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共15套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共15套含解析)》 共有 1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专题 3 透镜 一、单选题 1.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图中哪幅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 图( ) A. B. C. D.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 16cm 处 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 f 一定满足 8cm<f<15cm2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 只有①和③ B. 只有②和④ C. 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①和④ 【来源】2018 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 ,得: ; 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 ,得: , ; 综合以上条件得: ,故③正确; 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 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 故选 C。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 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 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 将蜡烛移动到 2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将蜡烛移动到 35cm 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D. 将蜡烛移动到 45cm 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分析:(1)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关系焦距的大小; (2)根据焦距的大小,由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 (3)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3 (4)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 2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则 u=2f,故 f=10cm,故 A 错误; B、将蜡烛移动到 20cm 刻度处时,物距为 ,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 错误; C、将蜡烛移动到 35cm 刻度处,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 倍焦距,故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 C 正确; D、将蜡烛移动到 45cm 刻度处, ,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光屏上 接收不到像,故 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焦距的大小。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 C. 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点睛:(1)(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平行光线经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漫反射 的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 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4 B.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 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 35 cm 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 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来源】2018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中考)物理 【答案】D (4)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A、由图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是投影仪的原理,故 A 错误; B、蜡烛变短后,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故 B 错误; C、由图可知,物距为 30cm,此时 f<30cm<2f,则 15cm<f<30cm;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 35cm 处,此时 的物距为 15cm,等于焦距,不成像,故 C 错误; D、当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实验时,此时相当于增大了物距,减小了像距,故可以将凸透镜 向左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 D 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要考查了实验的探究过程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此题看似复杂, 其实只要用心,仔细审题,并不难。 6.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 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 增大像距 B. 增大像的大小 C. 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D. 增大取景范围 【来源】2018 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解: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 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 D 正5 确,ABC 错误。故选:D。 点睛:“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 像越小。 7.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B. 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 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 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点睛:(1)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远视眼用凸透镜进行矫正,凸透镜对光 线有会聚作用。(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 相机,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应用于放大镜。 8.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cm 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度 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 80cm 起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请 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6 C.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在蜡烛与光屏之间移动,不可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来源】湖南省衡阳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点睛:知道凸透镜成各种像的规律,知道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 9.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正远视眼 C. 图内中,海市质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循光的反射定律 【来源】湖南省衡阳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图内中, 海市质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传播时发生折射产生的现象,故 C 正确。D. 图丁中,漫反射虽然光线 杂乱无章但是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 D 错误。 点睛:(1))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2))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3))海市质楼是由于光 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传播时发生折射产生的现象,故 C 正确。(4)漫反射虽然光线杂乱无章但是跟镜面反射 一样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 B. 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 C. 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 D. 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 【来源】2018 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7 【答案】A 解答: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故 A 正确; B、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 B 错误;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 C 错误; D、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 D 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各种现象的成因。 1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距凸透镜 10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当物体距凸透镜 2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当物体距凸透镜 3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当物体从距凸透镜 20cm 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来源】2018 年菏泽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A. 当物体距凸透镜 10cm 时,即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A 错误; B. 当物体距凸透镜 20cm 时,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B 正确; C. 当物体距凸透镜 35cm 时,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C 错误; D. 当物体从距凸透镜 20cm 处远离凸透镜时,即物距大于焦距,且逐渐变大时,像距会变小,像也变小, 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 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 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12.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8 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D.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 2018 年初中学业考试(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D.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因为蜡烛、凸透镜、像是在同一直线上的,所以当蜡她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 会向上移动,D 正确; 故选 C。 点睛:因为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所以蜡烛、凸透镜、像是在同一直线上的,据此可快速判 断当蜡她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变化。 