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试卷卷(共6套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2分)‎ A.确凿(záo)  桑椹(shèn)  珊瑚(shuān)  收敛(liǎn)‎ B.秕谷(bǐ) 蝉蜕(duì) 盔甲(kuī) 锡箔(bó)‎ C.皂荚(jiá) 感慨(kǎi) 疲倦(pí) 渊博(yuān)‎ D.奥秘(ào) 书塾(shǔ) 淋漓(lín) 缝制(fénɡ)‎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轻捷 云霄 鉴赏 倜傥 B.狡猾 牵挂 暖和 依恋 C.搓捻 激荡 企盼 拼凑 D.羞惭 淀开 绅士 质朴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2分)‎ A.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 B.上语文课时,同学们放开喉咙读书,真是人声鼎沸。‎ C.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D.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本人愿意洗耳恭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C )(2分)‎ A.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6.古诗词默写。(5分)‎ ‎(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慨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名著填空。(2分)‎ 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这四篇作品不属于该散文集的是《故乡》。‎ ‎8.综合性学习。(8分)‎ 6‎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词。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 ‎(1)拟写标语。(2分)‎ 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读经典书,做文明人__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 ‎(2)广告陷阱。(4分)‎ 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俗语,取其谐音换新意,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 ‎①淋浴器——随心所浴(浴—欲) ②咳嗽药——咳不容缓(咳—刻)‎ ‎③洗衣机——爱不湿手(湿—释) ④蚊香——默默无蚊(蚊—闻)‎ ‎(3)赏评广告。(2分)‎ 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请你赏评下面广告(任选一则):‎ ‎①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②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示例一: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句式工整流畅,“一小步”和“一大步”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计,有很强的警示效果。示例二:运用拟人手法。滴滴答答的水声,提醒你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情趣盎然,易于接受。(指出手法并品析,意近即可。)‎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9.填空。(2分)‎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 6‎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我 )‎ ‎(3)人不堪其忧( 能忍受 )‎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于此,在其中 )‎ ‎11.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D )(2分)‎ A.曲肱而枕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温故而知新 D.人不知而不愠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3.课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类:A.学习态度,B.学习方法,C.道德修养。说说下列句子各属哪一类。(3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 )‎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 )‎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 ‎14.请你就第九章谈谈你的体会。(2分)‎ 示例:孔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二)(15分)‎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 6‎ 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15.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2分)‎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蒙眬欲睡的状态。‎ 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16.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2分)‎ ‎17.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4分)‎ ‎(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18.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4分)‎ ‎(1)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 ‎(2)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19.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三)(13分)‎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 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画的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我慢慢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他没有来。后来得知他因害怕父亲打他而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6‎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 ‎⑪“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有空就到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⑫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好几张奖状端端地贴在墙上。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⑬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得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⑭“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说道。‎ ‎⑮“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学习,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职业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⑯“我会的,没问题。”他爽快地答应了。‎ ‎⑰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我也该走了。”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⑱“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⑲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灯光掩映的路上,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从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B.第②段到第⑧段,文章设置了两个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有一定的悬念,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组织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D.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 ‎【解析】A项对潘小锋的性格分析不准确,不是“自私、不关心集体”;B项第②段到第⑧段的内容不是悬念;D项对“潘小锋的父亲”形象的概括不正确。‎ ‎21.阅读全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①课堂上窃笑搅起的波浪让“我”怒火中烧,_说明“我”是一个比较急躁的老师。②放学看了那张画后,平息了自己的怒气,说明“我”是一个能发现学生优点的老师。③亲自家访,_说明“我”是一个注重了解实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老师。④鼓励潘小锋发挥特长,_说明“我”是一个善于鼓励、引导学生的老师。‎ ‎22.文章第⑫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答。(3分)‎ 细节描写。照应前文“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为后文写“小星星”做铺垫。‎ ‎23.小说以“最小的星星也闪光”作标题有何妙处?作用是什么?请简答。(4分)‎ 6‎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②设置悬念,_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每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微光的不起眼的小星星。‎ 三、作文(50分)‎ ‎24.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们感恩老师,因为人生的路上,老师默默引领我们前行。‎ 请以《感恩老师》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