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青岛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青岛版)

ID:104352

大小:589.5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6-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1 课数据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函数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 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 六个常用函数。 2、使学生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 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材分析】 内容和地位: 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 1 课。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 经对文字处理软件 Microsoft Word2000 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 处理,让学生继续认识和学习使用电子表应用软件,Microsoftt Excel2000,而数据计算又是数据处理的最 基本的应用。 2、由“一张学生成绩表求总分”切入,引导学生进入电子表格中常用函数应用的学习,让生去感受函数 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提高他们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学重点: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教室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 1、使用求和函数 SUM( )求和 把“压岁钱花费统计表”分发给每个学生,给出他们任务,让他们根据书中的步骤算出总数,师演示后 巡视指导,简单讲评,让学生从中悟出道理,激发兴趣。 注:AVERAGE( )、MAX( )、MIN( )分别是求平均值函数、最大值函数和最小值函数的。练一练:同 学们也可以用这些函数,仿上面的步骤来求一下每类花费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2、使用条件函数 IF( )进行判断 将“压岁钱花费统计表”中的“总计”改为“饮食习惯”,用 IF( )函数根据“食品饮料”类的花费额判断每 个同学是否喜欢吃零食,进而对其饮食习惯做出“好”或“不好”的结论。D3>40师演示后让生根据书上步骤完成任务,师巡视指导后,评价讲解。 三、练一练: 同学们可以根据“学习用品”、“娱乐消费”的花费额,在“压岁钱花费统计表”中判断出每位同学的 “学 习习惯”、“娱乐消费习惯”。 四、课堂小结 最后让学生自己再操作练习,且布置实践与创新中的任务,让生在兴致头上完成任务,师巡视指导。 五、小测验: 5、 AVERAGE()表示求平均值 函数。 6、 IF()表示 条件 函数。 7、 MAX()表示 求最大值 函数。 8、 MIN()表示 求最小值 函数。 9、 SUM()表示 求和 函数。 条件函数的功能是 :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教学反思】: 在新课导入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是用自己的方法去计算:或是纸笔,或是口算,或是计算器,只有 少数同学思考有没有其他好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操作方法和流程,会对结果 进行分析,只有几个别的同学还在机械地填空,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同学们的实际操作时间有限,不经常 练习往往会手生,我会尽最大能力来给学生创造条件。 第 1.2 课数据分析 课题 第 2 课 数据分析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1 课时 地点 微机室 知识目标 理解数据清单、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概念和作用。 技能目标 ①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① 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实际问题,体验合作的乐趣。 ② 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分析、判断的意识。 通过为灾区捐款捐物作统计,使我们的学生更富有爱心和责任心。 教学 重点 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教学 难点 如何利用分析手段实现数据分析的目的 教学 方法 以自学辅导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主,结合直观启发式教学。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复习回顾: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体验到了 Excel 的强大的数据计算功能,事实上,Excel 还有着更为全面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今 天我们来学习第 2 课《数据分析》 出示课题《数据分析》,展示学习目标。 回忆并观看课件 阅读学习目标 回顾旧知,创设需要, 导入课题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及 重难点。 学 习 探 究 提出问题: 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良好 的教育,阅读到喜爱的书籍,学校发动同学 们为贫困地区孩子们捐献书籍。 在练习目录下的有份《各小组上交图书 统计表》的文件,记录了某班级各小组捐献 书籍的情况。 学习探究 任务一:数据清单 阅读教材 P7,思考什么是数据清单? 数据清单有什么特点?每一个数据表格 是否都可以称作数据清单? 课件展示: 认识数据清单、标题行、记录、字段名 等概念 数据清单概念:像图示这样具有二维性 质的表格成为数据清单。 请学生回答数据清单可以完成的操作。 观察表格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 明确数据清单概 念及特点 创设问题情景 明确任务,培养动手阅 读理解能力和沟通交流能 力。 课件直观展示数据清 单特点和相关概念任务二:数据的排序 提出问题:班长小华想统计一下各小组 同学对哪类图书更喜爱。于是对工作表中的 数据作了排序处理,很快就得出了结果。 小华是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的呢?请看 他操作的视频。 再次明确操作步骤。 通过课件或阅读教材“一点通”,明确关 键字。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任务三:数据的筛选 提出任务要求,删去“各小组上交图书统 计表”第 9 行“合计”,只显示文学类和科技类 数量都大于 10 的小组? 