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ID:109390

大小:1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0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 史的重要依据。 知识与能力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人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及其标志。初步学习对 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识读《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形象 地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活的 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 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重点 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 原始农业的发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同学们还记得他们是怎样获 得食物的吗?(采集、狩猎、捕鱼)我们今天的食物来源于哪里呢?(来自于农业种植和畜牧 业的养殖)那么,我们的先民们是怎样开始种植庄稼和养殖牲畜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教师:阅读教材第 8 页正文部分内容:中国境内发现栽培稻的遗址在什么地方? 学生:位于长江中下游。 教师:在农作物的栽培方面,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什么的国家? 学生:粟和黍。 教师:阅读教材第 9 页《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提问:图上有哪些主要的遗 址?它们在分布上有何相似之处?为什么会分布在这些地区? 学生:遗址:红山、半坡、良渚、河姆渡、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等。都分布在江河附近。 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于农耕。 教师: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之一。伴随着狩猎和原始农业 的兴起,有时候人们将猎获到但一时吃不完的,就先养起来留待以后再吃,由此逐渐使动物 驯化,原始饲养业出现了。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有2 何重要意义? 学生: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 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教师:首先请各位同学阅读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归纳出他们的生活特点: 1.时间——距今约 7 000 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 4.畜牧业:饲养家畜。 5.工具:骨耜,磨制石器。 6.手工业: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 7.建筑: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有水井。 8.会运用雕刻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 教师:文中第 11 页《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这就说明了江南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河 姆渡居民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农耕生产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 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不但进入了原始农耕阶段,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 请大家看教材第 10 页《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和第 11 页《半坡居民半地穴式 圆形房屋复原图》,比较一下:两个房屋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而这些不同又说明了什么? 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不同,故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房屋建筑方面也有区 别。因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气温暖热,故适宜种水稻,黄河流域降水量相对较少,且气温相 对长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种植耐旱,且产量较高的粟为主。这种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江流域的 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现,也决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现在北方,因为这种建筑 形式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而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所建的“干栏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湿, 二可以避蛇虫猛兽之害。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1~12 页,讨论回答。 教师:结合教材,从时间、地点、食物、工具、建筑等方面归纳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 特征。 1.时间:距今约 6 000 年。 2.生活位置: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3.农业: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家畜,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 5.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6.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定居生活。 7.手工业:彩陶,乐器。纺织、制衣。 教师:看看半坡居民和北京人有哪些不同?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磨 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与北京人使用的石器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许多石器已经 作了磨光处理。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 11 页《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半坡居民已经开始定居生活) 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半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 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食物来看:北京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而半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粟,发展3 原始农业。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 12 页《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半坡居民会制作彩陶。食物中有鱼等,食物种类丰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2 页“问题思考”,讨论回答: 原始居民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距今时间 距今约 7 000 年 距今约 6 000 年 活动区域 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陕西西安(黄河流域) 居住 干栏式建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农业 种植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种 植粟 饲养业 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饲养猪狗等家畜;捕猎捕鱼、采集野果 手工业 制陶器、玉器和简单乐器骨哨,使用雕 刻技术和天然漆 使用彩陶,多纹饰;有装饰品和乐器; 有骨针、骨锥和纺轮,会纺织和制衣 通过对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两个典型代表的学习,了解了原始的农 耕生活状况。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原始农耕生活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是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 石器和骨器、建房定居、饲养家畜家禽等。但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 也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他们都创造了华夏文明。 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农作物种植:稻、粟、黍;饲养业出现 2.标志 3.意义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距今年代 2.生产生活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1.距今年代 2.生产生活4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