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与创新
精选大题
1.(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改革和创新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且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土地被开垦并成为‘私田’,‘私田’的主人不向国家交税,甚至有人化‘公田’为‘私田’,国家的财税收入不足……公元前538年鲁国的郑子产提出了‘作丘赋’。内容为: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
——《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里根上台后采取削减开支、放松管制、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果经济困难仍旧。1982年,美国又通过增税法案,美联储也放松银根。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鲁国进行军赋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的进步性
(2)据材料二,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近代的英国各有什么表现?
(3)根据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分析里根执政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与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时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土地被开垦并成为‘私田’,‘私田’的主人不向国家交税,甚至有人化‘公田’为‘私田’,国家的财税收入不足”可从生产力、土地私有制、财政困难等方面概括背景即可。根据材料“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促进农业发展、保证财政收入、推动井田制瓦解等方面分析鲁国进行军赋改革的进步性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突破性,根据材料“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君主立宪制、政党制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渐进式创新,根据材料“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内阁制方面作答。
(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里根上台后采取削减开支、放松管制、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果经济困难仍旧”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供应学派和货
5
币学派的观点、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结合等方面分析里根执政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的变化。第二小问,关于里根执政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影响,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作答,符合史实即可。
【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
(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第一,先读问题,明确答题项“军赋改革的背景以及进步性”“表现”“变化、影响”。第二,根据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材料。
(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如材料中关键信息“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土地被开垦并成为‘私田’,‘私田’的主人不向国家交税,甚至有人化‘公田’为‘私田’,国家的财税收入不足”“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等。
(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答案】(1)背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鲁国出现了财政困难;
进步性: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的财税收入,为其争霸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井田制进一步解体。(言之有理即可)
(2)“突破性创新”:君主立宪制;政党制。
“渐进式创新”:内阁制。(还可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变化:以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观点作为理论依据;采用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结合的办法
影响:使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造成了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的局面。
模拟精做
1.(2018湖南岳阳中学模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成为强国的历程始于18世纪末,结束于20世纪初。美国北面是英属加拿大,自从美英修好后,英国不再威胁到美国,南面是虚弱的墨西哥,东西两侧濒临大洋,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独立革命期间,它利用英法矛盾,获得外援并赢得独立。19世纪的欧洲内部不稳定,美国乘机在世界寻求市场,进行国内建设;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扩大生产和黄金储备;战后又在军事高科技领域不断创新,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另外,美国人富有妥协精神和自律精神,其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欧洲文化,西非文化和美洲土著文化交汇融合,构成了美国文化的起源;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不断补充的人才,各种文化的碰撞,融合和发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历史》
材料二北大历史教授何顺果在《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中指出:“美国的崛起在一个阶段,必有一两种因
5
素起主要作用。”下图体现了美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动力。
材料三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有哪些具体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东西两侧濒临大洋,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独立革命期间,它利用英法矛盾,获得外援并赢得独立……乘机在世界寻求市场,进行国内建设;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扩大生产和黄金储备;战后又在军事高科技领域不断创新,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另外,美国人富有妥协精神和自律精神,其文化源远流长……各种文化的碰撞,融合”,据材料二“美国的崛起在一个阶段,必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自然条件、民族独立、宪政制度、“西进运动”运动、两次世界大战的财富积累、三次科技革命、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富有妥协精神和自律精神、吸收多元的外来文化等方面概述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科技兴国、抓住历史机遇、坚持改革开放、创造有利的外交环境、坚持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等方面回答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答案】(1)原因: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政治:获得民族独立;有良好的宪政制度保障。经济:“西进运动”运动;两次世界大战的财富积累;三次科技革命;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思想文化:富有妥协精神和自律精神;吸收了多元的外来文化。
5
(2)表现:政治:民主与法制不断完善;多边外交与新型区域外交成就巨大;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进(香港与澳门回归以及海峡两岸关系新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浦东开发与开放为代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建立;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思想文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技文艺教育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启示:科技兴国、抓住历史机遇、坚持改革开放、创造有利的外交环境、坚持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等
2.(2018江西新余中学模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史》载:“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凡赈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对宋朝慈善救济史研究颇有心得的张文先生指出:“宋朝社会救济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邓云特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中说:“两宋灾害频繁度之密,盖与唐代相若,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过也。”“降至唐宋之际,财富力量的崛起更为显著”,唐宋土地私有产权制的兴起,在摧毁原有政治高压下超稳定土地关系之时,使得对财富的追求成为与过去相别的无关品性高雅之事。由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农业经济受季节的影响波动较大,极易出现季节性受灾人群。故而,宋朝政府亦非常重视对本朝民众的季节性救济,给以从医疗到贫寒物资之发放的多种救助,帮助民众暂渡难关。张文先生总结认为:“宋朝社会救济从总体上来说的确成就不凡,使得宋朝社会的安全运行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问题,从而也使宋朝对社会的控制较为稳固,避免了社会处于失控状态。”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朝慈善救济》
材料二二战后,德、奥和意大利有约2000万难民,是饱受战火浩劫的欧洲国家根本无力接收并安置的。杜鲁门政府为解决欧洲的难民问题在国内积极倡导立法,美国历史上第一步难民法《1948年战争难民法》最终制定。其将在战后因种族、宗教或政治观点将受到政治迫害或害怕受到政治迫害、不能或不愿回国的人列为接纳难民。在1950年的难民法修正案中,将流亡美国的波兰难民,捷克斯洛伐克以外的其它东欧国家的难民也纳入安置范围。并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国家情报工作的完成,向将会有力推进反对共产主义事业的难民发放500个签证”。从1946年到1994年,美国共接纳了2471628人次的难民,其中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占了95%左右。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接纳难民的能力下降,接纳大量逃离共产主义国家的人,成为了美国社会沉重的负担。社会各界民众都要求政府改革现有的难民政策,严格限制难民入境。出于反共和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80年难民法》,有选择地允入难民。
——摘编自李晓岗《难民政策与冷战外交》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社会救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难民政策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难民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解析】(1)宋代社会救济兴盛的原因,根据“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灾害频繁度之密”“财富力量的崛起更为显著”“使得对财富的追求成为与过去相别的无关品性高雅之事”“传统中国社会的农业经济受季节的影响波动较大,极易出现季节性受灾人群”“宋朝社会救济从总体上来说的确成就不凡”概括;影响,从救
5
济对象、社会稳定、巩固统治以及以后历史等方面分析。
(2)目的:根据“杜鲁门政府为解决欧洲的难民问题在国内积极倡导立法”“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国家情报工作的完成,向将会有力推进反对共产主义事业的难民发放500个签证”,联系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进行分析;变化:根据“接纳大量逃离共产主义国家的人,成为了美国社会沉重的负担。社会各界民众都要求政府改革现有的难民政策,严格限制难民入境”概括归纳;原因:依据“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接纳难民的能力下降”“社会各界民众都要求政府改革现有的难民政策”“出于反共和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概括得出。
【答案】(1)原因:传统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自然灾害、民族战争频繁,天灾人祸频现;土地兼并严重,人们对财富的追逐,加剧了贫富分化;农业经济受季节的影响波动较大;宋代科技发达、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为社会救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影响: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2)目的: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利用难民搜集情报,遏制苏联。
变化:从大量接纳到严格限制。
原因: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美国经济实力下降;美国民众的抗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