利用数据清单,我们如何完成呢? 播放操作视频。 明确筛选的三种操作方式 阅读教材,明确作 用 观看数据排序操 作的视频 明确操作步骤 小组合作,练习巩 固 ,相互指导评价。 学生演示操作。 观看数据筛选操 作的视频 并阅读教材“一点 通”小组内交流,明确 操作步骤。 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 掌握排序的操作步骤。 掌握操作要点 练习强化,熟练操作 纠正错误。 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 掌握操作步骤,提高学习效 率。 操 作 与 评 价 任务四:实践与创新(分类汇总) 布置任务和下发学习视频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总结操作过程,及时评价 阅读教材,根据下 发的课件视频,学习如 何分类汇总。 小组内合作学习 并进行操作评价 学生参照视频和课件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自学能 力。 教 学 总 结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 学生总结通过学 习学会了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加 深巩固本课所学知识点 布 置 作 业 帮助任课老师分析一次平时测试的成绩。 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的 知识和操作方法应用于学 习和生活中,提高学生的信 息素养。 三、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完成各个任务的同时获得真知。 把貌似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动起来,学生感兴趣了,学习起来就有了动力。通过为贫困地区儿童捐献书 籍,奉献爱心激发了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为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度过难关的决心。课堂教学以 任务为主线,通过开展活动与游戏,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 欲望。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乐于进取,不畏 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 1.3 课 数据的图表化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图表的构成和作用: 2、了解图表的不同类型和几种常见类型的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 1、掌握数据的图表化表示方法; 2、学会对图表进行编辑和格式化; 3、学会用图表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体验信息的多样化表示,弘扬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合作理念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对图表进行编辑和格式化 【教学难点】:用图表处理信息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环境】:微机室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都已经看到小强的爸爸给“健康联盟”的盟员做的体重警示图,那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成立这样的 联盟,为自己做这样的图表呢?那我们今天就再到 Excke 里面去转转! (二)新课教学 1、 图表的制作 首先,教师做适当演示后,把“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发给每位同学,然后让他们根据书上的 5 个 步骤进行图表的制造,师巡视指导。后简单讲评,重点强调。 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同学没有选中“对照表”的数据清单,就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图表”命令,所以虽 然按照书上的步骤做了,但没有得到相应的效果,教师加以指导并强调指出。一定要先选中“对照表”的数 据清单哦! 嵌入式图表 图表 图表工作表 最后一步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 2、 图表的编辑 由于里面的文字录入出现了错误,并且图表的类型也不是让人很满意,就要对图表进行编辑,应该怎 么做呢?下面同学再根据书上的步骤去完成,只要你觉得满意,那你就成功了。 出现的问题:有个别同学不知道从何如手,师对个别同学的图表加以操作后,同学就一目了然,激发 了他们的兴趣,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值得表扬哦! 3、 图表的格式化 因为我们以前学过文档的格式化,只要找到选中之后就能够进行格式化。 任务:让学生使用前面用过的“图表”菜单和右键快捷菜单,根据书中的步骤对图表进行格式化。 强调重点:一定要找到“图表选项”对话框。 单击“图表”菜单中的“图表选项”命令,弹出“图表选项”对话框,然后分别对几个选项卡进行设置就 OK了!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图表的制作,以及怎样对图表进行编辑和格式化,我想同学们也都有了一定的掌 握,那就趁热打铁再继续完成下面的操作吧。 【练一练】 1、用“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中的数据清单生成一个嵌入式簇状柱形图表。 2、用“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中的数据清单生成一个独立式三维簇状柱形图表。 3、对自己前面制作的嵌入式图表进行编辑,改变图表的大小和位置至合适,更改其类型为圆柱图; 修改张小强的“节后体重”数据为“80”,观察图表的变化;删除“标准体重”数据系列,再通过“添加数据”命 令,添加上该数据系列。 4、将“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作为源数据,制作一个嵌入式三维柱形图,参照小强的做法,按照 自己的喜好设置标题、数据标志、图例、分类轴、数据轴、数据系列、背景墙、基底等部分的格式。 【实践与创新】:大显身手 以下表为数据源,分别制作出一个簇状柱形图表和一个数据点折线图表。 泰山全年月平均气温(0C)统计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看似很多,很零散,让同学一看就觉得犯愁,但通过快速的给他们演示和让他们分组进 行任务的完成,把课堂时间都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创新,去探索,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大大 提高了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课堂中感受图表在现实生 活中的应用,体验图表的多样化,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理念。 