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有答案语文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有答案语文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繁衍  惟命是从  蹂躏(lìn)  闻名遐迩(xiá)‎ B.倏忽 孤注一郑 褴褛(lǎn) 岿然不动(guī)‎ C.侵蚀 忧柔寡断 蛊惑(gǔ) 扣人心弦(xuán)‎ D.怯懦 振耳欲聋 铿锵(jiān) 气势磅礴(b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对于戏剧人物的评论,他洋洋洒洒、鸿篇巨制几千字,令人敬佩。‎ B.这部电影感人至深,大家谈论起来津津乐道。‎ C.深夜森林里野兽的哀号令人毛骨悚然。‎ D.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无动于衷,稳如泰山,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3.下面对右图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 B.线条爽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 C.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D.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2分)‎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岸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解析:A.语意重复,去掉“第一趟”或“首飞”;B.语序颠倒,“开展”与“策划”调换位置;D.两面对一面,应在“有关部门”后加“能否”。)‎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2分)‎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之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弄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D)(2分)‎ 8‎ A.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 B.钱锺书,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代表作有《围城》《写在人生边上》等。‎ C.“逝者如斯”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比利时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作者横向截取人物生命中的那些“关键时刻”,集结的人物事件跨越了地域、时代与领域的界限,构成一幅让后人高山仰止的人类群星闪耀图。‎ ‎7.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 ‎(1)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 ‎(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3)《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坚持觐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从侧面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战胜于朝廷”的句子是:虽欲言,无可进者。‎ ‎8.名著阅读。(3分)‎ 他是一个眉目清秀、修短合度的汉子,四肢长得又直又结实,但并不粗大;个子很高,处处长得很匀称;年纪看来大约二十六岁。‎ ‎(1)以上选段出自笛福《鲁滨孙漂流记》,语段中的“他”是星期五。(1分)‎ ‎(2)结合小说,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善良、诚恳、忠实、聪明、心灵手巧、知恩图报。‎ ‎9.综合实践。(7分)‎ 蓝鲸,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在10至14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已有130多名俄罗斯青少年因此自杀。这款游戏借由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多地公安网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相关提示,呼吁公众抵制“蓝鲸”死亡游戏,并及时举报。‎ ‎(1)阅读材料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3分)‎ ‎①蓝鲸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参与游戏的俄罗斯青少年已有130多名自杀。②蓝鲸游戏还在向其他国家传播。③蓝鲸游戏也由网络传播到中国,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呼吁公众抵制、举报蓝鲸死亡游戏。‎ ‎(2)这样一款反人类、反生命的死亡游戏为什么会让一部分中学生沉溺其中?请试从社会、家庭、个人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2分)‎ 示例:个人角度:因为性格内向封闭,人生目标缺失,家庭沟通不够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个别中学生对生命采取了一种不负责任的漠视的态度,他们既漠视他人的生命,也漠视自己的生命。家庭角度:父母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正确的引导。社会角度:对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够。‎ ‎(3)如果你的朋友沉溺于“蓝鲸”游戏,你将怎样劝说他?(2分)‎ 示例:你知道“蓝鲸”这个游戏的危害有多大吗?你愿意就这样变成游戏组织者的傀儡吗?清醒清醒吧,这个游戏太危险,不要把自己的前途断送在这样无聊的游戏上。‎ 二、阅读与赏析(42分)‎ ‎(一)古诗文阅读。(10~15小题,共16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奇踪隐五百①,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②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③,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④清风,高举寻吾契⑤。‎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诗》)‎ ‎【注释】 ①五百:五百年。从秦始皇到晋太元中的五百多年。②旋:很快。③游方士:游于方外之士。④蹑(niè):踩。⑤契(qì):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附【乙】诗参考译文:‎ 奇踪隐蔽五百年,一朝开放神奇界。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 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缘溪行(沿,沿着)‎ ‎(2)乃不知有汉(竟,竟然)‎ ‎(3)便扶向路(原先)‎ ‎(4)焉测尘嚣外(哪里)‎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人)看见渔人都非常吃惊,问(渔人)从哪儿来,(渔人)都回答了。‎ ‎(2)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1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一处)(2分)‎ ‎(1)忘/路之远近 (2)淳薄/既异源 ‎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2分)‎ 例:欲穷其林 A.渔人甚异之 B.阡陌交通 C.处处志之 D.此中人语云 ‎(解析:例句和A、C、D三项都是词类活用现象,B项是古今异义。)‎ ‎14.对以上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甲】文主要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 B.【乙】诗“旋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敞开又立即与外界隔绝,与【甲】文中的“后遂无问津者”相呼应。‎ C.【甲】文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增添了神秘感。‎ D.【甲】文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描写具体,富有小说色彩;【乙】诗语言比较质朴,故事情节也很完整。‎ ‎(解析:B项“旋复还幽蔽”与【甲】文中的“遂迷,不复得路”相呼应。)‎ ‎15.【甲】文中“后遂无问津者”的原因体现在【乙】诗中的哪里?(2分)‎ 8‎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6~19小题,共8分)‎ 珍惜水资源 材料一: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4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却只有2 ‎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农业缺水和城市缺水是中国缺水的两大主要表现。