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共5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1 《庄子》二则 文章主旨 ‎《北冥有鱼》通过鲲鹏变化和鹏飞南冥两个故事,说明鲲鹏虽然体形巨大,表面看起来自由自在,但仍需借助风的力量才能腾空而起,它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以此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阐述作者无所依凭的人生观。‎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辩论的巧妙,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结构图示 ‎ ‎ 重难解读 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①妙在换角度思考问题。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而庄子却说惠子知道自己是知鱼之乐的,可以说是故意扭曲了惠子的原意。②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言在逻辑上回避矛盾的机敏。‎ ‎1.请把下面的词语工整、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 北  冥     鲲  鹏     濠  梁     鲦  鱼 ‎ ‎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huán)  ‎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háo) ‎ D.鲦鱼出游从容(tiáo)‎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5‎ A.《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B.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完备)‎ D.请循其本(循环)‎ ‎4.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安知鱼之乐 D.子之不知鱼之乐 ‎5.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1)庄 子 与 惠 子 游 于 濠 梁 之 上 ‎(2)安 知 鱼 之 乐 ‎(3)其 翼 若 垂 天 之 云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论辩。‎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课内精读 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安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循其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鲦鱼出游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庄子和惠子辩论的焦点是什么?辩论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庄周贷粟①‎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②。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③,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注] ①贷粟:借粮食。粟,谷子,泛指粮食。②监河侯:官名。③邑金:封地的赋税。邑,城市,亦为县的别称。④波臣:水族中的臣民。此为鲋鱼自称。‎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借)‎ B.庄周忿然作色曰(生气的样子)‎ C.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游玩)‎ D.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店铺、市场)‎ ‎13.对下面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而 之 A.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B.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C.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周 昨 来 有 中 道 而 呼 者 周 顾 视 车 辙 中 有 鲋 鱼 焉 ‎16.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4分)(  )‎ A.庄子因家贫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很大方,答应收得赋税后借给他三百金。‎ B.粮对于庄子、水对于鲋鱼,都是赖以生存的急需品,虽少但可活命。监河侯对于庄子的远赐等于见死不救。‎ C.这篇寓言构思精巧,寓言中引寓言,故事中套故事,于俗事中见深理。‎ D.在人物刻画上,监河侯的虚伪跃然纸上。‎ 5‎ ‎17.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在,他的文章想象奇特,变化多端,且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的语言有很大影响。请从下面的故事中选择一则,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及寓意。‎ 望洋兴叹 庖丁解牛 邯郸学步 庄周梦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于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你是如何看待的?可以搜集庄子和惠子的资料后阐述观点。(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教 师 详 解 详 析 ‎1.略。‎ ‎2.[解析] A “抟”应读“tuán”。‎ ‎3.[解析] D “循”的意思是“追溯”。‎ ‎4.[解析] C C项中的“之”是“的”的意思,其余三项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5.(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 ‎(3)其翼/若垂天之云 ‎6.(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 ‎(2)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3)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4)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7.[解析] C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 ‎8.(1)怎么。(2)本原。(3)安闲自由。‎ ‎9.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以不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10.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11.焦点: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原因: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两人立场的不同——庄子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中的美;惠子重视逻辑推理,认为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理状态。‎ ‎12.[解析] C “游”的意思是“游说”。‎ ‎13.[解析] C 两个“而”都是表顺承的连词。第一个“之”是代词,代“鲋鱼”;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的”。‎ ‎14.您能有一点儿水使我活下去吗?‎ ‎15.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16.A ‎[参考译文] ‎ 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将得到封邑内的赋税,(得到后)将借给您三百金,好吗?”庄周听后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看车辙,其中有一条鲋鱼。我问它说:‘鲋鱼,来吧!你是干什么的?’(它)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您能有一点儿水使我活下去吗?’我说:‘行,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平时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点儿水就能活下去,您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 ‎17.(示例)庖丁解牛:一个厨师为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儿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宰牛已经十九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顺着牛体的天然纹理来宰牛,自然游刃有余。后来常用“庖丁解牛”来比喻技艺熟练,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18.示例: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态度,将主观感受投射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