2、 体检单刚刚发下来,有的同学身体偏瘦,营养不良;有的同学身体肥胖的厉害,没有达到健康 的标准,初一年级组组长给五班的班长布置了任务,让他成立一个体育锻炼小组,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达 到健康的标准。 练一练 1、用“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中的数据清单生成一个嵌入式簇状柱形图表。 2、用“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中的数据清单生成一个独立式三维簇状柱形图表。 3、对自己前面制作的嵌入式图表进行编辑,改变图表的大小和位置至合 第 1.4 课、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 【知识目标】: 1、了解打印预览和页面设置的功能。 2、掌握实际工作中工作表格的内容和作用。 3、掌握条件格式的设置方法。 【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工作表格式化的操作方法和条件格式化的设置方法。 2、灵活运用工作表格式化命令美化整张工作表。 3、能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条件格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 Excel2000 格式设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索精神。 【学习与探究】 一、 整张表格的格式化 帮助小强美化他的课程表: 1、打印预览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印预览”命令,打开“打印预览”窗口,即可看到课程表在打印纸上的真实效果。 2、页面设置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单击“页面”选项卡,在方向栏中选择“横 向”;在“页边距”选项卡的“居中方式”栏中,同时选中“水平居中”和“垂直居中”,其他选项取默认值,如图, 确定即可。 3、调整行高与列宽 选定课程表(表名除外),单击“格式”菜单“行”子菜单中的“行高”命令,在弹出的“行高”对话框“行高” 文本框中输入“41”,如图 1,点击确定。然后单击“格式”菜单“列”子菜单中的“列宽”命令,在弹出的“列宽” 对话框“列宽”文本框中输入 16,如图 2,单击确定。 然后将表名所在第一行的行高设为“70”。 4、设定单元格格式 选定课程表,,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对齐”选项卡的“文 本对齐”栏中,将“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都设定“居中”,如图。在“字体”选项卡中,选择“字体”为“隶书”, “字形”为“常规”,在“字号”文本框中输入“19.5”。在“边框”选项卡中,将外框设定为粗实线,内框为细实线, 单击确定。 5、将 A2:A10 和 B2:G2 单元格区域的“字形”设为“加粗”,“字号”为”22”号。 6、选中 B1:F1 单元格区域,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对齐”选项卡中,选择“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为“居中”,在“文本控制”栏中 选中“合并单元格”选项。 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字体”选项卡中,选择“字体”为“宋体”,“字形”为“加粗”,“字号”为“55”。 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边框”选项卡中,设置上、下边框为粗实线,左、右无边框线,确定。 7、选定单元格 A1,为其设置如图边框。选定 G1,为其设置如图 8、单击“插入”菜单“图片”子菜单中的“剪贴画”命令,弹出“插入剪贴画”对话框,在“图片”选项卡中单 击“科技”图标下的“天文”图标,再单击“插入剪辑”,插入该剪贴画。改变该图片的大小至合适,拖动到 B1 单元格中,使其向左对齐。再将“工作人员”图标中的“名人”图片插入,合理改变大小后,拖动到 G1 单元 格中,使其向右对齐。 9、插入艺术字“好好学习”,选择第二列第三行的“式样”和“左领章”形状,调整其大小,拖动到 A1 单 元格。插入艺术字“天天向上”,选择同样的“式样”和“右领章”形状,调整大小后拖动 G1 单元格中。 10、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预览其效果如图 。 教师讲解,分步操作说明,然后学生分组操作,做出上图课程表。小组代表做演示。 二、 条件格式的使用 在“学生成绩统计表”中设置条件格式:如果成绩等于或高于 90 分,给该单元格加上绿色底纹;如果成 绩低于 60,给该单元格加上红色底纹;不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格式不变。 1、 选中除标题行和姓名以外的整个数据区域 B3:D10,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条件格式”命令, 弹出“条件格式”对话框,中“条件 1”栏中选择“单元格数值”选项,在“条件格式运算符”列表框中选择“大于 或等于”选项,中“下限”文本框中输入“90”如图 2、 单击“格式”按钮,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图案”选项卡中设置“单元格底纹颜色”为“绿 色”,确定,如图 3、 单击“添加”,为条件格式添加一个新的条件 2,在“条件 2”列表框中选择“单元格数据”选项, 在“条件格式运算符”列表框中选择“小于”选项,在“上限”框中输入“60”;单击“格式”按钮,弹出“单元格格 式”对话框,在“图案”选项卡中设置“单元格底纹颜色”为“红色”,单击“确定”完成条件格式设置。如图 教师讲解,分步操作说明,然后学生分组操作,做出上图课程表。小组代表做演示。 三、 工作表的打印 1、 打开“课程表”文件,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设置页眉、页脚、页边距的大小。 2、 设置纸张方向、纸张大小、打印质量。 3、 打开打印机,放入纸张。 4、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印”命令。选定打印范围、打印区域、打印分数后。确定。 第 2.1 课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三个网络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网络组件的作用; 3.认识常见的通信线路和常用的连接设备。 技能目标: 1. 会安装上因特网必需的网络组件; 2. 能识别常见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体验计算机网络实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培养热爱网络、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组件。 2、通信线路与连接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68 年世界第一个计算机网络 ARPA 网(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网)诞生到现在,在不足 40 年的 时间里,全世界的上网用户已达 10 亿多人,每 6 个人中就有 1 个经常上网浏览。