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二期(共15套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二期(共15套附解析)》 共有 1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专题 08 功和能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 A 和物体 B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 B 相比,提升 A 的过程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 A 的过程 A. 额外功较小 B. 额外功较大 C. 总功较小 D. 总功较大 【来源】福建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机械效率的认识和理解,注意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高度相同 时额外功是相同的。2 2.2018 年 5 月 5 日,中国国产航母完成首次舰载机直升机起降,直升机减速下降靠近航母甲板的过程中 A. 惯性变大 B. 动能变小 C. 重力势能不变 D. 机械能不变 【来源】福建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解: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质量 不变,惯性不变,故 A 错误。 BCD.直升机减速下降靠近航母甲板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减小,动能减小; 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和,故机械能减小;故 B 正确,C、D 错误。 答案为 B。 点睛: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 大小的变化。 3.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6.9km,用时 5min45s,消耗燃油 1.5kg,已知汽车的牵 引力是 2000N,燃油的热值为 4.6×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①汽车行驶速度是 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6.9×107J ③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 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 20% A. 只有①和② B. 只有②和③ C. 只有①和④ D. 只有②和④ 【来源】2018 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3 点睛:综合考查了速度、热值、功、功率、效率的计算,综合性较强,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公式应用时, 单位要统一,一般都使用主单位,特别是热值公式应用时,有时要用到体积,有进要用到质量,要统一单 位后再计算。 4.下面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①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 ③“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④“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来源】2018 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点睛:理解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4 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 5.2018 年 5 月 21 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 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 C. 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来源】2018 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解析】分析:(1)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 火箭升空,燃气的内能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 (2)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当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时,动能减小,重力势 能增加; (4)火箭加速运动时,不受平衡力,受到重力,摩擦力还有推力作用。 解答:A、火箭点火发射时,产生的燃气内能转化为火箭升空的机械能,故 A 正确; 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仍然具有惯性,因为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故 B 错误; C、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增加,故动能增加,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故不是重力 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故 C 错误; D、火箭加速上升,受力不平衡,火箭受的向上的推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火箭加速上升,故 D 错 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通过卫星发射,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热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认真分析,认真解答。 6.(2018•宁波)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 A 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 B 以 0.1m/s 的速度在物体 A 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5 A. F2 的功率为 0.6W B. 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9N C. 物体 A 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D. 如果增大 F2,物体 A 可能向左运动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点睛:重点是平衡状态的判断,要牢记匀速运动时物体一定平衡,本题中物体 A 受到 B 的摩擦力,地面的 摩擦力和拉力 F2,此三个力平衡。 7.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 6N 的物体 2s 内匀速上升 0.1m,弹 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2.4N B.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0.05m/s C.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 0.12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 83.3%6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 2018 年中考物理真题 【答案】C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利用 求拉力 做的总功,再利用 求功率;已知物体的重力和上升高度,利用 求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 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点睛】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根据题图确定 n 的大小(直接 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选用公式计算是关键。 8.在 2018 年泸州市中考体育考试中,小彤同学进行了实心球测试,对球运动的几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小彤捡起实心球,并缓慢举高的过程中,小彤对球做功,球的重力势能增加 B. 小彤将球用力投出后,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小彤对球做功,球的机械能增加 C. 小彤将球用力投出后,球在空中最高点时所受的合力为零 D. 球落地后在水平地面滚动一段距离停止,球在地面滚动阶段,球的机械能不变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7 点睛:(1)(2)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重力 势能与高度有关;(3)合力为 0 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 减少。 9.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将重 1000N 的物体在 5s 内匀速竖直提升了 1m,人对绳自由端的拉力 F 为 6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的有用功为 600J B. 动滑轮的重力为 400N C.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83.3% D. 