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初中阶段的收获,掌握合理选择的方法与策略。
2.能力目标:增强作出合理选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培养和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
【教学重点】
收获的季节
【教学难点】
结束与开始
【教学环节】
一、话题导入
【多媒体呈现】
同学们,我们从呱呱坠地起,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中。三岁时,我们进入幼儿园,与小朋友们一起嬉笑玩乐;六岁时,我们步入小学,开始走进知识的殿堂;十二岁时,我们又步入中学;现在的我们,即将步入……虽然,我们不断地告别一个发展阶段,开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我们生命成长的历程始终没有停止,我们在结束与开始中不断长大。回望成长的历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是什么呢?它对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点拨: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回望成长路,点点滴滴都令我们感动,让我们珍藏在心底。我们在结束与开始中不断穿梭,在不断选择与坚持中逐渐长大,转眼间,我们即将完成初中的学业,到了收获的季节,即将在新的结束与开始中进行新的选择与坚持,走向未来。
二、探究新知
(一)收获的季节
活动1 问题探究
【多媒体呈现】
问题:(1)初中毕业,我们将完成什么阶段的学习任务?
(2)回顾初中三年的成长历程,你有哪些收获?请在下面个人成长树上填上“果实”的名称。
要求:独立思考并填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教师小结:九年级,我们即将结束初中阶段的学习,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三年来,我们一起经历酸甜苦辣,一起快乐成长,也不断有收获。
【多媒体呈现】 1.初中三年,我们一直在努力,也不断有收获。
2.初中三年,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初中三年,我们在学海中泛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我们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我们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成长的路上互帮互助,风雨同行;我们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操守,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坚持与德并进,与法同行;我们逐步树立全球视野,主动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
4
活动2 探究分享
【多媒体呈现】
材料一 一支24人的探险队,到亚马逊河上游的原始森林探险。由于热带雨林的特殊气候导致许多人身体严重不适应等原因,探险队逐渐与外界失去了联系。直到两个月之后,外界才彻底搞清楚了这支探险队的全部情况:在他们24人当中,有23人因疾病、迷路或饥饿等原因,在原始森林中不幸遇难。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创造了生还的奇迹,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探险家约翰·鲍卢森。
在原始森林中,约翰·鲍卢森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他饿着肚子在茫茫林海中坚持摸索了3天3夜。在此过程中,他昏死过去几十次,但心底里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站了起来,继续作顽强的垂死抗争。他一步一步地坚持,一步一步地摸索,生命的奇迹就这样在坚持与摸索中诞生!
后来,许多记者争先恐后地采访约翰·鲍卢森,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唯独你能幸运地死里逃生?”他说了一句非常具有哲理的话:“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材料二
犹记得,林间小路上积极探索的身影;
犹记得,樱花树下那一阵琅琅的书声;
犹记得,教学楼里灯火依稀奋笔疾书;
犹记得,运动场上呼声雷动汗滴尘土。
感谢您,这一片青春的土地,这一片热血的土地。
记载我们年轻的足迹,给予我们生命的启迪。
感谢您,我亲爱的母校。
为我们搭建广阔的舞台,为我们铺设光明的前景。
母校您这位智者,正在热情地召唤着我们。
曲径通幽处,每一条小路都延伸着美丽的梦想;
绿树映红墙,每一幢高楼都敞开了深情的门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一定会在火红的六日,交一份满意的答案;
我们一定会在金色的秋天,再次回到您的怀抱。
无论天之涯,无论地之角,你永远是我们最深挚的怀念,你永远是我们最温馨的梦想!
——节选自《毕业的心声》
问题:(1)你是如何理解“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句话的?
(2)材料一中约翰·鲍卢森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要求:全体师生一起朗读材料,略作思考后参与小组交流分享并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因为强烈的求生欲望,因为坚持与摸索,约翰·鲍卢森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遭遇各种挫折、失败,但也会获得收获和成功。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人生经历中宝贵的积累和财富。
【多媒体呈现】 3.初中三年,我们逐步学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战胜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初中三年,我们有过迷茫、彷徨、忧虑,但始终勇敢面对,奋力前行。我们学会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每天都在进步。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逐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
4
4.初中阶段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收获。
结果很重要,过程同样重要。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无论顺利还是曲折,都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积累,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与感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收获。
(二)结束与开始
活动3 探究分享
【多媒体呈现】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三年美好而艰辛的初中生活犹如漏斗中的沙石已悄然流进昨日。此时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的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昔日的点点滴滴,林林总总,跃然而起,历历在目。
离开是一种痛苦,是一种勇气,但同样也是一种考验,是一个新的开端。结束只是一个学习阶段的完成,但同样也是我们继续升学,步入社会,走向新环境、新领域的一个开始。初中阶段的结束,意味着我们将面临重要的抉择,思考并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问题:(1)告别初中,你将升入普通高中,还是进入职业高中,亦或步入社会?
(2)这样的选择对你未来的人生道路有什么影响?
(3)你将如何进行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
要求:自主阅读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九年级,我们又站在人生的交汇点,相聚与别离、升学与工作、学校与社会、过去与未来,有许多可能,有许多机会,我们将何去何从?我们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抉择。无论我们作出何种选择,我们都将要开启一段新的旅程,走上人生的一个新阶段。
【多媒体呈现】 1.珍惜当下,立足现实。
2.学会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次关键性的选择都将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现在,我们就面临着重要的选择,要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思考并决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我们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好这重要的一步,用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的美好前程。
活动4 合作探究
【多媒体呈现】
材料一 埃里克森——人生八大发展阶段
1
婴儿期
0~2岁
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2
儿童
2~4岁
获得自主感,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3
学前初期
4~7岁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
学龄期
7~12岁
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5
青春期
12~18岁
自我意识的确定与形成,获得同一感,克服同一性混乱
6
成年早期
18~25岁
获得亲密感(友情、爱情)、避免孤独感
7
成年期
25~50岁
成家立业,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8
成熟期
50岁以上
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
爱利克·埃里克森,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与精神分析专家。他在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心理学派新的分支——自我心理学,提出了心理发展理论。他把人生划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都存在特有的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材料二 不同人生阶段的目标
4
人生各阶段 不同的目标
问题:(1)从以上图表和图片中你可以发现我们目前处在人生的哪一个发展阶段?
(2)初中毕业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你面临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要求:自主观察人生发展阶段图,略作思考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人生阶段不同,目标任务也不相同。现在,我们处于学习成长期。初中毕业,我们将进入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无论我们是继续升学,还是步入社会,都要继续努力,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媒体呈现】 3.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初中毕业,我们的人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许我们会进入更高一级学校,也许我们会步入社会,开始新的旅程。未来,无论身在何处、走向何方,我们都需要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活动5 欣赏提升
【多媒体呈现】 视频歌曲《青春纪念册》
给你我的心作纪念/这份爱/任何时刻你打开都新鲜/有我陪伴/多苦都变成甜/睁开眼就看见永远/给我你的心作纪念/我的梦/有你的祝福才能够完全/风浪再大/我也会勇往直前/我们的爱/镶在青春的纪念册……
本课小结:九年级,意味着初中阶段的结束,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始。站在这个交汇点上,回望成长,我们共同成长,收获颇丰;展望未来,有许多可能和机会,需要我们选择与把握。未来,无论身在何处、走向何方,我们都需要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