海量的信息交换还促 使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计算机网络推动人类快速进入了信息时代。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 1.37 亿人,居世界第二位,但网民的互联网知识素养还有行提高,互联网知识从娃娃学起的呼声日渐 高涨,中学生朋友,我们还等什么呢?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 持下,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讯,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的 集合。 三、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系统、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1.计算机系统: 主要担负数据处理工作,负责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加工。 2.网络节点 是计算机与网络的接口,主要负信息发送、接收和转发工作,计算机通过网络节点向其他计算机发送 信息,并鉴别和接收其他计算机发送来的信息。 3.通信链路是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通用信道,包括通信线路(双绞线、光纤等)和相关的通信设备(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在地理上局限在一限在个较小的范围内,通常一是一幢楼房或单 位,覆盖范围从几百米到几公里。 2.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在地理范围上是局域网的延伸,可以覆盖一座城市,将 同一城市内不同地点的若干主机和局域网相互连接起来。 3.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用于连接不同城市间的城域网或局域网,作用范围通常是几千 公里,可以覆盖一个国家或地区。互联网是覆盖全球的最大的广域网。 五、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在科研和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国际互联网,科研人员可以在网上查询各种文献资料,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在教育方面, 开发了大量的网络教材,远程教育得以实现,学习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2.网络在企事业单位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不仅可以实现企事单位办公自动化及各种软硬的共享,而且可以实现异地办公等。通过 www 和电子邮件可以帮助异地分布的员工很方便地实现信息交换。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及时地搜集市场 行情和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网络在通信和娱乐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电子邮件、网络论坛、IP 电话等服务,为人们的通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网 络也引发了家庭娱乐的革命,人们可以在家里点播电影和电视节目、收听在线广播、玩网络游戏等。 六、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组件 1.网络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中,处在两个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要相互通信,需要通过交换信息来协调它们的动作 并达到同步。而信息的交换必须按照通信双方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规则进行,我们把这些为网络数据交 换而制定的规则称为网络协议(Protocol)。 TCP/IP 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的简称,它是目前国际互联网(Internet 最基本,最重 要的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声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 方式使得具有不同网络结构和数据传输规则的局域网间的住处交换现实。 2.网络组件 要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必须在计算机安上安装相应的网络组件。Windows2000 中提供了三种组件: 安装了“Microsoft 网络客户”组件,计算机访问局域网资源;安装了“Microsoft 网络的文件和打印共 享”组件,本机资源才能向外共享;安装了“Internet 协议(TCP/IP)”组件并进行相应设置,计算机 才能够连接并访问 Internet。七、通信线路与连接设备 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了计算机本身以外,还有用于连接计算机的通信线路和连接设备,既数据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调制解调器、网络适配器、传输介质和网络互连设备等组成。 1、调制解调器 信号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线路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传输的,而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号,这就需要将数 字和模拟信号进行相互转换,执行这种转换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通信线路可以传输的模拟信号,然后再在接收端将模拟信 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这两个过程分别称为调制和解调。 2、网络适配器 网络适配器简称网卡(NIC)。网卡主要负责主机与网络的信息传送与控制,是一个可插入计算机扩展 槽中的网络接口卡。网卡负责把用户要传送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他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再通过网 络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3、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指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路径,它是传输数据的物理基础。介质由同 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电、微波、卫星。 