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练习(共33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春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练习(共33套新人教版)》 共有 3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基 础 巩 固 一、单项选择题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B )‎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荒漠主要分两种类型: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的热带荒漠和分布于大陆内部地区的温带荒漠。‎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 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 )‎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CO2排放量增多 ‎【解析】 气候的异常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乱垦滥伐等都可能导致荒漠化。‎ ‎3.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 C )‎ A.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 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 C.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 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解析】 ‎ 7‎ 我国西北地区因距海远,降水少而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且由沿海到内陆地带性差异明显;受高原山地的阻挡,加剧了干旱,风力强劲,河流欠发育,多内流河,沙漠、戈壁广布。‎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填洼是降雨或融水产生的充填、滞蓄于地面坑洼的现象,是径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损失项。充填坑洼的水量称填洼量,最终耗于下渗、蒸发和地下水的补给。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不同耕作措施地表最大填洼量随坡度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 ‎4.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最大的是( A )‎ A.等高条播 B.人工锄耕 C.等高犁耕 D.平整坡 ‎5.在同一坡度下,造成该地地表填洼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D )‎ A.降水强度 B.风速大小 C.土壤结构 D.地表糙度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等高条播、人工锄耕、等高犁耕、平整坡。第5题,图示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的地表填洼量不同,则根源在于不同耕作措施带来的影响不同。不同耕作措施下地表的平整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而降水强度、风速大小、土壤结构受耕作措施影响较小。故地表糙度是造成地表填洼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6~8题。‎ ‎6.该固定沙丘( C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7.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B )‎ 7‎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8.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D )‎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总体而言,该地5-9月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大而增高,①正确、②错误;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较高,③正确、④错误。第7题,毛乌素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6-8月(北半球夏季)气温较高,蒸腾量较大,造成土壤含水量较低;冬半年的风速较大,降水较少。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第8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也就是说基本不存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毛乌素沙漠南缘适合自然演化。‎ 二、综合题 ‎9.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c、d。(填选项字母)‎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③、⑤(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答案】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解析】 ‎ 7‎ 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属于季风区,暴雨发生的频率较高,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植被覆盖少、山地地形等都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条件。第(2)题,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的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第(3)题,根据图中各序号的位置和黄河、长江流域的范围做出选择,①工程位于西北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第(4)题,④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①地的河西走廊地区位于祁连山北麓,地形较为平坦,但气候干旱,降水少。‎ 能 力 提 升 一、单项选择题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下图所示)。该地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回答1~3题。‎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来防沙、治沙,主要是因为( B )‎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迎风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解析】 采用麦草方格可以增加地面粗糙度,从而降低风速,减轻沙丘迎风面风沙侵蚀。‎ ‎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 A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 ‎【解析】 在该处绿洲附近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而出现土地盐碱化。‎ ‎3.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D )‎ 7‎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解析】 沙漠景观、麦草方格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对东部民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又有利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读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完成4~5题。‎ ‎4.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B )‎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农垦 ④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碱化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5.科尔沁沙地“沙绿民富”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 )‎ A.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B.沙地边缘构建乔、灌、草防护带 C.配套排灌设施,合理引用水资源 D.推广沙地植被恢复配套技术 ‎【解析】 第4题,科尔沁沙地位于农牧过渡地带,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和过度放牧。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短时间内冰雪融水会增加,但蒸发越旺盛,会越干旱,加重荒漠化,故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导致“沙绿民富”。‎ ‎(2018·安徽百校模拟)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完成6~8题。‎ 7‎ ‎6.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C )‎ A.海拔、降水量 B.土质、地形 C.降水量、地形 D.风力、海拔 ‎7.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 B )‎ A.甲 B.乙 ‎ C.丙 D.丁 ‎8.为防治土壤侵蚀,甲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B )‎ ‎①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②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减轻水土流失 ③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 ④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6题,图中甲地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大于丁地,结合丁位于德干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少,以及甲位于山地迎风坡而降水量大等知识,可判断答案。第7题,土壤侵蚀危害程度与侵蚀强度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关,图中乙地土壤侵蚀强度小于甲,大于丙、丁;但乙位于恒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地区是印度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故乙地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第8题,甲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大,为山地地形,降水量大,故可采取②③两项措施防治土壤侵蚀。‎ 二、综合题 ‎9.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世纪60年代至今,新疆塔里木河首次出现连续43个月不断流奇观,极大改善了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这是塔里木河管理局自2000年起实施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采取一系列治理举措的结果。‎ 7‎ ‎(1)说出塔里木盆地沼泽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2)新疆塔里木河首次出现连续43个月不断流奇观,试说出其流域管理局可能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3)甲处山麓地带还有部分荒地,有人建议开垦为耕地,你是否同意?说明理由。‎ ‎【答案】 (1)特征: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北岸,干支流交汇处附近区域。成因:该区域有河流流经,夏秋季节河流泛滥带来充足水源;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2)加强流域内上中下游的水量统一调度管理;改善水利基础设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等。(答出3点即可)‎ ‎(3)同意。理由:该地区地处山麓,冰川融水多,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土层较深厚,有宜垦荒地。‎ 不同意。理由:该地区生态脆弱,开垦荒地,可能破坏生态平衡;该地区本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开垦荒地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解析】 第(1)题,仔细读图,可以发现塔里木盆地的沼泽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的北岸,干支流交汇处附近区域;由于该区域有河流流经,夏秋季节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泛滥,给沼泽带来充足水源;干支流交汇处附近区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形成沼泽。第(2)题,实现新疆塔里木河首次出现连续43个月不断流,其措施要加强流域内上中下游的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增加水利投资,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植树种草,增强涵养水源的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等。第(3)题,本题为开放式问题,要求观点与理由的统一,只要理由能够支持观点即可。同意荒地开垦为耕地。理由:该处荒地位于山麓地带,冰川融水多,有丰富的灌溉水源;位于冲积扇平原地区,土层较深厚,有宜垦荒地。不同意荒地开垦为耕地。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开垦荒地,可能破坏生态平衡;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且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开垦荒地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