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1.2%,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其中位于北方的灌溉耕地约占72%。城市是人口密集和工业、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城市缺水在中国表现得十分突出。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300余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4个。‎ 中国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次效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现象。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5%,而一些发达国家,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已达到了80%以上。生活用水方面,公众节水意识不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用水以及污染加剧,中国的水质性缺水问题也日趋严重,造成了很多地区“有水不能喝”的荒唐现象。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材料二:“和其他资源相比,你对水资源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问卷调查 材料三:2017年“世界水周”论坛2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幕,为期5天的论坛将围绕“水与废物:节约与循环利用”这一主题,探讨如何应对水资源短缺所带来的各项挑战。论坛主办方发布的新闻公报说,“缺水”一词正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受人口压力和可利用淡水资源减少的影响,转变用水方式和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已成为社会各界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效用水的一个关键是如何节约用水,改变大规模消耗水的方式虽具挑战性,但却十分必要。今年的主题“水与废物:节约与循环利用”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核心。为了节约用水,人们需要对用水方式做出较大的改变,特别是工业、能源和农业等领域的用水大户。‎ 材料四:北京晨报讯(记者 王海亮) ‎2017年5月22日,国家气候中心昨天发布,从‎4月1日到‎5月19日,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南部、河北中部和北部、京津等地降水稀少,京津冀蒙辽区域平均降水量仅有‎18.7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内蒙古东南部、京津地区、河北中北部等地春玉米、马铃薯、春小麦、大豆等旱地作物播种进度明显偏慢,部分地区已错过适宜播种期;干旱还造成已播种作物正常出苗和生长困难。‎ ‎16.结合材料一,说说“缺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列出两点)(2分)‎ 8‎ ‎①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②用水次效率不高;③用水浪费严重;④不合理用水;⑤污染加剧。‎ ‎17.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出两条有意义的结论。(2分)‎ ‎①绝大多数人认为水资源很特别,很珍惜,只有极少数人从不重视水资源;②水资源短缺问题引起了全球的重视;③节约用水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对用水方式做出较大的改变。‎ ‎18.下列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2分)‎ A.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名列世界前茅,但是淡水资源总量却极度贫乏。‎ B.我国水资源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用水量大、利用方式不当和水资源污染严重。‎ C.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水资源很特别,很珍惜。‎ D.据《北京晨报》报道,2017年4月到5月近两个月时间,京津冀蒙辽区域平均降水量56年来同期最少。‎ ‎19.如何避免材料四中出现的旱灾现象?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①从长远考虑,要改善环境,植树造林。②重视水利建设,建立现代化水利体系。③保护好大大小小的湖泊。‎ ‎(三)议论文阅读。(20~23小题,共9分)‎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8‎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21.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3分)‎ 首先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22.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2分)‎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第②段,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 ‎23.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2分)‎ 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或: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 ‎(四)记叙文阅读。(21~27小题,共9分)‎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8‎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我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凸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⑦“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露馅。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 ‎⑧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⑨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 ‎⑩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24.阅读全文,用文中原词填写下表。(2分)‎ 时间 快手刘的手 快手刘的演技 观众 ‎“我”的表现 童年时 敏捷灵活 ‎②神奇无比 围了几圈 揭他老底 高二 暑假 ‎①缓慢迟钝 漏洞百出 ‎③寥寥无几 ‎④帮他解困 ‎25.按要求赏析句子。(2分)‎ ‎(1)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 ‎“挤”字写出了观众之多,侧面烘托了快手刘的表演精彩,引人入胜。‎ ‎(2)“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 加强肯定语气,肯定孩子们判断的正确性,侧面表现了快手刘表演的失误、不灵。‎ ‎26.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交代了“我”很久没看快手刘表演的原因和对他过去表演的怀念,为下文写快手刘的苍老、表演失误做铺垫。‎ ‎27.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3分)‎ 写“快手刘”表演的“不灵”,与前面表演的技艺高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快手刘”晚年生活的悲凉,也表达了“我”对像“快手刘”一样的俗世奇人老无所依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民间文化技艺传承问题的一种担忧。‎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8.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成长的力量 文题二:经历是人生旅途中的足迹,是一种生命过程,有经历就有积累,有经历就有经验,有经历就有磨砺,有经历就有成长,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笔财富。请以“经历了________,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8‎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作文略 8‎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