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地理选择题专项检测14(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届高三地理选择题专项检测14(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惠安一中2015届高三地理选择题专项练习(14)‎ 图1为我国冬小麦多年平均灌溉水量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 ‎1. 甲地的冬小麦多年平均灌溉水量可能是 ‎ A.240 B. 280 C. 330 D. 365‎ ‎2. 影响冬小麦多年平均灌溉水量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类型 C.气候 D.土壤肥力 图2是某区域一月与七月气压和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一月气压和风向 图2 七月气温和风向 ‎3. 下列关于该区域气压与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七月陆上高压区的形成,主要是陆地冷却所致 ‎ B.一月北部低压区的出现,促使赤道低压带断裂 ‎ C.东南风带的位置在当地冬季南移,夏季北移 ‎ D.一月大陆北部西北气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无关 ‎4. 关于该区域内各流域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流域汛期出现在冬季 B.②流域主要为季节性河流 ‎ ‎ C.③流域汛期出现在夏季 D.④流域全年水量稳定 - 4 -‎ 图3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图3‎ ‎5. 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 ‎ C.中部地区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优 ‎ D. 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最高,发挥内引外联和对内对外两个辐射作用 ‎6. 关于东部地区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中西部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 B.短期内可能引起东部地区失业人口的增加 ‎ C.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 ‎ D.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有研究表明: 天然气平均能源利用效率比煤炭高30% , 石油能源利用效率比煤炭高23%。读图4、图5完成7—8题。‎ 图4‎ ‎1997~ 2008 年福建省能源消费量和CO2 排放量变化 ‎1997年、2009 年福建省能源消费CO2 排放分布 图5 1997年和2009年福建省能源消费co2排放分布 - 4 -‎ ‎7. 依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源消费产生的CO 2排放量与能源消费结构无关 ‎ B. 第二产业消费能源所产生的CO 2排放量在增加 ‎ C. 能源消费所产生的CO 2 排放总量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 D. 2009年生活消费产生的CO 2排放量比1997年少 ‎8. 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对策是 ‎ ①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 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②大力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开发,积极优化能源结构 ‎ ‎ ③加强工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整改,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 ④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分布最广的地区,仅占贵州全省总面积3%的盆地,当地人俗称“坝子”,它们面积狭小,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的喀斯特山区中,成为贵州农业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根据材料完成9—10题。‎ 表1:贵州省红枫湖水系盆地新增居民点面积在各坡度上的分布(%)‎ 年份 平坡 平缓坡 缓坡 较缓坡 陡坡 较陡坡 极陡坡 ‎2000‎ ‎59.57‎ ‎23.71‎ ‎10.97‎ ‎4.35‎ ‎1.12‎ ‎0.11‎ ‎0.00‎ ‎2005‎ ‎56.37‎ ‎26.40‎ ‎12.95‎ ‎2.67‎ ‎1.22‎ ‎0.48‎ ‎0.00‎ ‎2007‎ ‎55.54‎ ‎25.90‎ ‎12.90‎ ‎2.48‎ ‎1.44‎ ‎1.10‎ ‎0.63‎ ‎9. 下列描述与材料一致的是 ‎ A.居民点面积在平坡地区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 B.居民点面积在缓坡、平缓坡地区增幅最快 ‎ C.陡坡和较陡坡居民点规模不断增加 ‎ D.极陡坡一直未有居民点的分布 ‎10. 依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喀斯特高原地区聚落分布高度聚集 ‎ B.喀斯特地貌特点对居民的择居、迁居不产生影响 ‎ C.由于平、缓坡地区居住空间日益有限,聚落向坡度较大地带蔓延 - 4 -‎ ‎ D.居民点向较陡坡和陡坡地区蔓延,有利于喀斯特地区的生态保护 图6为北半球某地某日的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太阳高度 北京时间 ‎0‎ ‎24‎ ‎12‎ ‎18‎ ‎6‎ ‎40°‎ 图6‎ ‎ ‎ ‎ ‎ 张4‎ ‎11.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180°E,70°N B. 30°E,70°N    ‎ C. 30°E, 73°26 ′N   D. 180°,73°26 ′N ‎12.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和建筑物的遮挡,该日南平一天中建筑物窗户受阳光照射的情况正确的是 A. 东、西、南、北向窗户均可受到阳光照射 B. 南、北向窗户有阳光照射,东、西向窗户没有阳光照射 C. 东、西向窗户有阳光照射,南、北向窗户没有阳光照射 D. 只有东、西、南三面的窗户可受到阳光照射 惠安一中2015届高三地理选择题专项练习(14) ‎ 号数 成绩 姓名 ‎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 试卷参考答案:‎ ‎1.B ‎2. C ‎3. A ‎4. B ‎5. D ‎6. A ‎7. B ‎8. D ‎9. C ‎10. C ‎11. B ‎12. A - 4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