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 1 卷(选择题,第 1-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4 分)
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祈祷(táo) 孤孀(shuāng) 门槛(kǎn) 气冲斗牛(dóu)
B.校补(jiào) 哺育(bǔ) 修葺(qì) 心有灵犀(xī)
C. 殷红(yān) 诘问(jié) 愧怍(zuò) 颠沛流离(fèi)
D.纠纷(jiū) 累赘(zhuì) 赤裸(kē) 深恶痛绝(è)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屏障 粗绌 鞠躬尽瘁 忧心冲冲 悲天悯人
B.污秽 取缔 颠沛流离 语无伦次 心不在焉
C.修茸 深宵 心有灵犀 海市蜃楼 锋芒必露
D.烦锁 斑澜 锲而不舍 耐人寻味 如释重负
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全国人民对乐天集团支持韩国政府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做法深
恶痛绝。
B.天舟一号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顺
利对接。
C.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在学校上课认真听讲,有疑难就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帮你耐心解
答,让你豁然开朗。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句末加上“的生动局面”)
B. 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
过了 92 岁生日。(将“避免”改为“防止”)
C.通过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议字之美,越发珍
惜纸质时代的美好,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删去“通
过”)
D.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制,让科学获得最广泛
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种相当。(将“支持”
与“理解”互换位置)2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B.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
这些,我多么懊悔!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美,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惧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
士。
6.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纪
传体通史。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巾
帼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
一般,在经历三起三落之后,他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
来成为一种文体。灵《陋室铭》。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解的一项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千寻”,用写实的笔法,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
点之高。
B.“不畏”一词,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
和决心。
C.诗的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两句侧重抒怀。3
D.全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
和长远。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二、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在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
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安分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
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
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③之。欢守志弥固,遂
为通儒④。
(注释)①耽:非常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储存。③哂:讥笑。④
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8.下列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 )
A.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不营产业 (谋求)
B.意怡如也 (安适愉快) 有仙则名(出名)
C.其妻患之 (以…为患) 可以调素琴(白色)
D.无丝竹之乱耳(使…扰乱) 常丐食诵《诗》(像乞丐一样)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钱覆其口 可以调素琴 B。何陋之有 时闻者多哂之
C.结友而别 欢笑而谓之 D。有龙则灵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从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描写陋室。
B.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正面表现王欢专心求知的决心。4
C.甲乙两文同写安贫乐道之事,甲文侧重表现居室因主人“德馨”
而不陋这一主旨。
D.乙文运用对比手法,将王欢与“其妻”“时闻者”的言行
进行对比,写出王欢安心于贫困的生活,以自己能遵守道德规范感到
快乐。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00 分)
11.请你在下面的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评
分。(5 分)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
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13.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每空 1 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
笛》)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3)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可怜夜半虚前席, 。 (李商隐《贾生》)
(6)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7)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面义身自好的句子
是: , 。 (周敦颐《爱莲说》)
(8)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四、名著导读与综合性活动 (10 分)
(1)名著导读(5 分)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4~15 题。(5 分)
十点一刻, 船长亲自把舵。一条宽阔的长廊,又黑又深,
在我们面前出现。诺第留斯号直冲进去。在它两旁发出一种我没有听
惯的沙沙声响。这是红海的水,由于地道的斜坡,冲到地中海上。诺5
第留斯号跟着这道急流下去,像箭一般快,虽然它的机器想要尽力慢
一些,把推进器逆流转动,也没有起作用。
地道两边狭窄的高墙上,我只看见飞奔的速度在电光下所画出的
辉煌线纹、笔直线条、火色痕迹。我的心跳动不止,我用手压住心头。
十点三十五分, 船长放下舵上的机轮,向我回过头来,对我说:
“到地中海了。”
14.以上文段节选自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
小说《 》,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
人们誉为“ ”。船长名字叫 (3 分)
