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计算机网络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联网 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
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 信息时代 ”。
2.计算机网络的影响
( 1 )积极: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网
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 生活 空间,还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
济的 一体化 。
( 2 )消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安全 问题日益凸显。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2 妇女地位的提高
3.表现
(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 选举 权。今天,全世界绝大多
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 2 )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法规,以保障妇女的 权利 ,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 3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
缚,参加社会工作,女性 就业率 持续增长。
4.努力
(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 妇女解放 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
她们成立团体、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利。
( 2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3 生态与人口问题
5.环境危机
( 1 )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 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气
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 2 )化学污染破坏了 臭氧层 ,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 3 )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 淡水 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 4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 荒漠化 越来越严重。
( 5 )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 生态平衡 。
6.人口问题
( 1 )人口增长过快,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 世界人口日 ,
以提高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 2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 粮食 问题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
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
( 3 )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 生存质量 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现代生活更加便捷,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实现远程教育、发送电子邮件等。这说明我们的社
会进入了( D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钢铁时代 D.信息时代课堂基础达标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2 妇女地位的提高
4.“一般来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
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在那里,
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材料中所
反映出来的妇女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B )
A.启蒙思想的传播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家庭结构的变动 D.女权运动的发展课堂基础达标
5.霍布斯鲍姆的《帝国的年代》记载:“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
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德国,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 总数的五分之一 )
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 大约是总数的40% )。”今天,在几乎所有的社会行业中,都活跃着女
性的身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 )
①国际社会对女性解放的关注 ②现代社会政治日益民主 ③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 ④女
性地位的提升和女性人权的保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课堂基础达标课堂基础达标
7.美国学者都斯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列出了导致“人类困境”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人口
问题、粮食问题、资本投资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要解决
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C )
A.维护本国利益 B.优先发展农业
C.加强国际合作 D.转向海外投资课后巩固提升课后巩固提升
2.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
( A )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报纸 D.课本
3.“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对“地球村”这一现象起关键作用的技术是( B )
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网络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了生产部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一些欧洲国家的妇
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这表明( B )
A.战争改变了社会的结构
B.战争在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C.战争必然促进社会进步
D.妇女的重要作用在战争中被逐渐发现课后巩固提升课后巩固提升课后巩固提升
7.2009年12月和2010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先后在哥本哈根和坎昆举行。在前一会议上,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不休,最终留下诸多遗憾;在后一会议上,与会国通过了两项应对气
候变化的决议。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B )
①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②社会制度的不同是各国合作的最重要障碍 ③各国意识到
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协商解决 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既有合作又有矛盾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课后巩固提升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去1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火车、电子计算机、汽车、轮船、电灯、飞机等。
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网上用户数以亿计,计算机网
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
依赖性空前增强,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
球化的潮流,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
材料二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
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规定每年的4月22日是人类关爱地球家园的
节日——世界地球日。课后巩固提升
利用电子计算机查阅资料、浏览新闻、学习网络课程等。课后巩固提升
( 3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设立“世界地球日”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为2019年的“世界地球日”设
计一条宣传口号来号召人们爱护地球、保护家园。
( 4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口号:善待地球,保护环
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 答出一点,符合题意即可 )
大力发展科技,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