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幕府统治与锁国政策。
2.知道倒幕运动。
3.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4.正确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二、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倒幕运动的原因。
三、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
19世纪中期,日本和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面对民族危机 ,日本采取了什么对策?为什么日本不但没有沦为殖民地,反而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目标导学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材料展示: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传播。
提问: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处于怎样的社会状况?
提示:当时日本社会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纷纷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另一方面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越不满。同时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武士,也因自己经济情况的日益恶化,对现实不满情绪增加。阶级矛盾尖锐。
2.多媒体出示有关“幕府统治”的史料和幕府禁令
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得出结论:日本是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国家,而幕府是封建势力的总代表。
3
3.多媒体展示黑船事件图片和资料:
1853 年,美国司令官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出现在扼守江户湾要冲的浦贺近海,在武力威逼之下,面对美军的强硬态度,第二年,日本幕府只好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神奈川条约》和《下田条约》。
这是锁国以来,外国军人首次踏上日本国土,从此打开了日本的大门。西方列强风闻日本开国,纷纷来到日本强行与其签订各自的不平等条约。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目标导学二:倒幕运动
多媒体展示倒幕运动的材料
1.背景:
日本经济受到冲击的表现与影响
2. 经过
师讲述倒幕运动的过程。
1867年,以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为首的改革派,从年幼的天皇手中得到了讨伐幕府的密诏。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迫于形势,假意把政权还给天皇,却不肯交出兵权和领地。第二年,讨伐幕府的武装有京都附近的战斗中,战胜幕府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幕府统治被推翻。1869年明治天皇从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
目标导学三:明治维新
1.阅读教材P15—16内容,概括明治维新的内容,思考这些措施如何化解了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的?
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②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③经济方面: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的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④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3.明治维新成功原因
(1)从背景上看: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2)从准备过程看: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的支持;
(3)从内容上看: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4)从国际环境看:19世纪中期日本又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4.明治维新影响
3
(1)积极: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日本改变落后的面貌,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明治维新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资产阶级侵略扩张的贪婪欲望和传统武士阶层的冒险主义结合,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中国和整个亚洲带来了灾难。
四、课堂总结
1.19世纪中期,统治日本的是:德川幕府
2.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实行的政策是:锁国政策
3.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国家是:美国
4.倒幕派发动政变,支持哪个天皇亲政? 睦仁天皇
5.幕府统治结束在何时?1868年
6.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 东京
7.日本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是:1868年
8.使日本迅速走了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明治维新
9.与日本类似,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俄国
板书设计
第4课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和锁国时代
1、德川幕府
2、锁国时代
二、倒幕运动
1、原因
2、人物
3、过程
三、明治维新
1、时间
2、内容
3、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