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检测试题(湘教版20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检测试题(湘教版20份含答案)》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章末过关检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图,如果图中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为河流,完成1~2题。‎ ‎1.图中a、b、c、d最有可能属于河流支流的是(  )‎ A.ad         B.bd C.cd D.cd和ad ‎2.下列城市位置与d聚落相似的是(  )‎ A.上海 B.巴黎 C.伦敦 D.武汉 解析: 第1题,支流相对于干流而言,水量较小,水运条件较差,所以形成的聚落也较少,根据图示,b所在河流聚落分布最少,推断为支流。第2题,d形成于干支流的交汇处,选择项中武汉的位置与此相同,位于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 答案: 1.B 2.D 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据此回答3~4题。‎ ‎3.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的为(  )‎ A.东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4.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第3题,从“功能分区图层”看出,该市工业主要分布于城市的西南方向,因此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西南风。第4题,物流中心占地面积广,交通条件要求高,宜建在地价较低的主干道附近,丁处最合适。‎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 3.B 4.D ‎“广佛都市区”指由广州中心城区与佛山中心城区及其外围的次级城镇中心共同构成的核心区域。读1957~2008年广佛都市区路网发展方向图(中心点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完成5~6题。‎ ‎5.由图可知该区(  )‎ A.东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 B.东北方向上路网密度最大 C.1982~1995年,西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 D.1995~2008年,正东方向上路网发展最慢 ‎6.下列事实中,对该区路网的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 A.城市绿化带的建设 B.广州城市空间扩展 C.次一级城镇中心的分布 D.地形、河流和行政边界的限制 解析: 第5题,根据图中方位密度的变化可知,2008年东北方向上的路网密度是最小的;东南方向上路网发展不是最快;1982~1995年,西南方向上路网发展较快;1995~2008年,正东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第6题,广佛都市区路网的发展与广州城市空间扩展、次一级城镇中心的分布以及地形、河流和行政边界的限制有较大关系,受城市绿化带建设的影响较小。‎ 答案: 5.C 6.A ‎(2015·江苏地理)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7~8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7.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8.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解析: 第7题,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据图分析,当时东京城位于水陆交通枢纽,人口高度集聚,商业繁荣发达,最有利条件选择D项。第8题,本题考查城市功能。东京当时为北宋都城,以行政功能为主,A项正确。‎ 答案: 7.D 8.A ‎(2015·山东文综)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9~10题。‎ ‎9.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 A.8:00 B.12:00‎ C.14:00 D.18:00‎ ‎10.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解析: 第9题,本题考查城市交通。读图可知,该时段总体来看,郊区进入城区方向的车道拥堵,应该是人口由郊区移向城市中心区的上班时间,即8:00左右,A项正确。第10题,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由题干可知,北京市“钟摆”交通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大量就业岗位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故解决该现象应该从减少城市中心地区就业岗位入手,D项正确。 ‎ 答案: 9.A 10.D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A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B示意地租变化。‎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读图,回答11~12题。‎ ‎11.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A.西风;自西向东流 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D.东风;自西向东流 ‎12.图B中曲线能反映图A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1题,重化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城市盛行风向可能为西风,河流自西向东流。第12题,沿甲—乙一线穿过铁路、公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地租出现波动,以市中心向外出现高峰、次高峰。‎ 答案: 11.A 12.D 下图示意1950~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3~15题。‎ ‎13.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1950~1960年,城市化进程变慢 B.1960~1970年,城市化水平较高 C.1970~1980年,城市化水平降低 D.1980~2010年,城市化进程较快 ‎14.我国城市化的表现是(  )‎ ‎①总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增加 ③农村人口减少 ④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城市化进程过快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有(  )‎ A.交通拥堵 B.农业萎缩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C.住房紧张 D.噪声污染 解析: 第13题,读图可知,1950~1960年,城市化进程较快;1960~1970年,城市化水平较低;1970~1980年,城市化水平基本不变;1980~2010年,城市化进程较快。第14题,城市化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城市用地增加。