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20分钟快速训练1 (含答案和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20分钟快速训练1 (含答案和解析)》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0分钟快速训练(一)‎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7·重庆市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综合了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得出来的 B.U+n―→Sr+Xe+xn是核裂变方程,其中x=10‎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力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D.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中,E是物体以光速c运动的动能 ‎[解析]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麦克斯韦的电磁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的统一,故A错误;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x=10,故B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mv=hν-W,入射光频率越大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C错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只是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E并不是物体以光速c运动的动能。故D错误。‎ ‎2.(2017·湖南省衡阳市八中一模)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圆弧MN,小球从圆心O处水平抛出;若初速度为va,将落在圆弧上的a点;若初速度为vb,将落在圆弧上的b点;已知Oa、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不计空气阻力,则( D )‎ A.=         B.= C.= D.= ‎[解析] 设圆弧MN的半径为R。对a,根据Rcos α=gt得t1=,则va==Rsin α。对b,根据Rcos β=gt得t2=,则vb==Rsin β,解得=,D正确。‎ ‎3.(2017·江西省赣中南五校模拟) 如图所示,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一切摩擦,细绳、滑轮的质量都可忽略,则甲、乙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 C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1 B. C. D.2‎ ‎[解析] 乙处于平衡状态,则绳子拉力等于乙的重力,即T=m乙g,甲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合力为零,对甲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2Tcos 30˚=m甲g,‎ 解得:=, C正确;ABD错误。‎ ‎4.(2017·山东省青岛市二模)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如图所示的水平外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第1 s末物体的速度为‎2 m/s B.第2 s末外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最大 C.第1 s内与第2 s内质点动量增加量之比为1:2‎ D.第1 s内与第2 s内质点动能增加量之比为4:5‎ ‎[解析] 由动量定理:Ft=mv2-mv1,求出1 s末、2 s末速度分别为:v1=‎4 m/s、v2=‎6 m/s,A错误;第1 s末的外力的功率P=Fv=4×4 W=16 W,第2 s末外力做功的瞬时功率:P′=Fv=2×6 W=12 W,B错误;第1 s内与第2 s内质点动量增加量之比为:===,C错误;第1s内与第2s内动能增加量分别为:Ek1=mv=8 J,Ek2=mv-mv=10 J,则:Ek1∶Ek2=8∶10=4∶5,动能增加量的比值为4:5,D正确。‎ ‎5.(2017·揭阳市二模)如图所示,同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C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 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 ‎[解析] 由于电磁感应,在铜管P中还受到向上的磁场力,而在塑料管中只受到重力,即只在Q中做自由落体运动,A错误;在铜管P中下落的过程中,有内能产生,机械能不守恒,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小,B、D错误;在P中加速度较小,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C正确。故选C。‎ ‎6.(2017·辽宁省大连市二模)在竖直平面内有一方向斜向上且与水平方向成α=30°的匀强电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开始小球静止于M点,这时细线恰好为水平,现用外力将小球拉到最低点P,然后由静止释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D )‎ A.小球到达M点时速度为零 B.小球达到M点时速度最大 C.小球运动到M点时绳的拉力大小为3mg D.如果小球运动到M点时,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解析] 当小球静止于M点时,细线恰好水平,说明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右,小球从P到M过程中,线拉力不做功,只有电场力和小球重力做功,它们的合力也是恒力,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小球到最右边时,速度最大,而不是零,故A错误,B正确;电场力与重力合力为F合=mgcot 30°=mg,这个方向上位移为L,所以:F合L=mgL=mv;T-mg=m,联立解得T=3 mg,C正确;若小球运动到M点时,细线突然断裂,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合外力水平向右,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BCD。‎ ‎7.(2017·安徽省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如图所示,ABCDEF是在匀强电场中画出的一个正六边形,该六边形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图中没有画出)平行,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 cm,‎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将一电荷量为1.0×10-‎8C的正点电荷从B点移动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2.0×10-8J,将该点电荷从B点移动到A点,电场力做的功为2.0×10-8J,设B点电势为零。由上述信息通过计算能确定的是( AB )‎ A.电场强度的大小 B.过A点的等势线 C.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为由C指向F D.将该点电荷沿直线BF由B点移到F点动能的变化量 ‎[解析] UBC== V=-2 V,UBA== V=2 V,因B点电势为零,则φC=2 V,φA=-2 V,则可知EB为等势线,场强方向由C指向A,根据E=可确定场强的大小,故AB正确,C错误;点电荷若沿直线从B到F,必定要受到外力作用,因运动的性质不确定,则外力不能确定,故外力功不确定,不能确定动能的变化,D错误。故选AB。‎ ‎8.(2017·江西省新余市二模)如图,S为一离子源,MN为长荧光屏,S到MN的距离为L,整个装置处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某时刻离子源S一次性沿平行纸面的各个方向均匀地射出大量的正离子,各离子质量m、电荷量q、速率v均相同,不计离子的重力及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则( AC )‎ A.当v<时所有离子都打不到荧光屏上 B.当v<时所有离子都打不到荧光屏上 C.当v=时,打到荧光屏MN的离子数与发射的离子总数比值为 D.当v=时,打到荧光屏MN的离子数与发射的离子总数比值为 ‎[解析] 根据半径公式R=,当v<时,R<,直径2R<L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离荧光屏最近的离子都打不到荧光屏上,所以当v<时所有离子都打不到荧光屏,故A正确;根据半径公式R=,当v<时,R<L,当半径非常小时,即R<时肯定所有离子都打不到荧光屏上;当≤R<L,有离子打到荧光屏上,故B错误;当v=时,根据半径公式R==L,离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离子速度为v1从下侧回旋,刚好和边界相切;离子速度为v2时从上侧回旋,刚好和上边界相切,打到荧光屏MN的离子数与发射的离子总数比值为,故D错误,C正确。‎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