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分)
1.(2018·广东)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C)
A.0时附近,植物仍在进行呼吸作用
B.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D.12时附近,光合作用强度有所下降
2.(2018·广东)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D)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018·四川德阳)没有晒干又放置过久的玉米堆会发热,那么与玉米细胞产热直接相关的生理作用是(B)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4.(2017·广东)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
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5.(2017·湖南怀化)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B)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3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6.(2017·山东威海)生物圈中,哪些生物能把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只有植物 B.只有动物
C.只有细菌和真菌 D.所有生物
二、简答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4分)
7.(2017·四川遂宁)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该小组的同学选择甲、乙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则探究的变量是光 。
(2)该小组的豪豪同学特别爱动脑筋,他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收集到如下表数据: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6
1
由此你可以得到一个启示,若要提高大棚农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
(3)该小组的同学在利用丙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他们对装置进行了遮光处理,其目的是避免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移动方向是向右(填“向左”或“向右”)。
答案精解精析
1.C 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a、c点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正确;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光合作用最强,但到c点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
3
机物总量最多,C错误;12时附近,温度太高,光照太强,部分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合作用强度有所下降,D正确。
2.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3.B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大部分以热量的形式散失)。
4.C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而不是叶绿素,A项错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是条件,B项错误;植物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C项正确;植物种植过密会导致植物受到的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植物过稀会造成空间资源浪费,所以应该合理密植,D项错误。
5.B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属于呼吸作用。
6.D 生物能进行呼吸作用,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7.(1)光
(2)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3)光合作用 向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