我国城市化的表现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第15题,城市化进程过快可能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其中环境污染问题包括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答案: 13.D 14.C 15.D ‎(2015·安徽文综)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6~17题。‎ ‎16.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7.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解析: 第16题,本题利用柱状图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由图可知,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选D。第17题,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图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硬化地面会使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故排除A、D;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可能会因建设用地增加而增加,排除B;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人口增多,生产生活释放废热增多,最可能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增强,故选C。‎ 答案: 16.D 17.C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以实现节能减排。读下列图表,完成18~19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不同交通方式能耗比较[单位:兆焦耳/(人·千米)]‎ 交通方式 能耗 交通方式 能耗 小汽车 ‎3.2~4.7‎ 摩托车 ‎1.8~2.8‎ 公共汽车 ‎0.3~1.4‎ 有轨电车 ‎0.17~0.8‎ 轨道列车 ‎0.05~0.11‎ ‎18.四个城市中,交通能耗最低的是(  )‎ A.伦敦 B.香港 C.东京 D.上海 ‎19.上海交通节能减排的合理措施是(  )‎ ‎①发展轨道交通 ②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③发展公共汽车交通 ④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8题,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能耗值,结合四城市不同出行方式的比重,可知轨道交通占较大比例的东京交通能耗最低,更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第19题,相比较而言,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的交通能耗较低,应重点发展。‎ 答案: 18.C 19.B 读我国某市市中心和郊外平原降水、径流、蒸发量对比表,回答20~21题。‎ 降水量 ‎(mm)‎ 径流总量 ‎(mm)‎ 地表径流 ‎(mm)‎ 地下径流 ‎(mm)‎ 蒸发量 ‎(mm)‎ 城市中心区 ‎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0‎ ‎267‎ ‎96‎ ‎171‎ ‎377‎ ‎20.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21.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解析: 第20题,由表中数据看,城市建设地面硬化,导致市中心下渗减少,径流量增加,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增加。第21题,要减少市中心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就要增加下渗量,最合理的方法是减少不透水的硬化地表比重,推广使用渗水砖。‎ 答案: 20.C 21.D 下图为某城镇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下列有关该城镇功能区分布及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区为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 B.②区为商业区,交通通达度高 C.③区为工业区,对居住区污染较小 D.①、③区位于外围,地租相同 ‎23.拟在该城镇新建一大型批发市场,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第22题,图中面积最大的功能区为住宅区,①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的②区为商业区;交通便利,靠近铁路,集中分布于城市南部的③区,为工业区,图中风向玫瑰图显示当地盛行风为偏北风,河流自北向南流,因此工业布局合理。第23题,建设大型批发市场,要考虑交通、地租、货源等问题,乙地临近工业区,货源充足,地价也较低,同时位于主要公路交会处,交通便利。‎ 答案: 22.D 23.B 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24~25题。‎ ‎24.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②‎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解析: 第24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第25题,西安的风格是古朴,苏杭的风格是灵秀,桂林的风格是奇逸,拉萨的风格是神秘。‎ 答案: 24.C 25.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根据城市规划的一般规律判断,甲功能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功能区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乙功能区的布局与“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相吻合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批发市场区位选择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图中绿化带的主要功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在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1分)(  )‎ A.a B.b C.c D.d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 第(1)题,甲功能区是该城市所占面积最大的功能区,且位于商业区外围,应为住宅区;乙功能区位于城市边缘,河流下游,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一般而言应为工业区。第(2)题,题干中提示该地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因此图中工业区处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而且与居民区之间设有绿化带,这些都与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相吻合。第(3)题,批发市场应交通便利,与商业区距离近,便于物资到达市场。第(4)题,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的绿化带,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等方面。