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2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2

ID:148566

大小:12.2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4-07-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按要求选择正确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坎坷(kě)     唐(táng)     默而识之(zhì)B.陬邑(zōu)    狂嗜(zhì)    饥肠辘辘(lù)C.坍下(tān)    夏(miǎn)     其义自见(xiàn)D.胡诌(zōu)   不愠(yùn)     孜孜力学(zī)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愠(怨恨)            不期然(希望)    书券三纸(证券)B.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广识(广大)      兴致淋漓(兴趣情致)C.领略(品尝、欣赏)      蒙冤(受到)      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D.温故(古代的)          胡诌(编造)      形影不离(身体)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纯熟    秘诀    真挚    枯燥乏味    森罗万象B.交涉    浩劫    潜服    陈言老套    倚马万言C.袭用    效法    索然    聚精会神    诸如如此D.携带    崇拜    苦觅    得心因手    鸦雀无声4.下列汉字的构字方法,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末(会意)    马(象形)    尖(会意)     衷(形声)B.明(会意)    唇(形声)    本(指事)    塑(形声)C.阔(形声)    森(会意)    刃(象形)    手(指事)D.尘(会意)    跨(形声)    水(象形)    三(指事)5.下面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读书琐忆》的“琐”,指所忆的是多件小事;所“忆”的中心是爱买书,“忆”的起点是“小时候”。B.《“论学”六则》中第六则,阐述“ 学”和“问”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突出“好学”的重要性。C.作者以“一目十行”和“倚马万言”这两种读和写的本领为例,都是为了说明“勤学苦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有真本领。D.《谈兴趣》最后一段是本文“点睛之笔”。“兴趣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点明了兴趣的产生要靠自己去发掘”、“寻求”,而且用了比喻手法。 二、依据要求填空1.按课文填空。①你大概在以书册_______着度日如年的光阴吧?(A.消失    B.消遣    C.消磨D.打消)②无论做什么事,想要做得好,获得最高效率,一定得先对该事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全力以赴。(A.聚精会神   B.全神贯注    C. 注意集中     D.旁若无人)③抄了一个多星期,_______把《浮士德》全抄下来了。(A.果然    B.竟然     C.突然     D.居然)2.按课文联句。①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__________。②非学无以致疑______________。好学而不勤问,______________。③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④古人学问无遗力,_________。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 三、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形声字有一个长处,就是只要知道声旁,就可能按声旁读准字音了。    (    )2.“好学而不勤 问”中的“而”字用法是顺接,“学而时习之”中的“而”是转接。(    )3.“人应该支配习惯”说的是好习惯可以养成,坏习惯能够改掉,但和学习一样是急不来的,不能速成,知 道就行了。                                           (    )4.《论语》是由孔子门人和他的再传弟子辑录孔子言行的书,共20篇。    (    )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人不知而不愠”等都是孔子对学习的方法的论述。                                                          (    ) 四、阅读下列语段,分 别按要求回答问题(一)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得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历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举例来说 吧,我书房中有一副对子,下联不是“竹解虚心是我师”吗?这一句原是成语(不知作者是谁),作者着眼于竹的中空,觉到和人的虚心相似,可以效法,所以就造出了这样有新味的句子。触发要是自己的、新鲜的才好。用月的圆缺来比喻人事的盛衰,用逝水流年来比喻年华难再,用夕阳来比喻老年,诸如此类的话,在最初说出来的原是一种好触发,说来很有新味,我们如果袭用就等于一味说人家说过的话,自己不能说什么了。1.请写出文中空缺处解说“触发”含义的一句话。2.细读文章,理解好的“触发”应注意哪两点,请分别用三字概括?①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文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具体阐述和举例证明中心意思的。4.分别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①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触发_____________________5.联系全文,说出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的含义。①读书的目的,重在收获其内容意趣,否则只是文字的游戏而已。 ②我还希望你读有字的书以外,更留心去读读没有字的书。 (二)毅力来自远大的目标。有了远大的目标,毅力才会象活泉似的,滚滚而来。自然,一个 人要是光为了养家活口,为了一份职业,为了自己出人头地,在某个时期也可以有一定的奋斗精神,但是,“小目标”达到了,他就会松懈下来。而有大目标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希望能够为人民作出较大的功献希望成为对人民越来越有用的人因此学习的毅力就会源源不绝。1.文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2.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3.在原文划出线段的中心句。4.短文怎样比喻远大目标的作用?5.为了论述观点,作者在此主要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三)我对于读书、买书,一直有一种欲罢不能的狂嗜。现在自己小屋的藏书,早已溢出书橱,横陈地面,几乎无处下 脚了。但一进书店,口袋里的钱就不知不觉溜到店员的手里去了。仿佛有看不见的精灵在诱惑我似的。也有关心我的友人说:“再这样买书,你要被书逐出小屋,无处容身了。”于是几次横下心来戒买书,结果越戒买得越凶。兴趣和嗜好真是难以移易。人生苦短,这一点读书、买书的喜悦,我真不忍割舍。特别是回忆起少年时借书、抄书的往事 ,我就更珍惜买书的快乐了。我爱书,这是我热爱生活的独特形式。书千百倍地扩大了狭小的生活圈子,使我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没有书的生活对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1.这段文字中,“看不见的精灵”指的是什么? 2.这段文字中所引的友人的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本段前三句,哪些词语简洁生动、形象风趣地写读书、买书的“狂嗜”和“欲罢不能”? 4.作者把热爱读书和______联系起来,点出了爱书、读书的真正意义,从而突出了中心。 5.对“读书琐忆”这个题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阶 段的几件小事B.回忆自己从小爱书、爱读书的几件小事C.随意记叙小时候爱书、爱读书的有意义的事D.有 激情地记叙自己一生爱读书的几件难忘的事 五、作文题目:我学习______的成功经验要求:空格上可填“语文”、“数学”等。字数500个左右。   参考答案一、1.A   2.C   3.A   4.D   5.C二、1.①C  ②B  ③D    2.①心到、眼到、口到,心到最急;  ②非问无以广识,非真能好学者也;  ③天光云影共徘徊,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少壮工夫老始成,绝知此事要躬行。三、1.×  2.×  3.×  4.√5.×四、(一)1.由一件事感悟到他的事。 2.①自己的②新编的。 3.文段首句;读和写。4.①沿用,套用;②感悟、顿悟。5.①形容脱离内容意趣,一味咬文嚼字的读书方式。②比喻社会生活,说明读书要联系实际。(二)1.①象一像;  ②功一贡;  ③绝一竭。2.“大目标”……不同了,他们……献,希……的人,因此,3.首句。    4.有了远大的目标,毅力才会像活泉似的滚滚而来。5.对比。(三)1.我对于读书,买书,一直有一种欲罢不能的狂嗜。2.引朋友的话 从侧面来表现作者对买书的狂嗜。3.溢出、横陈、溜。4.热爱生活。  5.B五、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