4、网络互连设备 网络互连设备用来实现网络与网络之间、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常见的网络互连设备有交换机、 集线器、路由器等。 (1)集线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现实中邮递员的工作,邮递员根据信封上的地址投递信件并不理会信件 的内容及收信人是否回信。唯一不同的是,邮递员找不到该地址时会将信退回,而集线器不负责退信 只管转发。 (2)交换机又称为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能自动识别 MAC,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它能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内部处理后转发到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功能交换作用。 (3)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 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体系。 【小结】 通信链路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网络协议网络组件第 2.2 课互联网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 IP 地址的含义,掌握 IP 地址的表示方法; 了解 IP 地址与域名的关系,掌握 Internet 中域名的构成和我国的域名结构; 熟悉觉的互联网接入方式。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常见域名的类型,能判断 IP 地址是否正确;能判断网络接入方式,并分析其 优缺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互联网内部结构的完美组合,培养学生用不同方式来解决问题的 创新精神;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 【课时安排】: 1 课时 【重难点】:IP 地址、域名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投影仪、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在观看之后找出问题答案:警察通过什么线索追踪到罪犯的?(学生观看视频, 得出答案) 警察通过什么线索追踪到罪犯的?互联网、IP 地址(学生回答) 在互联网上 IP 地址可以追踪到地理位置,那么 IP 地址是什么东西呢?它为什么可以做为破案的线索 呢?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一下。 二、IP 地址 首先我们看一下生活当中的一些身份标识(教师展示:身份证、车牌号) 身份证号作为个人的唯一的身份标识,应该没有车牌号是相同的。 在互联网当中每一个连入网络中的主机要想跟其它的主机进行通讯,访问或者是被访问都需要一个身 份标识,那么这个标识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掌握的 IP 地址。IP 地址也就作为互联网主机的网络身份证。 你们面前的电脑的 IP 地址是多少? 找到之后把自己的 IP 地址记下来,我不知道同学们叫什么名字,那么你的 IP 就作为你的代号。(教师 指导学生找自己的 IP 地址) 查到之后相邻两位同学比较一下,你们的 IP 地址是否相同 找同学说一下自己的 IP 地址(192.168.108.200) 有没有同学跟他的一样 IP 地址是由“.”号隔开的四组十进制数字组成的。 计算机内部是采用二进制存储数据的。IP 地址是由 32 位二进制数值组成。 它们是如何转换的?IP 地址是怎么分类的?最多能连多少台计算机? 三、域名 域名的结构是怎样的?(每个域名都是由圆点分开的几部分构成;采用层次结构。) 观看视频,了解域名。 顶级域名 域名类型 顶级域名 域名类型 com 商业组织 int 国际组织 net 网络支持中心 org 非赢利性组织 gov 政府部门 mil 军事部门 edu 教育机构 我国的顶级域是由谁负责管理的?我国二级域划分的模式有哪些?(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组织模式与地理模式;组织模划分与模组域名类似,地理域名是指用省份或城市简称来表示的域名。) 二级域名 域名类型 二级域名 域名类型 sd 山东省 he 河北省 bj 北京市 hb 湖北省 sh 上海市 sn 陕西省 gd 广东省 sc 四川省 四、Internetr 接入方式 问题:目前常见的 Internetr 接入方式都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优缺点? 【练一练】 1、下列 IP 地址正确的是 。 A、193,168,132,66 B、192.168.288.89 C、192.168.132 D、192.168.0.0 2、IP 地址是由 位二进制数值组成,数值中间用 分隔。 3、IP 地址用十进制形式的表示方法称为 表示法。 4、news.cntv.cn 其中 cn 是指 ;cntv 是指 ;news 是指 。 5、目前住宅小区用户较常使用的上网方式是 。 6、查看学校机房中的计算机的 IP 地址是什么?属于哪一类 IP 地址?最多能连接多少台同类的计算机? 【布置作业】第 2.3 课 互联网的基本服务 【教学目标】: 1、万维网与浏览器 2、电子邮件 3、远程登录 【教学重点难】:电子邮箱的申请 【教学过程】: 一、万维网与浏览器 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一个基于超文本技术(Hypertext)的信息检索服务工具,它将互联网上 世界各地的众多信息资源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链接成一个庞大的信息网。WWW 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向用户提供多媒体信息,其基本单位是网页,每个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 音、视频等多种元素。 二、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mail)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现代化通信方式工。只要用户连入 Internet,就可以以信给全球任何地方拥有电子邮箱的人,附件则可以是经过计算机处理过的图像、声 音、照片等多种文件格式,而且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漂亮的照片、诚挚的问候、熟悉的声音就会到 达亲友的电子邮箱中。 1、电子邮件地址 电子邮件地址格式范例为:luck@163.com,其中 luck 为用户名,即收信人的帐号,163..com 是收信人 的电子邮件所在的服务器。@用于连接前后两部分,同时也成为判断电子邮件的标志。 2、电子邮件协议 Internet 通信需要遵循一定的协议,电子邮件的传输也遵循电子邮件协议,在 Internet 中邮件的接收服 务器与发送服务器所运用的是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通常邮件接收服务使用 pop3 协议,称为电子邮局 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协议。 