13.如图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B. 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 C. 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来源】重庆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A 卷 【答案】A 【解析】A. 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平面镜成像而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 A 正确;B. 游客看到穿 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故 B 错误;C. 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在同种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C 错误;D. 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故答案为 A. 14.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9 B.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 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 2018 年初中学业考试(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D. 根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时的规律,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增大像距,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减小物 距,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牢记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 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15.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D. “水中倒影”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 2018 年中考科学试题物理部分 【答案】A 【解析】分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解答:水中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以是光的 反射形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水中倒影”与岸上景物是等大的,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点睛】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光有关的现象,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多思考,并用所学光学知识去解释观察 到的光学现象,这能提高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 二、多选题 1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B. 在平静的东昌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 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烛焰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远离透镜 D.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CD 点睛:(1)(2)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 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 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三、作图题 17.图中的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画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来源】2018 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 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的光线,以凸透镜的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如图:11 点睛:涉及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作图,应牢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在画图中灵活运用,像 这一类的作图即可迎刃而解。 18.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解析】①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则入射光线过焦点。②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故答案为: 点睛: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19.完成光路图,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_____。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试题 【答案】见解析12 点睛: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在二倍焦 距处,所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像在二倍焦距处,所以过二倍焦距处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 过另一侧二倍焦距处,画出折射光线。 20.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 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_____-. 【来源】广东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凹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 如图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60 度,所以反射角为 30 度,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 射角 30 度,如图; 如图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则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据此画出折射光线, 如图:13 点睛:涉及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作图,应牢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光线,在画图中灵活运用,像这一 类的作图即可迎刃而解。 21.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___。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见解析 【解析】图中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因此该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如 图所示: 点睛: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除过光心的光线之外的所有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比 原来会聚一些;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 22.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娄底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14 点睛:先确定所给的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四、综合题 23.两条光线通过透镜的管路如图所示。 (1)该透镜是__________透镜(选填“凸”、“凹”)。 (2)光线 a 射向水面。在图中①画出 a 的反射光线;②大致画出 a 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③标示出反射角 r1 和折射角 r2。 (3)逐渐往容器中加水,光线 a 在容器底形成的光斑会_____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不 动”)。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凹 右移15 (3)逐渐往容器中加水,水面上升相当于入射点右移,所以光线 a 在容器底形成的光斑会向右移动。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和光的折射规律. 五、实验题 24.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下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 l0cm。(刻度 尺上标记的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 10cm)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其中凸透镜对光有___的作用。(选填“会聚” 或“发散”) (2)当凸透镜放在 D 点,蜡烛放在 A 点左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生活中的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当蜡烛与凸透镜距离小于____cm 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 2018 年中考物理真题 【答案】 会聚 照相机 (有照相功能的设备都给分) 10 解答:(1)实验前,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成像在光屏的中心;凸透镜对 光有会聚作用。 (2)由图可见,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移动光屏所以会在光屏上得到16 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当蜡烛与凸透镜距离小于 10cm 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因为物距小于焦距 时,不成实像; 故答案为:(1). 会聚 (2). 照相机 (有照相功能的设备都给分) (3). 10 【点睛】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 同时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要注意理解应用。 25.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当烛焰、凸透镜、光 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 (1)该同学看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个烛焰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此像的 成像原理与_____相同(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也应向右移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__(选 填“大”或“小”)一些。 (3)若在图中凸透镜的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 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缩小 照相机 大 右 点睛:(1)根据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进行分析,投影仪或幻灯机就是根据这个原 理制成的;(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进行分析;(3)当凹透镜靠近凸透镜时, 会聚能力减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 26.(1)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时_____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s.17 (2)如图甲所示,实心物体被绳子拉着浸没在水中,此时它受到___个力的作用;剪断绳子后该物体运动 直至静止,请在图乙中画出浮力 随时间 t 变化的大致图象___. (3)利用太阳光测量两块凸透镜的焦距,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设计测量焦距的实验记录表格____.