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测试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中考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测试新人教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十三章 内 能 ‎ 基础过关 ‎1.为预防H7N9禽流感,防疫人员在校内喷洒消毒液,不久在校园内闻到药味,这一现象说明 (D)‎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作用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我国北方的冬季气温很低,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人们有时会将冰雪融化取水,把冰雪放在水壶里加热取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冰在 ‎0 ℃‎时,内能为0 B.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在加热过程中,壶内的温度一直在上升 D.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3.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D)‎ 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 B.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炒菜时萝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激烈 ‎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温度相等的‎1 kg和‎100 g的水内能相同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图1‎ ‎5.如图1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棉花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活塞下压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小 C.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小 D.活塞下压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与热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6.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 图2‎ ‎8.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9.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 运动 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 间隙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 斥力 . ‎ ‎10.淘气的小明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让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帽变烫了,这是用  做功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 热传递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1.我国北方用“暖气”取暖,为了提高取暖效果,“暖气”通常安装在窗户的 下方 (选填“上方”或“下方”);“暖气”通常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较大. ‎ ‎12.一杯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 改变 (选填“改变”或“不变”). ‎ ‎13.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 热传递 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 比热容 较大的性质;一辆汽车的水箱中有‎16 kg水,如果这些水的温度升高了‎50 ℃‎,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3.36×106 J.[c水=4.2×103 J/(kg·℃)] ‎ ‎14.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 图3‎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水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比热容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 ‎ 综合提升 ‎15.“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突然刹车,但汽车仍要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汽车具有 惯性 .同时转动方向盘,汽车急转弯,这是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 运动状态 .该过程中车胎温度升高,这主要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了车胎的内能.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6.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明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两个方案:‎ a.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停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天平 . ‎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加热时间 来反映的. ‎ ‎(3)从两个方案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答案】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设计表格如下表.‎ 次数 物质 质量(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