3、电子邮箱的申请 三、远程登录 远程登录是提用户可以通过一台计算机(称为本地机)登录到另一台连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称为远程主机),操纵远程主机,使用其中的资源。 远程登录需要专门的软件,常用的软件是 Telnet。 利用因特网提供的远程登录服务可以实现的功能有: 1、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上可以远行的程序交互。 2、人们登录到远程计算机时,可以执行远程计算机上允许登录者使用的任何应用程序,并且能屏蔽不 同型号计算机之间的差距。 3、用户可以利用个人计算机去完成许多大型计算机才能完成的任务。 四、文件传输服务 文件传输服务:是一种双向的文件传输,它允许我们将本地计算机中的文件上传到远端计算机中,也 可以将远端计算机中的文件下载到本地计算机。FTP 是在 Internet 上最早用于传输文件的一种通信协议, 通常也把采用这种协议传输文件的应用程序称为:FTP。 【小结】:Internet 电子邮件第 2.3 课互联网的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 2、了解 BBS 的功能及应用,掌握 QQ 及 BLOG 的基本 3、了解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的应用和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1.搜索引擎 2.BBS。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网信息搜索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要在信息的海洋里查找某一条信息,如同大海捞针。 为此,网络搜索引擎便应远而生了。 1、搜索引擎是指在 www 中能够主动搜索信息、组织信息,并能提供查询服务的一种信息服务系统。 2、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 目前有两种 1、关键词检索 2、分类搜索。 二、网络论坛 传送信息是网络论坛(BBS)最本的功能之一,bbs 用户通过在站点上读帖、发帖来相互交流信息。 三、网络聊天 网络聊天不仅缩短,而且省钱、方便、快捷,已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网络交流方式。 四、网络日志 BLOG 是 Web log 的缩写,意为“网络日志”,一般把联网上写 BIOG 的人称为“博客”。 五、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讯联系的教育 形式。 六、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以开放的因特网环境为基础,在计算机支持进行的商务活动,是实现网上购物、网上交易 和在线支付的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 【小结】电子商务 远程教育 网络聊天 网络日志 第 3.1 课 策划准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PowerPoint 2000”。 (2)学会启动 PowerPoint 2000、选择版式的方法。 (3)掌握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 (4)理解建立新幻灯片和插入幻灯片的不同命令。 (5)能用 PoewrPoint 2000 制作两页幻灯片。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初步制作两页含有文本和艺术字的幻灯片。 (2)难点:“新建(N)”命令与“新幻灯片(N)”命令;背景颜色设置。 【教材分析与教法】 PowerPoint 2000 是 Office 2000 中的一个重要软件,它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编 辑在一个作品中。用它制作多媒体演示幻灯片,简单方便,学生容易接受此内容。 (1)启动“PowerPoint”,建议从“空演示文稿(B)”开始教学,先避开内容较多的“内容提示向导”选 项。同样,不要先使用模板,在白“纸”上创作,容易激发创新意识。 (2)“新幻灯片”对话框提供了许多自动版式供用户选择。首先使用“标题幻灯片”版式,目的是让学 生熟悉的文本输入方法在标题框中完成第一页幻灯片的制作。 (3)字体、字型、字号和字的颜色设置,让学生自己尝试,并与 Word 相比较。 (4)“插入(I)”菜单中的“新幻灯片(N)…”和“文件(F)”菜单中的“新建(N)…”命令,学生容易混淆。 可以使用工具栏“新幻灯片”按钮代替命令。 (5)在空白幻灯片上插入文本框,输入文本内容,此方法与 Word 类似,学生必须掌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爱学习的小明看到老师用计算机播放电子幻灯片,既有文字、图片、声音,又有动画,效果很好。他 非常想学,就问老师,老师告诉他说是用 PowerPoint 2000 制作出来的,PowerPoint 2000 是 Office 2000 中 的一个重要软件,下面我们就一起和小明来学习怎样用 PowerPoint 2000 来制作多媒体幻灯片。 二、新授 1.任务一:进入 PowerPoint 2000 (边讲边练)与打开 Word 2000 窗口一样,先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 PowerPoint”命令,打开“Microsoft PowerPoint”窗口,并显示“PowerPoint”对话框。 2.任务二:新建第一页幻灯片 下面我们来新建第一页幻灯片。 (边讲边练) (1)单击“PowerPoint”对话框中“空演示文稿(B)”,再单击“确定”按钮,弹出“新幻灯片”对话框。 这个对话框中列出的是各种幻灯片版式。 (2)单击左上方的“标题幻灯片”版式,再单击“确定”按钮。这时在“Microsoft PowerPoint”窗口的 编辑区中出现了所选版式的第一张幻灯片。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输入标题,姓名、班级。 (学生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并做个别辅导。) (网络广播)请一学生上来演示,并作讲解。 3.任务三:插入新幻灯片 幻灯片一般都不只一张,怎么样做第二张、第三张呢?(边讲边练) (1)单击“插入(I)”菜单中的“新幻灯片(N)”命令,弹出“新幻灯片”对话框。这时又出现新幻灯片 的各种版式。 (2)选择一种版式,如“空白”版式。 (3)单击“确定”按钮。这样,第二张幻灯片就插入了。 插入第三张或更多张张幻灯片方法都是一样。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任务四:插入艺术字“我们的运动会” 我们可以给幻灯片插入艺术字,使幻灯片变得更美观。 (边讲边练) (1)先单击“插入(I)”菜单,将指针指向“图片(P)”,单击“艺术字(W)”命令,这时就弹出了“‘艺 术字’库”对话框,这和我们在用 Word 时一样了。 (2)选择一种艺术字式样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中输入“我 们的运动会”。 (3)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时艺术字就插入了。还可对艺术字进行编辑和设置了。