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开放性试题解题策略与方法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物理开放性试题解题策略与方法

ID:123926

大小:29.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09-12-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TRS_AUTOADD_1241589193686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41589193686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41589193686 TD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41589193686 DIV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41589193686 LI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JSON-- {"":{"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一、题型特点与解题策略     开放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这些试题或条件开放,或策略开放,或结论开放。通过求解这一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求解开放性问题,需要我们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抓住题目中的重点字句进行分析、推理,结合概念、规律加以判断。     二、典型例题     题型之一:题设条件开放型。其特点是:条件多余或隐含,求解问题不指明。     例1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常常用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来研究一些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其它辅助器材,设计三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力、热、声、光、电均可)     添加主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     的物理问题 示例 细绳、小车 将木块竖放在小车上,用细绳突然拉动小车向前运动,木块向后倒下 木块具有惯性 设计一       设计二       设计三           解析:     添加主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设计一 弹簧秤、细线 用细线将木块挂在弹簧秤钩上,木块静止时,弹簧秤有读数 木块受到重力 设计二 弹簧秤、木板、毛巾、砝码 将木块分别放在木板、毛巾上用弹簧秤匀速水平拉动;砝码放在木块上,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匀速拉动 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设计三 导线、开关、灯泡、电源 将导线、开关、灯泡、电源、干木块连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木块是绝缘体     导引:本题不但结论开放,条件也有所开放,只是木块为必备器材之一,同时它又是设计性实验题。不过题材来自于平时的实验,所以难度并不大。解决此类问题,要求我们学习中注意做好实验,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点睛:本题把长方体木块作为必备实验器材,允许适当添加其它辅助器材,设计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一般地,只要能达到目的,添加的辅助器材越少、实验原理和过程越简单越好。     误区分析:有些同学把“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当作现象的描述了,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不能正确地表达现象反映的物理实质。如添加小车做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时,在“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中,他们只是说木块向前或向后倒下,未提及惯性问题。     题型之二:解题策略开放型。其特点是:解答方式不统一,方法多样化。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异曲同工”。     例2两个杯子分别盛有浓盐水和纯水,不能用嘴尝,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自选实验器材(也可以用自制的仪器和物品),设计两种区分哪杯是浓盐水、哪杯是纯水的方法,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方法一:将密度计(或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浓盐水和纯水中,由读数(或浸入深度)测出液体的密度,密度大(或浸入深度浅)的就是浓盐水。     方法二:将U形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插入浓盐水和纯水相同深度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大的是浓盐水。     方法三:用量杯分别量取体积相同的浓盐水和纯水,用天平测量杯与液体的总质量,因体积相同,质量大的密度大。又因浓盐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所以质量大的就是浓盐水。     导引:本题条件也是开放的,通常可以考虑比较密度、体积或质量的方法。     点睛:比较密度,未必需要测出它们的大小,可以结合二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加以讨论;而比较质量和体积必须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误区分析:有些同学直接比较两个分别盛有浓盐水和纯水的杯子谁重,忽视了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题型之三:待求结论开放型。其特点是:结论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     例3请利用一瓶矿泉水,设计两个不同的物理实验,并完成下表。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物理知识 示例 将矿泉水瓶举起后松手 瓶下落 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实验一       实验二           解析:现提供三种方法如下: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物理知识 实验一 将矿泉水瓶扔出去 瓶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物体具有惯性 实验二 用手捏将矿泉水瓶 瓶会变形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实验三 观察矿泉水瓶后的手指 手指变粗 光的折射(矿泉水瓶相当于放大镜)     导引:这是一道开放性实验设计题,实验器材已确定,实验目的及实验方案完全开放,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参考示例,选择最熟悉及最简单的实验方案解答。     点睛:由于题中要求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所举实例不可与示例雷同,另外一定要把所举实例反映的物理实质说清楚。     误区分析:有些同学审题不清,增加了部分器材,不合题意。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