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共21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共21套)》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8化学中考题分类汇编之酸和碱 ‎1.(2018广州)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H2OB.NaHCO3C.Ca(OH)2D.H3BO3‎ ‎【答案】C ‎【解析】H2O属于氧化物;NaHCO3属于盐;Ca(OH)2属于碱;H3BO3属于酸。故选C。‎ ‎2.(2018重庆A)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答案】B ‎【解析】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加水稀释食醋,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pH变大;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醋酸属于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铝是活泼金属,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铝和氢气,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故选B。‎ ‎3.(2018北京)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油污净(12~13)B.西瓜汁(5~6)‎ C.洁厕灵(1~2)D.橘子汁(3~4)‎ 答案:A 解析:pH>7即呈现出碱性,故应选择A答案。‎ ‎4.(2018邵阳)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 物质 血浆 唾液 胃液 尿液 pH ‎7.35~7.45‎ ‎6.6~7.1‎ ‎0.9~1.5‎ ‎4.7~8.4‎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浆B.唾液C.胃液D.尿液 ‎【答案】C ‎【解析】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胃液的pH最小,胃液酸性最强。故选C。‎ 9‎ ‎5.(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FeB.CO2C.Fe2O3D.NaCl 答案:B 解析:NaOH物质分类属碱,碱的化学性质有四点,其中一点是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选择B。‎ ‎6.(2018天津)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B.唾液6.6~7.1C.尿液4.7~8.4D.胰液7.5~8.0‎ ‎【答案】A ‎【解析】pH值越小,酸性越强,故选A。‎ ‎7.(2018广州)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A.厕所清洁剂pH=1B.牙膏pH=8C.肥皂pH=10D.炉具清洁剂pH=13‎ ‎【答案】D ‎【解析】碱性溶液的pH大于7,pH越大碱性越强。炉具清洁剂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D。‎ ‎8.(2018广东)下列水果中酸度最强的是 A.菠萝pH=4.1B.木瓜pH-5.5‎ C.草莓pH=3.2D.柠檬pH=2.3‎ ‎【答案】D ‎【解析】pH越小,酸性越强。2.3<3.1<4.1<5.5。故选D。‎ ‎9.(2018衡阳)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B物质是二氧化碳。‎ ‎(2)A与B的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9‎ 解析:E是常见的溶剂,故E是水,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D是二氧化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故C是氢氧化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硫酸,故B是硫酸,因此A是氧化铁,带入图示,推断合理;‎ ‎(1)B是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2)A是氧化铁,B是硫酸,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会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成黄色,故填: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3)C是氢氧化钠,D是二氧化碳,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填:2NaOH+CO2═Na2CO3+H2O。‎ ‎10.(2018娄底)分析、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同学们根据下面微观粒子反应(在水式溶液中进行反应,水分子已省略)示意图,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1、图2、图3任写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任选一个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在图1中,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3)请你认真分析图1、图2、图3,从微观角度说明该反应类型发生反应的实质离子结合生成了生成了水或气体或沉淀。‎ 解析:(1)在图1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 9‎ 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图1中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3)由图1、图2、图3发生的反应可知,上述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离子结合生成了生成了水或气体或沉淀。‎ 故答为:(1)NaOH+HCl═NaCl+H2O复分解;(2)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3)离子结合生成了生成了水或气体或沉淀。‎ ‎11.(2018岳阳)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体且玻璃瓶塞打不开,这一情况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瓶口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找资料】(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试剂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 ‎(2)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3)硅酸钠(Na2SiO3)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能与强酸反应,如:Na2SiO3+2HCl=2NaCl+H2SiO3↓(白色);‎ 硅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SiO3+CaCl2=2NaCl+CaSiO3↓(白色)。‎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Ⅰ.硅酸钠;‎ Ⅱ.硅酸钠和碳酸钠;‎ Ⅲ.硅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形成样品溶液,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并相互评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与评价 第1组 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 同学们认为猜想①Ⅰ不成立;写出生成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第2组 第一步 产生白色沉淀 第1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 9‎ 第二部 ‎③酚酞溶液不变色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II成立。‎ ‎【反思交流】‎ ‎(1)有同学认为,第2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④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钠溶液必项密封保存,且试剂瓶只能用橡胶塞。‎ 解析:【实验探究】‎ 有气泡冒出,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与评价 第1组 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 同学们认为猜想Ⅰ不成立;写出生成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第2组 第一步 产生白色沉淀 第1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 第二部 ‎③酚酞溶液不变色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II成立。‎ ‎【反思交流】‎ ‎(1)有同学认为,第2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 故填: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 ‎12.(2018陕西)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9‎ ‎【实验步骤】‎ I.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 II.打开K1,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 III.打开K2,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 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探究环节 甲组的探究 乙组的探究 ‎[提出问题]‎ 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 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和NaOH 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 ‎[实验验证]‎ 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______,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 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___7,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实验步骤]中的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答案】(1).(甲组)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2).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3).≤(或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