15. 这部小说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其中最吸引你的地方
是什么? (2 分)
(2)综合性活动
七年级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
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16.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17.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
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2分)
五、现代文阅读(21分)
(二)课内阅读(7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
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
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
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
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说:“啊呀,老王,你好
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
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6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
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
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
上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
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
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
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
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
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
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
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
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
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
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8. 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19. 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含义是什么?(2分)7
20.概括文中作者的善良体现在哪里?(3分)
(二) 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14 分)
张丽钧
(1)她在作文里这样写到:“从来没有人注意过我,我的生,我
的死,都与这薄凉的世界无关”。没有人明白,在这颗幼小的心灵中,
为何会溢满那么多不可名状的哀伤和绝望。当然,她和她的老师也一
样。
(2)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头,言语不多,虽教学经验极为丰
富,但这一刻却不知道如何与这个年龄相差将近 40 年的女孩倾心交
流,他在陈旧的教案本背面上打了很多遍草稿,把明日要说的话一一
罗列出来,整理,像研究一部旷世巨著。尽管如此,还是觉得语言苍
白无力,软弱得像阴天里的清冷雨丝。
(3)春天的阳光依旧透过窗台,照耀在每个孩子纯真的脸上。
所有人之中,她离阳台最近,可还是心如冰冻。她没有朋友,没有疼
她爱她的母亲,就连唯一对她稍好的可依靠的外婆,也在前些日子病
故了。她的生活一片狼藉。有同学说,她暂住了孤儿院,所有的费用
都由政府承担。她得继续生活下去,得为远去的母亲和外婆坚强活着。
可有什么理由自让她继续活下去呢?她还有什么理由相信温暖?他站
在宽大的讲台上,以最平和的语调中讲完了课,宣布下午外出游玩。
所有的孩子都欢呼不已,只有她,静静地眯眼歪靠在窗台上,对着窗
外发呆。
(4)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朋友,一起游戏,分享自己的快乐。
她坐在绿草之中,看着天际变幻的流云,怒放的花朵,簌簌的落起泪
来。
(5)沿着小路,他来到她的身前。她侧脸擦泪后,镇定地叫道:
“老师好!”
(6)“怎么不和同学一起玩?”他一边喘气-边说。
(7)“老师,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有值得快乐的理由,而我
没有。” 他捋了捋花白的的头发,拉着她的手,走进花园深处。
顿时,一阵沁人心牌的芳香从远处缓缓涌来,包围了她前行的路。他
问:这些花你认识多少?“大都认识。那是迎春。那是瑞春。那是玉兰,8
“她对这些花名如教家珍。她的外婆生前爱花,因此,她从小受了熏
陶。
(8)他微笑着,看她在盘点花名时慢慢活泼起来,显然,她在
环视花朵的同时,也渐渐 沉浸于百花争艳的美景中。
(9)当她气喘吁吁地将园中的鲜花点过大半时,他问了一句:你
能把此时没开的花点出几种吗?
(10)她顿时被难住了。园中之花,大大小小,不下百种,却没
有一种隐藏着身形,躲避着阳光。他说:“明天告诉我,为什么他们
都会竟相开放?”
(11)当夜,她想了许久,从外婆遗留的书中找到了答案。次日,
她从季节、温度等客观存在的因素,向他解说了为何花朵都会竟相开
放的原因。他微笑着听完,递给了她一张纸片。
(12)之后,她回到教室,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她主动和同学
搭话,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组织班里的课外活动,维持课堂秩序....
(13)很多年后,她站在明媚的讲台上,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
师,她也带她的学生去看花,点花名。也曾问过一个忧郁的孩子,为
什么花朵都会在春天竞相开放?
(14)次日,当那个孩子急急忙忙跑来告诉她答案之时,她将当
年老师给她的那张纸片递给了那个孩子。
(15)的泛黄的纸片上,坚定地写着:“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
2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3 分)
22.文章开头由小女孩的作文写起,有何作用? (3 分)
23.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5 分)
(1)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 分)
(2 尽管如此,还是觉得语言苍白无力,软弱得像阴天里的清冷
雨丝。 (分析加点横线句子的作用) (3 分)
24.联系文章内容, 说说你对题目“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
的理解。(3 分)
六、作文(50 分)
25.请以“我生命中的一位良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以记叙为主,可以兼有议论、抒情; (2) 6000 字左9
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 卷面整洁,
书写规范、工整。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书写 总分
分数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2.翻译: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
13.名句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 。
(2)故园东望路漫漫, 。
(3) ,一览众山小。
(4) ,自缘身在最高层。
(5)可怜夜半虚前席, 。
(6) ,青草池塘处处蛙。
(7)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面义身自好的句子
是: , 。
( 8 ) 一 切 都 是 瞬 息 , 一 切 都 将 会 过
去 , 。
14.《 》
15.
。
16.我的开场白: 10
。
17.我的看破法:
。(2 分)
18.镶嵌:
19.答:
(2 分)
20.作者的善良体现在:
(3 分)
21.故事内容:
(3分)
22.作用:
(3 分)
23.
(1)
(2 分)
(2)
(3 分)
24.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