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归纳复习(有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归纳复习(有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步步高】2015-2016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复习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酶的特性与影响酶催化速率的因素的研究方法 以所要研究的因素为自变量,酶的催化速率为因变量,其余因素均为无关变量;严格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并记录结果(因变量)。相关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名称 实验组 对照组 因变量 验证酶是蛋白质 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 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 是否出现紫色 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 底物+相应酶液 底物+等量蒸馏水 底物是否 被分解 验证酶的专一性 底物+相应酶液 另一底物+相同酶液或同一底物+另一酶液 底物是否 被分解 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底物+相应酶液 底物+无机催化剂 底物分解速率 探究酶的 适宜温度 温度梯度下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  ‎ 底物的分解速 率或底物的剩 余量  ‎ 探究酶的 最适pH pH梯度下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   ‎ 底物的分解速 率或底物的剩 余量 ‎ 训练1 设计证明生物酶具有催化性、特异性、高效性实验,选用的对照条件分别是 5‎ ‎(  )‎ A.化学催化剂,同一物质,自然条件 B.自然条件,不同物质,化学催化剂 C.自然条件,同一物质,化学催化剂 D.化学催化剂,不同物质,自然条件 二、光反应和暗反应中C3、C5、ATP和CO2之间的转化关系 ‎(1)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C5、ATP、ADP相对含量变化:ATP↓,ADP↑,C3↑,C5↓。‎ ‎(2)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C3、C5、ATP、ADP相对含量变化:ATP↑,ADP↓,C3↓,C5↑。‎ ‎(3)同理可分析并得出 突然增强光照:ATP↑,ADP↓,C3↓,C5↑;‎ 突然增加CO2供应:ATP↓,ADP↑,C3↑,C5↓。‎ 训练2 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  )‎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C.升高二氧化碳浓度 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三、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过程的关系 ‎1.物质变化 C:CO2―→(CH2O)―→丙酮酸―→CO2‎ O:H2O―→O2―→H2O H:H2O―→[H]―→(CH2O)―→[H]―→H2O ‎2.能量变化 光能―→ATP―→(CH2O)―→ATP―→各项生命活动 训练3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 ‎1.右图中三条曲线表示某种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据图可知 (  ) ‎ A.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该酶的最适pH为7‎ C.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D.在温度从0→A变化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2.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 C.若丙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丁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会使O2的消耗减少 ‎3.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其细胞只能通过C6H12O6→‎2C3H6O3+能量获能 B.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 C.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 ‎4.下图表示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及其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都通过类囊体叠加的方式增加膜面积 B.甲中不含有而乙中含有将ADP转变成ATP的酶 C.在甲中随水的分解产生[H],在乙中随水的产生消耗[H]‎ D.C6H12O6可以在乙中直接彻底氧化分解 ‎5.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在C点时最低 B.EF段叶绿体内ATP合成的速率降低 C.温度降低导致BC段CO2浓度增加速率较AB段减慢 D.G点时CO2浓度比A点低,说明经过24小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 ‎6.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 5‎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7.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O2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 h测定,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则以下说法有几种是正确的(  )‎ ‎①c、e两点的光合速率为零 ②c、d两点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③de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④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ab段和fg段 A.1种说法正确 B.2种说法正确 C.3种说法正确 D.4种说法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8.用含‎14C标记的CO2提供给绿藻进行光合作用,分别测定(CH2O)、C5和C3中‎14C的含量,图甲、图乙表示一部分实验结果,曲线a、b、c分别表示(CH2O)、C5和C3三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甲的实验分析,光合作用固定的‎14C的总量在光照时间内直线上升,但化合物a、b中的‎14C量基本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当变黑暗时,化合物a中‎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化合物b的‎14C量在CO2突然降低时而一时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训练 5‎ ‎1.B [证明酶具有催化性,自变量是有无酶,对照条件是自然条件;证明酶的高效性,是酶与化学催化剂对照。]‎ ‎2.D [二氧化碳是暗反应进行的条件之一,如果二氧化碳减少,自然就不能顺利地形成C3,已有的C3仍会通过C3的还原途径而生成C5。这样C3减少,C5形成后却不能进一步转变,于是就积累起来。]‎ ‎3.A [CO2的固定发生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进行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O2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进行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或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如高等植物),进行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课后作业 ‎1.C [如图曲线表示pH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图中信息显示该酶的最适pH为6,最适温度为A,0-A范围内,酶的活性逐渐增强,温度超过A,酶的活性逐渐减弱。]‎ ‎2.D [若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量增加,使反应无法继续进行;若抑制葡萄糖分解,则无其他产物产生,丙酮酸也不会增加;若抑制ATP形成,则会使ADP的量增加;若抑制[H]被氧化成水,由需氧量会减少。]‎ ‎3.D [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其细胞只能通过C6H12O6→‎2C3H6O3+能量而获能;乳酸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并产生乳酸,其无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衣藻是真核生物,含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的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分泌。]‎ ‎4.C [如图甲为叶绿体,乙为线粒体,甲通过类囊体叠加的方式增加膜面积,乙通过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的方式增加膜面积;甲、乙都能形成ATP,都含有将ADP转变成ATP的酶;乙线粒体直接分解的底物为丙酮酸,不能分解C6H12O6。]‎ ‎5.D [G点时,CO2浓度低于A点,表明一昼夜植物消耗的CO2多于放出的CO2,即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说明经过24小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增加。]‎ ‎6.D [由图示可知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阴影部分表示在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量;超过‎35℃‎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为负值。]‎ ‎7.A [c点和e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不等于0,①错误;在c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②正确,③错误;整个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④错误。]‎ ‎8.(1)C‎3 ‎C5 (CH2O) (2)化合物a、b(或C3、C5)合成量和转变成其他化合物的量相等(C5固定CO2、还原C3成C5成动态平衡) (3)由化合物a转变成其他化合物(或还原C3)的反应停止,而生成化合物a(或C3)的反应正常进行而积累 (4)生成化合物b的反应正常进行,由化合物b转变成其他化合物(或C5固定CO2)的反应减慢,化合物b(或C5)被利用减少而积累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