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课件及训练(共40套安徽专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课件及训练(共40套安徽专版)》 共有 40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第1课时 声现象]‎ ‎|对点训练|‎ ‎【考点1】能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观点解释一些发声现象;能说明声音是如何在介质中传播的(能说明声音为什么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知道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差异。(A)‎ ‎1.物理老师用力拍讲桌的桌面时,我们听到声音的同时,会看到桌面上的小粉笔头也跳动起来,这一现象说明        。  ‎ ‎2.[2018·河南]如图K1-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 ‎ 图K1-1‎ ‎3.[2018·盐城] 2018年5月20日,中华龙舟大赛在盐城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开幕,一时间鼓声雷动,桡桨飞舞。鼓声是由于鼓面   产生的,通过   传播到观众耳朵。 ‎ ‎4.我们平时听到的二胡声是由       产生的;清脆的竹笛声是靠       发出的,又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 ‎ ‎5.如图K1-2所示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员的口令,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由此可以判断,若把正在发声的音乐铃用密封袋封好后浸没在装满水的容器里,我们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 图K1-2        ‎ ‎6.如图K1-3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 ‎ 图K1-3‎ ‎7.[2018·恩施州]如图K1-4所示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7‎ 图K1-4‎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2018·山西]如图K1-5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 图K1-5‎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 C.手能使鼓面停止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9.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 A.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10.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 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 D.岸——水——鱼 ‎【考点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知道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之间的关系。(A)‎ ‎1.很多青少年喜欢戴耳机听音乐,虽然这样做不会影响他人,但却不利于自身健康,因为用耳机听音乐时耳道内声音的    很大,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会损伤听力。 ‎ ‎2.如图K1-6所示,在桌面上有A、B两把梳子,用纸片以大小相同的力、相同的速度在梳子齿划过,能够听出声音的    ‎ 7‎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 ‎ 图K1-6 ‎ ‎3.如图K1-7所示是钢琴振动与音叉振动的波形图,由图像可知,这两个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相同。 ‎ 图K1-7‎ ‎4.人们生活中听到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女高音”的“高”和“女低音”的“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高低;“引吭高歌”的“高”和“低声细语”的“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大小;女歌手“声音清脆”,男歌手“声音浑厚”,“声音清脆”和“声音浑厚”是由于女歌手和男歌手发出声音的    不同。 ‎ ‎5.[2017·西宁]我们敲击钢琴的不同键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因为    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    不同。 ‎ ‎6.[2018·淮安]如图K1-8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里“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 图K1-8‎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7.[2017·成都]如图K1-9所示,小秦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  )‎ 图K1-9‎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8.[2018·广州]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 7‎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的次数一定更多 ‎【考点3】能根据频率的高低对声音进行分类;能举例说明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实际中的应用。(A)‎ ‎1.下列属于次声波应用的是 (  )‎ A.声呐测定海底深度 B.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D.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2.近年来,不少地区地震频发,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震波主要是超声波 B.地震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 D.地震波都可以被人耳听见 ‎|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2018·泰州]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于水中,如图K1-10所示。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袋中的手机,手机能接通,说明    可在水中传播;能听到手机发出的铃声,还能说明    可在水中传播;我们听出手机铃声是汪峰唱的《飞得更高》,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的。‎ ‎ ‎ 图K1-10‎ ‎2.[2018·眉山]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    。 ‎ ‎3.[2018·玉林]如图K1-11甲所示,蝙蝠靠发出    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 7‎ 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    不能传声。 ‎ 图K1-11‎ 二、选择题 ‎4.[2018·广东]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参考答案 7‎ ‎【对点训练】‎ 考点1‎ ‎1.发声体在振动 ‎2.被弹开 将敲响的音叉插入平静的水面,会引起周围的水面振动而溅起水花 ‎3.振动 空气 ‎4.琴弦的振动 空气柱振动 空气 ‎5.液体(或水) 能 ‎ ‎6.变小 介质 ‎ ‎7.B ‎8.C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因此鼓声消失的原因是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故选C。‎ ‎9.C ‎10.D 考点2‎ ‎1.响度 ‎ ‎2.音调 ‎ ‎3.响度 ‎4.音调 响度 音色 ‎5.音调 响度 ‎6.D [解析] 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A、C错误;试管和水的材料、结构均不变,因而音色不变,故B错误;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试管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正确。‎ ‎7.B ‎8.D [解析]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与振幅无关,故A、B错误。吉他上的弦绷紧时音调高,说明绷紧时的振动频率大,每秒内振动的次数一定更多,故C错误,D正确。‎ 考点3‎ ‎1.B ‎ ‎2.C ‎【综合训练】‎ ‎1.电磁波 声音 音色 ‎[解析]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放在水中的手机能接通,说明电磁波可在水中传播;能听到手机发出的铃声,说明声音可在水中传播;能听出手机铃声是汪峰唱的,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2.声源处 响度 7‎ ‎3.超声波 真空 ‎[解析] 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发现昆虫。由实验现象可知,把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当罩内环境接近真空时,虽然还能听到极微弱的声音,但可通过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4.C [解析] 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故C正确;小提琴与二胡的材料和结构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故D错误。‎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