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1.2俄国的改革课件学案试题(共8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九年级历史下册1.2俄国的改革课件学案试题(共8套新人教版)》 共有 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九年级下册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 城市。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 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 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 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 心。你知道圣彼得堡的由来 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 课 俄国的改革。预习目标 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重大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2.知道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概况; 3.认识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对俄国发展的作用。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672.5.30~1725.2.8 俄国沙皇 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沙皇(1682~1725), 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 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继位后积 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 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 权制。继而发动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 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一、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 农奴使用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农奴只有使用权,可 以世代相传,封建主可以没收农奴的份地。农奴有自己的生 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缴纳人头税、结婚 税、财产继承税。农奴还要向封建主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 的实物作为地租。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 转赠。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背景: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 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农奴、农民、奴隶区别   农奴:封建社会中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 主的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 何政治权利,处于社会最底层。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 制的人。   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也有属于自己的私有土地, 人身比较自由。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 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 发展经济、推广学校教育。 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 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消极:保留了农奴制,走上了扩张道路。 自上而下的封建农奴制改革。 目的: 内容: 影响: 性质: 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讨论:如何评价彼得一世? (是“暴君”还是“大帝”?请用史实说明)      (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 主要成就: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 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俄国跟 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俄国强大的基 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 政治家。 其主要局限性: (1)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2)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 (3)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 (4)改革加重农奴的负担。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 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 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 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二、废除农奴制 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 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 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 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 了农奴制,为俄罗斯在19世纪后半期的 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 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制改造为君 主立宪制的改革计划。然而他的遇刺却 打断了俄罗斯的政治改革进程,此后俄 罗斯帝国基本上丧失了进行政治改革的 历史机遇。 人物扫描 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军事上: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唯有变革才能自救。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唯有变革才能自救。主观上: 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 矛盾激化。矛盾激化。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 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 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处的 价格高出当时的地价。 劳动中的农奴沙皇政府实行的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性质: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 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改革 (农奴制改革) 时间 领导者 内容 性质 影响 彼得一世 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 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 1689年 自上而下的封建农奴制的改革。 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 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 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解放”农奴;赎买 份地。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 展的道路。 本课小节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适时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我们要坚持改革不动摇,支持、拥护改革。 学习思考再见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