第(5)题,高级住宅区应建在风景优美、地势较高的地方。‎ 答案: (1)住宅区 工业区 ‎(2)位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与居民区之间设立绿化带 ‎(3)交通便利 离商业区较近 ‎(4)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5)D ‎27.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3分)‎ ‎(2)简述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2分)‎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7分)‎ 解析: 第(1)题,从两幅图的对比上可知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第(2)题,国道穿过城区会导致城区交通拥堵。第(3)题,从风向玫瑰图可知东北风为最小风频;钢铁厂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是合理的。化工厂位于河流的上游,且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对河流和城区污染严重,故不合理。‎ 答案: (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28.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5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一 图A为我国某城市建成区示意图。‎ 材料二 图B为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 材料三 图C为不同时期该地河流在等量降水过程后形成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1)据材料一、二分析,1988年以来,该城市主要向________和________扩展,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材料三中,最能反映该地1999年以后河流洪水流量过程线的是________,该流量过程线的观测点应是图A甲、乙中的________。(2分)‎ ‎(3)为防止洪水导致城市“内涝”,该城市完善了排水管道网。据材料一判断排水管道网中总排水管道的走向为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什么?(4分)‎ ‎(4)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园区,分析其布局合理性。(5分)‎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二图例中的3个时间段和曲线,可以看出1988年城区面积轮廓,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且城区面积较小;1999年城区向四周扩展,且东北部扩展面积较大,2007年城区继续向四周扩展,东北、西南、东南都有较明显的扩大,且东北部和西南部面积扩大较大,由此可判断该城市主要是向西南和东北方向扩展,再结合材料一建成区轮廓范围,可看出该城市扩展是沿着河流和铁路线方向扩展分布,所以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河流和铁路。第(2)题,由材料三中的等量降水过程后形成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可看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①洪水过程线反映了洪峰最高水位较大,且集水时间较快,排水较快,而②洪水过程线反映了洪峰最高水位较低,且集水较为平缓,排水较慢;1999年以后,由于城市建设扩展,地面状况发生改变,即由植被地变成了水泥地,使下渗减少,故地面径流增多,集水速度加快,洪峰水位更高,所以最能反映该地1999年后河流洪水流量过程线的是①;结合材料一城市建成区示意图,可看出甲位于城区河流上游,乙位于城区河流下游,流量受城市建设影响较大的是城区下游的河流,所以该流量过程线的观测点应是图A甲乙中的乙。第(3)题,为防止洪水导致城市内涝,排水管道网的水流应为自流(自地势高处流往低处),根据材料一的河流流向,该地河流是自东北向西南流动,可判断出该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此可知排水管道网中总排水管道的走向应为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是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从而得出排水管道走向。第(4)题,由材料一中左上角玫瑰风频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盛行风是东北风和西北风。重化工业园区属于重污染型工业,会带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布局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布局在M区,主要考虑到M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同时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再者,M处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和原料运输。‎ 答案: (1)东北 西南 河流 铁路 ‎(2)① 乙 ‎(3)东北—西南走向 河流流向 ‎(4)位于河流下游;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交通便利;位于郊区。‎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我国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暑天呢?‎ ‎(1)材料一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____________。(5分)‎ 如就这一主题进行课题研究,请补充完成基本的研究思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不同季节也有差异(如下图所示)。你从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有市民建议,本市绿化不应再建大型草坪,需要以乔木、灌木为主。与林木绿化相比,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有哪些不足?(3分)‎ 解析: 第(1)题,夏季,绿色植物密集区(公园、农田、郊区),气温相对较低;城区与郊区之间产生热力环流,其近地面风自郊区吹向城区。第(2)题,依据材料和“夏季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可判定材料所揭示的问题为城市热岛效应,可把这种现象的成因、影响作为基本的研究思路。第(3)题,除14~16时冬季城郊间温差小于夏季外,其余时间冬季城郊间温差均大于夏季。第(4)题,从环境效应强弱、维护成本大小等角度对比分析:单位面积林木的体积大,环保作用强;林木不需要经常修剪,草类需要经常修剪,草类易被人们践踏,所以草类的维护成本大;喷洒药剂对草类进行杀虫时,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答案: (1)① 自郊区吹向市区 ‎(2)城市热岛效应 ①城市热岛效应 ②城市热岛效应 ③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④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3)城郊间的气温差异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夏季温差小于冬季温差 ‎(4)环境效益不如林木;维护费用大;易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