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二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 分 时间:8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使 气囊膨胀并迅速弹出,以保护车上乘员的安全。该气体是( C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锈铁钉 B.山泉水 C.液态氮 D.鲜牛奶 3.(日照中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 ) 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 酸铜 C.酒精+氧气 ― ― →点燃 水+二氧化碳 D.碳酸―→水+二氧化碳 5.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臭氧 D.一氧化碳 6.(荆州中考)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 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7.(龙东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8.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氧气除去,而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 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D ) A.木炭 B.硫黄 C.铁丝 D.红磷 9.某同学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 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C ) A.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 B.在集气瓶底铺了一层细沙 C.点燃火柴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D.将细铁丝表面的油污擦净 10.(鄂州中考)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在灯丝的支架上附着 了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能是( B ) A.红色油漆 B.红磷 C.氧化铁 D.高锰酸钾2 11.(广东模拟)工业制氧气采用分离液体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 这个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属于物理变化 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 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 D.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12.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 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 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 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③火星上钢铁不易生锈;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 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13.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装置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 过水的体积变化 得出 O2 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的熔融 物,防止集气瓶 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 的空气排净,便 于观察 O2 何时 收集满 14.某同学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 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21 分) 15.(4 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蜡烛燃烧:石蜡+氧气 ― ― →点燃 水+二氧化碳; (2)木炭燃烧:碳+氧气 ― ― →点燃 二氧化碳; (3)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 ― ―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4)将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过氧化氢 ― ― →二氧化锰 水+氧气。 16.(4 分)有下列物质:①氮气;②净化后的空气;③四氧化三铁;④矿泉水;⑤海水; ⑥红磷。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④⑤;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③⑥。 17.(4 分)(临沂中考)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 列问题:3 (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白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 ― ― →点燃 五氧化二磷。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 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18.(5 分)如图装置可用来收集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B 导管口通入。若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 空气小),则氢气应从 A 导管口通入。如要检验是否已收集满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 在 A 处。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气体从 A 端通入。若装置中储存了氧气,要用 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水应从 B 端通入。 19.(4 分)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是通过新闻媒体 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下表为某 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A 可吸入颗粒物 111 Ⅲ轻度污染 B 可吸入颗粒物 104 Ⅲ轻度污染 C 二氧化硫 61 Ⅱ良 D 24 Ⅰ优 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D(填序号)。 (2)当日影响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 (3)想一想,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从哪儿来的?化石燃料的燃烧。 (4)为防止空气污染,保护蓝色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等。 三、(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20.(6 分)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 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 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1)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红磷+氧气 ― ― →点燃 五氧化二 磷;4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氯酸钾 ― ―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硫+氧气 ― ― →点燃 二氧化硫; (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21.(9 分)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A 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现象,而 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 B 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C,使金 属 E 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 C 且瓶底有少量液体 D 的集气瓶中,金属 E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 F。 (1)写出它们的名称: A.过氧化氢;B.二氧化锰;C.氧气;D.水;E.铁;F.四氧化三铁。 (2)黑色粉末 B 在 A 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3)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 ― →二氧化锰 水+氧气;铁+氧气 ― ― →点燃 四氧化三铁。 四、(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22 分) 22.(11 分)结合下图回答制取氧气及验证氧气性质实验的有关问题。 (1)写出 B 图中仪器的名称(不包括木块、棉花)试管、酒精灯、铁架台。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收集装置是 C 或 E。 (3)B 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 O2 流进入导气 管。 (4)如果采用 E 收集氧气,如何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 证明已集满。 (5)实验室制取氧气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 ①②(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23.(11 分)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 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与氧气反应;③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2)进行丙实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液态,产生的主要现象有发出蓝紫色火焰,产 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事先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 化硫,防止污染空气。5 (3)另写出一个与上述三个反应类型相同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氧气 ― ― →点燃 二氧 化碳。 五、(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14 分) 24.(8 分)(南京中考)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资料卡片: 汞 密度:13.546 g/cm3 沸点:356.58 ℃ 加热至沸时与氧气反应  氧化汞 密度:111.14 g/cm3 不能溶于汞 分解温度:500 ℃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汞+氧气 ― ― →加热 氧化汞。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量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 4/5 体积的气体中, 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⑤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氧气 21%、氮气 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 1%。 25.(6 分)张燕和潘虹同学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薯片产生兴趣,因为薯片包 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像一个小“枕头”,她们认为 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 体呢?张燕同学猜想是二氧化碳,潘虹同学猜想是氧气。 (1)请你帮她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张燕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 作步骤:将包装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张燕同学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该是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你认为食品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无毒;②不与食物发生反应;③廉价、易 获得。 (3)根据(2)中的要求,你认为张燕(填“张燕”或“潘虹”)同学的猜想可能正确。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