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合欢树
01 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jiǎo xìnɡ(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2)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qiànɡ)。
(3)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tān huàn(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
2.词语积累——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虔诚 真诚)地抱着希望。
(2)母亲惊惶(惊慌 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3)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失望 绝望)。
3.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合欢树》作者是史铁生,他的代表作还有《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
【基础提升】
4.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虔诚(qián) 瞪眼 瞎逛(guàng)
B.针灸(jiū) 残废 侍弄(chì)
C.胯上(kuà) 安慰 敷药(fū)
D.熏蒸(xūn) 茂盛 昼夜(zhòu)
(解析:B.“灸”应读作“jiǔ”;“侍”应读作“shì”。)
5.(2017·安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的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解析:A项“提升”和“勤劳和智慧”不搭配,可把“提升”改为“展现”。)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多国协奏曲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就是共赢”。巴基斯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菲扎尔·拉赫曼一语中的。
C.相对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莫言也创造了他文学中的高密东北乡——这个地方在现实中是存在的,这一点与福克纳不一样。
D.从《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创刊到五四运动爆发,一代新青年被唤起,他们表现出勇敢、自信和有理想,成为民族进取心的表达者和时代的先锋。
7.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B )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
4
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觉得不满意便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因为有事想要请教,昨日登门拜访敝人您,可惜您不在,只能等下次了。
(解析:A、C中的“关你什么事”“神经病”等词语使用不礼貌,D.敝人是对自己的谦称,不能用于称呼对方。)
03 拓展阅读
(原创)
十毫升母爱
邓 琴
①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变差。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瘦弱的我受了风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
②丈夫建议:“要不把孩子姥姥接过来吧?帮忙带带孩子!”我却犹豫了。
③我从小就怕母亲。记忆中,母亲脾气暴躁,一直以凶神恶煞的面目出现。我有丝毫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她便会严厉地指责我,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浓的阴影。
④母亲几乎没有夸奖过我,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她甚至不懂得在我难过之际给予一点安慰。高考结束,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母亲却没有安慰我,只是忙着做自己的事。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递给母亲看,她没有接,低着头冷冷地说:“叫你不要报这么差的大学。”我默默收回了通知书,流着泪转身离去。
⑤这些年,我们母女的关系一直淡淡的,交流很少,彼此都习惯了对方的淡漠。
⑥丈夫瞒着我给母亲打了电话。没想到,她竟然很快从千里之外坐车赶来了。打开门,看见母亲扶着墙壁站在我面前时,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母亲晕车厉害,一上车便开始吐。等到下车,虚弱得像丢了半条命。
⑦我赶紧把母亲迎进门,母亲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劲盯着我看,说:“就你逞能,都累成这样了!”语气一如既往的不中听。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笑了笑。
⑧母亲来了,我的担子被她分去一部分,顿感轻松多了。我的病却很奇怪,药吃了一周,不见好。尽管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是咬着牙关瑟瑟发抖。晚上我早早地躲进被窝,母亲则在客厅打电话。连续几个晚上,她都在电话里和她的老姐妹拉家常。
⑨一天早上,母亲从外面回来,放下包便进了厨房。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忍着怪味把那碗汤水一饮而尽。和小时候一样,看到我乖乖的表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⑩连续几天,母亲都会做一碗这样的汤水让我喝。我实在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母亲说是一位老姐妹提供的秘方,专治体虚怕冷的毛病。听了这话,我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那些天,她和老姐妹们煲电话粥,是在帮我找药方。
⑪病假结束了,我得赶早上班。早上七点,母亲已不在家,她每天早早去买菜,按她的说法,早晨的菜新鲜。我从小都在服从她,自然无法说服她多睡一会儿。
⑫我骑车赶往单位。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路上,有个声音夹杂着风声钻进了我的耳朵:“阿姨,今天又这么早来接露水啊!”我好奇地循声望去,一片树丛中,蹲着一个人,竟是母亲!
⑬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那人和母亲的对话。
⑭“阿姨,你在这接了一周了吧?每次一个多小时吧?这露水真的能入药吗?” ⑮“我老姐妹说,不同叶子上的露水有不同功效,不管它有没有用,总要试试。药方所
4
需露水不多,每次只要这么一小瓶。”
⑯母亲扬了扬手中的瓶子。那是一个口服液的瓶子,容量为十毫升。母亲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为了十毫升露水,却在呼啸的冷风中不知疲倦地蹲着。
⑰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毫升衡量。即便十毫升的瓶子,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
(选自“乐读网”)
8.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词语含义】
(1)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
形容微微寒冷,这里指刚入春时的寒冷。
(2)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
这里指母亲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而腿脚不灵便,走路摇摇摆摆的样子。
9.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品析画线语句】
(1)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如“猫”“端”“递”“催促”等一系列动词突出母亲重视手里的汤水,把母亲对“我”的细心呵护生动地刻画出来了。侧面反映母亲对“我”的关爱。
(2)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
这句话既点出了天气寒冷,为母亲出场准备了典型环境,又以“我”的表现为母亲冒寒接露水做了铺垫,渲染了母爱的伟大。
10.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分析文段作用】
本段回忆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与后文母亲大清早为“我”接露水治病形成对比,更突出母爱的深沉。其次,文章先抑后扬,增加了文章的波澜,展现了作者由畏母到敬母的心路历程。
11.“十毫升母爱”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理解文章标题】
好。①标题中的“母爱”点明了文章的主题;②新颖,“十毫升”将母爱这一抽象不可见的东西具体化;③以小见大,用“十毫升”这极少的体积来表现深沉无边的母爱。(答出两点即可)
03 综合性学习
“子欲养而亲不待”,揪疼人心。为此,班级准备开展“携手弘扬孝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来参与。
12.参考图片及汉字“孝”的演变,探究其本义。
尽心奉养和服侍父母。
13.据《新京报》报道,日前,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孝子。对此,大家反响强烈。你是怎样看待的?
4
示例:我认为要乐观看待孝子培养。实施“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道德精华的熏染,用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培养他们的传统心性,对德育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14.为了让同学们能用实际行动来更好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请你代学校团委发出如下倡议:
倡议书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秉承慈孝文化,知恩、感恩、报恩。在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①在家中:为父母洗洗脚;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陪父母参加户外活动;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
②在学校: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
③在社会:遵守社会公德、尊敬老人,给老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到老年公寓参加义务劳动等。
校团委
2018年4月7日
04 写作创新
15.《合欢树》一文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抒写了对母亲的怀念。请在“窗、月、歌、路、草、花、蝴蝶”等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写法分析】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在文中,合欢树象征母爱,它是母亲亲自栽种,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也见证了母亲对儿子的无私付出。合欢树象征着作者的生命,它从弱小到花繁叶茂,象征了作者的成长。合欢树还象征流逝的岁月,它见证了“我”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文】看着路旁那一棵棵平凡而普通的小草,我陷入了沉思……也许,有很多人都把小草当成是弱小、无能的象征,认为它们那矮小的身躯经不起一点儿风雨。但在我的眼里,小草却是那样的顽强,那样的富有生机。一到春天,小草们就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它们团结,它们成长,它们让曾经抚养过它们的母亲——大地重新焕发生机。它们的生命力让人惊叹!于是,我想到了那千千万万的普通岗位上的人们,他们也像小草一样,平凡而普通,但是他们却用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使我们的祖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