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共32套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共32套含解析)》 共有 3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1.同时进行下列实验,蜡烛火焰最先熄灭的是(   ) 2.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 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 CuO C.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 2 题图)  ,第 3 题图) 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 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   ) A.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B.升高铁丝的温度 C.增加可燃物 D.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如图 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 b 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6.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A       B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 30 ℃时,打开活塞,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 逸 出 , 白 磷 未 燃 烧 , 关 闭 活 塞 。 锥 形 瓶 内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 __ __。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_ __。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 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 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 __。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 _。 (3) 本 实 验 装 置 的 A 部 分 还 可 以 用 于 制 取 的 气 体 是 __ __ , 收 集 方 法 是 __ __ ; 也 可 用 于 制 取 __ __ 气 体 ,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__ __。 7.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棉布在 5 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 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所用酒精的 体积分数 95% 65% 55% 15% 5% 实验现象 酒精烧完, 棉布烧坏 酒精烧完, 棉布无损 酒精烧完, 棉布无损 不燃 烧 (1)你推测⑤的实验现象是__ _。 (2)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分 析 实 验 ②③ 中 “ 酒 精 烧 完 , 棉 布 无 损 ” 的 原 因 : __ __。 (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有酒精却点不燃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 __。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C、D 烧杯内蜡烛未与氧气隔绝,可持续燃烧,A、B 烧杯内蜡烛处于相同的环3 境,但 A 烧杯容积大,B 烧杯容积小,B 烧杯内部含氧量少于 A 烧杯。 2. C 【解析】 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使滤纸碎片和 乒乓球碎片燃烧,A 正确;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 B 正确;滤纸碎 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 来,故 C 错误;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 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 D 正确。 3. A 4. B 【解析】 铁丝的着火点是铁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 A 错误;火柴燃烧的作用是升 高细铁丝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故 B 正确;增加可燃物,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故 C 错误;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能补充氧气,故 D 错误。 5. C  【解析】 由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 碳灭火,故 C 正确。 6. (1) 2H2O2 =====MnO2 2H2O+O2↑ 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 水可以使可燃物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或隔绝氧气,写出一条即可) 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时又与氧气充分接触 (3) 二氧化碳 向上排空气法 氢气 Zn+H2SO4===ZnSO4+H2↑ 7.(1) 不燃烧 (2) 实验②③所用酒精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会吸收热量,使棉 布温度降低,难以达到其着火点 (3) 用完酒精后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难以点燃(或可能是灯芯烧 焦了等) 【解析】 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酒精的体积分数过低时不能燃烧,所以⑤的实验 现象应该是不燃烧。根据燃烧条件思考,酒精和棉布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但实验②③ 中,酒精燃烧而棉布无损,说明棉布未燃烧的原因应该是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没达到着火点 的原因是酒精溶液中水占有一定体积,水分蒸发会吸收热量,使棉布温度降低。实验室中常 用的酒精灯如果不盖灯帽,灯芯上的酒精挥发,下次使用时就不易点燃。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