(物理 量和单位均可采用文字或符号说明) 【来源】广东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1.20 140.0 3 18 【解析】(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cm,,圆形物体左侧对准 8.00cm,右侧对应的刻度值为 9.20cm,所以其直径时 1.20cm; 如图乙所示,由秒表的小圈读数为 2min 多一点,外圈的读数为 20a,所以秒表的读数为 140s; (2)如图甲所示,实心物体被绳子拉着浸没在水中,此时它受到重力、浮力、绳子的拉力,即三个力的作 用; 剪断绳子后该物体将上浮,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露出水面后浮力变小;当浮力等于 重力时,最终会静止在水面上,所以浮力先不变,再减小,最后又不变,据此在图乙中画出浮力 随时间 t 变化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3)要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太阳光聚焦的方法。 因为太阳离地球足够远,所以太阳光可以认为是平行的光线,当利用凸透镜将太阳聚焦为一个最小、最亮 的光斑时,此光斑为凸透镜的焦点,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所以设计实验表格如答案所示。 点睛:注意刻度尺的读数,一定要记住长度的记录结果必须有一位估计值,这是很多同学容易忘记的地方, 多加练习形成习惯。19 27.勤于动手的小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 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 成像规律制成的是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 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 的像,则小明所患的眼疾是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来源】2018 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缩小 照相机 近视眼 【解析】分析:(1)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从而判断其应用; (2)知道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同时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 做出判断。 解答: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 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物距变大,则像距会变得更小,即像更靠近凸透镜。此时保持凸透镜和 光屏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度数合适的眼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说明这个 镜片对光起到了发散的作用,因此,他放置的应该是矫正近视眼的凹透镜片。 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近视眼。 【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操作的注意事项,成像的特点与规律、应用等,有一 定综合性。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选填“放大”“缩 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 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如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20 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 4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______(选填“能” 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来源】重庆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A 卷 【答案】 10.0 放大 投影仪 右 不能 点睛:图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由此可以 确定其焦距是多少;(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各种规律,及物距像距的变化关系。 29.小莉同学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的 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____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 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______(选填 A、B、C”) 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如图丙中的___________ (选填“1、2、3、4”)。 (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 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______凸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21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放大 40 B 4 远离 (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 刻度线处,则 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承接不 到,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4 图符合像的性质;虚像与成像物体同侧,所以应从 B 处观察; (3)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即像推迟会聚,应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六、填空题 30.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如 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_____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凸 u>2f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解答: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拍摄时车辆和 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u>2f。 故答案为:(1). 凸 (2). u>2f 【点睛】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的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掌握。22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31.进入泸州市古蔺黄荆老林风景区时,我们闻到了花香,这是花香分子的_____现象;不能随意丢弃饮料 瓶,因为透明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景区照片通 过手机上传到微信朋友圈,是靠_____来传播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泸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扩散 会聚 电磁波 点睛:(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花香分子在空气中 做无规则运动越快,人们闻到的花香味越浓烈;(2)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中间后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 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3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 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 表 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___m 以内;把物体 从距凸透镜 5cm 处移动到距凸透镜 2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 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试题 【答案】 0.05 变小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象可知,u=v=2f=10cm 时,所以 f=5cm=0.05m,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被观察的物体到透 镜的距离在 0.05m 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5cm 处移动到距凸透镜 20cm 处的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像变小。 点睛:(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23 花镜。(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凸透镜 成需像时,物距增大,像变大。 33.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 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 应当戴_____镜进行矫正。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照相机 倒立 凹透 点睛:(1)眼球相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 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太长,看远处物 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34.兰州中川机场和西客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 前 1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 _____cm。 【来源】2018 年甘肃省白银市、凉州市、张掖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凸 50 【解析】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已知物距 u=1m,因为 u>2f,所以它的焦距 f< u= ×1m=0.5m,即小于 50cm。 点睛:人脸在摄像机镜头前 1m 处被拍摄成数码照片,则物距为 1m,由于摄像机镜头属于凸透镜,根据凸透 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可判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 35.(2018•宁波)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 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 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 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_____(填“注水”或“抽24 水”)。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缩小 抽水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 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 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36.在观看音乐会时,小明同学因为近视眼无法看清是哪位艺术家在演奏,但他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 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判断的,要想矫正近视眼,应戴一副由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音色 凹 【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所以我们分辨出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根据音色来区分的。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 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 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 眼。 点睛:(1)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 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 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