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1.2俄国的改革课件学案试题(共8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九年级历史下册1.2俄国的改革课件学案试题(共8套新人教版)》 共有 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九年级下册 17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或改革,促进了经济的 迅速发展。而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大 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俄国的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 上而下的改革。 他们的改革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使俄国发生了设么么样的变化? 新课导入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史实; 2.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 3.分析比较彼得一世和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学习目标彼得一世改革 沙皇彼得一世被称为彼得大帝, 是俄罗斯帝国崛起的奠基者。彼得大 帝被誉为俄罗斯历史上最富有改革精 神的沙皇。他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评 价? 他推行的改革又对俄国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彼得一世 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 “沙皇” 纵向梳理 俄国的发展历程 伊凡四世1.17世纪,西欧各国发展迅速,而俄国仍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2.虽然出现手工工场,但工商业发展缓慢。 3.彼得一世到西欧各国考察, 决定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彼得一世与随行人员去西欧考察阅读教材,归纳沙皇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军事: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生活: 创建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 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 化教育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彼得一世在战场上(1)由于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为了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彼得一世允 许购买农奴作为劳动力。 (2)从其作用和影响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 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从俄国长远发展来看,由于此政策的实质 是进一步加强农奴制,所以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用允许购买农奴的办法 来发展工场手工业? 1.积极作用 (1)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 张准备了条件。 (2)大力移植西欧文明,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2.局限性 (1)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2)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3)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对农民非常残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彼得一世改革的评价知识延伸 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是俄罗 斯第二大城市,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 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 圣徒彼得。1700-1721俄国打败瑞典, 建新都圣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 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 经济的中心。 圣彼得堡废除农奴制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 农奴受着沉重的剥削、压迫,生活极其贫困,国内市场的扩大受到限制;同时农奴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资 本主义经营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日益恶 化,俄国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拒统计,1858-1860年间,全国共发生了近三百次农民暴动。 问题1:19世纪中期俄国 社会状况如何? 史料研读史料研读 问题1: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 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受到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工厂中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很低,使得 工业发展缺乏广阔的国内市场。 第二,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奴的反抗,农奴暴动接连不断, 动摇了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材料二:18世纪末,俄国的生铁产量与英国相当,可是,到19世纪 中期,英国的生铁产量已经是俄国的15倍,铁路里程也是俄国的10倍。 问题2:上述材料说明了 什么? 史料研读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了西欧其他国家。农奴暴动 86次 90次 126次 1176次次 数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史料研读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对外) 1853-18561853-1856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 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 有现代生产形式的民族进行绝望 的搏斗。 俄国VS土耳其、英法 对外战争的失利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对 外——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 农民暴动 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农奴制改革的开始(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 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 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 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生活困苦的俄国农奴家徒四壁的农民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 由,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 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 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 面墙可以依靠了!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 改革的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改革的实施者: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 改革的前提:维护地主利益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 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 (2)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农奴制改革的评价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不同点 类别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背景 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封 闭落后 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经济发展 内容 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 事力量,发展经济,推行文化 教育,改革社会习俗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 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 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 钱赎买 结果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废除了农奴制度 影响 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 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但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 性质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本课小节 俄 国 的 改 革 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时间、领导人 内容 意义 废除农奴制 原因 开始 意义 内容1.莫斯科公国终于统一俄国的时间是( ) A. 14世纪晚期 B. 15世纪晚期 C. 16世纪早期 D. 15世纪早期 2.18世纪初,俄国实施改革的沙皇是( ) A. 彼得一世 B. 伊凡四世 C. 亚历山大一世 D. 亚历山大二世 3.1700—1721年,俄国打败下列哪个国家,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 A. 瑞士 B. 瑞典 C. 捷克斯洛伐克 D. 法国 B 随堂检测 A B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时期的一位官员说:“几乎过时了1个世纪”,“如 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以后,它就会把整个国家毁灭”。这 位官员所说的“这个制度”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制     B. 沙皇专制     C. 农奴制     D. 资本主义制度 5.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 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C C再见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