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南京中华中学高二1月月考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南京中华中学高二1月月考试卷

ID:118960

大小:61.84 KB

页数:5页

时间:2008-01-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华中学高二年级12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睨柱 (nì)      裨将 (bài)      辎重(zī)         应弦而倒(xián) B.箭镞(cù)    愠怒 (yùn)      喋血(dié)         畏恶贤能(wù) C.瑕疵 (cī)      斋戒 (jiè)       驽钝(nú)      骁勇善战(jiāo) D.不怿 (yì)      木讷(nè)     天堑(qiàn)     骠骑将军(piào)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抢夺 B.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 负:违背 C.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走:逃跑 D.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灭口:消除……的借口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B.管仲世所谓贤臣 C.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 D.即起,趋出。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高祖常繇咸阳 B.乃持项王头视鲁 C.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下列每组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是( ) A.虎狼之国,不可信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B.萧何为主吏,主进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C.会项伯欲活张良 沛公然其计 D.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二、名句识记(10分) 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高祖本纪》) 7.自矜功伐,                        ,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项羽本纪》) 8.博闻强志,            ,            。(《屈原列传》下同) 9.屈平正道直行,            ,        ,可谓穷矣 。         ,          ,能无怨乎? 10.其志洁,                       。 其行廉                        。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1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③专以射为戏                       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是杀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敞。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二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因肉袒谢 谢:道歉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倍:违背  C.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  行:将要  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 怪:责怪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甲因肉袒谢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B.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①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D.①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②皆以美于徐公   17 .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 ①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②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③安国笑日:“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④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⑤阴使聂翁壹为间     ⑥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二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1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 (2)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三、诗歌鉴赏(6分) 2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王维的字)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试以这首诗的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为例,谈谈你对苏轼评论的看法。                                                                                  (2)颈联中“浮”“动”二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21--24题。(20分) 回     家 章 珺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 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著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虽然,我们早已属于他乡。在异乡人的眼里,我们早已属于这里。我们跟他们一样,操着同样的语音,追逐着同样的时尚。我们甚至比他们更像这里的主人,因为我们更关注这里的变化,小心翼翼地藏匿起外乡人的痕迹。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 于是,我们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在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踏上回家的归途,我们会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 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纤细的秋雨,细碎地敲打着破旧的古筝,我们听到了久违的乡音。尘封的窗户,却打开了遥远的记忆,我们曾站在这扇窗下,梦想着外面的世界。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编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求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轻轻的一声叹息,却沉重得让人无法喘息。 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去。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可是,当车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起下一轮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什么时候,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动。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葬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它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 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                        (原载1999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21.作者说:“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结合全文分析,这种“感觉”是指                                      什么样的感觉。(不超过8个字)(4分)                                                                                 22.“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幸运”是指                                   ,“不幸”是指                                                                     。(6分) 23.作者思念故乡,回到故乡,但“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4分) 24.文章最后一段说:“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6分)                                                                                       五、语言运用(4分) 25.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提出过一个著名悖论,即“理发师难题”:有一个理发师,他的服务原则是“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但当他回到家中面对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的问题时,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请表述理发师两难的原因: 原因一:                                                                      。 原因二:                                                                   。   六、作文(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以“优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