拉力 F 的功率为 120W 【来源】重庆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A 卷 【答案】C 【解析】 解:有用功为 W 有=Gh=1000N ,故 A 错误;物体移动 1m,则绳子的自由端移动 2m,所 以拉力 F 所做的有总功 W 总=Fs=600N ,额外功为 200J,所以 G 动= =200N,故 B 错 误; =83.3%,故 C 正确;拉力 F 的功率为 P= =240W,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C. 点睛:首先应通过读图分析出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这样就能够知道提升高度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关系, 再通过已知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拉力的功率、以及动滑轮的重力,有用功等. 10.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 A 和物体 B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 B 相比,提升 A 的过程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 A 的过程 A. 额外功较小8 B. 额外功较大 C. 总功较小 D. 总功较大 【来源】福建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B 卷)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机械效率的认识和理解,注意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高度相同 时额外功是相同的。 11.2018 年 5 月 5 日,中国国产航母完成首次舰载机直升机起降,直升机减速下降靠近航母甲板的过程中 A. 惯性变大 B. 动能变小 C. 重力势能不变 D. 机械能不变 【来源】福建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B 卷) 【答案】B 【解析】解: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质量 不变,惯性不变,故 A 错误。 BCD.直升机减速下降靠近航母甲板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减小,动能减小; 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和,故机械能减小;故 B 正确,C、D 错误。 答案为 B。 点睛: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 大小的变化。 12.下列著名物理学家中,用其名字命名为力的单位的是 A. 牛顿 B. 阿基米德 C. 欧姆 D. 焦耳 【来源】海南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9 13.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 50N,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 B, 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 A 相连,物体 A 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550N;在物体 B 下加挂重为 90N 的物体 C 后,用水平向左的力 F 拉动物体 A 可使其沿 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 B 上升的速度大小为 5cm/s. 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 取 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 A 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275N B. F 的大小为 530N C. F 做功的功率为 42w D. B 的重力为 500N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点睛:先对弹簧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受到竖直向下的力的合力,即两条绳子向下的 拉力和一个定滑轮的重力;然后对与 B 相连的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即该滑轮受到竖直向下自身的重力和 B 的拉力的作用,受到竖直向上三条绳子的拉力,从而求出 B 的重力;然后根据物体 A 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 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然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功率公式即可 求出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功率的大小。10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存在省既费力又费距离的机械 B. 氢弹是利用核裂变原理制造的核武器 C. 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D. 热量、 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 2018 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A. 自然界中存在省既费力又费距离的机械,如使用斜面时是费距离的,但如果摩擦力特别大,也 可能费力,故 A 正确; B. 氢弹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制造的核武器,故 B 错误; C. 半导体二极管由特殊的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单向导电性,故 C 正确; D. 热量、 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故 D 正确; 故选 B。 点睛:注意 A 选项的判断,通常来说,费距离的机械是省力的,但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费距离又费力的机 械是可能存在的。 15.如图所示,一物块从光滑斜面上 A 点由静止滑下,B 为斜面 AC 的中点,设物块在 AB 段重力做功为 W1, 重力的功率为 P1;在 BC 段重力做功为 W2,重力的功率为 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W1>W2,P1>P2 B. W1=W2,P1=P2 C. W1=W2,P1<P2 D. W1<W2,P1<P2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点睛:根据此物体由 A 点沿光滑的斜面下滑时,因为都是重力做功,所用 G 相同,由 AB=BC,可得 h 都相 同,根据功的计算公式 W=Gh,可判断 W1 和 W2,由图中可知,尽管 AB=BC,但在两段路程内下滑的速度不 同,即所用时间不同,由 P= 可判断 P1 和 P2。 16.下列有关人体物理量估测正确的是()11 A. 成人的体重约 50N B.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 10m/s C. 人体安全电压 220V D. 中学生正常上楼的功率约 120W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A、中学生的体重在 500N 左右,成年人的体重比中学生大一些,在 650N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 m/s 1.1m/s 左右。故 B 不符合实际;C、经验证明,只有不高 于 36V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 500N 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 3.5m 左 右,中学生上一层楼的时间在 15s 左右,爬楼功率在 P= 120W 左右。故 D 符合实际。 故选:D。 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 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1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假球下落过程中经过 P、Q 两点,忽略空 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B. 甲球在 P 点和 Q 点的机械能相等 C. 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D. 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坐的功相等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下落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即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机械能守恒,故 B 正确,由 题意知甲、乙两个质量不同,高度相同,所以静止时他们的重力势能不同动能相同,总的机械能不同,所以释 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不相等,故 C 错误; 着地瞬间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由题意得两球的动能不相 等,故 A 错误; 根据公式 W=Gh=mgh 可知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不相等,故 D 错误. 点睛:知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掌握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即可作答,此题难度不大. 18.如图所示,OQ 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 O 匀速直线运动到 Q。OP 段拉力 F1 为 300N,F1 做 的功为 W1,功率为 P1;PQ 段拉力 F2 为 200N,F2 做的功为 W2,功率为 P2,则( )12 A. W1>W2 B. W1P2 D. P1W2 B. W1P2 D. P1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