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1白鹭课外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五上语文1白鹭课外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类文阅读-1 白 鹭 春天的黄鹂(节选)‎ 刘学刚 黄鹂,单是汉字,就已构成视觉上的灿烂了;单是音节,就已充满听觉上的(宛 婉)转了。“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古远的诗句就在枝条上翠绿着。面对此情此景,谁不耳聪目明?‎ 仿佛凤凰栖于碧梧,仙鹤止于高松,( )春天里的翠柳,( )能展现黄鹂的全部美丽。鸟是树金黄的心跳,树是鸟翠绿的羽毛。黄鹂鸣于翠柳,是鸟在其中生命得以辉煌、人在其中心情得以超然的一种极(致 至)。黄鹂就这么一叫,天就澄明了,地就碧绿了,人就轻松了。‎ 那是春天里一(副 幅)最美丽的画面:黄鹂早早醒来了,柳树早早就站在等待里,谁都不想辜负这明媚的春光。尽管这个春天来得太晚太晚,这是盛唐的秩序被打乱后第一个色彩(清 青)丽的春天。让花草落泪去。让马蹄纷乱去。蜀中的天堑之险,应该把喧嚣挡在外面的。浣花溪畔,有花便是韵脚,有水定在吟咏。‎ 那一刻,诗圣走在黄鹂的歌里,黄鹂歌在诗圣的诗里。“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其中的一个,便是诗圣自己了。看着一行深受鼓舞的白鹭,诗圣把耳朵望成了八方。黄鹂唱着,诗圣吟着,两个黄鹂奏出千年不去的绝响。‎ ‎(选自《牛城晚报》2009.03.13)‎ ‎1.用“√”画出文中括号中正确的字。‎ ‎2.“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诗圣 的《绝句》,请将这句诗补全 。‎ ‎3.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造句。‎ ‎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的内容。‎ ‎ ‎ ‎【参考答案】‎ ‎1.婉 致 幅 清 ‎2.杜甫 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只有……才…… 示例:朋友之间,只有相互体谅,才能搞好团结。‎ ‎4.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黄鹂的鸣叫抑扬动听。‎ 杜 鹃(节选)‎ ‎ 郭沫若 杜鹃,敝(bì pì)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báo bó)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héng hèng)而残忍。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bǔ fǔ)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选自《郭沫若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选择文章括号中正确的读音,画“√”。‎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四字词语。‎ ‎(1)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2)因饥饿寒冷而哭啼,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 ‎(3)名声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省略没有说完的内容。‎ B.省略同类词语。‎ C.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 D.表示事物或道理的多项列举。‎ ‎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受到国民党的迫害避居日本。文章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文章写到杜鹃凶狠残暴的情景和莺辛苦哺育雏鹃受欺而不自知,实际上分别隐喻了什么?‎ ‎ ‎ ‎5.文章最后一段,先写“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的标本”,又说“杜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这段话包含了哪两方面的意思?‎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 ‎ ‎【参考答案】‎ ‎1.bì bó hèng bǔ ‎2.欺世盗名 啼饥号寒 名实不符 ‎3.A ‎4.杜鹃凶狠残暴的情景隐喻国民党,莺辛苦哺育雏鹃受欺而不自知隐喻受欺骗受蒙蔽的人民群众。‎ ‎5.杜鹃虽然被人误认作佳人、志士,但自己并没有欺世盗名的动机,言外之意是国民党统治者信口雌黄的反动宣传,包藏着欺世盗名的祸心。人们对并无欺世盗名之心的杜鹃都产生误解,那么在善于做反动宣传、欺世盗名的国民党面前就更容易受欺骗受蒙蔽了。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