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任务五:插入文本框 这个过程与我们在 Word 中插入艺术字很类似,大家用同样的方法来完成插入文本框。 请学生自己来尝试操作,教师巡视,并作个别辅导。 7.任务七:保存文件与退出 我们在完成一个幻灯片作品后,一定要记得保存,而保存的方法与 Word 的方法一样,只是这时文件 类型为“演示文稿”,请同学们以“运动会”为文件名来保存。保存好了,我们就可退出 PowerPoint 2000 了,方法与退出 Word 一样。 学生操作保存。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如何启动与退出 PowerPoint 2000,并能在 PowerPoint 中插入文字、 艺术字、文本框和设置背景颜色,作出几张幻灯片了,大家掌握得较好。 【作业】 启动 PowerPoint 2000,制作三页幻灯片,内容是学校或个人的简介。然后以“练习 1”为文件名保存。第 3.2 课 设计外观 【[教学目标】 (1)掌握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 (2)能将图片文件插入到幻灯片中。 (3)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图片,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2)难点:插入图片操作所涉及到的图片文件位置等问题。 【教材分析与建议】 用 PowerPoint 2000 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操作方法与 Word 类似,学生容易掌握。 (1)首先是打开已制作的演示文稿,可以介绍:先打开 PowerPoint 窗口,再用“打开”命令打开文稿; 也可以直接在“我的电脑”中找到文件,双击演示文稿文件名。 (2)在 PowerPoint 窗口,拖动窗口垂直滚动条,可方便地将某页幻灯片设为当前编辑状态,便于插入图 片。 (3)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的操作都与 Word 操作相类似。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 (4)在插入图片过程中,涉及到图片文件位置、图片类型、图片大小等问题。建议淡化处理,即在服务 器指定文件夹中,教师提供一批图片文件,供学生自由选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和小明同学都学会了制作幻灯片,并插入各种文字,小明想插入一些图片来使幻灯 片更活泼一些,怎样打开已制作好的幻灯片呢? 二、新授 1.任务一:打开 PowerPoint 文件 (网络广播)请一生演示并介绍。 打开 PowerPoint 文件的方法与打开 Word 文件一样,先打开“PowerPoint”窗口,再用“打开”命令 打开文稿,也可以直接在“我的电脑”中找到文件,双击演示文稿的文件名即可。 2.任务二:插入剪贴画 边学边练习。 (1)打开“运动会.ppt”演示文稿,选定第一张幻灯片。 (2)单击“插入(I)”菜单,将指针指向“图片(P)”“剪贴画(C)…”命令再单击。 (3)在“插入剪贴画”窗口中选择类型“运动”,这时会显示与运动有关的几幅剪贴画。 (4)将指针移动到某一剪贴中单击,这时会弹出四个选择项,我们选择第一个选择项“插入编辑”,这 时我们看到一幅剪贴画就在幻灯片上出现了。 (5)调整剪贴画的大小和在幻灯片上的位置。 这样,就插入一幅剪贴画了。请同学们在其他幻灯片上插入剪贴画。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辅导。 3.任务三:插入图片文件 小明告诉老师说,在作业 介绍自己时,想插入自己的照片,他已经将照片用磁盘保存下来了,应该 怎么办? 教师边讲边练。 (1)打开小明的作业 。(2)单击“插入(I)”菜单,将指针依次指向“图片(P)”“来自文件(F)”命令再单击,这时弹出“插入图 片”对话框。 (3)在“查找范围(I)”框中指定图片文件存放的磁盘驱动器的文件夹,在文件列表框中选定图片文件, 这时我们会在右侧的预览框中看到一幅画,这就是所选图片,单击“插入(S)”按钮,这时我们看到图片就 在幻灯片上显示出来了。 这样,就可插入你想要插入的图片了。 4.练习(老师在机器里保存了一些图片,目录在……) 请你再制作二张,要求在第一张幻灯片上插入剪贴画、并输入相应文字,第二张幻灯片上插入一个图 片,并插入与此相对应的艺术字介绍。我们会把完成得较好的同学的练习广播给大家欣赏。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5.欣赏部分同学作品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大家掌握得较好,大部分同学制作出了图 文并茂的幻灯片作品,只是有的同学的图片类型与文字配合得不是很好,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 品。 【作业】 见课本中“练一练”。第 3.3 课 组稿编辑(一) 【教学目标】 (1)会用菜单命令或工具按钮浏览幻灯片。 (2)能调整幻灯片顺序并删除无效的页面。 (3)掌握放映幻灯片的方法。 (4)了解和学会使用放映快捷菜单。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浏览和放映。 (2)难点:菜单命令或工具按钮的灵活使用,快捷菜单命令。 【教材分析与教法】 (1)可以采取提问“如何方便地观看自己制作的幻灯片?”引入新课。 (2)浏览、放映是不同的视图方式,对小学生可以描述为不同的观看形式。 (3)编辑幻灯片与编辑 Word 文档一样,遵循“先选定再操作”的原则,浏览中单击某页幻灯片,即选 定该页,可以进行编辑操作。 (4)教材中介绍了在浏览幻灯片时改变幻灯片顺序、删除幻灯片的方法,还可以演示复制方法:浏览方 式下选定幻灯片,单击“复制”按钮,再单击空白处,单击“粘贴”按钮。如果是复制另一个演示文稿(或 新建文件),图文将作为一个对象被粘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明同学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完成了介绍自己的作业 ,现在想播放给大家看,但他不会播放,所 以请同学们和老师来帮助他。 二、新授 1.任务一:浏览幻灯片 边讲边练习。 (1)启动 PowerPoint 2000,打开保存在磁盘中“介绍自己.ppt”演示文稿。 (2)单击“视图(V)”菜单中的“幻灯片浏览(D)”命令,这时在窗口中就显示出“介绍自己.ppt”演示 方向的幻灯片。 (3)同学们发现要改变幻灯片的顺序,如第四张应与第二张调整,这时就拖动第四张到第二张的位置, 我们看到第四张就变成了第二张。 (4)有的同学还发现第三张幻灯片的内容和题目没有关系,应删除,这时就选定第三张,再按一下 Delete 键,发现第三张幻灯片就被删除了。 (5)我们还发现最后一张幻灯片的内容如果修改一下就会更好,我们就可以双击最后一张幻灯片,这时 窗口中出现了最后一张幻灯片的内容,就可以对这张幻灯片进行编辑了。 2.练习 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来浏览自己的作业 ,发现作业 中的问题后,可以进行编辑调整。 学生操作,教师对部分同学的作业 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边看书边操作:请同学们看一下书上“练一练”,并采用这几种视图方式来看一看到底有什么不同。 3.任务二:放映幻灯片 刚才同学们在看书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最后一个按钮为“幻灯片放映”,可以将我们制作好的幻灯片放 映出来,下面我们就请一名同学上来为大家演示如何放映幻灯片。 (网络广播)学生边演示边介绍。(1)先打开“介绍自己.ppt”演示文稿。 (2)选择“幻灯片放映”按钮,这时就全屏幕放映幻灯片了。 (3)在放映过程中,单击鼠标器或按空格键都可切换幻灯片,一直到最后一张,再单击或按空格就可退 出“幻灯片放映”。 他演示介绍得非常好,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如在放映到第三张时,我想退出放映,怎么办?请同学 们在放映到第三张时,右击屏幕,观察快捷菜单,我们会发现最后一项是“结束放映(S)”,单击就会退出。 4.小技巧 在放映幻灯片时,如果从后一张幻灯片回到前一张,可用键盘上的光标移动键↑或←回到前一张,而 用↓、→向后放映。 5.练习 完成课本中“试一试”。 【小结】 这节课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浏览幻灯片,并且在浏览过程中可对幻灯片的位置进行调整或删除,还学会 了如何放映幻灯片,掌握了一些小技巧,请大家要掌握好。 【作业】 将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进行编辑、修改并放映。第 3.4 课 组稿编辑(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 (2)初步掌握“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的操作。 (3)能制作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4)了解插入声音等多媒体的功能。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 (1)重点:动画效果的制作。 (2)难点:“自定义动画”对话框。 【教材分析与教法】 (1)先展示动画效果的幻灯片,布置探索学习任务:寻找有关“动画”的命令。 (2)预设动画命令很简单,可以先练习。仍然强调遵循“先选定再操作”的原则,选定文本或图片对象, 再进行动画设置。 (3)“自定义动画”对话框内容较多,采取由简到繁地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步掌握动画设置、加入声音 效果、调整幻灯片顺序等操作。 (4)教师可以演示插入声音和视频文件的方法。要注意:如果插入容量较大的视频文件,用软盘难以保 存演示文稿。 (5)“自定义动画”对话框中的“图表效果”和“多媒体设置”一般不作介绍。 【教学过程 】 一、观赏引入 展示已加入声音效果的“运动会.ppt”演示文稿,同学们会发现我们已经能用 PowerPoint 2000 制作和 放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了,但怎样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和声音的效果呢? 二、新授 1.任务一:使用“预设动画”命令 在 PowerPoint 2000 窗口中,用“预设动画(P)”命令或“自定义动画(M)”命令,都可以设置动画效果。 边讲边练。 (1)启动 PowerPoint 2000 窗口,打开“运动会.ppt”演示文稿。 (2)单击“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 (3)双击第一张幻灯片,选定标题文字“小明欢迎您!”。 (3)单击“幻灯片放映(D)”菜单,将指针指向“预设动画(P)”命令再单击。 (4)单击“放映幻灯片”按钮,就可以看到标题的动画效果,同时伴随着打字的声音。 注意:一定要先选定某一对象,再进行动画效果的设置。 2.练习 课本中“练一练”。 3.任务二: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 边讲边练习。 (1)打开“运动会.ppt”演示文稿,单击“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 (2)双击第四张幻灯片,单击“幻灯片放映(D)”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M)…”命令,弹出“自定义动 画”对话框。 (3)单击“检查动画幻灯片对象(K):”标签中“图片 2”,这时在“顺序和时间”标签中就出现了 “1.图片 2”。(4)单击“效果”标签,在“动画与声音(E)”框中左边选择“飞入”命令,右边选择“底部”。 (5)单击“预览(P)”按钮,可见图片从下向上飞入的效果。 4.练习 将标题与图片都设置动画效果。 请注意:在标题与图片出现顺序可以调整,请试着先出现图片,后出现标题。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5.试一试 在自定义动画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动画方式,请同学们试几种方式来看看效果。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自定义动画的方式来进行动画设置,这样使幻灯片的播放更加生动活泼,请同学们要 掌握好这些效果的设置。 【作业】 请同学们将介绍自己的演示文稿加入动画和声音效果,下节课我们将展示一些同学的作品。第 3. 5 课 播放展示与发布 【教学目标】 1.掌握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方法。 2.体会各种切换方式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在 Powerpoint 中,能有哪两种命令插入超级链接? 2.动作设置命令有何特点? 3.说说用动作设置命令插入超级链接的步骤。 二、新授: 同学们经常看电视,知道电视节目的不同画面的切换方式多样,效果很好,其实我们在幻 灯片中也可以设置很多切换方式,在前面制作的幻灯片中,没有设置切换方式,所以效果很单调乏味。今 天我们来学习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使我们的幻灯片做得更好。 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 1.系统默认:切换效果是“无切换,单击鼠标换页,无声音”。 2、设定方法: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命令,出现“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a.效果:单击下拉按钮,打开选择效果的下拉列有,选择符合要求的切换方式,从“慢速”、“中速”、 “快速”单项中选择切换速度。单击列表框上的方的图片,可以预览。 b.换页方式:换页方式有两种,可以复选。单击鼠标换页是默认的方式;选择每隔“×”秒方式,程 序等待到文本框中指定的时间后自动切换。 c.声音:伴随幻灯片切换的动作,播放声音效果。 d.几个选择按钮。全部应用:应用于所有幻灯片中应 用:应用于当前的单张幻灯片中取 消:放弃设 置 【小结】: 1、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 2、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上会在幻灯片下方出现小图标,单击可以、预览。 【学生操作】: 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 一.开机 二.入网 三.启动 PowerPoint 四、学生制作三张幻张片 五.设定幻灯片的切换方式及换页方式 六.观看放映 七.保存文件 八.关机 【教学后记】: 部分学生在插入艺术字或剪贴画后不能正确设置大小及调整到合适位置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