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1.( 莱芜中考 )当今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出现了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
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这反映了( D )
A.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B.欧美强国传统优势完全丧失
C.多极世界格局已正式形成
D.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
2.( 达州中考 )近年来,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已经推进到与中国近在咫
尺的邻国,将对中国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这表明( D )
①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任重道远 ②美国政府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
大 ③在反恐等重大问题上,美国积极寻求国际支持 ④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已经形成 ⑤中
国的发展已经对美国构成极大的威胁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3.( 重庆中考 )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
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这反映了中国充分应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才出
现的( A )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电讯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内燃机技术
4.( 滨州中考 )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
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
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 C )
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④应
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 镇江中考 )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提出并通过了多个禁核条约,组织了一系列维和行动,促成
了200多个和平协定。材料反映了联合国( D )
A.促进了国际合作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打击了恐怖主义 D.维护了世界和平6.( 莱芜中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
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
寻求霸权的道路。
( 1 )材料一中开启“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
这一事件开启了“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
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或地理大发现 )。原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
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材料二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
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
系更为便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车、汽车、铁制轮船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
线电、电报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
术基础。
(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两次工业革命为全球化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有哪些具体表现。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进程造成的不良影响。
表现:火车、轮船、汽车等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电报、电话等改善了通讯条件。影响:第一次
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
业革命后,列强又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态度: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举措:2001年,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亚太
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4年,在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2016年,在杭
州召开20国集团峰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