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物理复习集训:9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含答案和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高三物理复习集训:9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含答案和解析)》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课时分层集训(九)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限时:40分钟)‎ ‎(对应学生用书第275页)‎ ‎[基础对点练]‎ 超重、失重现象 ‎1.(2018·西安“四校”4月联考)图3311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中间的“·”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力—时间图线.两图中a~g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 ‎ 图3311‎ A.人的重力为1 500 N B.c点位置人处于超重状态 C.e点位置人处于失重状态 D.d点的加速度小于f点的加速度 B [由题图可知a点处人处于平衡状态,则人的重力G=500 N,A错误.c、e点处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人所受重力,故都处于超重状态,B正确,C错误.在d点处人所受合力为1 000 N,而在f点处人所受合力仅为500 N,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人在d点处的加速度大,D错误.]‎ ‎2.如图3312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导学号:84370131】‎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图3312‎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A [不计空气阻力,A、B两物体抛出后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g,两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此,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A正确.]‎ ‎3.(多选)如图3313所示,升降机内有一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物块.开始时,升降机做匀速运动,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 ) ‎ 图3313‎ A.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减小 B.物块与斜面间的正压力增大 C.物块相对于斜面减速下滑 D.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 BD [当升降机匀速运动,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时有:mgsin θ=μmgcos θ,则μ=tan θ(θ为斜面倾角),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设加速度为a;物块处于超重状态,超重ma.物块“重力”变为G′=mg+ma,支持力变为N′=(mg+ma)cos θ>mgcos θ,B对.“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下′=(mg+ma)sin θ,沿斜面的摩擦力变为f′=μN′=μ(mg+ma)cos θ>μmgcos θ,A错误.f′=μ(mg+ma)cos θ=tan θ(mg+ma)cos θ=(mg+ma)sin θ=G下′,所以物块仍沿斜面匀速运动,D对,C错误.]‎ 动力学中整体法、隔离法应用 ‎4.(多选)如图3314所示,物块A的质量是B的2倍,在恒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块与水平面间接触面光滑,物块A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的加速度大小为a1,物块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N1;若物块与水平面间接触面粗糙,且物块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a2,物块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N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导学号:84370132】‎ 图3314‎ A.a1=a2 B.a1>a2‎ C.N1=N2 D.N1>N2‎ BC [设B的质量为m,则A的质量为2m;接触面光滑时,整体分析:a1==,对B分析:N1=mBa1=.接触面粗糙时,整体分析:a2==-μg,可知a1>a2;对B分析:N2=ma2+μmg=,则N1=N2,B、C正确.]‎ ‎5.质量为M的光滑圆槽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其上促使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圆槽上,如图3315所示,则( ) ‎ 图3315‎ A.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 B.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 C.水平恒力F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增加 D.水平恒力F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减小 C [利用整体法可求得系统的加速度为a=,对小球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受到圆槽的支持力为,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只有C项正确.]‎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6.如图3316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 ‎ ‎【导学号:84370133】‎ 图3316‎ A. B. C.-(m+M)g D.+(m+M)g A [由题意知当M恰好不能脱离夹子时,M受到的摩擦力最大,F取最大值,设此时提升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木块有:2f-Mg=Ma ①‎ 对夹子有:F-2f-mg=ma 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F=,选项A正确.]‎ ‎(2018·天水模拟)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为mA、mB(mA>mB),由轻绳连接绕过滑轮并从静止释放,不计滑轮质量和所有摩擦,则A、B运动过程中( ) ‎ A.轻绳的拉力为(mA-mB)g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轻绳的拉力逐渐减小 C.它们加速度的大小与成正比 D.若(mA+mB)是一定值,则加速度大小与(mA-mB)成正比 D [以A、B为整体,通过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mB)g=(mA+mB)a,a=,故C错误,D正确;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Ag-F=mAa,F=mAg-mAa=,故A、B错误.故选D.]‎ 动力学中图象问题 ‎7.如图3317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作用,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则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物体的初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 图3317‎ C [在0~1 s内,a1==,方向沿斜面向上,物体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 s末物体速度v1=a1t1=5 m/s;在1~2 s内,拉力为零,a2==,方向沿斜面向下,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末速度为零;在2~3 s内,a3==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方向沿斜面向下,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 s末物体速度v3=a3t3=15 m/s,故C正确,A、B、D错误.]‎ ‎8.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 ‎ ‎ ‎【导学号:84370134】‎ D [不受空气阻力的物体,整个上抛过程中加速度恒为g,方向竖直向下,题图中的虚线表示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受空气阻力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mg+kv=ma,即a=g+,随着物体速度的减小,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故A项错误;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图中实线与t轴交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应与虚线的斜率相同,故D项正确,B、C项错误.]‎ ‎9.一物体在水平推力F=15 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3318所示,g取10 m/s2,求:‎ 图3318‎ ‎(1)0~4 s和4~6 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的质量m;‎ ‎(3)在0~6 s内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析] (1)由图可得:a1== m/s2=2.5 m/s2,‎ a2== m/s2=5 m/s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得:μ==0.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1‎ 解得:m==2 kg.‎ ‎(3)平均速度==== m/s=5 m/s.‎ ‎[答案](1)2.5 m/s2 5 m/s2 (2)0.5 2 kg (3)5 m/s ‎[考点综合练]‎ ‎10.(多选)如图3319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 ‎ ‎【导学号:84370135】‎ 甲 乙 图3319‎ A.t1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ABC [相对地面而言,小物块在0~t1时间内,向左做匀减速运动,t1~t2时间内,又反向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其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即t2时刻),小物块向右做匀速运动.故小物块在t1时刻离A处距离最远,A正确;在0~t2时间内,小物块一直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故一直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在t2~t3时间内,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小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因此t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值,B、C正确,D错误.]‎ ‎11.一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地面上,Q为与轻弹簧上端连在一起的秤盘,P为一重物,已知P的质量M=10.5 kg,Q的质量m=1.5 kg,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800 N/m,系统处于静止.如图3320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 s内,F为变力,0.2 s以后,F为恒力.求力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取g=10 m/s2)‎ 图3320‎ ‎ [解析] 设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1,t=0.2 s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2,物体P的加速度为a,则有 kx1=(M+m)g ①‎ kx2-mg=ma ②‎ x1-x2=at2 ③‎ 由①式得x1==0.15 m ④‎ 由②③④式得a=6 m/s2‎ F小=(M+m)a=72 N F大=M(g+a)=168 N.‎ ‎[答案] 168 N 72 N ‎12.如图3321所示,将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图3321‎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F的大小;‎ ‎(3)本实验中,m1=0.5 kg,m2=0.1 kg,μ=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 m,g取10 m/s2.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 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 ‎ ‎【导学号:84370136】‎ ‎[解析] (1)砝码对纸板的摩擦力 Ff1=μm1g 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Ff2=μ(m1+m2)g Ff=Ff1+Ff2,解得Ff=μ(2m1+m2)g.‎ ‎(2)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1,纸板的加速度为a2,则Ff1=m1a1,F-Ff1-Ff2=m2a2‎ 若发生相对运动,则a2>a1‎ 解得F>2μ(m1+m2)g.‎ ‎(3)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 x1=a1t 纸板运动的距离d+x1=a2t 纸板抽出后,砝码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x2=a3t,l=x1+x2‎ 由题意知a1=a3,a1t1=a3t2‎ 代入数据解得F=22.4 N.‎ ‎[答案](1)μ(2m1+m2)g (2)F>2μ(m1+m2)g ‎(3)22.4 N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