得这样做。 5.他说,那位可怜的夫人就是他的妻子。 八、1.少小离家老大回 鬓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 2.唐 贺知章 鬓毛衰九、1.√ 2.× 3.√ 4.× 5.√ 十、示例:最让我感动的是孙家栋,他是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 总设计师,在他的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 器的三分之一,他少年勤学,青年担纲,是国家的栋梁。 十一、1.shì jūn 2.示例:明显 匀称 寂静 收缩 3.……阴冷。‖……垂下来。‖……香甜。 4.(1)西蒙想要抓住的是两个孩子的命运。在自己即将离开人世时, 两个孩子是她放心不下的。她无力决定两个孩子的归属与未来。 (2)我体会到西蒙是一个善良的母亲,她为两个孩子付出了最后的 母爱,令人感动。 十二、1.示例:一杯牛奶的回报 2.: “ 。 , , 。 ” : “ , ! ” 3.(1)√ (2)√ (3)√ 4.(1)当年,贫穷的小凯利饥寒交迫,年轻女子给了他一杯牛奶, 不图回报。 (2)凯利医生认出了当年给他一杯牛奶的那位女子,为她成功做了 手术,并付了医药费。 5.示例:作者是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充满爱心,爱心是可 以传递的,也是可以得到回报的。 十三、思路点拨:可以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也可以虚构一个故事,无论是真事还是虚构的故事,都要以“爱”为主题,把这份特别 的爱写清楚、具体,注意抓住事情的经过来写,最后可照应题目,深 化主题。 例文略。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